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娱乐 > 电影 > 真实历史改编,筹备10年投资5个亿的《八佰》真有那么好?

真实历史改编,筹备10年投资5个亿的《八佰》真有那么好?

终于去看了盛名在外的《八佰》,很想特别主观的说一句——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当然,无论从票房、口碑,又或者电影带给我们的视觉、听觉效果上来说,这部电影是成功的。甚至可以说在中国战争类题材电影当中,体现了当今国内电影工业顶尖水准。

但,我并不想因为它的票房成绩,和某种弥漫在疫情之后的中国电影狂欢情绪中而选择忽略它的某些缺点。

接下来我会从电影内外的几个层面表达自己对这部电影的真实观感,首先会涉及部分剧透,其次我强烈的求生欲让我不得不再次声明以下观点只代表我个人对这部电影的感受。

故事改编

故事的原型不做赘述,那场四行仓库的战斗是真实的,那位指挥战斗的军官谢晋元是真实的,那位浑身绑满手榴弹一跃而下的战士陈树生是真实的。

但,现实和艺术创作总归是有所区别的,就像剧中参与这场战斗的四百多名战士在谢晋元口中变成了“八百壮士”一样。

艺术手法存在的目的就是为了完成类似于“四百”变“八百”的强烈对比,以及更高层次的情绪渲染和故事结构。

所以,某一部分网友化身“历史学家”过分的苛责“四行仓库”周边地理环境的改变,隔河而望的“一面天堂一面地狱”设定真实性,以及《八佰》打着历史真实改编而大篇幅重构史实的缺点,其实是有些“为了黑而黑”了。

就类似于,为什么我们不去质疑电影里分手的撕心裂肺,一般都伴随着迎面而来的倾盆大雨。

因为那样情绪才够有张力,而管虎导演在灯光和置景上对于隔河两岸的强烈对比以及部分故事重构正是出于这种目的。

这在电影创作中,无可厚非。但,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运用电影技法将83年前的那场战斗重现世人,我们通过导演的叙事手法和先进的电影工业技术支撑,几乎真实的看到了那场寡不敌众的惨烈战斗。

大篇幅的机枪横扫、血肉横飞,以及故事中每个小人物对生存的那种渴望,我们都可以在电影中看到。

可有时为了追求强烈的情绪对比,导演也不得不舍弃某些“真实”,大部分的改编我们是可以接受并愿意为之动情的,比如陈树生的一跃而下,战士们自报家门的前赴后继。

虽然在历史上除陈树生战士外并没有更多的战士同时跃下,但我们看到那部分情节时依旧难免血脉贲张。

那句“舍生取义,儿所愿也”在电影中唤醒了隔岸相望的民众,也点燃了电影院里观众们双拳紧握的爱国情绪。

但是,为了增强前后对比的戏剧效果,导演将租界内前期中国民众设定为冷眼旁观、事不关己的状态是不符合事实的。

因为在那场战斗开始时,上海民众自发的为“八百壮士”提供了大量的援助,即使“八百壮士”本身的德系装备名不副实,与日军相比仍有所差距,但是相比于其他中国军队却是要好上太多,唯一不足的只有兵力。

这一改编也是为了前面提到的——增强戏剧对比,但其实,有些过分渲染了。

当然我也无法确定是否是影片的部分删减造成了这种刻意的做作,只是单纯的就这一点而言这种戏剧冲突的做法,并不高明。

人物群像

改编上的缺憾之外,《八佰》在人物群像上的刻画是成功的,也是失败的。

除了精良的制作,《八佰》之所以能够获得高口碑,得益于它对“八佰”群像的刻画。

张译畏缩谨慎的猫性,王千源内敛不羁的狼性,姜武粗犷卑微的狗性,还有更多演员诠释出的对生的渴望以及对战争的恐惧之间微妙的心理状态

我们不得不承认影片的前中段对于这种人物心理的渲染很成功,每一位主演配角都几乎拥有饱满的人物形象。

而影片刻意将这场战斗的指挥者谢晋元进行弱化,正是为了完成对群像的雕刻。而这,也正是我们在影片的前半段能够对老葫芦、端午、羊拐、老铁、老算盘产生共情或鄙夷情绪之所在。

