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娱乐 > 电影 > 双脚截肢,69岁凭假肢登顶珠峰!刷屏的《攀登者》,原型比电影更震撼

双脚截肢,69岁凭假肢登顶珠峰!刷屏的《攀登者》,原型比电影更震撼

|作者:隋唐

这个国庆,由吴京、张译、井柏然等人主演的《攀登者》赚足了观众的眼泪。

故事背景讲了一段荡气回肠的“为国登山”的故事。1960年,中国登山队完成了世界上第一次珠穆朗玛峰北坡登顶,但过程中因为要救队友不得不舍弃摄影机,登山队没有留下登顶成功的影像,而这也在国际登山界留下争议。

1975年,中国政府再一次组建登山队,这次的登顶行动必须保证万无一失。

电影是由真实事件改编,而电影中的登山英雄们大多也有原型。

其中,由胡歌扮演的杨光,原型就是那位双腿截肢后,还能在69岁高龄登上珠峰的传奇登山运动员——夏伯渝。

为国登顶,却留下遗憾

故事的开头,要先从苏联登山队讲起。

1957年11月,一封来自苏联的信件寄到了中共中央,内容很简单:苏联登山队申请组织中苏联合登山队,登顶珠穆朗玛峰。

内行人都知道,苏联境内险山相对不多。这次申请,苏联登山队其实是想冲击中国境内的珠穆朗玛峰,让自己过把攀登世界第一峰的瘾。

不过聪明的苏联人给这次联合登山打上了一个让中国人无法拒绝的旗号——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周年献礼。

话既然都聊到这个份上,再加上冷战背景下“老大哥”身份的加持,中国政府最终同意了苏联登山队的申请。

珠穆朗玛峰

后面的故事慢慢走偏了。

中国政府对于这次联合登山的事非常上心,修了路、剿了匪、还将一批学员送到苏联去苦学登山技术。但在准备登山的1959年前后,中苏关系恶化了,苏联登山队说鸽就鸽了......

更让中国头疼的是,此时中国正在跟尼泊尔就边境问题扯皮。位于珠峰南侧的尼泊尔已经完成了珠穆朗玛峰登顶,还在世界各大媒体大书特书。这给尼泊尔增加了谈判筹码。

当时的情况是,苏联人已经撤回了,答应给的登山物资也没影了,但为了边境谈判,中国登山队又不得不“为国登顶”。

当时访问缅甸后回到昆明的周恩来总理一下飞机就问:“我们的登山队登到哪里了?”得知登山队目前物资缺乏、训练减员时,周恩来指示:“要重新组织力量攀登顶峰。”接着,贺龙副总理向登山队传达了新的命令:“要不惜一切代价,重新组织攀登。剩下几个人算几个人,哪怕剩下最后一个人也要登上去!”

后面就是《攀登者》中开头的故事了。在不幸牺牲了几名队员之后,王富洲(吴京饰演的方五洲原型)、屈银华(张译饰演的曲松林原型)、贡布(拉旺罗布饰演的杰布原型)三个人在严重缺氧的情况下,通过搭人梯的方式越过最危险的第二阶梯,成功登顶珠峰。

这是世界上首次有人从珠峰北坡登顶。在此之前,珠峰北坡被称为“死亡之路”,“登山之神”乔治·马洛里就长眠于此。

不过遗憾的是,因为当时登顶的时间为凌晨,光线条件极其不好;再加上当年摄影器材限制,所以负责摄影的屈银华无法留下登顶的影像(电影中改编成用摄影机换取曲松林性命)。

这次登顶成功,不仅填补了世界登山史的空白,更让祖国在边境谈判中挺直了腰板。1961年,《中尼边界条约》正式签署,两国历史上遗留的边界问题得到解决。

不过遗憾的是,因为没有留下影像资料,国际登山界并不承认中国登山队的此次登顶。

鉴于此,中国宣布重新组建登山队,在1975年向珠峰发起第二次冲击。我们的主角夏伯渝,正是在这一时期加入了中国登山队。

夏伯渝第一次冲击珠峰:失去双脚

1974年,夏伯渝入选国家登山队,成了一个职业登山运动员。他和新登山队的使命,是弥补前辈们留下的遗憾,并测量珠峰最新高度。

当时登山物资条件虽然相比1960年强了不少,但与现在还是完全无法相比。最明显的差别就是氧气。现在的登山队每个人就能配几瓶氧气,但在当年,可能整个登山队一共才有几瓶氧气。

夏伯渝说:“当年氧气是救命用的,不到万不得已不能用,我在8000米以后就没见过氧气瓶长什么样。”

年轻时的夏伯渝

1975年是夏伯渝第一次登珠峰,路线还是北坡。

“当时北坡路上根本就没有标志,只能凭着感觉走,那时候雪也少,前面人走过的路也没有脚印。”夏伯渝这样形容当年第一次登珠峰的困境。

“北坡岩石比较多,走走,我就把路线给走错了,本来应该顺着山脊往上走,结果我顺着山腰就横切,越走越觉得不对,忽然发现,前面已经没有下脚的地方了。”

