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娱乐 > 电影 > 《猩红山峰》:哥特美学的视觉盛宴

《猩红山峰》:哥特美学的视觉盛宴

提起吉尔莫·德尔·托罗,可能鲜有人知,但他的另一个称号你大概会更熟悉:奥斯卡最佳影片《水形物语》的导演

今天,场记就想借着《猩红山峰》聊聊这个导演界的奇葩

哥特童话

虽然《猩红山峰》豆瓣评分6.3刚及格,但它在托罗的作品中非常有代表性:

华丽的哥特场景,陈旧的贵族故事以及惊艳的细节,共同构成了托罗的独特宇宙。

相较层出不穷的魔幻题材,电影主线其实很老派,有上个世纪的风格:

落魄的贵族姐弟通过结婚、杀妻夺取巨额遗产,但弟弟托马斯在设局中爱上富家女伊迪斯,而跟随姐弟来到古堡的伊迪斯发现了婚姻充满欺骗和血腥,奋起反击,最终逃离庄园。

这类故事可以追溯到18世纪的哥特小说,神秘的贵族、苍白的吸血鬼、纯洁的少女、阴暗的古堡都是非常典型的创作元素。

《猩红山峰》虽然有鬼魂之流的幻想物,但并不能将之归类为“鬼片”或“恐怖片”。

因为电影里的鬼魂与其说是迷信,不如说是导演的个人趣味——烟雾般飘渺的鬼魂无处不在,是逝者残存的执念化身。他们虽面容恐怖,却从不曾伤人,反而常常警示女主角避开危险,引导伊迪斯发现真相。

这种对鬼魂、精灵、深渊怪物等的痴迷贯穿托罗的作品,所以我更愿意把《猩红山峰》视作暗黑童话。

它是哥特文化爱好者托罗给自己的一个礼物,对希区柯克为代表的惊悚题材的致敬。

细节狂魔

作为一部五年前的作品,《猩红山峰》无论是特效还是场景布置放到现在都不落俗套,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导演的强迫症。

吉尔莫·德尔·托罗是道具美工出身,他对于电影细节的要求细致到令人发指,这成就了《猩红山峰》油画般的厚重感和故事感:

古堡里的家具要做一大一小两套,角色恐惧时,用大家具衬托情感,平常用小家具形成对比;

蝴蝶翅膀上布满“fear”字样是刻意留下的心理暗示;

露希尔和弟弟争执,一怒之下用刀刺向托马斯的脸,金属和骨头摩擦的声音令人心悸......

这些场景在电影里一闪而过,但托罗依旧力求完美。

值得一提的是,即使如此他也只拍出了“电影设定集(The Art of Darkness)”的冰山一角,而他卖电影手稿的收益比《猩红山峰》的票房还高。

你可以说他重设定轻细节,不是个好的讲故事人,你也可以认为他玩心大易较真,是一个地道的哥特迷,但总归必须承认,《猩红山峰》是一场视觉盛宴。

托罗宇宙

无处不在、纷纷扬扬的雪营造出一种与世隔绝的孤寂感,屹立在荒野尽头的古堡陈旧厚重,吞吐着雪如同有规律的呼吸,手工人偶在阳光下泛着金色的光,一板一眼地敲击着。

托罗宇宙中,万物有灵。

他虽然常常因故事讲得不够吸引人而深受诟病,但他的电影本就是感官导向——丰富的视觉语言配合光影变幻,赋予作品独特的质感。

如果你想看故事,不要找托罗,

但如果你热爱哥特热爱童话,他是再大方不过的分享者。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uzhinan.com/yl/3550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