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性 > 情感 > 重温《佐贺的超级阿嬷》:阿嬷的人生锦囊,越简单越快乐

重温《佐贺的超级阿嬷》:阿嬷的人生锦囊,越简单越快乐

近十几年,社会发展日新月异,人们似乎在这高速发展的过程中迷失了自己。有多少人是这样的状态呢?

  • 早起匆忙赶公车,晚上回家已经累瘫,生活是一日再一日的无限重复。
  • 忙忙碌碌工作是为了更好的生活,却时常因为太过忙碌而完全没有生活。
  • 周末休息日常状态是睡懒觉加大吃二喝,否则觉得对不住自己的辛苦。
  • 想要的东西太多,但买再多都无法安抚自己常常陷入抑郁的心。

因为没有钱,所以不幸福。大家被这种想法牢牢拴住,父母追逐金钱利益,就连小孩子也早早活在世俗当中。在这种循环下,我们的生活越来越黯然。

难道没钱真的就没有幸福吗?不是的,有的人就算没有钱,也同样的能过得舒坦。佐贺的超级阿嬷就是这样的人

《佐贺的超级阿嬷》是日本喜剧泰斗岛田洋七(原名:德永昭广)以自己与外婆相依为命的童年回忆为主题写成。二战后,日本百废待兴,作者德永昭广因父亲逝于核弹辐射,母亲需要养家糊口而无人照料,被母亲背后一把推上火车,送往佐贺外婆家,开始了与外婆“相依为命”的生活。

《佐贺的超级阿嬷》

阿嬷家的房子是一栋坐落在河水和草丛之间孤绝寂寥至极的破茅草屋。外公早逝,阿嬷靠做清洁工养育七个儿女以及一个外孙,如阿嬷这般家庭,儿女各个自强自立,确实了不起。然而,本书却丝毫没有展示半分生活的凄苦,我们脑海中显现的全都是生活的温情画面。尽管那段日子没有钱,却天天充满创意。我想阿嬷留给子女后人的是更为宝贵的财富:生活的智慧。

下面让我们一起从书中汲取阿嬷的智慧锦囊。

01.阿嬷的育儿智慧

第一,真正为孩子好,就要让他看见社会本来的样子

阿嬷生的第七个孩子小新,三岁时候因为意外成了大脑停止发育的智障儿。当地的孩子都把他当做笑柄欺负他,甚至把他绑在树上当做沙包。

如果我们作为家长,会怎样面对自己有这样的孩子呢?肯定先是无法接受,然后想方设法保护孩子免受一切外在伤害吧。没错,这是常人的思维。

可是阿嬷对于自己有个智障的孩子从来没有藏着掖着,而是坦然平静地抚养他。小新在三十岁去世,直到去世前,阿嬷都不曾放弃过他。所以小新虽然常常会被欺负,可他也能和大多数的当地人融洽的相处,让他来到世间的三十年尽可能真正体会到人间百态。

受欺负也好,受善待也罢,这些本来都是现实社会本来的样子。无论自己的孩子是什么样子,都有权利体会正常人的境遇和真实的生活。就如同《阿甘正传》里的妈妈,虽然知道自己的儿子有智力缺陷,可是却从来没有放弃,一直都拼尽全力让他过正常人的生活。

反观现实社会,三个家庭六个成年人抚养一个孩子,对孩子保护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我记得知乎有一位“巨婴”网友,她的父母给她的生活画了一个很小的圈子,把她与外界社会隔绝开来,生怕她收到一丁点儿伤害。

这个姑娘到了高中还不会打车,连最基本的煮方便面都不会。上大学因为不会装手机卡会哭;军训因为不会叠被子会哭;甚至连过马路到街对面坐公交都需要问别人。

试问,这样真的是爱孩子吗?无论我们作为父母多不愿意孩子受伤,我们都明白,终究有一天,孩子需要走向社会。如果一个孩子被过度保护,等成年之后才发现原来社会不是无菌环境,绝非想象中的温情脉脉,似乎这个时候在看清社会本来的面目也已经为时晚矣。所以,真的爱孩子就应该让他生活在现实社会,接受现实生活本来的样子。

第二,教给孩子贫穷不是自怨自艾的理由

作者刚到佐贺生活的时候,家里真的很穷,其实当时整个时代都处于极度贫穷,人们的生活也都被一层灰色所笼罩。

所以有时候,阿嬷家偶尔也会有无米下锅的情况。莫说是面对孩子饿肚子,就算是不能给孩子提供更好的物质生活,恐怕也会让大部分家长内疚自责了吧?可是阿嬷怎么做的呢?

没有晚饭的阿嬷开朗而干脆地告诉昭广:晚饭也不必天天吃,肚子饿只是神经过敏了,早点睡就好。然后就径直关灯睡了。看到这,是不是已经打破很多家长的育儿观念了呢?

