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娱乐 > 电影 > 电影《1917》:曲折惊险的剧情背后,折射出的是对人性的思考

电影《1917》:曲折惊险的剧情背后,折射出的是对人性的思考

说起萨姆·门德斯,国内很多观众对他应该不是很熟悉,但一提到007系列电影,应该都不陌生,没错,他就是《打破天幕危机》及《幽灵党》两部作品的导演。

萨姆·门德斯的作品不算很多,但几乎部部都是佳作。



去年,他拍摄了一部战争题材的电影,斩获了最佳摄影、最佳视觉效果和最佳音响效果三项大奖,豆瓣评分8.5,它就是《1917》。

电影情节很简单,主要讲述了两名英国士兵,奉命穿过敌军战区,抵达最前线,向上校传达停止进攻指令的故事。



1917年,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前的一年,交战的双方,一个是英国,一个是德国,他们相持于战壕。

德军设下了陷阱,佯装撤退,引诱英军进攻,而前线上,英军有1600人,准备在第二天发起佯攻,但英军指挥官却发现之前决策有误,想纠正时,却发现前线的电话线全被切断,而不得不用最原始的办法,让士兵把情报送到前线。

影片是一部以战争为外壳的公路式电影,采用实时叙事的方式,把战争与艺术相互结合,实现了2个创新,带给了观众一个艺术的享受,引发了观众的共鸣;而沉浸式的长镜头,让观众了解了行军的路线,身临其境,直面战场。

而通过这些细节的刻画,最终让我们看到影片中透露的反战的思想,感受到主人公身上透露出的那强烈的使命感和优秀的品质,而这,却是生活中,我们很多人所欠缺的。

下面我们就从影片展现形式的创新,战争的历史路线及现实意义三方面,来解析电影对人性的思考。



01 这部公路式展现形式的电影,实现了2个创新

《1917》其内核高度契合了主流电影叙事管理方式,通过此方式,输出了导演记忆和意识中的战争观和对战争的态度。

故事虽然是发生在战场,但相比传统公路片中的枯燥或重复来说,却实现了二个创新:

l 生活场景的转移

在故事刚开始时,我们的目光就跟着主角离开了熟悉的营地,前往了前线。在大家以为一切都在按部就班地进行时,第一个情绪“突破口”突然出现了,看到这一幕的瞬间,大部分人心中都会一紧,隐约感到似乎手有点疼,这就是所谓的“移情”,他与我们电影主角的感情是一致的,观众成为了故事中的主角。

这里提到的“移情”,其实是一种沉浸式的体验,它是人类独有的,理解和感受他人体验的能力,移情让我们不知不觉地投射到所看到的对象中。

每一段情节,都像游戏关卡,如果你玩过一些以第一人称为主的射击类游戏的话,比如《使命召唤》,《绝地求生》等等,你会发现,跟着主人公一起探险,真的是惊险又刺激。

很多大场面的战争电影,如《拯救大兵瑞恩》,全程都是硬核斗争,可以说是以渲染战场血腥为主的传统战争片,无论是炮弹穿梭于身旁的刺耳声音,还是迎面冲来大声喊杀的敌人,处于和平年代的人们,很难想象电影要表达的内容。

相比“血肉横飞”的场面,《1917》中提到的“割手”这类“轻刺激”,反而更能激起我们的共鸣,毕竟大部分人都有割破手的经历,而为了体验更为完整,电影大量使用了类似的方式,比如主角闯入地下碉堡后,被扬起的沙尘、还有那刺眼的探照灯等等。



l 有节奏的张弛

导演采用“玩家的视角”,看起来好像是一气呵成,场景非常的连贯,但其实,从技术角度来说,并不是这样,在表现手法上,用特效剪辑造出了不间断的感觉。影片在运镜,角色走位及场景设计上,都做了精心的布置,让观众能长时间跟随主角行动,但不会觉得很疲劳。

一般的电影在交代剧情发展的时候,会通过主、副线的不同,切换场景的方式来实现,以达到放松观众视觉神经的效果,而实时叙事方式,却缺少这个优势。

在《1917》中,电影流程上安排非常地紧凑,有张有弛,比如,当经历了伤亡时,主角会进入较为平稳的情绪或状态,观众随之也能喘一口气,而在稍事休息后,观众便能对角色的情感进行更多的揣测,这样让观众看起来不会很累。

