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娱乐 > 电影 > 浅析《海上钢琴师》里的美梦和现实:都是一个男人的独角戏

浅析《海上钢琴师》里的美梦和现实:都是一个男人的独角戏

大家看过这类电影吗?

故事发生在过去,由一个人口述那曲折离奇、如梦似幻的情节,让人着迷之际又将信将疑。

这一类电影总是充满奇幻色彩,有一股动人心弦的魅力,所以你们都看过哪些?

我想起了《尼斯湖水怪·深水传奇》,电影讲述小男孩安格斯与水怪的友谊;故事以回忆的形式,由年迈的安格斯口述出来,情节有趣还不失惊险跌宕,以至于让听者分辨不出故事的真假。

这是一个属于"孩子"的幻想,用孩子的童真和对生活的美好向往,弱化了战争带来的伤痛和灾难,明媚舒适的色彩和象征自由的氛围,让人意犹未尽。

还有风靡全球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少年派口述自己和家人遭遇海难的故事;在面对生死考验时,人性的恶摧毁了派的精神世界,让难以承受的他,不得不虚构出一个自己与老虎斗智斗勇的故事。

这是一个属于"少年"的幻想,派在信仰和宗教思想的作用下,编造了这个看似奇幻美好的故事,以此减轻他内心的伤痛和现实的残酷。

接下来要提到的这部电影,是我想重点聊聊的经典电影《海上钢琴师》。

故事里,那个父母不详的天才钢琴师有个寓意独特的名字"1900",既表达他生于新世纪的第一年,又表达出养父对他的期待和爱。一直生活在船上的1900是个不谙世事的人,却有十分厉害的洞察力和通透的思维,他很清楚自己追求的是什么,只要能留在船上,哪怕只有寂寞为伴甚至付出生命,他也义无反顾。

这是一个属于"成年人"的幻想,结局时,1900对麦克斯·图尼说"没人知道我的存在,只除了你",这话坚定了我认为有关1900的情节,都是麦克斯·图尼的"幻想"——是他经历了生存的苦难起伏后,给自己编造的幻梦。

一、船上的起点:意气风发的开始和一穷二白的当下

电影《海上钢琴师》这故事是由麦克斯·图尼口述出来的,回忆和现实穿插、对比,层层递进,深挖了"1900"这传奇人物的一生和麦克斯的相交相知。

麦克斯的第一个回忆,是在欧洲开往美国的船上——载着一群对美国翘首以盼的人,无论穷人富人,当他们看到自由女神和纽约陆地时,那此起彼伏的摩天高楼,四通八达的道路,现代化社会的繁华,工业文明的先进,让远渡而来的他们生出美好的憧憬。

而麦克斯的心情和他们是一样的,这时的他还很年轻天真,未来在他看来都是光明无限的;所以,尽管自己不过是个打工的小号手,但大家的欢呼雀跃让他与有荣焉。

接着,他认识了1900这位才华横溢的钢琴师,两人在摇晃的舞厅里弹琴纵乐:钢琴随着起伏的船体自由滑动,镜头跟着1900轻快的琴音旋转,与大海共舞这一幕惊奇又夸张,却是他们"友情"的开始。

船上的盛宴日复日,仿佛永不休止;麦克斯一边西装革履地为富人演奏助兴,一边享受着头等舱的美食佳肴,有钱有事业,那段见识过财富和奢华的日子,大概是他人生中最光辉的时刻。

当回忆告一段落,此时现实中的麦克斯过得如何呢?

形单影只、穷困潦倒的麦克斯,多年来只有手中的小号作伴,抚摸着它,不禁让他回想起在船上的时光和风光,回想自己曾经的美国梦,曾经的宽裕和眼下的贫穷对比,让他既缅怀从前,又难堪此刻的捉襟见肘。

为了生存,麦克斯不得不以"6镑10先令"的低价卖掉小号,卖掉他多年来相依为命的灵魂伴侣,卖掉他渴望而不可即的梦想。

于是他幻想出"1900"这个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物,用1900的纯粹、稚拙、专注和成就来抚慰自己,麦克斯这点用意,与《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的派有异曲同工之处:通过故事掩饰自己的难过、失落和未竟的愿望,尽管大家都怀疑故事的真实性,但丝毫不妨碍大家为之着迷。

所以1900是另一个"麦克斯",他们的个性和追求截然不同,却深刻地反映出麦克斯的内心诉求:迷茫无方向,却不甘如此一生。但现实的他并没有勇气和底气让自己活得纯粹和简单,生活的灰调,终究把他染成如炭一般的颜色。

二、船上的风光:让人对生活和未来充满期待

"我们演奏是因为海洋浩瀚又恐怖,我们的演奏让人们感觉不到时间的流逝,忘却自己身在何处,甚至自己是谁。我们的演奏让他们跳舞,因为跳舞让人觉得鲜活,像上帝一样。"

这一段台词有纸醉金迷、醉生梦死的味道,谁都奢望这一刻的欢乐、时间和青春能永存;这时的麦克斯还没吃到生活的苦头,对离开船后的日子充满期待和热情,所以他鼓励1900把握机会别浪费才华,一次次劝说1900去陆地寻找新生活,甚至幻想两人以后再次重逢的模样。

