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 > Intel的处理器困局,比你想象严峻得多

Intel的处理器困局,比你想象严峻得多

来源:内容由半导体行业观察(icbank)编译自「eetimes.jp」,谢谢。

自2016年4月开始呈爆发式增长的存储半导体市场在2018年9月开始走下坡路(Peak Out),对存储半导体来说,2019年是大萧条的一年!但是,从存储半导体市场的动向来看,2019年第三季度跌至最低谷,如今又看到了恢复 的迹象(图1)。

图1:按照半导体的种类来分,每个季度的出货金额(~2019年第三季度)。笔者根据WSTS的数据编制了此表。(图片出自:eetimes.jp)

从存储半导体的价格来看,128G NAND(MLC)的大宗交易价格从2019年6月前后开始上升,但是,8G DRAM(DDR4)的大宗交易价格在2019年12月时间点仍处于下跌趋势(图2)。虽然也有新闻报道说DRAM的即期价格(Spot Price)上涨了,但是只要大宗交易价格不上涨,就不能断言说“存储半导体已经回暖”!

图2:DRAM(8G DDR4)、NAND型闪存(128G MLC)的大宗交易价格。笔者根据DRAMeXchange的数据制作了此图。(图片出自:eetimes.jp)

因此,不管怎么说,都希望Intel尽快启动10nm工艺!也就是说,只要Intel的10nm工艺不启动,14nm工厂就会处于“紧凑状态”,因此导致处理器的供给不足。

Intel为了增加14nm的产能,在2018年10月28日公布说追加了10亿美元(约人民币68.725亿元)的投资。结果,2018年Intel的投资额高达150亿美元(约人民币1,030.88亿元),此外,2019年总投资额约为155亿美元(约人民币1,065.24亿元),刷新历史最高值!

不过,Intel的Executive Vice President―― Michelle Johnston Holthaus先生在2019年11月20日写给PC厂商、云厂商(Cloud Maker)等处理器相关客户的信(Intel Supply Update)中,对于处理器的供给不足表示了歉意。同时,也公布说,会利用Foundry来增加处理器的供货量。委托TSMC、Samsung Electronics进行代工。

但是,为什么Intel无法解决处理器供给不足的问题呢?

自2018年起,连续两年进行高达150亿美元(约人民币1,030.875亿元)的投资,因此,14nm的工厂应该处于满负荷状态。但是,Intel的干部却对外界表示了歉意,而且委托了外部多个Foundry进行代工,这是很奇怪的事情。

别说启动10nm了,就连14nm也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真的可谓是“Intel陷入了困局”!

本文首先明确处理器供给不足的事实,其次,再定量分析为何处理器会出现供给不足的问题,最后,得出结论――要解决处理器供给不足、恢复存储半导体市场,需要1-2年的时间的结论。

处理器出货金额和出货数量的趋势

图3是1991年第一季度~2019年第三季度期间,每个季度的处理器(MPU)的出货金额、出货数量的推移表。从图3 可以看出,处理器的出货金额、出货数量的趋势大致一致。在IT泡沫破裂的2001年之后,除去雷曼冲击(Lehman Shock)时的暂时跌落,出货金额、出货数量基本都呈现增长趋势,且在2011年前后走下坡。

图3:每个季度的处理器的出货金额、出货个数(~2019年第三季度)。笔者根据DRAMeXchange的数据制作了此表。(图片出自:eetimes.jp)

如果以2007年Apple发布“iPhone”为契机的话,由于全球智能手机普及,PC的出货数量在2011年开始走下坡(图4)。不过,智能手机的出货数量也在2016年达到顶峰并逐渐下滑。

图4:PC和智能手机的出货数量,笔者根据Gartner、IDC的数据制作了此表。(图片出自:eetimes.jp)

我们再返回到图3来看,自Intel的10nm工艺启动失败的2016年以后,处理器的出货金额和出货数量的趋势出现了“乖离”现象,出货金额在一点一点上下移动,但总体是增长的,然而,出货数量却在大幅度减少。

虽然出货数量在减少,出货金额却在增长!这应该是处理器的价格高涨的原因!半导体的价格由需求、供给的平衡来决定。由于全球范围内处理器供给不足,因此处理器的价格高涨!

