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 > 太拼!53万人围观衢州市长直播,两小时卖出30万斤椪柑

太拼!53万人围观衢州市长直播,两小时卖出30万斤椪柑

非常之时,必待非常之功也。

病毒的蔓延,让大众处于一场没有物理边界概念的全民“战疫”。在这种公共性的疫情防范秩序之下,没有人能够置身事外。

当绝大部分人,由于防疫需求而“宅”在家中时,线下交易频率由于不可抗力,呈现出断崖式下跌的趋势。这不仅对市场形成极大冲击,经济主体的自救能力,也面临着巨大考验。

这个时刻,互联网跨越物理空间阻隔的信息分发、渠道建设的独特优势,正越来越被全民感知,并为因疫情陷入困境的农户、商户,构建了一道缓解乃至使其转危为安的商业通道。

拼多多的新电商助农策略,在这次疫情中的成果落地,就是一个典型案例。

2月19日,拼多多“农货产销对接”活动开启。浙江衢州椪柑、广东徐闻菠萝、广西荔浦砂糖橘、海南保亭百香果、广西象州沃柑等多种地方特色农产品,进行特殊时期的首批线上售卖。

广西来宾市象州县委副书记、代理县长韦涛

化身主播“吆喝”沃柑

值得一提的是,浙江衢州市市长汤飞帆,广东徐闻县县长吴康秀,广西来宾市象州县委副书记、代理县长韦涛,更是亲自走进拼多多助农直播间,帮当地果农吆喝卖货。

市长县长齐直播,一天售出百万斤“滞销”水果。

这种创新的营销策略和交易成果,无疑证明了拼多多在疫情之下,对接助农的模式创新,及其背后浮现的平台渠道分发和供应链重塑能力的维度升级。

衢州市长直播两小时卖30万斤椪柑

赋能农产区连接5亿消费者

2月19日,晚九点。

在拼多多助农直播间里,三台快递打单器,像上了发条一样,不停地吐出单据。

几分钟后,地面上已经堆满了快递单。

打单器的不远处,一位主播正在为53万观看者,讲解衢州椪柑的历史和吃法。

其中的42万消费者,是在直播刚开始15分钟,从四面八方蜂拥而入的新鲜流量。

直播间里负责讲解的主播,身份特殊——现年48岁的衢州市市长汤飞帆。首次出现在电商直播镜头前的他,完成了人生中的一次“客服”体验。

“自古以来,衢州就盛产柑橘,椪柑是其中的代表……”汤飞帆手上拿着半个剥开的椪柑,饶有兴致地从衢州柑橘种植史开始讲起。

衢州市市长汤飞帆(右一)化身主播

现场演示椪柑的快速剥法

据汤飞帆介绍,衢州是“中国椪柑之乡”,元旦至春节前后,是最佳食用期。由于汁多味浓、肉质脆嫩,椪柑的价格比当地其他柑桔品种高出40%~60%,不仅销往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还远销俄罗斯、加拿大等海外地区。

“以前买过衢州的椪柑,三四块钱一斤,没想到现在不到20块能买10斤。”手机屏幕上,全国各地网友的好评不断弹出。

面对价廉物美的时令水果,很少有人能抵御得了“诱惑”。于是,仅2月19日一天,衢州椪柑就在平台上卖出了超过30万斤。

同样是助农直播间,当天下午5点,广东湛江市徐闻县县长吴康秀,也在拼多多平台做了一次“吃货主播”。

徐闻县位于中国大陆最南端、广东雷州半岛境内,是全国最大的菠萝生产区,种植面积35万亩、年产近60万吨,民间有“中国每10颗菠萝,有3颗产自徐闻”的说法。

除了吆喝徐闻菠萝,吴康秀还热情地在现场,向广大网友“安利”起更多菠萝的地道吃法。

原来菠萝除了直接吃,还可以做菜和糕点——菠萝咕咾肉、菠萝鸡片、菠萝饭、菠萝酸奶冰糕、凤梨酥,甚至还包括了网络流行吃法“蘸酱油”。

广东湛江市徐闻县县长吴康秀

介绍菠萝“花式吃法”

