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性 > 情感 > 这个故事,或许会让你收益一生

这个故事,或许会让你收益一生

曾经有个故事,说一个人吃包子,在他吃到第十个包子的时候,他发现自己饱了。这时候他开始捶胸顿足后悔不已:早知道直接吃第十个包子了。

看了这个小故事,估计很多人会会心一笑,然后嘲笑这个人想法可笑,没有前面九个包子,单吃最后一个包子怎么可能吃饱呢?


可是很多人做事的时候却经常像这个吃包子的人一样。看到别人成功了,认为一定是因为运气好恰巧做对了事,却不知别人背后经历了多少挫折才取得今天的成就;看到一家小店生意好,那就认定别人一定是店面位置好有关系,却不知别人为了一个配方,跟着老师傅鞍前马后学了三个春夏秋冬;看到一个人成绩好,那一定是比自己聪明,却不知自己在打游戏的时候,别人还在挑灯夜战。

其实哪有什么毫不费力,背后都是无数的坚持努力和永不言弃。


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知识点:量变产生质变,实践即为真理

道德经: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荀子: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黄帝阴符经:日月有数,大小有定,圣功生焉,神明出焉。

读书如此,练字如此,修行如此,世间万事功成大抵如此,精诚恒行,大器晚成。黄帝阴符经曰:人知其神之神,不知不神之所以神。由不神到神,便是恒行不辍,量变而质变。

听别人再多例子,不如恒行一事去实证,这种感悟,恰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能看出某些装b的人。当自身在某方面的储备量不足以引起质变时,拿出来秀给人看,很容易就露馅。

同理学习的过程也是如此。事实并非每天学一些,你就提高一些;而是积累到一定程度,你的思想就飞跃一次。所以坚持才显得尤为重要呢。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从我们能认知的角度来说,宇宙的本质,是离散的。科学的例子:量子的能量层级并非连续的,而量子在能量层级之间的跃迁,也是积累到一定能量后,直接飞跃到下一层级。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最有名的,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那么作为普通人,如何去积累自身?实现质变?

积累的途径很多,个人建议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

肯学习,在学习中积累知识。时代的飞速进步,知识更新频率的加快,要求人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注重学习。有一种比较通行的观点认为:人一生拥有的知识只有20%是亲身实践所得,另有80%需要通过学习才能获取。由此看来,不论处在哪个年龄段的人,都应该树立不断学习、终身学习的理念。学总比不学好、学深总比学浅好、多学总比少学好。当然,具体到学什么、怎么学,就要根据各人的情况和需要了。

会比较,在比较中明白事理。坦率地说,现在的社会比先前复杂多了,人们面临的各种诱惑多了,很多人是非不辨,荣辱不分,黑白颠倒。过去是笑娼不笑贫,现在很多人笑贫不笑娼;过去被一些人所不齿的现象,现在反倒被有些人津津乐道、崇尚有加。在纷繁复杂、价值观念多元的社会,我们每个人应学会比较,学会选择,在比较和选择中找准参照系,从而确立正确的人生坐标。切不可在盲目攀比、效仿中迷失了方向,失去了自我。

慎独处,在慎独中完善人生。现代社会给人提供了更多的自由空间。虽说在这个空间一切皆可由你支配,但如若缺乏自制力,缺乏起码的做人准则,那就极有可能成全你一个灰色的人生。有人说,人与人的差别就在八小时以外。在这个八小时以外的空间里,除了必须处理的个人事务外,娱乐要有度,应酬要有别,闲聊要节制,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提高你的生存能力上,放在拓展你的事业上。

善思考,在思考中正确决断。人这一辈子,在尚不懂事的时候,由父母替我们做决定;在我们似懂非懂的时候,总想着自己做决定。其实,我们每个人就是在一个个的“决定”中老去,也无不在承受着“决定”的结果。因此,在日常生活中,特别是在人生的每一个关口,我们要善于思考,正确决断,以把握好自己的人生。古人说:“行成于思,毁于随”,“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已给我们揭示了思考的重要性以及思考与行动的关系。

勤历练,对于我们绝大多数人来说,就是要从小事做起,甚至从那些被别人瞧不起的事情做起,不要整天想着做大事,不要沉迷于幻想,要知道大事皆由小事积累而成。只要我们立说立行,不拒小事,勤于补拙,既敢想敢干,又脚踏实地,就一定能做出一番事业来。

最后在此补充一下禅宗视角,作为参考参悟义理之用。

开始学习一法门时,念佛数量重要,质量也重要。当这个法门熟悉后,变为数量虽然重要,质量更重要。这个法门到最后,数量等于质量。

数量就是次数。质量是什么?

(这里引用禅宗达摩祖师论:夫念佛者,当须正念,了义为正,不了义为邪。正念必得往生,邪念云何达彼?

佛者觉也,所谓觉察身心,勿令起恶;念者忆也,所谓忆持戒行不忘,精进勤了。如是义,名为念。故知念在于心,不在于言。因筌求鱼,得鱼忘筌;因言求意,得意忘言。

既称念佛之名,须知念佛之道。若心无实,口诵空名,三毒内臻,人我填臆,将无明心不见佛,徒尔费功。且如诵之与念,义理悬殊,在口曰诵,在心曰念。故知念从心起,名为觉行之门;诵在口中,即是音声之相。执相求理,终无是处。)

故质量就是心口相应,用一声佛号唤醒心中佛性。

如果一直只停留在口念,念佛号时心散乱云游,如是念者,虽念千万亦无功。

数量作用于习性,量变可引发质变,质量才是成品。直到最后声声佛号皆从心起,心中诸妄不起,如是得定。若得真定,慧在眼前。

最后,送给大家一句话:看到一些东西,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有没有独立去思考这些东西对你的意义。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uzhinan.com/nx/3822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