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娱乐 > 电影 > 商业主旋律影片高潮在2019年国庆档?别急,过了2020年春节档再说

商业主旋律影片高潮在2019年国庆档?别急,过了2020年春节档再说

2019年,内地影市在暑期档结束后,年度票房同比竟然下滑了将近2个百分点,在九月份开始影市进入冷淡季的情况下,年度票房增长的希望寄托在这之后最大的档期-国庆档。

9月30日,国庆档三巨头《我和我的祖国》、《中国机长》、《攀登者》同日上映,6.73亿的单日票房成绩,不仅打破了内地工作日票房纪录(2019年8月7日-七夕,5.69亿),更创下非春节档单日票房纪录(原纪录为《复仇者联盟4》上映的2019年5月1日的6亿)。

10月1日,这两个纪录便提升到8.15亿,在所有人惊掉下巴的惊喜中,10月3日,年度票房正式反超2018年同期。

数据来源:猫眼

如果仅按国庆七天假期算,2019年国庆档票房同比2018年增加了恐怖的25.58亿,如果以国庆档影片总票房计算,这个数字更要大得多。

这其中,尽管《攀登者》的票房不如预期,但《我和我的祖国》和《中国机长》双双挤进中国影史票房排行榜前十,分列第八和第十-在此之前,国庆档影片没有一部能挤进前十。

2019年国庆档的璀璨让中国内地影市的焦点前所未有地聚集在“商业主旋律影片”上,无它,国庆档三巨头全部属于商业主旋律影片。

由此,先提出一个问题:什么是商业主旋律影片?

回答这个问题我们用主旋律影片的发展史或许更能清晰地得到答案。

一. 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

改革开放之前,拍电影完全靠“计划与指标”,也就是以行政的方式拍摄影片,这种方式赋予了影片严格的“意识形态”标准。

当然,这也跟新中国成立之后的处境相关,经济上一穷二白、政治上面临因社会制度不同而受到的封锁。

1956年的《上甘岭》豆瓣评分高达7.8

在先解决吃饱问题的情况下,影片多是在“举国集中力量办大事”下拍出来的具有增强民族凝聚力和激励作用的精神食粮,比如《上甘岭》、《南征北战》等。

这个时期的影片就是主旋律影片的萌芽。

二.改革开放至千禧年

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的腾飞,内地终于有了经济基础去拍摄更多和更高水准的影片。

这个时期的影片随着国家时代的变迁,主题在战争片上更多的开拓在传记、历史转折等上面,不变的是,同样具有浓厚的意识形态。

《血战台儿庄》是这一时期主旋律影片的代表作。

1994年,内地电影市场向进口片开放,特别是毗邻的香港电影,对国产片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主旋律影片靠着“红头文件”勉强维持着市场份额,大家印象最深的有《孔繁森》等。

回顾这之前的主旋律影片,无论是关于帝国主义、伟人、战役还是时代先锋,它们都被打上深深的“红色烙印”。

尽管不缺乏用现在的目光看仍是精品的影片-比如《地道战》、《地雷战》,但行政性、学校强制观影,与改革开放后逐渐开放的自由思潮形成碰撞,让不少人在后期对主旋律产生抵触情绪。

三. 《集结号》的出现是个转折点。

这个时期,内地影市已经深入院线化改革,无论在影院终端还是上游的电影制作,民营资本开始走向前台。

《集结号》的票房位列当年度第二,仅次于《变形金刚》


更贴合市场的思维和经济增长带动的电影工业的成长,让《集结号》以主旋律战争片身份承载上了个人在战争面前的抉择、以及对战争的思考等等。

观众恍然间发现,主旋律影片再也不是过往的“XXX不怕死”、“向我开炮”等,而是真切的就像身边的人。

这种反差带动《集结号》以2.1亿票房的成绩打败同期有刘德华、李连杰、金城武三大巨星坐镇的《投名状》。

两年后上映的《建国大业》用全明星阵容,在形式上又为主旋律影片推开一扇大门。

2013年《中国合伙人》的出现,开拓了主旋律影片在战争大片以外、在中国时代洪流中体现“个人”的方向。

《中国合伙人》也缔造了陈可辛的北上高光时刻

这之后,商业主旋律开始出现在媒体字眼,对于观众来说,它跟之前的主旋律影片最大的差别是:不再一味强调“伟、光、正”,符合市场化的思潮,甚至能够引起争议和辩论。

商业主旋律从此进入百花齐放的时代。

四. 引爆

商业主旋律真正成为中国影市主流是从2017年开始,《战狼2》的中国影史票房第一让中国影市开始往内容为王方向调整。

紧接着,2018年《红海行动》春节档逆袭夺冠让调整中的市场看到了以“类型致胜”的具体走法,之后,包括《我不是药神》(虽是现实主义题材,但其体现的人文关怀其实还属于主旋律范畴)、《芳华》、《流浪地球》等片的成功,彻底奠定了商业主旋律在中国影市的“主流类型片”的地位。