但,也正是刻意将观众的目光引导向对群像的关注上,导致了影片的中后段,观众几乎已经难以在剧情发展中牺牲的某个单一角色身上,产生过大的情感波动。

甚至就连戏份颇多的端午牺牲的时候,因为那场本就被视为“秀”的战斗中的升旗,成为了“秀中秀”,所以他的牺牲也并没有引起观影观众的过多情绪。

当然,我们尊重为那场战斗付出生命的战士们,我们现在仅仅只是在讨论电影。

而这种群像刻画构架的大崩塌,恰恰出现在本应是高潮的结尾部分。

大量的慢镜头和逆光拍摄让这场撤退变成了一种类似于无谓的冲锋向前,这让观众们多少在情绪上有些如鲠在喉的感觉。

我们知道这场战斗意义重大,也知道撤退只是为了保全实力,但电影的这种处理手法却难免让人出戏。

再加上不知是删减还是刻意为之的,几位戏份颇重的角色留下殿后的自杀式袭击,更让观众在影片的结尾中几乎缺失了情感寄托。

怂了一整集的姜武耍了耍大刀,王千源和李晨没有结局,总觉着让观众憋了一口气无法释放。

尤其是姜武耍刀高唱《定军山》那段,不针对姜先生,只说这场戏的角色,联系这个人物前半部分的表现,其实我们并没有看到这个角色特别明显的成长和转变。

还有一个无法忽视的原因,或许是观众们对英雄的自我牺牲情节有所执念,也导致了在看到撤退场景时无法说服自己产生过多的认同感。

尤其是那场谢晋元与日本军官,骑着战马“男人之间的战斗”的约定突兀消失,被替换为果决撤离,这种戏剧转折的缺憾几乎与管虎电影《老炮儿》中六爷的“茬架”戛然而止如出一辙。

当然,我更愿意相信是审核、删减的某些不可抗力因素造成了这种结局

而结尾处谢晋元在桥上的拼死狙击,也因为影片前半部分导演刻意的对这个角色进行的削弱,让观众无法产生过多共情。

说到底《八佰》是一部成绩优秀的电影,也是一部视听技术成熟的电影,但它仍然存在着很大的完善空间。

我们也不该仅仅因为票房和中国电影市场在这一特殊时刻所需的强心剂,就选择完全无视某些缺憾。

当然,别说什么“你行你上”的话,一千名观众有一千名哈姆雷特,我只是说出了自己的真实想法。

我很尊重电影故事中的英雄们以及扮演他们的演员们,也尊重大部分观众对这部电影的喜爱,但也必须自我尊重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想法。

故事之外

《八佰》的成功几乎是可以预见的。

为什么这么说呢?首先,因为它是一部投资巨大的商业电影。5个亿的投资让管虎导演有了足够的空间施展才华。

作为管虎导演十年磨一剑的作品,11年初稿,13年立项,20万平方米拍摄场地,自建68栋建筑,2400多台照明灯,50000多个炸点,730个日日夜夜...这一组组数字背后藏着的,是所有工作人员对这部电影付出的心血。

而采用全球仅四台的ALEXA IMAX 65毫米数字摄影机全程拍摄,更是华语片中的独一份。这样的视觉效果,已经完全值回票价。

更何况影片所为我们传达的爱国主义精神,在今年这样一个特殊的时间中显得意义非凡。

当然除了工作人员的努力,演员们的精彩表演也是这部影片成功的原因之一。

张译饰演的老算盘一改往日正面形象,变成了一个贪生怕死的角色,王千源依旧是硬派野性,姜武也完全展示出了自己精湛的演技。

当然,要说让人耳目一新的,应该是片中扮演朱胜忠的魏晨。

在我的印象中魏晨是一个干净帅气的偶像派,可在《八佰》中他的表现真的不可谓不耀眼。

毁容式的扮相,一点就着的脾气,让人惊叹魏晨这十几年来的是怎么做到那么大的转变的。

当然,还有几乎已经可以在片中毫无保留展现自己的俞灏明。当上官志标裸露出自己被大面积烧伤后的后背,俞灏明在此刻也似乎完成了自我的某种蜕变。

皮囊撕裂了,灵魂绽放的光芒便从缝隙中争先恐后的涌出。

《八佰》的成功,离不开上千名演员的共同努力,也离不开这样一个特殊的时机。

国内积攒的爆发式影院消费需求已初现端倪,被压抑的消费欲望也正在缓慢复苏。

中国电影市场急需“平地一声雷”,而这不仅对消费者来说是一个宣泄口,对整个中国电影市场也意义非凡,而《八佰》正是这“一声雷”!

所以我们才能看到如此多的的明星大咖为它站台,所以我们才能看到中国观众的群情激奋。

完美的时间节点,誓要斩开迷雾的电影立意,巨大的市场需求,都在此刻成为《八佰》纵情燃烧的催化剂。

制作精良,且延期上映一年的《八佰》,成了所有国人无法忽视的一部大片。

再加上避开了与国庆档的正面交锋,想来《八佰》会在接下来的一个月里所向披靡,再造一个《战狼2》也未必不现实。

当然,《八佰》的宣发造势也对电影的成功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在国内外如此氛围之下,观影群体的爱国情绪被片中的场景以及各种经典台词所感染。

“待我成尘时,你将见我的微笑”也一度成为大家讨论的热点。

但,类似于《1942》、《我不是潘金莲》、《芳华》的碰瓷儿式营销手段,确实也被大家所诟病。

而管虎导演本人在去年晒出的与“八百壮士”师长孙元良后人秦汉先生的合照,也被网友恶评。

关于为什么会有网友的态度如此恶劣,或许与孙元良“飞将军”的称号不无瓜葛,所以感兴趣的朋友们可以自行搜索。

但这一切的一切,包括对历史史实的部分改编,包括故事架构的某些瑕疵,都不能否认《八佰》将是一部意义非凡且成绩斐然的优秀电影。

至于其间功过,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是非对错自有后人评断。

致敬英雄,致敬中国电影,致敬每一位愿意牢记历史的观众们!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uzhinan.com/yl/3908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