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性 > 情感 > 王小波:我们的生活那么多智障,真他妈有意思

王小波:我们的生活那么多智障,真他妈有意思

初读王小波的时候,印象最深的就是《一只特立独行的猪》,写得特逗特有趣。

后来再去读,发现那是一只不甘于命运安排的猪,是一只无视生活设置的猪。

“我已经四十岁了,除了这只猪,还没见过谁敢于如此无视对生活的设置。相反,我倒见过很多想要设置别人生活的人,还有对被设置的生活安之若素的人。”

“生活的设置”随处都可见,并且我们自己无时无刻都在其中,因此无视生活的设置,也可以说是对“命运”的反抗。

说是命运,其实也是人对自己的设置,说是设置,其实就是生活的规则。

规则对于任何人来说都一样,只是有些人选择了遵从,而有些人选择了另外一条路。

“林中有两条路,我选择了人少的一条”。

王小波在人生的两条路面前:“选择了人少的一条”。



1952年5月13日,王小波出生在北京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

父亲王方名是文科教授,却不让家里的孩子学习文科,理由很简单——文科容易“惹事”,还没“出息”。

因此,小波兄弟姐妹五个人,除了哥哥王小平之外,全都学了理科。

王小平学了哲学,王小波在选择学科的时候,李银河力挺小波学文学,但是小波父亲告诫过孩子们:如果不是寿星老上吊嫌命长,尽量离意识形态远一点。

小波去征询哥哥王小平的意见,王小平说:“真传一张纸,假传万卷书”。

言下之意,还是希望他去读理科,毕竟理科的东西,实打实。

王小波最终没有选择文学,而是选择了理科的贸易经济系商品学专业。

人生从来就没有一个正确的设定,从来就没有规定什么样的人只能做什么样的事情。相反,人生所有可能都在自己的选择当中。

很多年以后,王小波成了一种符号,这种符号让我们觉得,他当初所有的选择都是对的!

从王小波的书里(文章)当中,你会发现,一个人要成为自己,要形成自己的符号。

不得不承认的是,不管哪个时代,真正能够活出属于自己生命“符号”的人,都是极少极少的。

而大多数的沉默,恰恰是这个世界最沉重的地方,也是最容易淹没个人符号的深渊。



王小波出生的那个时代,是最热情的时代,也是最无知的时代,是最喧哗的时代,也是最沉默的时代。

那个时代,一些很美好的东西被打碎在地上,很多人把心里的声音藏起来,和所有一起沉默着。

13岁时,王小波跟着哥哥到父亲的书柜里偷书看。

那时候书不能乱看,父亲王方名就把一些不宜摆在外面的书锁起来,比如《变形记》《十日谈》,还有莎士比亚的戏剧。

王小平自以为读书速度快,可是发现每次都没有王小波快,有一次,他把王小波叫来,二人比赛阅读,后来发现自己读过一大半,小波已经读完,两人经过计算,发现原来王小波的阅读速度,是常人的7倍。

有些东西,是后天可以学到的,而有些东西,却是先天给予的。

那时候,十几岁的少年,心里的那股不安,已经隐隐躁动起来,那是写作的征兆啊。

任何作品,都是内心的倾泻,是一个人情感和灵魂的倾泻。十几岁的小波,已经有了那股子冲动。

十六岁那年,有一次在月光下,王小波用钢笔在一面镜子上写诗,写完又涂了,然后又写。

也是在十六岁,王小波插队到云南。他喜欢看书,不幸的是,“上头”领导不许他看。为此,王小波给坏领导编了一个故事,描写他从尾骨开始一寸寸变成了一头驴,以泄心头之愤。

从很多作家的身上,都会发现一点,那就是他们身上有一种抑制不住的写作冲动,这种冲动,让他们将生活化为艺术,并把生活当做素材,去审视那些有趣的和无趣的灵魂,以此作为对自己的升华和再创造。

天才就是能从生活中看见不一样的光的人,生活把人摁在泥淖当中,但有人抬头看见了星光,于是内心有了希望。

写作就是将这片星光留住,给一些迷途的人。

当然,写作未必就是写成一本一本的书,也可以是心魂的交流在恰当的时候得以宣泄。

王小波那时候就在写作,但是,为了更好的写作,他还需读更多的书,去完善那个叫做“王小波”的个人符号。



最近几年,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读书的意义是什么?

后来得到一个答案,一般意义上的读书是为了更好的生活。

何谓更好?好的工作,好的收入,好的爱情。

可真的只是为了这些东西吗?有人生活无书不快,“一日不读书,尘生其中;两日不读书,言语乏味;三日不读书,面目可憎。”

当一个人读书不仅仅是为了换取更好的物质的时候,读书大概就成了对生活里个人符号的拯救了吧。

木心说:

人生在世,需要一点高于柴米油盐的品相。

而王小波说的则是:

一个人只有今生今世是不够的,他还应当有诗意的世界。

不管是木心还是王小波,他们都是时代为数不多的有趣而高雅的灵魂,那么,“高于柴米油盐的品相”是什么呢?“诗意的世界”又是什么呢?