《流浪地球》也直接开启了国产科幻元年

如果非要用概念来定义商业主旋律,博纳董事长于冬说的一番话或许能很好的概括:主旋律不是高高在上的东西,而是与大众流行文化形成一种默契。主流电影首先是类型电影,类型电影是一种流行文化的样本,赋予它主流价值观,再用一流的水准进行制作。

主旋律题材结合大众流行文化、用最好的电影工业形式表达,这,就是商业主旋律影片。

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分析三部商业主旋律片当道的2019年国庆档能够大爆的本质原因

1.质变

从《集结号》的2007年开始算起,商业主旋律影片已经发展了十几年,广泛的取得认同和培养出非常大的观影基础。

观众从抵触到渴望看到,这种质的飞跃是一部接一部商业主旋律影片打下的江山累计的,2019年国庆档是商业主旋律影片由量变到质变的一个时间点。

2.引子

再好的药方都需要药引。

“七十周年”就是商业主旋律质变的药引。

对于市场来说,《中国机长》、《攀登者》、《我和我的祖国》是商业主旋律影片,对于祖国来说,这是“献礼片”。

“七十周年”、“主旋律”与民众巨大的爱国热情相融合,推动了票房的一再高涨。

3.国力的进步

祖国强盛,人民富裕,爱国是必然的。

经济的腾飞带动电影工业的飞速发展,能够支撑国庆档三巨头的一流制作水准。另外一方面,观众口袋里有钱,才能拉动影片票房的“内需”。

4.影片内容

最能反映影片在观众心目中的口碑的是国内两大在线购票平台的评分。

国庆档三巨头再加国庆节当天上映的动画片《雪人奇缘》,四部影片在猫眼的平均评分为9.45、淘票票为9.25,2018年国庆档影片在这两个平台的平均分为8.42和8.34。

《我和我的祖国》在超过百万分打分下,猫眼评分高达9.7

高出将近1分,充分说明了2019年国庆档三部商业主旋律大片在内容层面的成功。

但,“质变”的2019年国庆档是商业主旋律的最高潮吗?未必!最近的“拦路虎”就是2020年春节档

两者相比较,我们先要明确的一样事情就是:在票房容量上,春节档远远大于国庆档。

中华民族上千年的传统文化,让春运成为这个地球上最强的人员流动,也让春节弥漫了最强消费力。

这种消费力大多释放到吃、喝、玩、乐上,很庆幸,电影就是其中之一。

中国每年有大大小小数十个档期,之所以称为档期,是因为对票房有加持力,而票房加持力完全跟消费力挂钩。

2020春节档“参战”影片

反映在票房上就是:中国影史票房排行榜前十中有四部来自春节档,最近两年春节档影片总票房都超过百亿,占据年度总票房六分之一左右的份额。

因此,如果称春节档第二大档期,没有任何档期敢称第一,春节档就是中国年度票房最大的发动机。

明确了这一点,我们再来继续谈论影片。

2020年春节档有两部商业主旋律影片:《紧急救援》和《夺冠》(原名《中国女排》,已于1月18日正式开售前改名)。

林超贤和博纳组合早已经名声在外:2016年国庆档,《湄公河行动》逆袭夺冠;2018年春节档,《红海行动》逆袭夺冠。

嗯,两部影片都是商业主旋律大片。

林超贤习惯了逆袭、也习惯了主旋律影片。更重要的是,从《湄公河行动》到《红海行动》,再到《紧急救援》,林超贤在国家背后支持下(公安部、海军、交通部),制作、特效和大场面一再升级。

博纳又对于档期“不拘一格”,2018年敢把军事题材带进之前一直被视为合家欢题材才适合的春节档,2020年又把灾难题材首次带进春节档。

陈可辛能否继《中国合伙人》后,再次为商业主旋律影片打开新篇章?

相对于《紧急救援》的大制作,《夺冠》打的是“情绪牌”。

事实上,影片情感穿透比任何其它都具有杀伤力,《战狼2》传递的“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就是情感穿透。

《夺冠》的剧情具有“全民回忆”,也就是有广泛的观影基础。如果其影片品质能够保证,带动情感跟观众形成共振,则其票房上限会让市场吃惊。


因此,尽管2019年国庆档,在“70周年”的因素下引爆了商业主旋律大片的质变,并让其中两部影片挤进中国影史票房排行榜前十。

但,在更为宽广、更能创造无限可能的春节档,《紧急救援》和《夺冠》的商业主旋律组合,具备很大的潜能在2019年国庆档的商业主旋律影片高潮上,做到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uzhinan.com/yl/2947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