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娱乐 > 电影 > 豆瓣9.2《海蒂和爷爷》:高山牧场,视觉盛宴下的纯真心灵

豆瓣9.2《海蒂和爷爷》:高山牧场,视觉盛宴下的纯真心灵

欢迎来到璇儿说,相遇即是缘。点上方“关注”,让我们一起,品世间百态,享共情人生!

海蒂和爷爷

文/璇儿

图/电影《海蒂和爷爷》


前言

《海蒂和爷爷》由阿兰·葛斯彭纳执导,2015年上映,影片改编自瑞士作家斯比丽的《海蒂》一书,《海蒂》作为一个经久不衰的电影系列,从1937年至今,已被翻拍为四个不同的版本。

《海蒂和爷爷》是最新一版电影,较以往不同,影片用天真无邪的自然之女、整天放羊嬉戏,代替原先操持家务的小大人形象。

影片删除了上帝和宗教的情节,代之以海蒂读书识字的故事,但是四部影片共有的内核不变,依旧通过海蒂这一角色传达“真善美”的理念。

影片讲述了孤女海蒂自幼被姑妈迪蒂收养,姑妈为了谋取一份优渥工作,将海蒂带上高山牧场,扔给爷爷奥姆大叔抚养。奥姆大叔是个怪老头,不和人打交道,但是聪明可爱的海蒂博得了爷爷欢心,和爷爷在阿尔卑斯上度过一段美好的生活。

然而,姑妈为了佣金,强行把海蒂抢走,带到了法兰克福,海蒂成了富家小姐克拉拉的陪读。两个女孩的感情要好,海蒂还学会了读书识字,但海蒂因为太想爷爷和家,患上思乡病,最后回到牧场,还帮助克拉拉从轮椅上站起来的故事。

海蒂

本文将从海蒂人物形象、精彩故事情节,电影叙事特色,带你领略阿尔卑斯上的纯真童话,并分享一些观影后的生活哲思。

第一层次 海蒂的人物形象

01 善良纯真的海蒂。“你不能这样打它,多疼啊,”当羊倌彼得挥起鞭子惩罚小羊时,海蒂恳求彼得:只要彼得不打任何一只小羊,海蒂就把爷爷每天为她准备的奶酪全部分给他,还有一大块面包。小羊会疼,海蒂近乎夸张地同情生灵,正是海蒂善良的表现。

彼得奶奶

看到彼得奶奶牙齿不好,吃不了硬的面包,海蒂很心疼,暗暗记下这句话。当海蒂在克拉拉家里做陪读时,每天都会趁人不注意,偷偷藏起一个软绵绵的面包,这是影片埋下的伏笔。

后来海蒂回到高山牧场,将一筐面包递给奶奶时,悬念被揭开。关心朋友奶奶,海蒂用善良温暖身边人。

02 坚强的孤女形象。海蒂作为社会的无力者和后来家庭的寄养者,她的生活充满了遗弃和被选择,但是海蒂从不哭闹,坚强地守护着自己的自尊心。

影片中,初到爷爷家的海蒂,晚上只能睡在羊圈里,她知道姑妈和爷爷都不想收养她,她被现实随意放弃。但是第二天晚上,海蒂仍能面露笑容,对奥姆大叔说:“晚安爷爷。”内心的坚强溢于言表。

03“扁平”人物形象。海蒂是“真善美”一以贯之的纯真女孩,影片和小说都没有塑造海蒂小小年纪可能有的顽劣,塑造二元对立的善恶双方,复杂度不够,稍欠真实。但是,一个天真无畏的海蒂,绝对善良的完美世界,也正是故事生命力和艺术感染力所在。

第二层次 品读故事情节

01电影与小说人物形象区别。电影里的奥姆大叔经历了由冷漠到柔和的形象转变。海蒂刚到爷爷家时,爷爷压根不搭理她,让海蒂吃饭,也只有递羊奶的简单动作;在小说里爷爷则亲切得多,主动询问:“我们应该先吃点什么,你认为怎么样?”电影里,直到奥姆大叔为海蒂做了一把新椅子,才暗示着奥姆大叔真正接受了这个女孩。

奥姆大叔给海蒂做的椅子

02 山下的村民总爱对奥姆大叔指指点点,说话刻薄。小说里海蒂问爷爷“为什么老鹰冲着下面的我们这样尖叫呢?”奥姆大叔说“那是它在嘲笑住在底下村子里的那些家伙,他们那么多人挤在一起,没完没了地搬弄是非,还竞相说坏话干坏事,如果你们各自分开,各走各的路,也像我一样住在高的地方,那样你们就会更加幸福一些。”

