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 > 从“两江总督”江南省到“江浙沪皖”长三角:江苏安徽的前世今生

从“两江总督”江南省到“江浙沪皖”长三角:江苏安徽的前世今生

2019年11月5日,国家邮政局市场监管司边作栋副司长接受在线访谈时表示,经过与主要电商平台多轮对接和对快递企业处理能力进行摸底调查,预计今年的“双11”旺季高峰期将从11月11日持续至18日。高峰期间,全行业处理的邮快件业务量将达到28亿件。其中,最高日处理量可能达到5.2亿件,是二季度以来日常处理量(1.74亿件)的3倍。高峰期间,日均处理量将达3.5亿件,超过日常处理量的2倍。自2013年起,江浙沪皖地区享受中国快递包邮服务。但是在知乎、贴吧、头条上经常能看到这样一个问题“江浙沪皖包邮为什么有安徽没有江西、湖北……?”一方面外省人嫉妒,一方面江浙沪三省嫌安徽“拖累”了长三角,安徽的区位优势让人羡慕,为什么就是发展不起来?

这事儿要从明朝说起,南京是大明朝的龙兴之地,虽然有长江天险作为屏障,但是如果没有淮河流域为其提供屏障,想要只靠长江守住南京,清兵入关后,基本沿袭了明代的行政区划,只是把南直隶降格成了普通的江南省,当年的江南省是全国最富裕的地方,一个省的赋税就占据了全国的三分之一,不仅有钱,高考还特别厉害,每次科考的时候,江南一省上榜的人才,就占全国的一半,“天下英才,半数进出江南”。(江南人文之盛,自明清以来,已成为一种共识。清末举人陈燮龙曾做过一个统计,清代自开科取士至废除科举,一共产生了 130 名状元,一个长三角,占据了一半还多,光是江苏就有状元50 人。其中,苏州府出状元 23 人,又得江苏之近一半)由于南京在明朝的特殊地位,江南省一直存在着大批的明朝遗民,为了让这样一个有钱又有文化的地方,不至于成为清王朝的威胁,公元1661年,江南省正式被分割为二,江苏省和安徽省就这样形成了。

从明到清,两江总督和直隶总督并列为天下最重要的两大总督。两江总督是唯一一个同时管辖三省的总督(相当于三个省的省委书记)。“两江”原指明代的“江南省”和“江西省”。清代将“江南省”分为江苏省和安徽省,所以,两江地区包江苏、安徽和江西三省。

三省疆界相接,地势相连,互为呼应。江西“屏蔽吴越,控制荆楚,南逾庾岭,又可提携粤东;自昔用兵,北争九江、湖口,南争吉安、赣州,则会要所在也”;“江水实中贯其间,而豫章全地(指江西)并在大江以南,与上下江之兼控江北者”,为长江上流之重地。安徽地处荆吴之交,“上控全楚,下蔽金陵,扼中州之咽喉,依两浙为唇齿”,“其山川错列,天造奥区,是以东南有事,皖中常为争衡之所”,自古即是控扼长江上下游之咽喉地区。江苏更是“形势蟠踞,负山海而控楚豫,襟长江而带大河”,“户口殷繁,物产饶足,财赋甲于全国,而人文蔚起,俗尚亦以侈靡焉”,为历朝首重之区。“包络江淮,控引河海”,三省上下呼应,战略位置十分重要。谁拥有了这块地区,想在军事上分裂中国南北就占了先机。除了军事之外,它又是天下最重要的税收来源地,(两江所征收的漕粮,占全国粮总数的百分之五十七)。两江地区文化之发达,更是天下独步。因此“国家鼎建两京(即北京和盛京)之外,分省一十有四,而江南最为重地”。除了直隶以外,“能与天下相权衡者,江南而已”。两江地区为清廷财赋重地,又是全国儒学最为兴盛之区,因此,作为该地区最高军政长官的两江总督大多为皇帝特简,地位优崇。两江总督始设于顺治四年(1647年),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成定制,至宣统三年(1911年)随清王朝灭亡而消失,前后凡264年。在这264年中,被朝廷正式任命的两江总督共83人,99任。因为两江总督在全国的地位如此重要,所以雍正皇帝曾说:“此原系第一繁剧之任。”

