首页 > 娱乐 > 电影 > 暖阳下的泥土,剧场里的螺旋,《活着》何以如此震颤读者的内心?

暖阳下的泥土,剧场里的螺旋,《活着》何以如此震颤读者的内心?


1994年由张艺谋导演、葛优和巩俐领衔主演的作品《活着》勇闯第47届戛纳电影节,拿下多项大奖。电影中葛优饰演的主人公福贵令人唏嘘的一生给观影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电影作品的成就,往往离不开原著作品的基础。作家余华于1993年创作的同名作品《活着》,发表后,在不同的地区均获得了高度评价,对于许多人来说,《活着》一定是一部感触很深的作品。

诚然,阅读文学作品需要感性的理解,只有与其共鸣,才能体会到这些作品所蕴含的思想和表达的思考。那么,这部《活着》究竟为何会给我们带来那么多的触动呢?

直到我细读第四遍结束的时候,情不自禁对书中的人物、命运百般思考,才下了决定,不管是否能够在这篇文章中将这部作品如庖丁解牛般地分析,至少应该尝试着梳理一下接触这部作品以来的感受,与大家分享,共同去挖掘这部作品之所以吸引读者,其背后独特的魅力所在。

《活着》作为一部叙事类小说,其语言看似平淡,却蕴含了巨大的力量,厚重的悲剧叙事让读者为之沉浸。这正是本文想要分享的:《活着》在叙事手法上,有着独到的一面——这也正是它能够震颤无数读者内心的原因。


一、如泥土:朴实无华的语言风格

第一次读到余华的《活着》,是在初中的语文试卷上,有这样一段节选文章:"我遇到那位名叫福贵的老人时,是夏天刚刚来到的季节……"。但彼时沉迷于玄幻小说的我,习惯了夸张绮丽的语言,对于这类试卷上的节选文章,向来是不太感兴趣的。

可是,当一路顺着段落读下去的时候,浮躁的心却被这些平静而温和的语言镇住了。"该干活了。老人说着站了起来,拍拍屁股上的尘土,向池塘旁边的老牛喊了一声,那牛就走到老人身边低下了头……慢慢地,田野趋向了宁静,四周出现了模糊,霞光逐渐褪去。"随之而后的阅读题,更是让我陷入了深思,至今犹记得有一道分析题是这样问的:"小说中老人与牛的形象有哪些相似之处?本文名为《活着》有什么含义?"

如今我已经无法得知当时的我在试卷上写下了怎样的答案,可是这篇节选的文章却用它朴实而有温度的话语写出了平淡的乡间生活中蕴含着的自然规律,让人不禁思考:"活着"到底是一种什么滋味呢?

第二次阅读这部作品,是在高中的一堂语文阅读课上。在那个"疲于奔命战高考"的高中年代,因为紧张的学习而变得急躁的心,却总能被作者余华朴素的文字而打动,那些实诚的文字能使人沉静下来。在这样平静的语言风格之下,却往往又能在平淡中惊起思想的滔天巨浪,这部作品总能让人思考着:"活着",对于福贵来说,是忍耐还是反抗?意义何在?还是说"活着"本身便是一种值得品味的状态?

余华虽然没有给出答案,但想必在读完合上书本的那一刻,每个读者都有属于自己的感悟和答案。

二、如螺旋:"活着"与"死亡"交织的张力

《活着》的主题无疑就是"活着",是关于"生"的体验和感悟,然而这部作品的一大妙处就在于作品名称和内容描述的反差,以死写生。小说虽然名为《活着》,但大多都将与之相反的"死亡"作了淋漓尽致的描写:

福贵的爹,在粪缸边上摔死;


福贵的娘也在病榻上悲伤地死去;


福贵原本生龙活虎的儿子有庆热心肠给别人输血,被活活抽死;


女儿凤霞在嫁给二喜后,以为苦日子终于到了头,可没过多久就死在了产床上;

老实的二喜随后也在工地上被两块石板压死;


福贵的妻子家珍也因为女儿的死去而一睡不起;


最后就连小孙子苦根,也因为吃豆子而撑死……;

对于死亡的描写如此密集,却不使人觉得重复,反而在一个接一个的死亡中,在巨大的艺术张力之中,让读者慢慢体会"活着"的意味——死亡,死亡,死亡,或许只有面临死亡的时候,人才会思考"活着"的意义吧!

在这里,生死本为一体,我们既不必为获得新生而感到欢乐,也不必为生命逝去而感到痛苦。犹如主人公福贵,一路走来,亡家丧妻,身边的人相继来到又纷纷离去,抓得再紧,也不免如此走过一遭,最后与一头老牛做了伴。

  余华反复声称,他写这部小说时找到了如履平地的感觉。作为一位先锋派的作者,曾经长期沉浸于"幻觉和暴力",但这部作品却以朴实的语言,以"死亡"来书写"活着"的意义,这很显然是在回归传统,述说"苦难"这个避不开的话题。

三、如暖阳:由暴力叙事到温情叙事的转变

先锋文学以及余华前期的作品当中,"冷漠叙事"或"暴力叙事"是书写的一贯方式,然而在这一部作品里,余华对小说的叙事有了更深刻的领悟。

在主人公福贵的一生中,虽有有万斤的重压,但是从他轻松的述说当中,读者完全感觉不到灾祸接踵而来的压抑感,取而代之在福贵身上体现得是一种历尽千帆归来后的平静感,原来"活着"本身就是一种生活。

余华的表达在这里并不感到冰冷:

写福贵:"老人黝黑的脸在阳光里笑得十分生动,脸上的皱纹欢乐地游动着,里面镶满了泥土,就如布满田间的小道。"