03海蒂得了思乡病。在法兰克福,海蒂十分想念爷爷和山里的家。海蒂打开窗子,站到塔上寻找山的痕迹,但是极目远眺,唯有一片片的屋顶、塔楼和冒起烟的烟囱,海蒂缩回头、垂头丧气到“这和我想象的一点也不一样。”海蒂患上梦游,因祸得福,获得了回家的批准。

04 海蒂重返高山牧场。影片只用了一个长镜头,将海蒂和爷爷的祖孙情定格在久久的拥抱中。书里这样描写到:海蒂又加快了脚步、还没等爷爷看清是谁来了,就飞奔到爷爷的跟前,把篮子往地上一扔,紧紧地抱住爷爷。

她激动地说不出别的话,只一个劲儿地喊,“爷爷!爷爷!爷爷!”爷爷什么也没说,这么多年,他的眼睛第一次湿润了。

爷爷以为海蒂会变成一个趾高气昂的小姐,以为海蒂再也不稀罕他的羊奶了,让海蒂用钱给自己买张床和衣服,海蒂却毫不在意。“我根本用不着这些,”这个小姑娘,还为找不到干草上自己的床难过呢。

贵族生活增加了海蒂的智慧,让她能够读书认字,却没有带走她的质朴和知足。海蒂捧起她的小碗,贪婪地一口气喝完了羊奶,仿佛她从没喝过这么美味的东西。

满目烟囱的法兰克福让海蒂感到沮丧,而重回高山牧场却让海蒂欢欣雀跃,影片画面美如仙境,环境与人物心情相互贯通,一切景语皆情语。

05 海蒂给奶奶念赞美诗。彼得奶奶因为眼睛失明,一直想有人能读给她听,偏偏孙子彼得不好好学习,海蒂为她圆梦:“暴风雨过后,欢乐将属于我们,在天堂的花园里,我们得以安息。”赞美诗让奶奶一扫平日忧愁的神色,脸上充满宁静和喜悦。

第三层次 电影的叙事特色

一 视觉为底色的故事空间

龙迪勇在《空间叙事学》中指出:「从文本、读者、作家以及世界等角度出发,将空间划分为四种类型,包括故事空间、形式空间、心理空间和存在空间。」

《海蒂和爷爷》中,导演以画面为底色,配合故事发展的主线,打造了一个故事空间,极具审美特色和艺术感染力。

01 给海蒂做床铺。海蒂爬上去一看,原来是放干草的阁楼。那里堆放着一大摊刚收进来的干草,散发着清香。透过一个圆圆的小窗户,可以俯瞰整个山谷的风景。睡在上面,一抬头就能看见天空,又能闻到好闻的干草清香,还能听见外面枞树的唱歌声。

舒服有趣,每个小孩做梦都想有个这样的卧室吧,爷爷替海蒂铺床铺、做椅子,用乡村生活画面,配合了祖孙二人的情感增温的故事发展,打造了故事空间。

02 海蒂和彼得去牧场放羊。彼得是个羊倌,起初彼得不喜欢海蒂,但是小孩子嘛,玩着就熟悉了,海蒂大方与彼得分享她的食物,彼得起初不敢相信,后来希望海蒂每天能来陪他。这个故事场景,画面如何?

原著这样描绘到:远处的山谷沐浴在上午的日光下,闪闪发光。在她的前方,连绵的雪峰耸立在湛蓝的天空下。在她的左边,高高耸立着光秃秃的山峰,上面乱石丛生,彷佛要刺破蓝天。

03 海蒂和彼得帮助克拉拉站起来。三个人坐在石头上,蓝色的风铃草随风摇曳着,那些岩蔷薇在金光闪烁,红色的矢车菊在含苞待放,棕色的花骨朵弥漫着丝丝甜香……

阿尔卑斯的牧场简直美极了,作者极具画面感的描述,搭配上电影阿尔卑斯的取景,美学发挥了力量,那是一种洗涤心灵,让人安静的力量,任谁都得着迷。

高山牧场

二 圆圈式的形式空间

影片动用空间变化作为情节发展动力,打造圆圈式的形式空间。影片的空间变化由阿尔卑斯牧场到法兰克福再到阿尔卑斯牧场,海蒂经历了离开、寻找、回归的圆圈式循环,春夏秋冬四季更迭替代了具体的时间线叙事。

