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 > 《失控》:美国也有“贾跃亭”

《失控》:美国也有“贾跃亭”

现代社会的逻辑叫做“胜利者书写历史”,我们所熟知的很多励志的故事,他们的背后都有着一个某一领域的胜利者来讲述。大众也渐渐地习惯了那些由胜利者所讲述的故事,真真假假,谁又能知道呢?但是唯一可以确定的是,当你成功后,你所说的每一个笑话都能成为名言警句,但是当你是一个失败者的时候,那些即使听上去非常有道理的名言警句,都会被认为是笑话。

大家习惯了这样,似乎并没有觉得有何不妥,这是胜利者的逻辑,也是被大家广泛认知和接受的逻辑。然后再来说说另一个逻辑,那就是“卧底”。这不是一个褒义词,同样的也不会是一个贬义词。这样充满中性意义的词语很多时候带给我们的是一种困惑。卧底可以是好人,因为他会在打击犯罪的时候给予警方支撑,而且是最为强有力的支撑;同时,卧底也可能是坏人,因为自己走投无路最终揭发身边的亲友兄弟。这样的角色很难定性,当我们以打击犯罪为支撑的时候,很容易觉得卧底一定是正向的,但同时我们会发现,如果犯罪本身就是一个犯罪,那么卧底这个词就更纠结了。

试想一下,如果前文说到的胜利者逻辑和卧底放在一起,非让你选一个的话,你会怎么选?别着急,今天给大家推荐的电影,讲述的就是这样一个故事。一方是胜利者,一方是卧底。两人之间到底谁才是好人?这个问题,或许看完本片后,你会有所了解。

《失控》讲述的是两个角色之间相互碰撞的故事。一个曾今是通用汽车公司的高管,如今离职想要自己造就自己的品牌,他设计的汽车理念非常超前,且坚信,这辆汽车一定是具有着划时代意义的产品。于是他多方筹集资金,想要实现自己的汽车梦。这个是不是听着挺耳熟,曾经的不可一世的乐视帝国的掌门人,如今依旧不放弃自己造车梦的贾跃亭似乎之前也在做着这样的事情。你以为他的故事是独一无二的,但就如片中的这个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而言,贾跃亭的故事早在美国七十年代就已经有了范本。

另一个主角则是一个非常机敏的人,他曾经是一个飞行员,后来住进了富人别墅区,他是一个油嘴滑舌的人,擅长交际以及协调各方面的势力,甚至于为了金钱可以铤而走险的帮助别人运输毒品。但就是这样,毒贩子依旧没有跟他撕破脸,一切源于他超强的社交能力可以在各种危急关头游刃有余。这样一个人,他和美国的“贾跃亭”成了邻居,然后上演了一场尔虞我诈的故事。想想就刺激。

这个看似富有的,且非常成功的汽车公司创始人看上去是一个时代的宠儿,他总是出现在你能想到的任何聚光灯前。比起商人的稳重,他更像是一个影视明星,作为媒体眼中最为光鲜亮丽的成功典范,没有人会怀疑他所说过的话不能实现。当然,片中为他量身打造的还有那个广为人知的故事——在草坪上花了三天三夜的时间组装好了一辆汽车。

这个故事到底有多么大的可信度,尚不得知。就如同现代媒体善于制造噱头一样。每一个成功人士的身上总是会有很多件出人意料的故事来增加他的传奇度,这是大家所默认的共识,至于这样的故事的可信度到底有多少,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人是否能保持长时间的成功。他成功的时候,故事自然会被认为是真的发生过的,一旦日薄西山,那么大家都会选择忘记。

如果你觉得这个人设已经很可恨,那么你一定忽视了片中的另一个人,一个为了自己的利益可以出卖任何人的人,他在片中被称作FBI的卧底。为了蝇头小利就可以帮毒贩运送毒品,为了帮助警方完成卧底工作,他可以和警方开出条件,也可以和一个陌生人成为无话不谈的好友。即使是出卖自己的毒贩朋友两次也会被原谅。这样的人是不是更厉害。

相比于那个怀有汽车梦的成功人士,这样的人再加上钓鱼执法的警察,我们同情的天平一下子就倾斜了。即使那个成功人士会用一些套路的故事来给自己的人设增加可信度,但是他们还是有梦想的,他们对于自己的梦想还是挺执着的,但是那些看上去义正词严的卧底却不是这样,他们会为了利益去出卖任何可以出卖的东西,最终为自己换来最大的利益。以至于当你被身后的人捅了刀子,你当时就不止觉得震惊不已。

片尾处的一语双关挺有趣,汽车人送给卧底的车打不着火,这一下子讽刺了两个人。细想来,其实没有谁对谁错,这两个人对于普通人来说可恨度都一样,因为他们都是欺骗别人感情的人。

……

你好,再见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uzhinan.com/kj/3111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