在这里,我们举一个咸丰和曾国藩的例子就可以管中窥豹。咸丰十年四月,太平军再破江南大营,湘军成了咸丰皇帝手里最后一张牌。无可奈何之下,咸丰只得把那顶一直舍不得的官帽,授予了曾国藩。咸丰十年四月十九日,朝廷任命曾国藩“署两江总督”,也就是代理两江总督(同时按惯例“加兵部尚书衔”)。六月二十四日实授(又加“钦差大臣督办江南军务”)。成了两江总督,又手握湘军军权,曾国藩毫无疑问,成了大清帝国最重要的人物。从某种程度上说,甚至比皇帝还要重要。因为,两江总督和各巡抚集行政权、人事权、军权于一身,督抚们就可以在自己的地盘上,说一不二,独断专行。他们永远正确,永远受到逢迎,下属们除仰自己之鼻息外,别无他法。正如曾国藩后来所说:“我在地方任职多年,深知各地督抚权力之大,由来已久。他一言可使鸡犬升天,一言亦可使人终身沉沦。所以各级官员都揣摩他的心思,他做错了事,也会替他遮掩。从手下的官员,到普通军民,谁也不敢违抗他。”如此重要的人物,年收入是多少呢?正如大清王朝的许多事情一样,两江总督的年收入,不是一句话能说清楚的。如果说基础工资,或者叫法定工资,说来令人难以置信。大清帝国的总督,年收入只有区区一百五十五两。如果大致以一两兑换二百元人民币计算,大约为人民币三万一千元,合成月薪约为两千五百八十三元。这一百五十五两只是工资条上的基本工资,顺治年间,国家考虑到总督生活的实际需要,还给他几种补贴:薪银、蔬菜烛炭银、心红纸张银、案衣什物银、修宅什物银诸项,这部分合而计之为五百八十八两,是基本工资的四倍左右。这五百八十八两,对一位总督来说,当然是远远不够花用,况且三藩之乱起,国家财政紧张,大部分补贴又取消了。因此从雍正时期起,皇帝又特批给督抚们一笔重大补贴,叫“养廉银”。乾隆十二年,朝廷定两江总督养廉银为一万八千两,在全国总督中处于较高水平。只此一项,比起穷京官岁月,就已经是翻天覆地,不可同日而语了。然而事实上,对于帝国内绝大多数督抚来说,“养廉银”在全部收入中仍然不是最重要的部分。据历史记载的研究结果,督抚级的官员平均是十八万两。如果以一两白银折合一百八十元人民币计,可达三千二百四十万元人民币。如果真的如此,我们差不多可以说曾国藩是大清帝国的顶级土豪了。

书归正传,为什么江南省会分开?其实,江南省前身是明朝建置跨大江南北的南直隶,以政治方略谋划为先,行政区犬牙交错,相互箝制,方便中央政府控制。“而江南雄长诸省也,亘江淮扼荆楚而接中州,环瀛海而引闽越,洵寰宇之要区,国家之外府,声名文物之渊薮。”清朝前期,主政的皇帝和大臣尚能励精图治,这些强调治政实效的统治者,汲取历史经验,以两江总督辖管江苏、安徽、江西三省,以江西牵制拥有大别山、汉水的湖北省;东西二分后的江苏、安徽,各具其古人眼中所谓的形胜关隘,省域内淮北江南贫瘠富裕,又能相互搭配。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先行者魏源,在其所著《圣武记》中有一段议论,即道出统治者方略的运用之妙:“今河南河北为一,而黄河之险失;今江南江北为一,而长江之险失;今湖南湖北为一,而洞庭之险失;今浙东浙西为一,而钱塘江之险失;淮东淮西,汉南汉北,州县错隶而淮汉之险失。”光绪朝的安徽官员在总结历史上江南省内安徽、江苏分合后,认为“安徽负江淮之胜,面潜霍之势,合岳渎之雄邦也。三国六朝衿喉,控制文武材用,政治盛衰,为天下安危所系,与中原交错而提挈之”。所以,在清廷前期,为了支援南方的军事斗争和稳固长江沿岸统治,两江三省统一意义重大,可是到了后期,面对占据半壁江山的两江三省和手握重权的两江总督,相信任何一个皇帝都不会放心,卧榻酣睡,岂能心安?“雄视邻藩,遥拱京国,封疆诚重且大哉”,谁掌握了江南谁就握住了清廷的命脉,谁就能轻而易举的分裂国家,这也就是为什么蒋介石妄想通过长江天险划江而治守住东南半壁江山。所以,随着江西省被两江总督分出去以后,拥有江苏安徽两地的江南省就面临着被分解的命运了。