影片刻画两次春天万物复苏的场景,一次是海蒂被爷爷接纳,第二次是重返高山牧场,空间变化、四季更迭紧扣人物的心情冷热。

利用空间作为情节发展的动力,用圆圈式的形式空间解释影片回归初心、不忘本真的精神内核,增添了叙事的艺术表现力。

海蒂重返高山牧场

诚如克拉拉奶奶所说:「他们只了解这个小村庄,但你见过多得多的世面了,如果生活中有什么令你感到快乐,那就去做吧,不要管别人说什么。」

三 城市与乡村:启蒙与浪漫主义思潮冲突的意象

17、18世纪工业革命,资本主义大发展,法兰克福就是现代工业时代下世界的缩影。规规矩矩的贵族礼教,餐桌礼仪,主仆身份,人的情感和自然冲动被理性秩序久久压抑,克拉拉站不起来,到了乡村就轻而易举站起来了?

法兰克福

其实影片大力宣扬的绝不是精神的救济力量,而是解除工具理性,回归人的情感和精神价值后,重获生命活力的精神倾向。海蒂呆在法兰克福梦游,回到高山牧场却神清气爽,面色红润,这些都是故事影射的启蒙思想。

18、19世纪,启蒙运动、浪漫主义思潮兴起,用乡村、自然对抗资本社会的工具理性,回归有机的人类情感和精神价值,是文本潜在的诉求。

总结:生活哲思

01 热闹的群居,冷清的独居,孰好?

奥姆大叔一个人多年住在阿尔卑斯山上,不用理会山下杂七杂八的村民,影片删去了原著奥姆大叔搬回山下和大伙住在一起的故事,删去了人们态度的转变,多次刻画村民刻薄的面孔:你来晚了,他们已经走了。看到奥姆大叔一脸落寞神情,还不忘挖苦他,“这个姑娘能活下来已经很不容易了。”

其实,我觉得远离尘世,高冷栖息,没什么不好,有时候,听不到世间的吵吵闹闹,反而能多一份清明和从容。

02 善良快乐可以感染人。所有人都喜欢海蒂,当迪蒂要把海蒂强行带走时,奥姆大叔怒气冲冲地驱赶她“海蒂是我的,你给我滚”;彼得奶奶害怕法兰克福的贵族小姐会把海蒂从她身边夺走,恳求到“别把孩子从我们身边带走,咱们所有的幸福、快乐都和那孩子一起走了”;

贵族小姐克拉拉

得知海蒂必须返回高山牧场,贵族小姐克拉拉甚至掩面哭泣:“海蒂,你怎么能这样,我只有你了。”善良快乐的人就是这么受欢迎,所以努力让你自己成为这样的人,好人缘就能围绕你。

03 教育孩子有秘方,让孩子有兴趣自主学习。海蒂起初不愿意识字,相信彼得说的穷人读书无用论,但是克拉拉的奶奶却用一本故事书激发了海蒂的学习欲望:

克拉拉奶奶教育海蒂读书识字

“海蒂,你听奶奶说,一旦你学会了阅读,你马上就能得到这本书,而且会有人把整个故事讲给你听,你想知道所有的一切,对吧?”巧用激励法,让孩子掌握自主学习。

04 贵族教育不可缺失,涵养贵族精神,修炼贵族气质,多读书。海蒂重回高山牧场,不意味全盘否定城市里的贵族生活,海蒂在法兰克福拥有了信仰、学会了识字、懂得称呼有礼。我们必须直视贵族气息的涵养和高贵,贵族教育不可缺失。

观影《海蒂与爷爷》,就像接受了一场美的洗礼,让我们学会知足常乐,寻找平淡生活里的闪光点,怀着质朴,永葆童真心。感恩亲人朋友,努力温暖世界。观影后,真诚希望大家也能打开《海蒂》的原著,这部德育、美育之书,值得所有人一读。


参考文献

[1]常艳、徐翔.《海蒂和爷爷》:浪漫主义思潮中的童话建构与城乡叙事[J]

[2]牛培.《海蒂和爷爷》的空间叙事[J]

[3]约翰娜·斯比丽.海蒂[M]

今日话题:

你会选择高山牧场的自由自在

还是法兰克福的贵族生活?

End.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uzhinan.com/yl/3089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