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娱乐 > 电影 > 谈“一镜到底”的制作手法在电影《1917》中的运用

谈“一镜到底”的制作手法在电影《1917》中的运用

文 / 黑猫紧张

图 / 网络


导演萨姆·门德斯久负盛名,他执导的电影《美国丽人》,获得第72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导演奖,第57届美国电影电视金球奖电影类-最佳导演奖。《007大破天幕杀机》获得第66届英国电影学院奖电影奖-最佳英国影片奖,和第36届日本电影学院奖最佳外语片奖提名。

在2019年,萨姆·门德斯导演又拍摄了一部以第一次世界大战为题材的电影,从两个普通士兵的战场经历出发,来回顾这段战争历史。

电影《1917》讲述的是发生在一战期间的故事,大批英国士兵驻扎在兴登堡线的战壕中,只有16岁的布莱克和斯科菲尔德接受上级任务,他们要穿过道道封锁、穿过尸体遍布的横野和德军随时的袭击,去前线送情报。情报要在8小时内送到,送不到,1600人将全军覆没。最终,他们完成任务,挽救了无数士兵的生命。


这部时长119分钟的大片,用了“一镜到底”的制作手法,凭借这个技巧,电影《1917》获得了第92届奥斯卡最佳视觉效果、最佳音响和最佳摄影三项大奖。

下面我将为大家简单介绍“一镜到底”的制作方法,并聊一聊它给这部电影带来了什么价值。



1、“一镜到底”究竟是什么?

电影《1917》是一部由真人故事改编的战争类影片,由美国梦工厂出品。影片最出彩的地方,就是使用了“一镜到底”的拍摄技巧搭配无缝转场的剪辑技巧,将电影一气呵成地展现给观众,整部电影看起来就像是一个镜头从开始拍到了结尾,看不出任何剪辑的痕迹。

“一镜到底”,是最近几年流行的一种电影制作手法,是指在拍摄中在没有剪切的情况下,运用一定的拍摄技巧将作品一次性拍摄完成。通俗的讲,就是拍摄一个长镜头,或者不留痕迹地组接几个镜头为一个镜头,它排除了普通剪辑带来的视觉跳跃感。

在具体地制作过程中有两种方法,第一种,是摄像师具有不错地基本功,能够将一段故事使用一个镜头拍摄下来,没有任何剪辑。第二种,就是在拍摄时控制好起幅和落幅,这样就可以掩盖剪辑地痕迹,组成一个镜头。



在《1917》之前,电影《俄罗斯方舟》也采用了“一镜到底”的拍摄手法,不过这部电影都是室内场景,制作难度与《1917》不可同日而语。

大家在看完电影《1917》的时候一定会想,这部电影真的是一个镜头从头拍到尾吗,难道119分钟的电影一次NG都没有吗?

实则不然,在《1917》这部电影中,导演使用的就是第二种方法,在拍摄时做好设计,使用后期剪辑技巧,使电影看起来是由一个镜头组成的。

因为无论是拍摄水平还是演员的表演,都无法将119分钟的内容一气呵成,我们看到的画面也有剪辑过,只不过是骗过了观众的眼睛而已。



2. “一镜到底”的运用,带来电影《1917》叙事更简洁

每部影片的叙事线索,是分析电影老生常谈的话题,自古典好莱坞时期,电影的叙事就被设置成两条线索,这也深刻地影响了其他国家的电影。

不论是电影《珍珠港》中的战争与爱情,还是《泰坦尼克号》的灾难与爱情,两条故事线成为了当今电影的标配。

在电影《1917》中,叙事的线索只有一条,那就是送情报。

布莱克和斯科菲尔德从出发,穿过尸体遍布的火线,到逃离被爆炸掩埋的地道,再到穿过德军控制的小镇,逃脱德军的追捕直到将情报送到目的地。回顾剧情,观众会发现电影《1917》中没有第二条线索。比如其他战争电影中的英雄救美,没有出现;远方的母亲担心战场上的孩子,也没有出现过。

这是由于“一镜到底”制造的这种不间断的画面,只能允许导演讲好一个故事,无法将其他时空内发生的事件剪辑到一起,没有机会再添加其它的故事元素。



这种制作手法还影响了电影的叙事结构,影片中的故事只能线性的展开,没有倒叙,也没有闪回。

可以说,“一镜到底”这种制作的手法是一把双刃剑,视觉效果上获得了加分,在故事叙述中有适当的减分。如何权衡其中的利弊,为整个电影提高审美价值,是个富有挑战的任务。

不过,导演萨姆·门德斯做到了!

