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娱乐 > 电影 > 「电影推荐」《1917》—本年度金球奖最佳影片

「电影推荐」《1917》—本年度金球奖最佳影片

作为重要记录历史的载体,战争片一向都将镜头对准第二次世界大战,记录“一战”的电影则少之又少。《1917》则选择了“一战”背景下的“小人物”,却用 “一镜到底”的大视角讲述故事,又契合“反战”的世界性主题,《1917》便一跃成为颁奖季最强黑马,将最佳剧情、最佳导演两项金球大奖斩获囊中,气势汹汹冲击奥斯卡BP。


这一切的背后,都是《1917》在“后”《血战钢锯岭》《敦刻尔克》时期,用过硬的拍摄手法、独特的故事视角,用匠心,还原了真实,触动了人心。


100分钟的“长镜头”如何诞生?


《1917》是一部时间设定在1917年4月6日,也就是一战时期的电影,119分钟的时长,叙述了一个类似公路片的故事。故事开始于一块平静的田地,英军得知敌方在前线设下陷阱之后,两位下士于仓促间受命,为了避免超过25万人的死亡,他们必须在第二天黎明之前,穿过敌军领土向几英里外的盟军传达撤退指令,以防止大部队走入陷阱。


本片严格来说并不是一部战争片,它在剧情安排上与《敦刻尔克》或《血战钢锯岭》这种将高潮部分聚焦于战事前线的影片完全不同,它太安静了,全片的两小时中至少有一半都只存在着低低的环境音和两位主角对话的人声,也正是因此,导演萨姆·门德斯才能以他一贯的拍摄风格,将其处理成了一部披着战争片外衣的惊悚文艺片。


面对出色的摄影技巧,电影剧情则或许显得有那么些简单,这一面在于电影不可能在一镜到底的技术下,去阐述主人公过往的背景,去展现主人公的想法,而另一面这种“简”感觉觉其实也是电影的有意为之,这部电影的主角真的是两个英国士兵吗?其实并不是,这部电影真正的主角其实是战争本身,是那尸骨遍地,断壁残垣下,每一个人朝不保夕,危如累卵,却又心存美好的生存状态。


最为真实的战争,并不见得需要最为惊心动魄的画面,它同样也可以如《1917》这样用如履薄冰般的艰辛,去走进战争残酷的本质,用真实的人物,在展现人性中弥足珍贵的真善。



除此之外,很多镜头中出现的是两位主角走过一片又一片因枪弹而枯萎的树丛原野,他们疾速穿过被炮火笼罩的断壁残垣,和他们亲眼所见的尸横遍野血流成河。片中充满了极具战损美学观感的诗意场面,这得益于堪称电影史上最伟大的摄影师之一的罗杰·狄金斯,他所主导的这场难度极高的伪长镜头拍摄,过程中高强度的手持摄影,无疑包含了一镜到底所能带给观众的最直观的感受。光看这点,今年的奥斯卡最佳摄影也非他莫属了


导演狄金斯用多个难以把握的镜头角度为这个极简的故事叠加上一层层丰富的情感,激动与忧虑,紧张与松弛,决心与绝望。迎合上托马斯·纽曼以他对影片情感最深的理解而创作的异常厚重的弦乐配乐,带动整个故事的发展的同时,也为这段时间紧迫的路程赋予了身临其境般的真实感和代入感。



也受此影响,影片中甚至没有出现一段明显的故事高潮,两小时的内容中遍布两位主角所遇到的大大小小的阻碍与危机,到最后却未能将无数细流汇成涌泉,失掉了终于赶上时间送达指令的成功之喜,最终可惜地没能为观众传达到那份提心吊胆之后如释重负的主旋律。

幕落,剧终,这场以历史为名的奥德赛之梦悄然惊醒,生活在和平年间的幸运儿们紧绷的神经开始慢慢放松,却早已潸然泪下,如大梦初醒。



如果你想看这部电影,就在私信小编留言“电影名称”即可观看,如果喜欢,就请您帮我分享出去吧!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uzhinan.com/yl/3399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