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娱乐 > 电影 > 糊涂人胡言乱语

糊涂人胡言乱语

《白昼流星》乍一看,很符合电影艺术的需求,人性的冲突与转变。两个迷途青年遇到了善良尽职的扶贫干部,对自己的偷钱行为进行反省,最终在白昼流星出现时重拾对生活的信心。这不是个好故事么?

但是为什么看完并没有产生好电影带来的代入感?是我对艺术电影的感知力不够么?

这个故事的主角是两个迷途青年,这两个人的刻画并不成功。开场时,他们落魄,叛逆,两个人的性格也略有差异,但是两个人之间的连接只有血缘关系,加之其堕落的原因没有刻画,只是带着生硬的标签,导致后面的转变少了很多戏剧张力,甚至这两个人可以用一个人代替。

第二部分,大迷偷钱并被抓获。这个安排是为了表现扶贫干部一心为公,为人宽厚的形象,但是却在另一层面进一步削弱了主角的能动性,哥俩还是被动的,这种转变不感人,更不闪光,甚至这个失败的故事就此打住更好。

第三部分,“白昼流星”适时出现,三人在茫茫草原上策马扬鞭,终于赶上了神舟回归,二人还凑上去搭了把手…抱歉,这是典型的强行加戏,而且两人混进救援团队的行为十分幼稚冲动,令人反感,更不用说你们的恩人已经奄奄一息了。

回过头来看,这个故事串联了航天工程与扶贫两个重要主题,但将两个主题不加修饰地凑在一起,弱化了故事主线,把观众从原本就不强的带入感中踢了出来。

如果这是个通俗剧本…

在迷途青年出场后,核心视角就应该锁定在二人身上。他们为何堕入如今的状况?哥哥对这个略显懦弱的弟弟是怎样的感情?人们的鄙夷、防范、嘲弄是不是让他们冷漠、偏激、敏感的理由?没有无缘无故的恶,他们内心必然有这样做的理由。

老人的严厉和严厉之下的关心,老人老伴的戒心,敏感的他们不可能没有感应,偷钱的理由也在其中产生。通过青年的视角,完全可以表现出老人的品格。例如,那些钱与乡亲的感谢信及病危通知书在一起,青年在摆脱追捕时无意读到,当然,这也要有铺垫,不然就成了强行转折了。这时,青年才能真正感受到老人对他们的关心是真诚的,心中早已尘封的信任感开始复苏,心中的仇恨也开始慢慢冰释。毅然勒马回归的青年,病危垂死的老人,绝望愤怒的老伴,构成本剧的高潮。

在茫茫草原上,青年驮着老人策马狂奔,拼尽全力松老人就医,“白昼流星”映入青年的眼帘…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uzhinan.com/yl/2079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