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性 > 情感 > 清明将至,又唤乡愁

清明将至,又唤乡愁

清明将至,又唤乡愁

来源:特约作者 作家导刊

文/沈益群


时序已是春分,早春已然过去,白天也变得越来越长了。虽如此,天气多变,乍暖还寒,最难将息。

春天确实孩儿脸,说变就变,古语云:“二、八乱穿衣”,果真不假。刚刚还阳光灿烂,一眨眼又乌云密布,穿衣都叫人无所适从。本应是春光明媚的大好季节,却常常让阴雨绵绵搞得心情一团糟。自然,春天里的绵绵细雨是再寻常不过的,但接连不断的淫雨霏霏,加上阴冷的天,久而久之,会让人愁眉不展,心里闷得慌,一股愁绪便油然而生了。

若只是坏天气带来的愁,还好解脱。然而随之即将到来的清明时节,更会在人们心中涌起浓浓的乡愁!

节到清明分外愁……

是的,清明节里的这种愁,那是一种游子对家园的乡愁;那是一种挥之不去的愁;更是一种生者痛悼死者永远的愁……正如唐代诗人罗隐《清明日曲江怀友》所写“……二年隔绝黄泉下,尽日悲凉曲水头”。在中华民族唯一充满“伤悼情怀”的传统节日里,人们是无论如何也高兴不起来的,有的只是浓浓的、深深的愁绪,因为这节日,只能由生者替死者来过,而且一直过下去。

哦,清明将到,游子可回?只因祖先在呼唤,乡愁又起!游子若无法归,家人远捎而去的“乌龟粿”便是一个个的乡愁,当你品尝这寄托无尽哀思的“乌龟粿”时,浓浓的乡愁便油然而起。

而当你返回故园,那浓浓的乡愁便是眼前山上那一方矮矮的坟墓,只是,你在外头,亲人却在里头。清明节里,漫山遍野扫墓的情景,宋代诗人高翥的《清明》诗里早已描绘得淋漓尽致了:“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何其伤感的场面,此情此景,叫人情何以堪?

我那慈祥的祖母,已离开我二十几年了。她生前精心培育的玉兰树,依然开得茂盛。这个清明节,我要摘几朵玉兰花,放在她的坟上。我想,那芬芳的花香,她定然闻得到。

我站在高山之颠,面朝大海,眺望着对面那个美丽的宝岛。此时,余光中老先生已长眠在宝岛上,却仿佛面朝大陆这边,依然隔海高声吟诵道:“……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是的,我在这头,宝岛在那头。只是宝岛何时得以归,方解大陆百年愁!


作者简介:沈益群,福建省漳州市诏安县桥东中学高级教师,福建省漳州市作家协会会员。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uzhinan.com/nx/3521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