众多宅在家中的“吃货网友”,听了之后,自然是馋涎欲滴、跃跃欲试。

最终,徐闻菠萝和衢州椪柑在两个小时内均告售罄,不得不临时补货。据统计,拼多多这两次助农直播,总共售出订单近8万单,累计帮助农民销售了约60万斤的水果。

小wifi不禁感叹,中国吃货的力量,确实不容小觑。

但更要感叹的,则是拼多多的产销对接系列活动,对于农户特别是农产品产地的渠道开拓赋能。

过去,很多农产品主要依赖线下批发渠道销售,但在当下的非常时期,线下渠道仍在缓慢恢复之中,电商由此成为了农产品的重要销售渠道。

因此,浙江省衢州市政府、广东省湛江市徐闻县政府等各地政府,主动联系拼多多,希望借助后者的新电商平台来帮助本地农户进行产销对接,直连拼多多的5亿消费者。

消费者,则可以通过拼多多APP首页焦点图、限时秒杀等入口,以及搜索“助农”“爱心助农”“农货”等关键词直达助农专区,以平台补贴后的最优惠价格,快捷购买产地直发的助农产品。

小wifi了解到,拼多多首批上线的助农商品总共超过55个。活动上线首日,总计已售出超过100万斤各类农产品。

疫情之下火线驰援

新电商路径助力农货上行

商之道,在其通利而惠人也。

过去,中国绝大多数的农产品都是通过批发商进行销售的。

中国农村和农产品已经形成了一条由农户/合作社,经由中小批发商、大批发商、集贸市场/批发市场、菜市场/商超,再到消费者的超长上行通道。

这种线下场景的步步衔接的产业链,就像行走在水面的“铁索连船”一样,平时不会有大的问题。但一旦面临突如其来的不可抗力打击,就会造成一停皆停的“瘫痪状态”。

“批发商的卡车怎么还没来”,由此成为了疫情之下,农户们共同的心声。

但其实,农产品上行的核心机制要素,无非是生产、流通和供应。这一点,作为在农产区“耕耘已久”的拼多多平台,尤为明白其中关键。

商务部研究院于1月7日发布的《2019中国电商兴农发展报告》指出,以拼多多为代表的新电商带动农货上行,已经成为中国的兴农新模式。

为了有效缓解农户及农产区面临的困难,拼多多于2月10日,率先上线了“抗疫开拼,爱心助农”专区,帮助贫困地区和部分农产区解决特殊时期的农产品滞销问题。

除了为农产区提供流量支撑和供应链的渠道开拓,拼多多还为助农商品设置了5亿元的专项补贴,以及每单两元的快递补贴,以确保平台消费者以最优惠的价格,享受最优质的水果,同时让农户收入得到保障。

拼多多新农业农村研究院副院长狄拉克表示,作为中国最大的农产品上行平台,在疫情的特殊时期,很多消费者更依赖电商渠道来消费农产品,这正是拼多多的机遇和责任。

责任的担当,基于商业平台对于自身市场价值的深刻理解;机遇的把握,则在于平日的经验积累和机制创新。

据狄拉克介绍,作为以农产品起家的新电商平台,拼多多始终把农货上行作为重要任务之一。

此前,拼多多已经借助“拼团”的新电商模式,建立了“天网”“地网”的系统性农产品供需匹配机制。

平台通过“天网”农货智能处理系统,更好地满足需求端消费者的精准消费诉求;通过“地网”系统,聚合消费者订单信息和农产品种植方案的一体化建构,从而为农民增收、为农产区产品生产增效并提升品质。

据拼多多发布的数据,2019年平台农产品成交额达到1364亿元人民币,成为中国最大的农产品上行平台。

如果说,以往人们对于拼多多社交电商的初步印象,仍定位于借助人际关系的前端传播,带来商品交易的增量模式。

那么,拼多多在疫情助农中的迅速、果断的策略落地,则体现出其新电商助农路径的全方位贯通,和自身强大的渠道建设及供应链连接重塑能力。

而随着拼多多重塑农产品供应链模式,让小农户与大市场实现低成本对接,无疑将持续有效地撬动农产品上行的市场空间。

济困之为 ,犹解倒悬也。

互联网对于世界的改变,人们往往是后知后觉的。

但在困境之中,常识的认知,逐渐变成了更广泛、垂直而深刻的切身感受。

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出现,正在让这种感受加速。

狄拉克表示:“想象一下,如果农户把手机当成自己的生产工具,开店、拍照、发货,中国农产品上行就实现了产地直发的新模式”。

而对于这种改变的平台支撑,则源自电商助农路径的坚持和韧性呈现,创新和责任担当。

无论是疫情助农,亦或是农产品上行,都不是一朝一夕之事。

只有日拱一卒、授人以渔,才能让农户的困境逐步得到缓解,并推动中国农产品供应链的有效进步,持续助农。

本文作者:遊人

编辑:小野

版式设计:小野 甸甸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uzhinan.com/kj/3254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