下面我们把焦点放在2015年-2019年,进行详细解说。

Intel的细微化和处理器的出货数量

Intel每2-3年会推进30%左右的细微化。而且,在不发展细微化的年份,会刷新处理器的基本设计。推进细微化的年份(Tic)和进行新的基本设计的年份(Tac)交互推进,每年都发布了新的处理器。这就是所谓的“Tic Tac Model(类似于井字游戏)”!

直到2015年的14nm为止,“Tic Tac Model(类似于井字游戏)”都进行的十分顺利(图5)!但是,由于在2016年没有成功启动10nm工艺,“Tic Tac Model”被破坏。2016年以后,Intel使用14nm的第二代(14nm+)、第三代(14nm++)处理器,频繁刷新基本设计,发布新的处理器。

图5:Intel的细微化的情况、每个季度的MPU的出货数量。笔者根据电子产业新闻 副总编 稻叶雅巳先生的《阻碍Intel细微化的壁垒,10nm的量产,再次延迟!(2018年5月15日)》、WSTS等的数据编制了此表。(图片出自:eetimes.jp)

这期间,Intel曾多次公布说“10nm工艺的启动已经就绪了”,但也几乎是每次都事与愿违!2019年5月份,Intel又公布说:“10nm工艺的处理器在6月份预计可以出货”,但迟迟未见实现!

而且,比起10nm的启动问题,处理器出货数量减少才是更大的问题。2016年第三季度出货1.36亿个以后,虽有上下浮动,但呈下跌趋势,2019年第一季度比顶峰时间点,少了4,800万个,为8,800万个。后来,2019年第三季度又恢复到9,800万个,但仍旧比顶峰时间点少了3,800万个。

虽然说了好几次了,Intel连续2年投资150亿美元(约人民币1,030.88亿元),14nm工厂应该处于满负荷状态。但是,为什么处理器的出货数量如此减少呢?

处理器供给不足的原因

由于Intel陷入困境,因此AMD扩大了其处理器的市场占比(图6)。Intel在2016年第三季度最大市场占比达到82.5%,但在2019年第二季度下滑至76.9%。另一方面,AMD的市场占比自2016年第三季度的17.5%增加至2019年第二季度的23.1%。

图6:Intel和AMD的处理器市场占比(%)。笔者根据PassMark(CPU Benchmark)的数据制作了此表。(图片出自:eetimes.jp)

但是,如果AMD填补了Intel供给不足的部分,也就不会出现全球范围内4,800万-3,800万个处理器匮乏的问题。因此,不得不在此断言“处理器供给不足的责任方在Intel”!

本文的表1记录了通过Intel的14nm+、14nm++工艺生产的处理器的Chip Size(芯片尺寸)、从12英寸晶圆获取的有效取数。(表1)

表1:Intel的处理器芯片尺寸、取数。笔者根据大原雄介先生的《Intel为何CPU供给不足?--从14nm工艺的状况开始解说》(mynavi news,2019年4月30日)制作了此表。(红色部分为笔者推测)(表格出自:eetimes.jp)

如上所述,Kaby Lake、Coffee Lake、Coffee Lake Refresh的Core取数分别为4个、6个、8个,随着Core数的增加,芯片尺寸分别为:126mm2、152mm2、178mm2。也就是说,Kaby Lake、Coffee Lake、Coffee Lake Refresh是Intel开发的处理器的Code Name(代号)。

此外,随着芯片尺寸的增大,从12inch 晶圆获得的有效芯片数量也分别呈递减趋势:590个、411个、344个。

扩大芯片尺寸带来的问题!

