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娱乐 > 电影 > 原版电影曾被多次翻拍,为何《十二公民》仍能广受好评

原版电影曾被多次翻拍,为何《十二公民》仍能广受好评

电影《十二公民》自2015年上映以来,先后获得第九届罗马国际电影节最高奖项马可·奥雷迪奥奖,十八届上海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奖,第22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评委会大奖,第30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改编剧本奖等多项重要奖项。

电影改编自奥斯卡获奖电影《十二怒汉》。这部原版电影于1957年上映,并在全世界范围产生广泛影响。1991年,该电影被日本改编成《12个温柔的日本人》,2007年被俄罗斯翻拍为《12怒汉·大审判》。

尽管被多次翻拍,中国版的《十二公民》在保留原著的“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主题内核基础上,结合了中国当下的社会背景进行了改编。由于进行了符合中国文化实际的本土化设计,在没有炫目特技、多变场景,而且镜头有限的情况下,依靠电影中人物话剧般的精彩对白,展现了中国社会的文化内核、价值取向和社会冲突。

影片讲述某政法大学的期末补考现场,学生们模拟审判了20岁富二代弑父案。十二位学生家长组成陪审团,在听取学生的模拟审理后,通过一个小时的时间,对本案作出判决,全票通过来判定嫌疑人是否有罪。

故事大部分场景聚焦在陪审团所在的狭小空间里,从十一位陪审员坚信被告有罪,只有一人提出反对意见,到最终通过激烈争辩达成一致,作出无罪裁定的结论。所有人物的阶层背景与不同偏好,在激烈的争辩当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

本文将从国内法制现状、故事本土化改造、聚焦社会问题三个方面,来讨论这部电影改编自经典奥斯卡电影,却仍能广受好评获得成功的原因。

01、将中国现行法律同虚拟陪审团制度结合,创造性地进行革新法制的想象

中国现行法律下并没有陪审团制度。影片对此做出了创新,由虚拟陪审团制度引入,对现行法律下公民开放对话区域思考的同时,也通过公民对待法律的态度和认知,探讨当今社会公民的法律观念和意识。

第一,以虚构的陪审团活动,以审议民主的方式,探讨开放的公民对话区域。

审议民主是指倡导经由理性审慎的对话讨论,公民在公共理性的指引下达到“共同善”。

影片中,虚拟陪审团的制度采取了审议民主制度,必须要全部人共同达成一致的意见,才能作为判定。而达到一致的意见,审议民主需要开放的对话场域,理性的对话过程和富有审议精神的公民。

导演认为社会中声音不少,但作为公民的表达却有限。社会之所以不能顺利达成常识和通识,是因为这个社会在急速发展中产生了最高点和最低点之间巨大的落差,因此就产生了各种各样的偏见。在日常生活中,不同阶层的人们没有坐在一起进行富有价值的公共讨论的机会。

虽然由于网络媒体等渠道日益发达,但是当他们聚在一起时,仍然是自说自话,就像每一个孤独的存在者。唯有形成一个非正式对话的论坛,主体间共享的言语情境空间形成,才能为公共对话提供社会空间。

影片就是通过这种创意性的构想,让公民通过这种创新性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通过进行交流对话,将每个人的个人偏好放在共同的话语中进行批判性审视,从而将对话趋向合理,将形成共同的价值认同。个人的理性得到公众的检验,最终升华为公众的理性。

第二,电影在革新创造的同时,也映射了中国公民对法律常识无罪推定原则的漠视。

电影《十二公民》当中,引用了无罪推定、疑罪从无、合理怀疑这样的法律概念,以艺术化的方式对公众进行了一次普法教育。但是在影片中陪审团制度执行时,模拟陪审团成员只想尽快地结束这场讨论。有的只是为了让孩子顺利毕业,有的只是担心自己的生意,这就侧面体现了中国公民对于无罪推定原则的不重视。

法律中的疑罪从无,指的是在既不能证明被告有罪,也不能证明被告无罪的情况下,推定被告无罪。8号陪审员检察官反复强调,他并不是认为被告确实无罪,只是在陪审团进行详细的分析讨论前,他无法证明被告是否有罪。

但是很显然,公民对于这样的法律概念并不了解。在现实生活中,一些嫌犯罪嫌疑人常常因为涉嫌案件备受观众瞩目,因此受到缺乏法律法规依据的道德指控,甚至是无礼谩骂。这样的一些非理性的舆论,不利于执法工作的有序进行。因此,影片也是通过这样的方式影射社会的现实,通过故事情节阐释法律原则,让公民去探讨如今社会下部分民众的法制观念淡薄的现象。

02、结合中国社会的文化背景和制度建设,对原版进行本土化的创新和改造

电影改编会比电影的原创更具挑战性和难度。观众会带入先入为主的观念,不自觉的会将原版跟翻拍电影进行比较,眼光也会更加苛刻和挑剔。因此对原版进行本土化的创新和改编,使得其更能够贴近中国社会的现实,直击观众的内心,引起观众的共鸣,更能得到观影者的认同。

第一,结合中国社会背景,对故事情节进行再创造。

原版《十二怒汉》反映的是美国陪审团制度下一罪从无遵从生命的普世价值观。但是在中国的司法体系上是没有陪审的制度的,因此导演便在合理想象的基础上进行大胆改编,以高校学生补考情节来引入模拟陪审团制度。