当时的夏伯渝已经与队友走散,海拔也已经到了8700多米。寸步难行的夏伯渝只能趴在地上,还不能大声呼救——呼喊可能引来雪崩。

当时他的脑子里就俩字——“完了”。因为迷路,夏伯渝知道根本没人会发现自己,想要活下去就只能靠自己。

好在天无绝人之路,在他还有体力的时候,他发现了一条裂缝。

“后来我就慢慢挪,挪到那裂缝上。我一看那个裂缝够宽,手带着手套,脚带着冰爪,也能插到裂缝里,就慢慢这么一点一点地,像蚯蚓一样挪动。当时脑子里什么也不敢想,紧盯着岩缝,手一定要抓稳了,脚一定要蹬实了,我才敢往上爬。”

当爬到岩石壁上面的时候,他终于看见了正确的路线,也看见了登山队的其他小组。夏伯渝有惊无险地活了下来。

夏伯渝与登山队来到了第二阶梯,他的运气从这里开始急转直下。

“本来我们是要在第二台阶突顶的,结果有个女队员出帐篷的时候晕倒了。于是我们就放弃了那个机会,万万没想到,那就是我们当时唯一的机会了。”

第二天,珠峰刮起大风,登山队站都站不稳,无奈只能选择下撤。当时夏伯渝跟四名藏族队员一起下山,在海拔7600米时,有一个藏族队员体力透支,又丢失了睡袋。

后来的事,夏伯渝这样形容:

“我那时有个外号叫‘火神爷’,我不怕冷,当时没有多想,就把我的睡袋让给了他。其实,冻伤,它有个过程,比如先冻得疼啊、冻得麻呀、冻得失去知觉,最后冻伤。但当时我也没有这个感觉。第二天,我还背着我自己的睡袋从7600米走到6500米,到了晚上脱靴子的时候,怎么脱也脱不下来,这才发现,腿冻坏了,最后只得截肢……”

登山队在接下来几天里成功登顶,并测量出了珠峰8848.43米(2005年改为8844.43米)的最新高度。消息传来的时候,夏伯渝正在等待医生截去自己的双脚。

对于夏伯渝个人来说,这次冲击珠峰计划完完全全地失败了。

战胜病魔,重燃希望

截肢后的夏伯渝消沉了很长一段时间,直到一位外国专家告诉他,可以在义肢的帮助下再次登山。从那以后,夏伯渝更加坚定了要登上珠峰的梦想。

但是祸不单行,刚燃起希望的他又被病魔缠身。

因为大运动量的训练,他的腿被假肢磨破,磨破以后长期不愈发生了癌变,这个癌最终转移到他的淋巴上。眼看生命就要进入倒计时,但他依然没有放弃:

“其实我不怕死,我在登山的过程中,已经和死神打过交道了。”

乐观的他在抗癌的过程中保持着好心态,每天坚持运动,连做化疗都是自己骑着自行车去。就这样,夏伯渝在与死神的搏斗中坚持了二十多年。

在这二十多年里,登珠峰的信念在他的脑海中一直没有动摇过。他一直坚持训练,不仅参加了各种残疾人运动会,还去登了海拔6000多米的玉珠峰和7000多米的慕仕塔格。

终于在2016年,夏伯渝又来到了当年下撤的海拔8700米的地方。但在离珠峰不到100米时,突然遇到了暴风雪。

“我当时想不顾一切往前冲,哪怕我下不来也要登顶。但我心里清楚,我的队伍里还有其他人,我不能为了自己罔顾他人的生命。”

当时,夏伯渝又一次做出了人生中最艰难的选择——下撤。

登顶的希望破灭,往下撤的时候,他的体能好像泄了气的皮球一样,连时间都仿佛变慢了。

当他回到大本营,有人对他说:“在你登山的这几天,有6个人死于这个高度。”听到这些,夏伯渝又觉得自己作出这个决定是幸运的。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夏伯渝与自己达成了和解。事实证明,他的决定是正确的。2018年,夏伯渝最后一次向珠峰发起了冲击。

他没有双脚的知觉,不能感受地面和山体的坑洼,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义肢的踝关节设计了调整角度的部件,但不实用,上山只能用脚尖,下山只能用脚跟。假肢与地面接触面积小,不但容易打滑,也让小腿和假肢接触的部分承受更大压力。

有时雪太厚,一脚踩下去,假肢拔不出来;有时坡太陡,五六十度的大冰坡,脚下稍一泄力,就会滑下去;有时路太窄,二三十厘米宽,一步踩错,就要坠入深渊。前往8400米的C5营地时,短短20米的路,既窄又斜,夏伯渝走了半小时。

攀登了7天, 北京时间2018年5月14日10时41分,夏伯渝终于实现了毕生梦想。惦记了43年的珠穆朗玛峰,他站上去了。那一年,他69岁。

当梦中的景象出现在自己面前,当几十年的坚持换来了美好的结果,夏伯渝的脑海中兴奋到一片空白:

几十年来,珠峰没有变化,山就在那;几十年来,夏伯渝的身体虽然变老,但好胜的心也没有变化。

后来在接受采访的时候,夏伯渝的口气中多了几分淡然:

“登上珠峰,其实没有什么可激动的。这就是我应该得到的,早就该实现了。”

“站在山顶上,我什么都没看见。”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uzhinan.com/yl/1453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