安徽江苏自古一家,经济发展水平虽然有差距,但是不像现在差距那么大,一个上游一个中游,甚至安徽在长三角和中部地区都是最穷的。安徽一步步变弱并逐渐和江苏拉开差距,是和行政区划的演变有非常大的关系。1661年清顺治18年江南省拆分,江苏省会在苏州,沿大运河北上,相当于国家交通部和水利部的盐运在扬州,漕运在淮安。为了平衡,当时全国织造中心六朝古都南京给了安徽做省会。为什么到现在很多江苏网友开玩笑说南京不是江苏的南京,是安徽的南京,是“徽京”,其实说的很对,南京曾经就是安徽的省会。以后我们安徽人可以大大方方承认我们和南京关系匪浅。但这次分割,让两个省走上了完全不同的发展道路,本来江南省东部是临海的在江南省一分为二后,安徽成了一个内陆省份,没有出海口,就没有了长远发展的潜能,作为运输要道的京杭大运河也都划在了江苏省;到了1760年乾隆25年,南京又去江苏做省会,安徽省会搬至安庆。这一进一出,安徽和江苏开始拉大差距;1912年民国政府把实力最强的徽派代表,古徽州府撤销,六县变省辖。民国前期安徽已经拥有了三条铁路干线,对安徽的南北格局起到了巨大的改变作用,刺激了安徽经济社会的发展,蚌埠等城市也因此而崛起,但是铁路的到来也让安徽在战争时期受到了更多的破坏。由于长期战争的破坏到建国初期安徽基本上仍然是一个农业省工业基础非常薄弱除了少数煤矿和发电厂之外工业领域几乎是空白;1934年又把其中的风景秀丽的婺源划归江西;新中国成立后安徽逐步形成了较为齐全的工业体系轻重工业均衡发展安徽的经济一直保持在全国第十五名左右属于中等发达的省份中国科技大学、合肥工业大学等高校也于这一时期迁入或建立;1987年徽州地区又改名黄山市,安徽的文化古韵有少了许多。改革开放以后,江苏因地制宜凭借靠近上海的区位优势,着手发展沿海沿江地区,尤其是苏南地区发展一直处于全国前列,成为全国最发达地区之一。

我们认识到差距,也要看到取得成绩,安徽的工业生产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目前安徽省家电“四大件”总产量突破亿台,冰箱产量自2007年以来连续11年居全国第1,洗衣机自2015年以来连续3年居全国第1,空调自2009年以来连续9年居全国第2,全国每3台冰箱、每4台洗衣机、每5台空调就有1台是“安徽制造”。安徽的高新技术企业发展也比较快数量达到了4325家,排名全国第7,在华东6省当中排名高于山东和福建,奇瑞汽车、江淮汽车、科大讯飞等等都是从安徽走出来的高新企业,量子通讯为代表的发明专利数量也处于全国前列。貌似这些荣誉都是属于合肥的,作为其他的地市,我们也要加快发展,不能拖“世界第六大城市群”后腿啊!今年,珠三角上升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国家千年大计,深圳获批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澳门申请证券交易所或将打破大陆金融格局。面对咄咄逼人的珠三角,长三角似乎终于下定决心,把安徽黄山、蚌埠、六安、淮北、宿州、亳州、阜阳最后7个城市全部纳入其中。自此,上海、浙江、江苏、安徽三省一市41个城市,全部纳入长三角一体化范畴。意图是很明显的,就是为了在土地资源越来越逼仄、老龄化越来越严重的今天,给上海、南京等核心城市创造出更多“飞地”:在这里,GDP和税收可以分成利益共享,推动核心城市进行产业转移,腾出土地空间发展更为紧迫的高端产业。为此,长三角必须拥有一种凌驾于41个城市的力量,把所有城市纳入一盘棋来统一调度,在不改变竞争的状态下强化“合作”,实现利益格局的二次分配。这种支配世界第六大城市群的力量,让长三角越来越像一“省”。甚至有人提出,如果把长三角城市群比作一个人,那上海是龙头,苏浙是手,安徽是脚!上海是金融、科技中心,苏州是产业中心,杭州是互联网现代服务业中心,南京新兴产业和未来港口经济会走强,无锡宁波工业实力雄厚……各个城市要发挥自己的特色,又要互相弥补不足,这样才能集中合力,让长三角向更高层级迈进。而要走得快增长快空间大,还要看安徽。作为生力军,安徽省所作的立足自身实际,当好长三角科技创新策源地、长三角产业发展生力军、长三角对接“一带一路”西大门、长三角能源供给大通道、长三角生态绿色后花园的表态,尤其值得期待。

引用《历史性巨变:长三角正在变成一个“省”,珠三角正在变成一个“市”》《安徽江苏曾是同一个省,拆分后为啥发展差别这么大?》《从直隶江南到安徽建省_陆发春》《两江总督的定制及职掌探述_龚小峰》《曾国藩的权力和收入_张宏杰》《清代两江总督群体结构考察_以任职背景和行政经历为视角_龚小峰》等。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uzhinan.com/sh/1861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