在这所政法学校里,一场虚拟的法庭审判,12位素不相识,来自不同阶层的普通群众,在一间教室里,一个小时之内的时间,去讨论一桩充满争议与疑问的富二代是弑父案件。影片通过12名陪审团成员之间的戏剧性对话,最终判定被告无罪。以这样的故事背景所讨论的案件,非常契合中国当下的实际。也增强了观众看电影时的代入感。

第二,贴近中国人文风格,在人物设置上进行符号化的改编。

个体看待事物的角度,与自己所处的阶层和社会背景具有十分大的关系。因此电影没有照搬原版当中所设置的人物背景,而是进行了本土化的改编,选用了不同阶层的代表。有来自于上层社会的房地产商人,有大学教授,也有来自于社会中下层的出租车司机,小卖部老板和保安。

职业地位的不同,使得这12位陪审团成员都有各自的性格特征和职业特点,他们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对整个剧情具有着非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他们所说的语言上,每一句话的背后又有着相应的潜台词,弦外之音让人感受到现实社会人们的精神生活。人物性格刻画得入木三分,不仅将人物形象变得立体起来,也将故事架构变得更为丰富,讨论的问题也就更加深刻。

这样的一种人物形象的本土化设置,使影片更为贴近中国社会的实际,更容易引发观众的共鸣,这也是其广受好评的原因之一。

03、以十二位公民做为社会不同阶层的缩影,聚焦社会问题,直指当下社会冲突

影片的一大精彩之处就是将十二公民符号化,每个人的背后都代表着一定的社会阶层人群,他们的困惑、价值理念和道德冲突。影片反映了中国传统的伦常理念,贫富差距下引起的仇富心态,以及外地人受到本地人排挤的这种普遍现象

①由传统伦常的守护者引出父子偏见的话题。

3号陪审员是出租车司机,从小生长在皇城根下,从小接受君为臣纲、父为子纲的传统伦理观念。做为一个小市民,他对于称呼“您”和“怹”的区别极其重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观念在他心里根深蒂固。在他思想的背后,代表了社会上部分人群对于传统伦理观念的根深蒂固的思想。在他们的思想观念中,子女必须要听父母讲的每一句话。平等话语权在他们观念中并不认同,这与当今社会的民主与自由理念相违背。

但是随着影片镜头的发展,他又道出了自己与儿子之间的关系早已破裂。一次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儿子离家出走,老婆因此也与他离婚。这样就将一个父亲从一个传统的守护者到一个内心伤痛的父亲的形象丰满起来。

最后,他作为一个坚定的认为富二代有罪的坚持者,逐渐敞开心扉,回归到理性与良知,放下边界,投出无罪的一票。

影片通过父亲的这样一种转变,反映了社会传当今社会道德传统与现今社会观念之间的冲突,也通过无罪这一票,对这种冲突进行了化解。镜头传达的信息是,人们最终必将放下自己的陈腐观念,而去怀抱更加客观和正确的价值观。

②由房地产商与小卖部老板等人之间的矛盾冲突,展示社会中的仇富心态。

影片开头,各个陪审员凭着生活经验所形成的对富二代的刻板印象,在理性缺失的状况下将其认定为杀人犯。一方面是基于已有的人证物证,另一方面便是出于根深蒂固的仇富心理。

如果被嫌疑人不是富二代的身份,他们的结论也许会做出不一样的决定。由于他们对财富的渴望,不自觉地产生了敌对心理。

影片当中,4号陪审员房地产商属于社会空间里的最高层,处于金字塔的顶端。因此,4号房地产商作为财富的拥有者,自然而然成为其他成员的攻击对象,尤其对于草根阶层。在案件讨论的过程当中,小卖部老板将3号陪审员引申定义为资本家。

而作为房地产商,在争吵中努力澄清自己的同时,通过对富二代的认定的有罪,来声明自己的清白。随着讨论的深入,最终他投出了无罪的一票,也是通过此举,努力打破民众对于财富拥有者的刻板印象。

③通过10号老北京人与5号、11号外地男子的冲突,反映了人们的地域偏见问题。

10号陪审员是靠收房租生活的老北京人,因此他自带一种小市民的优越感。在讨论环节中,他认为被告有罪的依据,仅仅是因为被告是河南人的儿子。并且在言语当中,他处处透露着作为一个老北京人的优越感。因此,他与坐在他旁边的11号河南籍的保安产生了强烈的冲突,也与对面的5号作为外地人也有不小的矛盾。

这就反映了社会生活当中,对于外地人群,尤其是对河南籍的强烈偏见。曾经有一阵抓获的很多犯罪团伙,都是来自于河南,因此大家对于河南人有着很强的仇视心理。大家普遍对河南人产生了负面的刻板印象。影片就是将这样的一种刻板印象,通过人物之间的对话不断放大。

基于个体的社会偏见,使得陪审员所做出的结论是非理性的,并非是以事实为依据。但最终,带着天然偏见的陪审员改变了自己的观点,投向了无罪的一票。从他最终改变了自己的观点消除偏见这一刻起,影片产生了一种和谐。电影就是通过这样的方式,来打破固化印象,告诉人们所有的地域歧视和偏见都是主观而不可信的。

结语

​带着批判意识直指社会问题的影片,无疑是一部具有现实意义的佳作。电影《十二公民》通过剧情的开展,探讨社会身份差异化下,公民判断事件真伪的公正性和客观性受到了蒙蔽。如果长时间缺乏沟通,那么这种固化和偏见就不会得到消除。

影片成功对作品进行了本土化的移植,不仅完成了影片与原版故事的完美结合,也为今后的翻拍作品树立的一道新的标杆。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uzhinan.com/yl/3212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