可是,如果阿嬷难过地说:“昭广,今天家里没饭,让你饿肚子了。对不起,我们家太穷了。“这个时候是不是生活更加灰暗了呢?仿佛不幸跌入了谷底。正如作者所说:说不定我会因为贫穷抱怨命运,也可能会自暴自弃。反而是外婆不在意的态度,让作者也觉得没什么大不了的。虽然挨过饿,可从来没觉得自己很不幸。

也许会有人说,这不是阿Q精神吗?错,阿Q精神是一种消极的自欺欺人,而阿嬷则是一种从骨子里透出来的豁达和硬气。正是这样一种硬气才给了孩子们强大的内心。

反看社会现状,几乎是家家“富二代”。“再苦不能苦孩子”成了新一代家长育儿第一准则。我想,再多的物质都填不满欲望的沟壑。无怪现在越来越多的家庭养出了“白眼狼”。无论面对什么困境,都能笑对人生,这样的乐观心态才是阿嬷留给后人最宝贵的财富。

02.阿嬷的生存智慧

战后的日本,家家都生活的很艰苦。尤其是阿嬷家,要靠一个清洁工作养活六个子女。可是阿嬷的几个孩子长得很好,不仅能够健康茁壮成长,而且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我想这和阿嬷的生存智慧不无关系。我们一起来看看阿嬷关于生存的智慧吧。

第一,只有想吃的食物,才是最高级的

阿嬷家河上游有一个菜市场,阿嬷在河面上架着一根木棒拦截上流漂下来的东西。木屑,木头当柴烧。最令人惊喜的是,还有很多食物。阿嬷总是笑着说:这条河是我们家的超级市场,送货上门还不收运费。

分叉的萝卜切成小块,味道是一样的。变形的小黄瓜切丝,用盐腌着味道也相同。压坏的水果,切掉坏的部分还一样吃。她的特制炒饭虽然材料平常,但因为在传统的炉灶炒,所以香气扑鼻,美味可口。

阿嬷把河里的东西统统捞上来,能利用的利用,不能用的也绝对不会载扔到河里。不知道阿嬷的行为算不算的上保护环境呢?

我们现在生活在食物极大丰富的时代,人们对于吃已经不满足于正常的食物。吃猫、吃果子狸、吃蝙蝠......

阿嬷一生粗茶淡饭,享寿91岁。我想,这与她的生存智慧不无关系。现在人们大鱼大肉,不再珍惜食物,可是各种疾病也找上了门。现在穿衣服多,吃的好,反而过度虚胖,身体素质差的比比皆是。食物真的不是越丰富,就越利于健康。我们或许是时候该反思:我们的生活需要降低消费,减少欲望,回归简单。

第二,只有可以捡来的东西,没有应该扔掉的东西

阿嬷靠做清洁工微薄的薪水,是怎么养育众多子女的呢?

但凡出门,阿嬷必定在腰间缠上一条拖着磁铁的绳子,一路拖着走。这样可以吸到带有金属成分的东西。吸到的铁定铁屑装满桶子都可以拿去卖。

现在看来,阿嬷比谁的提前一步致力于资源回收利用了。这也正是阿嬷了不起的地方。

或许有人觉得捡破烂丢人,我想,靠自己智慧生存一点都不丢人。反观现实社会,有多少年轻人,有手有脚却游手好闲。抱怨父母没有给自己更好的物质生活,却忽视自己的懒惰、不思进取、自私自利,安心过着啃老的生活。一边啃老,一边心安理得的活着,这才是最大的丢人,更是时代的悲哀。

03.阿嬷的人生大智慧

读完这本书,很惊异于阿嬷的人生智慧,简单却深入人心。

第一,穷人最能做的,就是展露笑容。

初到佐贺,昭广无法适应新学校,同学们疏远,没有朋友。可是阿嬷似乎从来都不曾开口问过学校的情况。她只是一遍遍告诉昭广:“要带着笑容,好好跟人打招呼。穷人最能做的,就是展露笑容。”

阿嬷说:“你一笑,你周围的人也就笑了。”正是阿嬷这样一个简单的智慧,昭广很快就熟悉了佐贺,融入了大家的生活。

笑容是宝,微笑不需要花钱,却能带给每个人快乐。这点我很有感悟,有了开心事,心情飞扬。带着微笑出门总能遇见好事,平时严肃的门卫也变得和蔼了,不近人情的邻居也可爱了不少。这应该可以称之为吸引力法则吧,笑容真的可以传染。

现在的生活越来越好,可是我们的精神压力、身体压力越来越大。反而真正发自内心展露笑容的时候却越来越少。就像阿嬷给我们的启示,不需要逼着自己事事严肃对待,让自己身心疲惫,笑对人生就好。

第二,人生就是总和力。

昭广学习成绩一般,满分五分的卷子他总是拿一两分。不过阿嬷却坚定的说:一分两分加起来不就五分了嘛,人生就是总和力。

看到这,似乎我们又无法接受了,现在的家长哪里有对孩子教育这么宽松的呢?可是细细想来,阿嬷才是真的大智慧啊。

从现在教育来看,家长的做法无异于“揠苗助长”。人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这一生是一段段岁月努力的总和,可是我们总让孩子在青少年阶段拼尽一生的努力。忽然想起前段时间热播的《小欢喜》里的丁一,明明已经考上清华,却跳楼了。为什么呢?因为他已经把一生的力气都用光了。

再从我们的人生角度看,很多人都会因为一时的挫折想不开,陷入绝望。人生不如意,那是肯定饿。可是如果能明白人生是一个总和力,我们只不过是站在人生路上的一个节点罢了。那样的话,就不必对自己太苛刻。毕竟,除了眼下的低谷,我们还拥有很多未来,这些加起来才能构成一块完整的人生拼图。

结语:

长大后的昭广成了日本泰斗级的喜剧大师,而他的这份积极幽默乐观的心态,在就在和阿嬷一起生活的那段日子就已经深深烙在他的心中。回首那段贫困的日子,没有一丝苦涩,都是无穷的甜蜜。

刚读《佐贺的超级阿嬷》,总觉得阿嬷的很多理念与我们现在的生活理念格格不入,甚至背道而驰。可是仔细思量,细细品味,方能体会出其中的大智慧。大道至简。越是深刻的道理越朴素。在这极度浮躁的社会,人心浮动,抑郁焦虑,不如静下心来体会阿嬷的智慧。

图片/网络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uzhinan.com/nx/1770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