写二喜:"二喜穿着中山服,干干净净的,若不是脑袋靠着肩膀,那模样还真像是城里来的干部。"


写家珍:"她心里不乐意也只是轻轻说一句:又不是风吹大的。"

整部作品的基调是悲凉而充满苦难的,然而作者的语言确实亲切朴素而饱含温情的——含蓄而意味深长的描写、直白朴素的言语表达、细腻的人物刻画,无不激起读者心中温情的涟漪。

又如上文所说,作品在讲述一个又一个人物的死亡时,并没有采取血腥和暴力的描绘,而是用一种无奈凄凉的氛围,向读者展示命运的跌宕起伏。

这正是作者写作风格的转变。早期的余华作为先锋派的代表,文风尖锐,擅长运用荒诞的情节和怪异的人物设置来抨击现实,表达对现实的反思甚至是质疑,如《十八岁出门远行》和《四月三日事件》。

我们可以节选几段话来体会一下早年作者的表达风格,读者可以非常明显地感觉到跟《活着》语言的不同之处:

《动脉叙述》:"动脉里的血'哗'地一片涌了出来,像是倒出去的洗脚水似的。"


《一九八六》:"破碎的头颅在半空中犹如瓦片一样纷纷落下来,鲜血如阳光般四射……溢出的鲜血如一把刷子似的,刷出了一道道鲜红的宽阔线条。"


又如《世事如烟》中将幻觉现实化,写江边的两个钓鱼人总是不一会功夫就同时从江水里钓上来两条鱼,而且没有鱼的挣扎和水的破裂声。等到雄鸡啼鸣之时,两人齐刷刷地跳入江中。

可见,余华虽然不是一位高产的作家,但他每一部作品都在用心创作,都在寻求突破。作为一个六十年代出生的人,他经历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绝大多数重大事件,在目睹了新中国的飞速发展与变化后,他的思想从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这一代人的观察和思考并不是静态的,而是在不断地发展不断地转变。

《活着》所采用温情叙事,显然是他在历经诸多现实后,对现实生活进行重新思考之后的结果。在早先"先锋派"的笔触下,荒谬和歪曲成为现实的哈哈镜镜像,而在《活着》中,反倒是用最直接的方式直击现实和读者——用口语化的讲述幽默的语言接地气的词汇,一步步地把真实的情景推向读者。

  

四、如剧场:人称变换带来独特的阅读体验

诚然,《活着》的大热有张艺谋的功劳,但经典之所以为经典,其作品本身不仅在主题、内容上有独特之处,在作品的叙述模式上也有较高的水平。

在麦田新版的序中,作者余华写道:自己原本想从旁观者的角度来写福贵的人生,可是写作难以继续,然而当用第一人称来让福贵自己来讲述的时候,叙事开始变得无比流畅。

《活着》采用的这种第三人称和第一人称结合的表达方式很好的弥补了单一叙事的不足。正如作者自己所说,以第一人称单让福贵自己讲述自己的生活时,读者往往会被"带走",过分地沉浸在"苦难"中,却忘了原本的主题"活着"。倘若用第三人称来写,似乎又显得不痛不痒,难以达到作者想要表达的叙述效果,更加难以引发读者的思考。

作品开头以一个民间采风者的倾听者角度,引出老人福贵的叙述,在自述之中穿插着采风者的评论,或赞叹或感慨,让读者不断地变换角度,既使读者随着福贵的讲述达到身临其境的效果,又不至于陷入情节忽视了对主题的反思。这个叙述技巧的选择,犹如风筝的线,一拽一放,让读者渐入佳境,达到了令人拍案叫绝的艺术效果,这样的阅读体验是其他的作品所少有的。

  

结语:新写实主义的突破

余华始终不变的一个魅力就是他一贯的写实风格,而在《活着》当中,余华对传统的写实主义做出了突破,实现了向新写实主义的转变,但却又不拘泥于新写实主义"还原真实生活"的要求,而是在历史的真实和作品的虚构中,在虚实之间,达到了艺术的巅峰

在作品当中,余华并没有过多地将焦点集中在时代的悲剧上,而是通过对琐碎、日常的小人物的悲剧故事,把人生价值简化为"活着",宣扬"活着"的哲学。作品中故事发生的年代本是一条时间跨度巨大的时间线,但作者删繁就简,没有从正面对那个时代的大事进行细致的刻画,而是巧妙地通过一个小人物的命运转变来体现当时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反而把现实写得更为深刻。在顺境转入逆境的变化之中,"活着"的意义逐渐浮出水面。

为"活着"而生活的背后表现出的正是面对苦难的隐忍和坚强。主人公福贵在困难面前的顽强挣扎,同样成为能够鼓励读者的力量和温情。前半生的福贵是放荡不羁的,但作者把这种光鲜撕破给我们看,此乃破;在后半段,福贵并没有被苦难打倒,而是选择坚强、乐观地活着,此乃立。在大破大立之间,对于人生的思考缓缓驶出。

"生命"是一个静止的名词,而"活着"却是一种状态。当人生如主人公一样被苦难的波浪推着前进的时候,没有比"活着"更美好的事,也没有比"活着"更艰难的事,我们该如何选择呢?我们该如何面对自己、面对这个世界呢?我认为《活着》已经给出了答案,读者自己也有了答案。

  正如作者余华先生在《活着》韩文版自序中说:"文学就是这样,它讲述到了作家意识到的事物,同时也讲述了作家所没有意识到的,读者就是这个时候站出来发言的。"

在苦中带暖的人生里,好好活着吧!因为,没有比它更美好的事情,也没有比它更艰难的事情了。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uzhinan.com/yl/3624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