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娱乐 > 电影 > 那些吐槽“漫威不是电影”的,都在电影院真香了

那些吐槽“漫威不是电影”的,都在电影院真香了

​漫威电影到底是不是电影?

一提起这个话题必然又是老生常谈,常见的观点清晰可见,“又是这种文艺片瞧不起商业片,导演带头搞鄙视链可还行?”“电影本就应该百花齐放吧,如果都是文艺片……有意思吗”

那么,问题来了,有意思吗?



探讨一件事有没有意思本身就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所以爆米花电影到底算不算电影一直都是经常被讨论的话题。

这一话题最近一次被关注还要从马丁·斯科塞斯发表关于漫威电影的言论说起。

2019年10月初,开始宣传自己新片《爱尔兰人》的马丁·斯科塞斯不留情面地说:“漫威电影不能称之为电影,更像是主题公园的产品。



此言一出,引起了电影圈的高度热议,就在昨天,《教父》系列大导演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更是发言力挺马丁,炮轰漫威:我支持马丁!漫威电影令人厌恶!



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

不过就在全网“艺术至上大导演们”力挺马丁的时候,马丁自己似乎却在某次访谈中松口“真香”了?

其实,说“真香”倒也不合适,不过或许确实是了解过漫威系列电影的努力之后,马丁的确在访谈中“松口”了。

近日,马丁·斯科塞斯携新片《爱尔兰人》亮相罗马电影节,再聊到他此前说漫威电影“不是电影/cinema”的言论时表示“我想电影院是可以有这些电影(film)的”,不过他再次强调,“我希望达到的重点是:电影院继续支持这种叙事性电影(cinema)。



从毫不留情的“漫威电影不是电影”到“电影院可以有这些电影”的变化,究竟是“cinema”与“film”的区别,亦或是媒体过度解读的草率与大导演了解之后再发言的谨慎之间的对比?我们今天就来好好看一下这件事情。

商业片与艺术片的“天然对立”?

当马丁·斯科塞斯说出“漫威不是电影”的言论时,各位圈内人纷纷表态。

10月13日,斯科塞斯在自己新电影《爱尔兰人》发布会上发言称“漫威电影不是电影”。他在之前的采访中称,电影院本身是人试图向他人传递情感和心理体验的地方,而漫威更像是把电影院变成了游乐园。



如果说马丁对漫威只是看不上的话,《教父》系列大导演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就是毫不留情的猛力炮轰。

他在法国领取卢米埃尔电影节的终身成就奖卢米埃尔奖时表示,他很支持好友马丁·斯科塞斯认为漫威电影“不是电影”的说法:“斯科塞斯已经很客气了,他没说那些片子令人讨厌(despicable),但我认为是这样的。人们从重复观看同样的东西中不能得到任何东西。



对此,《银河护卫队》系列导演詹姆斯·古恩作出回应,称“有些超级英雄电影确实很糟糕,有些就很棒。并不是每个人都懂得欣赏,即便是一些天才。这没什么大不了的。

詹姆斯·古恩在社交网站上Po文写道:

“不少我们爷爷这辈人,认为黑帮电影都一个样,会说它们很讨厌(despicable)。一些伟大的老爷子们认为西部片也是如此,认为约翰·福特、萨姆·佩金帕、赛尔乔·莱昂内拍出来的电影都是一样的。我还记得跟一位非常了不起的叔叔讨论过《星球大战》,他说:‘我看过一部叫2001的,天啊,也太无聊了。’超级英雄电影其实就是当今的黑帮片/西部牛仔片/太空冒险片。有些超级英雄电影确实很糟糕,有些就很棒。就像西部片和黑帮片(前提都是电影),并不是每个人都懂得欣赏,即便是一些天才。这没什么大不了的。”



而即将出演“女雷神”的娜塔莉·波特曼也公开表示,“所有类型的电影(cinema)都有创作空间,艺术不只有一种方式。我认为漫威电影之所以受欢迎,是因为它们的娱乐性很强。人们在下班后,处理完生活中的困难后,他们想要娱乐。”



冬兵巴基扮演者Sebastian Stan则表示:“很多人会对我说‘非常感谢你演了这个角色’ 、‘这部电影让我受益匪浅’ 、‘这部电影激励了我’ 、 ‘现在我没那么孤单了’ ,所以你怎么能觉得这些电影帮不到人呢?”