但1900拒绝了,他知道自己只能在船上随心所欲,陆地也没有他想要的东西,至于别人那么向往陆地,是因为他们的欲望太多太重,船载不动,而且他们也不愿止步。

麦克斯说:"世界在陆地上,只有一段舷梯的距离,就几步路而已,几步路就到尽头。"

1900回答:"你们陆地上的人总浪费时间琢磨为什么……不断旅行,追寻四季如夏的地方,但我觉得这种地方是找不到的。"

这里2人的对话充满暗示,是渴望功成名就的麦克斯与无欲无求的另一个"麦克斯"在辩论。

世界真的有尽头吗?麦克斯当时认为有,而且是唾手可得,所以看到越来越多人欣赏1900的才华后,麦克斯为他高兴之余,也越发鼓吹他到陆地发展,认为那是出人头地的机会。

但1900总是作出与众不同的决定,哪怕已有商人为他刻录了音乐唱片和签约,但1900还是反悔了,他认为自己的音乐不能离开这艘船,这里体现出他极致的纯粹和执拗,是金钱和名利都无法撼动的;所以,就算后来他没能把唱片转赠给爱慕的女子,但1900还是亲手把唱片毁去。

麦克斯为他感到可惜,但1900觉得是解脱。所以价值观的差异,决定了麦克斯和1900只是好友而非知己——麦克斯与另一个自己,注定要分道扬镳。

但麦克斯"当局者迷",见不得1900浪费才华的行为,恨铁不成钢地想把他掰正,于是总把自己对未来的看法和规划灌输给1900,希望能在某时某刻打动他。

那么结果如何呢?

确实,在某一瞬间,1900愿意到陆地去了,但他只是为了听海的声音……

三、船上的腐朽:生活远没有想象中的容易和美好

当1900一一告别了伙伴们,终于站在舷梯上时,那个遗世而独立的画面,悄然无声地散发出一种空旷而茫然的气息,谁也感受不到,只除了1900。

所以1900只是在舷梯上短暂停留,谁也不知道他看到了什么,最后竟毅然决然地回到船上,甘于做一个默默无闻的海上钢琴师。

而1900的回头,让麦克斯意识到:在船上演奏将会是1900的余生。

终于,不同的梦想让他们背道而驰,1900已经确定自己的人生,但麦克斯的未来依然未知。

他没有1900那样出众的才华,只是个普通到年纪轻轻就已身材发福的男人,他的心情失落又彷徨,难以言表,只能一边落泪,一边吹着曲调凄切的小号抒发心中郁结,直到曲终人散后,麦克斯孤身下船去了陆地。

直到多年后的此刻,1900在破旧的舱底与麦克斯重逢时,他才告诉麦克斯,当时自己决定永远留在船上的原因:

"让我停下来不是因为看到什么,而是什么都看不到,城市一望无际,看不到尽头。"

1900虽然不谙世事,但骨子里的坚韧从不将就,他看穿了繁华背后的意义:"无际"象征欲望的无穷和选择的考验,自己该步步为营还埋头直冲?他不喜欢浪费时间在钢筋丛林里找出口,只希望人生如琴键那般有始有终,有一个明确可追寻的目的地。

他明白人总是贪心又着急的,一直追求无止境的欲望,越是不能满足就越容易迷失自我,直到最后一无所有。有时选择太多,反而无法选择,终其一生,人生虽然有很多种活法,但自己也只能选择其中一种终老此生。

好比《尼斯湖水怪·深水传奇》里的小男孩安格斯,战争打破他和水怪的友谊,当水怪面临火炮袭击时,为了保护它,安格斯不得不学会放手,然后用余生怀念它。

小男孩尚且如此,成年的麦克斯又何能免?

成人的世界没有简单、纯粹这回事,尤其电影是以世界大战爆发为时代背景,当时美国的社会与文化犹如无生气、无感情的人间炼狱, 麦克斯在经济大萧条的狭缝里求存,失业和失意交加,曾以为唾手可得的幸福生活早已化为泡沫,追无可追,这才是麦克斯绝望的主要原因。

所以在现实中,迫于心灵和精神的需求,麦克斯才那么急切地想寻回1900——这是一个逃避现实又期待奇迹的行为,仿佛拯救了1900,也就拯救了自己。

因此当两人在舱底面对面地交谈时,其实是另一个自己与麦克斯在对话。

只有真正告别"1900"这个心灵寄托和牵绊,麦克斯才能回归自己的人生,放下太多欲望和无法实现的念头,看清自己力所能及又能得到的,究竟是什么。

四、船上的终结:挥别过去,活在当下

当船和1900都消失在爆炸的火焰里,麦克斯的幻梦终于也画上了休止符,结束了这场自导自演的独角戏。

镜头下的麦克斯神色沉寂、悲伤,还有一丝意难平,然而在他临走之际,乐器店的老板却把他卖出的小号物归原主。

"一个好故事比一把旧小号珍贵多了。"老板这句充满暗示又诙谐鼓励的话,似点拨地给麦克斯指引出一个新方向——他或许不是个出色的小号手,但或许会是个出色的编故事人。

所以,尽管麦克斯前半生的美好日子,都被封印在船上那段时光里,但如今解锁了心中桎梏,救赎了灵魂和身心,他的人生将有无穷可能。

正如1900对他的鼓励:琴键是有限的,但你是无限的,在琴键上演奏出的音乐也是无限的。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uzhinan.com/yl/3137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