“《1917》导演萨姆·门德斯在影片上取得成功的关键在于,在技术筹备方面完善周到,在情感呈现方面也极具力度”。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这样评价它。


3.“一镜到底”,保持了观众观影情绪的连贯性

“一镜到底”的使用,能够很好地引导观众情绪,增强观众情绪带入感。这种技巧营造了长镜头的观感,保持了观众观看的情绪的连贯性,尤其是在16岁送信士兵斯科菲尔德从小镇中,趁着夜色逃跑逃跑这一段。

在这一部分,斯科菲尔德潜入了必经的一个小镇中,小镇四处黑暗,只有远处的火光能照亮路。没想到他的行踪暴露了,被几个德军追着跑,枪声此起彼伏,黑暗的天空被德军的照明弹打的如同白昼。

死亡和危险时时刻刻地包裹着他,他奔跑在断壁残垣中,努力寻找每个能够藏身的角落,他的生,不仅仅是一个人的命运,因为只有他活下来,远方的1600人也才能活下来,如果他被捕或死掉了,那些士兵也将战死沙场。

因为用了“一镜到底”的制作方法,这段故事没有了剪辑的干扰,也就保证了观众情绪的步步深入。

随着时间的流逝和剧情的发展,观众长时间沉浸在这段逃跑的剧情中,观众的情绪和主人公逃跑的焦虑情绪渐渐相统一,由一个观影者慢慢融入到故事中,成为一个参与者、亲历者,获得一种沉浸式的观影体验。

当大家沉浸在流畅的电影画面和故事环境中时,电影中许多剪辑点也就被忽视了。



其实影片的剪辑点真的很多,给大家列举几个比较容易发现的剪辑点。

比如,在布莱克和斯科菲尔德穿过战壕发现一个隧道入口时,隧道洞口很黑,布莱克和斯科菲尔德进入隧道时,画面就变成了黑场,这里的为剪辑提供了空间。

还有一处,是在布莱克和斯科菲尔德到达草原上河边的一处房子时,两人穿过房子周围的围墙。在穿过围墙的一瞬间,摄像机没有从后方紧跟着两人的身体,而是从两人的侧面经过,摄像机和人之间有一垛围墙遮挡,这里是一处遮挡剪辑。大家反复观看就能看出其中的痕迹。

这两处都“一镜到底”中常用的转场方法,当然,影片的其它的地方也有剪辑点,感兴趣的话可以自己试着找一找。



4.“一镜到底”这种技巧制造了电影独特的画面感

影片《1917》开头有大量战壕内部的场景,狭长的战壕满是士兵,两个士兵穿梭其中,每个单独的画面都为观众提供了大量的信息。

就像上面这幅图片,画面分成了三个层次。前景是送信人布雷克,主体是和他说话的军官,背景内容很丰富,它复现了一战战壕中士兵真实的生存环境,结束战斗的士兵疲惫地在狭小战壕中休息,战争不仅对他们有身体上的摧残,精神上的摧残更加严重。

“一镜到底”的使用减少了画面的焦点控制,整个画面从前景到背景都清晰可见,这样就大大的增加了画面的信息量。画面的前景,主体,背景,分别为观众提供了大量的信息。

在这一个画面中交代了人物关系和故事环境,观众在观影时,眼神不自觉地从人物上移动到背景环境中,从而获得了超越画面主体地信息量。

狭窄地战壕,没有演员横向地活动空间,却在纵深空间上,为观众打开了视觉的大门。这不仅考验导演的场面调度地能力,演员的走位,动作以及摄像机的移动都需要精巧的设计,能够在这里拍摄出“一镜到底”的效果,真的是很不容易。



此外,通过画面中的小细节冲击观众的注意力,也是电影《1917》的独特之处。

由于“一镜到底”排除了剪辑的跳跃感,所以电影中许多景别都是平滑过渡的。在电影中,两位主角穿过战壕外的一个大水坑,向上爬的时候,画面是一个战场全景,水坑周围除了铁丝网之外没有什么战争元素。

观众看这一段,可能并没有感到一战战争有多么惨烈,怎么说,一战战场上也是尸横遍野,血流成河吧。

接下来的几秒钟却改变了整个电影的气氛。

斯科菲尔德朝坑外趴,镜头做一个横移的跟随运动,正好移动到一个尸体的头部,摄像机随着人物移动拍摄,画面渐渐地由人物全景,移动到一个死去士兵的头部特写,全景与特写的过度没有任何跳跃。

当这个特写镜头出现在屏幕前时,它给人一种很大的冲击力,通过一个不经意间的镜头移动,制造紧张严肃的气氛,让观众感受到强烈的战争气氛,不由屏息沉浸其中。


总结:

一场电影很快就能看完,布莱克和斯科菲尔德在战场上的英勇表现,让观众无比赞叹,透过电影,我们看到了那一百年前的世界大战的残酷。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无法切身体会到战争对人类的伤害有多么严重,不过,电影中那些令人惊恐的画面,就是对真实战争场景的复现。

是的,斯科菲尔德最终活了下来,可在一战中,又有多少士兵能够完整的从火线上走下来,有多少的母亲能够看到孩子回到家乡。“白骨半随河水去,黄云犹傍郡城低”,愿我们能够铭记战争的残酷,愿世界永无战事。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uzhinan.com/yl/3393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