尽管主角没有开车,也没有穿行公路,但公路片的内涵和相应的情节设计,都是一应俱全的。



02 虽然是公路式电影,却能让我们了解战争的行进路线,让观众直面战场

电影《1917》,采用“跟随式长镜头”拍摄方式,采用技术手段进行衔接处理,在技术和工艺上可谓高水平发挥了。

参与感,是这部电影最大的特点,正如上面所提到的,观众就像打开了一款第一人称的游戏,亲自上阵,来完成一个危险的任务。

影片开始,显示时间是4月6日,一副开满小黄花的优美景色映入眼帘,这个细节,是第一个历史背景,有历史知识的人可能清楚,这是一战中,著名的阿拉斯战役的前夕。



在故事发生的前一年,也就是1916年,英德曾进行过两场大战,分别是凡尔登战役和索姆河战役。

可结果呢,德军不仅没有突破凡尔登,还陷入了无尽地阵地消耗战,从之前的攻势转为守势。而英军在索姆河战役中,首日就伤亡6万人,整场战役下来,总伤亡人数高达40多万,足见索姆河之战的恐怖。

电影中,布雷克和斯科菲尔德边走边对话,提到了索姆河战役中蒂耶普瓦罗那次。这里的“那次”,指的就是索姆河战役后期的蒂耶普瓦罗战役。影片之所以提到这点,其实是有目的地提醒观众,可斯科菲尔德却回答说自己不记得了。

一场发生在1916年9月的战役,到电影中给出的时间,仅半年时间,斯科菲尔德不可能不记得。

而导演通过这样一个细节,其实是在讽刺人类对战争的遗忘。



在影片中,布雷克和斯科菲尔德要去的地方克鲁瓦西耶和爱酷斯特距离很近,他们在农场偶遇的史密斯上尉,就是从克鲁瓦西耶南面的无人区穿过来的。

根据当时阿拉斯战役的示意图,地图最下方是布雷克和斯科菲尔的目的地,由此推测,他们是由南往北贯穿了这一小段前线(下图中紫色部分) 。



除了与电影中时空关系相吻合的阿拉斯战役外,据导演萨姆·门德斯透露,影片的背景故事与1917年西线战场的另外一场战役--伊普尔战役有关。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英法联军曾三次在伊普尔地区与德军交战。

一战中的西线战场,主要以堑壕为主,战壕里布满了铁丝网,可以阻止步兵冲锋。而战壕前有一段真空地带,当时被认为是危险的”无人区“。

电影采用跟随长镜头方式,让观众有十足的穿越和紧张感,好像观众也跟着两人踏上了”无人区“似的。凡尔登战役消耗了大量的德军主力,原来在法国边境的防线开始变得薄弱,形成了两个危险的突出部。

所以,为了防止突出部被围歼,德军参谋长决定向后建立一条兴登堡防线,这条防线北端,就在前面提到的伊普尔一带。这次撤退行动,历史上叫”阿尔伯里希行动”,时间为1917年1月-3月之间,也就是电影开始的前1个月。

正如斯科菲尔德遇到一支英军军队时,他们就提到了在“阿尔伯里希行动”中,德军是有序撤退的,他们不仅摧毁了大型重武器,撤走了平民,还杀死了奶牛,设置了路障,既不给追击的英法军队任何补给,也阻止了他们顺利通行。



03 透过战争路线,电影展现的现实意义到底在哪里?

一般的战争片,从战争背景、效果处理,再到最终搬上银幕,必然会遇到2个问题:

而在《1917》中做了创新,没有歌颂战争中正义方的伟大,也没有刻意勾勒“敌军的残忍”,而是用生活场景的移情,张弛有力的节奏,触目惊心的细节,向观众展示了战争的真相,让观众生出对战争的悲悯。

《1917》是以一个人的性命换取了上千人的生还,显然这是非常有意义的,而在之前的一部电影《拯救大兵瑞恩》中,却是用几个人的命换取一个人的生还,看着身边的同伴一个个倒下,拯救小组开始怀疑任务的合理性。

同样是战争片,可在讲述救人的故事内容方面,显得非常的不同,展现的意义也不一样。



1) 主角虽是小人物,但细节中无不体现着反战的意义

《1917》中有不少残酷的画面让我们看到了战争的狰狞性,而两位主角选择救治敌人,却让我们看到了人性的温暖,细节中体现着反战的思想。另外,在一战中,1917年是扭转战局的关键年份,前线几千士兵本可以乘胜追击的,但是,指挥官再三权衡后,放弃了继续追击,以减少大面积的伤亡,这点,也能看出反战的意味。

导演在主角的选择上,让两个不熟脸的年轻人担当,让观众意识到他们不过是无数士兵中的无名小卒,战争给他们人生和命运带来了巨大的改变,从他们的视角,使代入感更加的强烈。

他们虽身处战争,但面对敌人,第一反应不是去杀掉他们。影片中布雷克的死,就是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去救坠机的德国飞行员,反被其杀;而斯科菲尔德在几次与敌人遭遇时,要么是先逃跑,要么试图去制服对方,战争的残酷,让他变成了杀人者。

当斯科菲尔德无意间躲避地下,与幸存的女人与婴儿相遇时,他发现婴儿睡在一个破烂的抽屉中,缺衣少食,斯科菲尔德慷慨地留下了自己所有的食物和牛奶,可在那种环境下,女人和孩子又能支撑多久呢?