“钢铁侠”小罗伯特·唐尼也表示,在电影院里上映的都是电影,但是很欣赏老马的观点,任何事情都需要不同的视角,我们关注到了核心问题才能继续向前



其实斯科塞斯并不是第一个站出来怼超级英雄电影的导演。《指环王》和《霍比特人》的导演彼得·杰克逊早就说过不喜欢样板化的超级英雄电影



《泰坦尼克号》的导演卡梅隆也在去年的某次采访中呛声超级英雄片:“除了荷尔蒙爆棚,没有家庭的男人们花两个小时拼死冒险顺便摧毁城市之外,还有其他故事可以说。”



作为曾经拍出过“非典型”超级英雄电影《无敌浩克》的大导演,李安也在近日的访谈中对这一话题做出回应:

“漫威那种热闹的电影,我本身不是很有兴趣。我不能说它不是电影,它当然是电影,我不至于像斯科塞斯那样对它们不屑,因为也都是认真做出来的大制作,可是我本身不是很有兴趣,观众看着也会疲乏吧。同样的招数反复使用,你只有输给网络。现在看影像这么方便,过去我小时候连电视都没有,必须去戏院才能看到。现在手机上都能看得很清楚,这个样子继续下去,我不是很乐观。开发新的电影体验对我来说,蛮急迫的。”



这种观点在文化领域并不罕见,就像搞文字艺术的作家普遍看不起写网络爽文的作者们一样。

但从默片到有声电影,再到彩色电影,技术一直推动着电影产业发展,而电影的许多瓶颈也催促着技术的提高。在技术与电影产业的相互促进中,爆米花电影所能够代表的就是观众主流的需求,代表了当下最流行最时尚的文化。

21世纪,商业电影可以是在AI时代观众对自己的想象,以及对宇宙的探索。与其说超级英雄电影很像游戏,不如说超级英雄电影实现了很多人的梦想。所以,漫威等超级英雄电影的成功绝非仅仅有超级英雄,而是对当下时代最准确的书写和表达。



漫威电影代表了当下电影工业的最高水平,上天入地、人机结合、时空穿梭、外星探险等都因为电影特技已经达到了一定水准,可以把这些展现出来。从这一角度来讲,漫威电影是电影工业中的重要一环。

曾有知名电影人说过,电影产业是一种类似金字塔的结构,最顶端的电影必然是少数的,也必然是为少数人所理解的电影。最顶端的电影追求的不是票房或者普遍意义上的口碑,而是对于整个电影产业的推动与升华,这是艺术片的意义所在。



而在这个金字塔中,作为塔基的便是能够代表大多数观众需求的商业电影,能够为大多数观众所喜欢,也为艺术片的发展与技术需求提供方向。

了解电影史的人都明白,电影从它诞生以来,一直都是艺术与商业共同的产物。好莱坞的崛起本身就建筑于流水线一样的制片厂制度之上。

卡梅隆导演的《阿凡达》引领了3D与IMAX浪潮,并不是因为这项技术多么新(3D技术早已发明了)或者电影本身拍的多么多么厉害(当然电影确实很厉害),而关键是它拿到了白花花的27亿美元票房。



推动电影技术进步的最大力量是什么呢?不是雄心,甚至不是个人努力,而是市场,简单说就是票房。

商业电影需要适应市场需求,也会对市场方向进行探索,然而,让商业电影对电影市场进行引导的时候,商业电影的驱动力就很关键。

商业电影与艺术电影是天然对立吗?显然不是,只是不同的类型片在电影产业中发挥的作用不同。艺术片能够成为票房担当吗?商业片会成为产业主流吗?答案早就在我们心中。



习惯于“强烈炮轰”的大导演们

在媒体的转述中,“艺术至上”的大导演们似乎性情格外“刚烈”,动不动“炮轰”,动不动“怒斥”,因此,当斯科塞斯批评漫威电影的时候似乎让漫威影迷的情绪格外受伤,也因此导致当斯科塞斯松口时,被“真香定律”支配的斯科塞斯看起来格外的不那么“高高在上”。

2017年的时候,就曾有“马丁·斯科塞斯炮轰评分网站,为《母亲!》正名”的消息,那时候达伦·阿伦诺夫斯基执导的新片《母亲!》上映,在Cinemascore网站上却只获得F评级,而斯科塞斯看过影片之后认为网友对影片大量“刷差评”,因此十分不满。



斯科塞斯借助《好莱坞报道者》这一平台发表了自己的长篇大论表示“电影不能被简单地定义解释,或者简化成两个词的描述。这是一部恐怖片,还是黑色喜剧,又或者是圣经寓言,道德、环境破坏的警世寓言?”

并且认为“烂番茄网站和真正的电影艺术批评没有丝毫的关系。”,甚至那个时候马丁就提出“票房成为一部电影的主导因素,这与真正的电影艺术相去甚远。”这一观点,然而这一观点并未引起热议。

直到斯科塞斯说出“漫威电影不是电影”这样“简单明了”的观点之后,于是有了大量“炮轰漫威”的说法。



前后报道一对比,也会发现,前边说“电影不能被简单地定义解释”,如今又说“只有那些传递情感和精神体验,以及具备叙事性的电影才是电影”,马丁·斯科塞斯的言论是否又有些前后矛盾呢?