王小波讲过养猪时的一个故事:

有一段时间,他每天要用独轮车,推几百斤重的猪粪上山。每天苦不堪言。

但他说,“好在那些猪没有思想,不然它们看到人类不遗余力地要把它们的粪便推上山,肯定要笑死。”

也许,这就是诗意吧,这就是高于生活的品相吧。

我们可以把它叫做个性、人格,也可以叫做精神,或者叫做灵魂。

1978年,高考恢复了,王小波26岁了。他考上了中国人民大学。

对于有些人来说,读大学是为了一纸证书,但对于有些人来说,读大学是为了一整个图书馆,陈寅恪出国留学,就是为了国外的图书馆。

王小波是为了图书馆吗?不知道,但是那个图书馆,为他提供了精神成长的养料。

王小波看书是先看文学史和文学评论,目的是为了知道哪些书是在文学史上有一笔的,然后再去读那些作品。

对于读书人来说,手里有一卷好书,就觉得满足,衣服冷点可以、热点也行,吃得好最好,吃不好也行,但是书不好不行,没有书不行。

那些书本,都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符号,是一个个灵魂曾经发出的声音。

现实是沉默的,而那些书本却发出了声音。

王小波听见了。



读书人除了书,也有感情,而且感情经过一本本书的洗涤,变得纯粹无比。

1980年,大学期间,王小波和李银河的感情,终于是有趣胜过了美丑,“长得很丑”的小波与李银河修成正果,两人成婚了。

二人没有酒宴,双方父母各自摆了一桌,就算完了。他们两人的爱情,已经超越了形式,唯两个灵魂相互依偎。

每当想起世间很多感情最终被彩礼考验、最终被戒指考验、被做不做家务考验,就总是想起当年三毛和荷西结婚的那天,荷西依旧去公司上班,下班之后连衣服都来不及换,就那样结完婚。

越是美好的爱情,就越是不讲究形式,越是世俗的爱情,越是被形式束缚,也就越是经不起考验。

1982年,王小波大学毕业,李银河申请国外留学。

小波未能同行,他就留在国内,以书为伴,以写作来对抗无聊的日子。

1984年,王小波追妻子追到了美国。在语言学校时,外国老师告诉他:“你不是要上学,而是要资助!我们系要削减,现在连同事的饭碗都保不住,没钱管中国人。”

之后,王小波联系了一大批学校,只等来四个回信,三个拒绝,一个同意,且自掏学费。没有钱,他动了打零工念头——去餐厅做服务员。

到了餐厅后,王小波什么也不会,只能刷碗。

一个人不应该只有眼前的生活,还应该有诗和远方。他不愿意过这样的生活。

那时候,李银河对王小波说:

“你踏实在家写小说吧,我来想钱的事儿。”

靠着李银河400美元的奖学金过日子,两人日子过得很苦。

有一段时间,哥哥王小平也看不下去了,对李银河说:“小波靠写小说没法维生啊。”而李银河却很坚定:

小波是天才,文学才能荒废了太可惜,而文学是他的命,不写小说,他就是行尸走肉,那样的话,即使物质生活水平再高也没有任何意义。

王小波就这样躲在李银河身后写作、读书,就像钱钟书先生躲在杨绛先生身后写围城一样。

那几年时间,王小波看了很多西方哲学,先是看了罗素,后来又看了西方哲学,还有许多“不常见的禁书”。

他还写了《唐人故事》,完成了大量《黄金时代》的写作架构。

后来在《黄金时代》当中,王小波更是懂得了逻辑学的好处,是在荒诞世界里,找到可笑的曲径通幽。

通向哪里呢?通向那个清醒自持的自我。

哲学的好处,就是让人懂得如何审视自己,并在有限的生活中发现无限的可能。

在王小波的生活里,李银河似乎是他的护道者,每次对自己怀疑自己的时候,李银河都会说:“小波,好好写小说吧,你是无价之宝。”

事实证明,王小波写着写着,真把个人符号给写出来了。

他的灵魂,他的精神,就成了一种符号。

在沉默的现实当中,终于多了一个声音,他是王小波。

1992年,《黄金时代》在台湾发表并获奖,获得了联合报25万台币。

拿到奖金后,王小波从人大辞职,从此专业在家写作。

但是现实并没有给予他认可,当时,王小波很多作品:《红拂夜奔》、《万寿寺》,舞台剧《东宫西宫》、《似水柔情》……

这些作品每一部都巧思密布,心血用尽,结果都是一样,发不出来。

编辑要求他不断修改,可是改来改去,作品完全变样了,最后还不一定能发表。

王小波说:“人活着都是为了要表演,所以才失去了自我。即便无处可去,也要永不屈服。我坚决不改了。我宁可写有滋有味发不出来的东西,也不写自我约束得不成样子的文章。”

作品无法发表,没有稿费,没有奖金,他去考了一个货车司机驾驶照,为了“以后活不下去,就当个货车司机”。

可惜,他最终没有当成货车司机就离开这个世界了。

1997年4月10日晚,王小波离世。

可笑的是,王小波走后,很多人开始看到王小波的价值,王小波在文坛火了,真正成了一种“现象”。

如今,学文学的,没有不知道王小波的,喜欢“读书”的,没有不读王小波的。

王小波说:“我们的生活有这么多障碍,真他妈有意思。这种逻辑就叫做黑色幽默。”

也许,这也是一种黑色幽默吧。

王小波走后,有人问李银河:"如果有机会,你最想问王小波一个什么问题?"

李银河说:早上我去给小波扫墓的时候,有一些读者在墓前放了鲜花、二锅头或者烟,有一个人放了一篇王小波的文字,一只蝴蝶就一直贴在上面。我很想问问小波:你走得太急了,你走后,时代里每一个人都在变,太多人没有灵魂,而你呢?你的灵魂还在不在?

太多的人没有灵魂,有灵魂的人才显得那么孤独。

今天读王小波,我们会发现,一个人比他的同类走得快,他的同类便很难理解他,直到很久之后,他们走到了他曾经站立的位置,才恍然明白他所看见得到一切。

但我们千万不要妄想你周围的人能够跟你保持同步,除非你停下来,跟他们一起走。

今天别人怎么看王小波,已经不重要了。

但我要奉劝一些人,不要用你的狭隘去看别人,你看不懂,因为你离他太远。

文|帝小羽,我从山里来,欲回山里去!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uzhinan.com/nx/3529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