炮火中映衬着废墟的光影,景象似乎有种窒息的、地狱般的美感,不过却透着死亡的阴影。



2) 从普通士兵的个体角度,来看待战争的意义

两位士兵的命运,在影片一开始就做了交代:布雷克躺在草地上,面上盖着头盔,斯科菲尔德则依靠在树干边休憩。似乎看起来很休闲。而最后,送信完毕后,也回到了一个类似的画面,不过这次,只剩下斯科菲尔德一个人倚在树下,而布雷克却早已长眠于那断臂残垣之下了。

战争是残酷的,两名士兵和我们 一样,都是普通人,他们并不清楚一路上会遇到什么,也许是机关诡秘的战壕;也许是邪恶与善良的人性,他们能做的,就是抱着一颗忐忑的心,走过树林面对残酷。

影片中表现的这一天,不过是大战前,“黎明前静悄悄”的普通一天,对整个战役来说,不过是发生了一件微不足道,忽略不计的小事,而对两名士兵来说,却是大事,任何的资料都不会记载普通人冒死而为的旅程。

在影片中有一幕是斯科菲尔德把信送到前线后,接到命令的英军军官,摆出一副不以为然的样子。对传信的士兵来说,这是非常重要的指令,而对身处前线的士兵来说,这个信息没有任何价值和意义,因为这样的冲杀,即便今天停下了,明天还是会继续。巧的是,历史上真实的情况,就是电影中消息送到3天后,一场生死搏杀还是在同一个地方开始了。

战争大背景下的小人物的无意义,与小人物自我感觉中的大作为之间,形成了巨大的反差,引出了电影想表述的深刻内涵。

完成任务后,没有人感谢斯科菲尔德,他黯然走到树下,打开自己珍藏的本子,翻出了一张黑白照片,那一刻,他似乎明白了,他最重要的价值,就藏在与照片建立的连接之中。



3) 通过士兵普通的交流,展现了生命存在的意义

电影中展示除了有数里长的壕沟,两军对垒的无人区及德军地下防御堡垒等等场景之外,还通过两个士兵之间有限的交流,让战场变得立体化了。

比如,布雷克在接到上级命令后,便迫不及待地踏上了征途,他要前往的地方,是他哥哥的驻地,也许是亲情的驱动,让他有了一种强烈的动机:只有消息送到,哥哥才不会死于战场。

在刚开始时,布雷克看到斯科菲尔德态度很冷漠,似乎对什么都缺乏兴趣,连一年前发生的索姆河战役都忘了,连他曾经得过的勋章,也被他拿去与法国人换酒喝了。

相比之下,布雷克更显得天真一点,他对荣誉比较看重,所以,斯科菲尔德出售勋章的事,让他无法理解。

另外,布雷克有着乐善好施的一面,在两人进入德军地下堡垒时,遭遇了暗雷,布雷克在危急时刻救了他,而就从这一时刻开始,改变了斯科菲尔德对此次任务的看法,消除了他的抵触情绪。

应该说布雷克的善良,感染了斯科菲尔德,让他自愿完成了战友留下的使命,从这点来说,个体生命的相濡以沫,为彼此的努力和付出镀上了有意义的色彩。



影片最后一个镜头,斯科菲尔德坐在树下,与片头姿势遥相呼应,看似相同的画面,但内心早已经过颠覆性的变换,一路上经历的跌宕起伏的变化,让他对人生再次有了新的认知与感悟,也许,他的内心,被战友给予他的精神温暖了、融化了,这也是他请求布雷克哥哥,让他给布雷克母亲写信的原因吧。

总之,这部反思战争的电影,不管从思想上、还是艺术上和拍摄技巧上都有很高的水准,其最终折射出的还是人性,展现了一个普通士兵负责、服从的责任感与使命感,而斯科菲尔德身上的这些优秀的品德和素养,正是目前我们抗击疫情所应具备的,值得我们借鉴和思考。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uzhinan.com/yl/3472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