并且,影史地位显著的先锋实验电影,以及电影诞生初期梅里爱的舞台纪录片似乎都不能完全符合“传递情感和精神体验”,以及“叙事性”这两点要求,但谁能说它们不是电影呢?

显然,马丁·斯科塞斯的本意并非如此。



斯科塞斯显然不是排斥用科技去创造电影奇观,而是相信在奇观背后,电影还应该存在其作为艺术的某些沉淀,它才最终决定了电影的深度与广度。

斯科塞斯在2011年就用3D技术拍摄其电影《雨果》,还曾表示自己想把《愤怒的公牛》(1980年)之后的所有影片都拍成3D电影,包括《飞行家》(2004年)、《无间行者》(2006年)等奥斯卡获奖影片。

在他的新片《爱尔兰人》中也借助电脑特效,让年过七十的罗伯特·德尼罗分别以20岁、40岁、60岁等不同的年龄出现在银幕上。这与李安在《双子杀手》中对技术上的追求有异曲同工之妙。



老艺术家可能表达不严谨,事实上在他看来这就是“cinema”与“film”的区别。

斯科塞斯这一代人出生于战后,成长于动荡的五六十年代。在那个时代,全世界的电影都在吸收着法国新浪潮和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的艺术资产,美国理论家从法国引介的“作者论”被那一代的电影学子视为最新潮的理论,黑泽明和伯格曼被推崇为电影作者偶像。

所以,对于浸润在艺术电影中成长起来,最后走向电影创作之路的的斯科塞斯而言,漫威电影这种侧重于依赖数字技术和特效手段、忽视主题探讨和人物塑造、缺乏风格化、毫无作者性的电影(film)自然入不了眼。



以斯科塞斯现在德高望重的咖位,显然不是嫉妒漫威电影的“票房”,而更可能是对漫威电影的号召力有更多期望。或许他也期待着漫威电影中能够在兼顾票房的情况下对艺术性有更多的探索。

不过,在电影艺术性的探索上,漫威电影也并非一成不变,除了让人视觉有很大的愉悦体验外,漫威电影在“硬核想象力”上也一直在突破。如x战警系列、奇异博士、雷神系列都可以当作“超级科学电影”看,对刺激想象力很有帮助。



曾有网友表示后期的一些漫威电影已经不再只是基于幼稚价值观和刺激肾上腺素的纯粹爽片《美国队长》系列、《复仇者联盟》系列、《银河护卫队》系列、以及《黑豹》等都在人物塑造和主题呈现上越来越用心。

《美国队长》对战后恐怖主义意识形态的呈现,美队与神盾局在积极和消极自保上出现的内部价值观分歧,以及自由和安全的辩证思考。



《复仇者联盟》对现代法西斯主义的现实指涉,灭霸这一极端尼采主义者的形象远比以往为恶而恶的反派有力量得多。



而钢铁侠游离于精致利己和献身精神之间的复杂人设,也早已超越了早期超级英雄片鲜明的善恶二元对立。或许正如小罗伯特·唐尼所说:我们应该用多样化的视角去看待事物,由此才能避免因为轻易的“是”或“不是”而陷入简单的价值判断。



即便往深层去说,关于电影本体的理论研究一直都在不断地更迭和创造中,这也绝非仅仅是“情感传递”或者“叙事性”就能盖棺定论的问题,马丁自己也说过,“电影不能被简单地定义解释”。

前NBA传奇球星、现职专栏作家的卡里姆·阿卜杜尔-贾巴尔(“天勾贾巴尔”)就曾经发文表示,斯科塞斯并没有“贬低”漫威电影,他只是指出了“高雅艺术”(High Art)和“日常通俗艺术”(regular everyday art)的区别

而这样的区别是不言而喻的,就像伦勃朗的油画和恶搞的卡通画不是一个级别;彼得·本奇利小说《大白鲨》也没法和赫尔曼·梅尔维尔《白鲸记》相提并论,尽管前者销量上百万。



贾巴尔也认为“高雅”与“通俗”并非绝对对立,他认为《教父》《2001太空漫游》《唐人街》,以及《复仇者联盟》、乔斯·韦登作品《冲出宁静号》等都在二者的兼容性上做出了很不错的尝试。

在电影产业这个“金字塔”中,没有人能够一步登顶,但唯有大量的塔基进行尝试与探索才能够最终促进电影产业的不断发展

漫威电影如今是广为人知的商业大片,以后也未必不能成为令人赞扬的艺术片,你说是不是?

*本文部分文字、图片来自网络

想了解更多详细信息,欢迎关注微信订阅号 新片场学院(ID:xpcedu)一个木得感情的影视干货分享账号,欢迎大家来公众号了解更多精彩内容~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uzhinan.com/yl/1651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