接下来的内容是笔者推测的!首先,假设良率为90%,可以从12inch晶圆取得的芯片数量按照Kaby Lake、Coffee Lake、Coffee Lake Refresh的顺序分别为:458个、370个、310个。

假设14nm工厂的月度产能为10万个,Kaby Lake、Coffee Lake、Coffee Lake Refresh每月分别可获得芯片数量为4,580万个、3,700万个、3,100万个。因此,每个季度分别可以分别生产1亿3,740万个、1亿1,100万个、9,290万个。

从以上结果来看(虽然是推测),相对于一个季度可以生产1亿3,740万个的Kaby Lake,Coffee Lake要比它少2,650万个,为1亿1,100万个,Coffee Lake Refresh比它少4,460万个,为9,290万个。

虽然是粗略的计算,处理器之所以在每个季度减少4,800万个,可以肯定地说,其原因与Intel的芯片尺寸增大有关系!

但是,考虑到被AMD“侵蚀”的市场份额,Intel出货的处理器数量应该还不及以上计算结果。

2016年,Intel用14nm+工艺出货Kaby Lake的时候,全球的处理器季度出货为1.36亿个,后来,Intel的14nm工厂维持全负荷状态的同时,自2018年开始连续2年每年进行150亿美元的投资(约人民币1,030.88亿元)。尽管如此,处理器的出货数量还是骤减。

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之前大原雄介先生的文章中也曾有提到):14nm++工艺的良率低的吓人!

存储半导体的“冬天”什么时候结束?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处理器(MPU)、DRAM、NAND的每个季度的出货数量的推移(图7)。至此,我们啰啰嗦嗦地讲述了自2016年的第三季度(1.36亿个)至2019年的第一季度(8,800万个), 处理器的出货数量减少了4,800万个。

图7:每个季度的MPU、DRAM、NAND的出货数量(~2019年第三季度)。笔者根据WSTS的数据制作了此表。(图片出自:eetimes.jp)

2016年不仅是Intel启动10nm工艺失败的年份,也是存储半导体开始出现爆发式增长的年份。但是,从图7我们看出,截止到2018年第三季度,DRAM的出货数量基本徘徊在40亿个左右,几乎没有增加。此外,下面来看NAND的出货数量,自2016年第一季度的出货数量为25亿个,2018年第三季度出货数量是其1.2倍,为30.5亿个,仅仅增加了5.5亿个。

关于DRAM,其生产集中在Samsung Electronics、SK hynix、Micron Tech这三家公司,为了不让供给超过需求,他们都在进行生产调整,因此,可以理解为什么出货数量没有增加了。但是,人们对于NAND的印象一直都是“无论怎么生产都不够用”,然而其却仅仅增长了1.2倍,怎么看都令人扫兴!

结果,如图2所示,被称为“Super Cycle”(超级循环)的存储半导体市场的爆发式增长、破裂,除了“DRAM和NAND价格的高涨、大跌”之外并无其他。总之,就是说价格呈现了“暴涨、暴跌”的现象。

此外,话说,存储半导体价格的下一次“暴涨”在何时?

2019年第一季度出货数量为8,800万个,同年的第三季度出货数量为9,800万个,也就是说,半年之间增加了1,000万个。要恢复到2016年第三季度的1.36亿个的出货量,还需要再增加4,000万个左右。如果半年增加1,000万个的话,大约需要2年的时间。

从美国Gartner在2020年1月14日公布的2019年半导体厂商销售额排名可以看出,Intel取代了在2017年和2018年位居首位的Samsung Electronics,时隔三年再次夺取TOP1的桂冠(日本经济新闻1月15日)。是改善14nm++工艺的良率、自2018年起连续2年设备投资规模达150亿美元(约人民币1,030.88亿元)已经奏效的结果,连续失败的10nm工艺也得以启动。如果Intel不能解决处理器供给不足的问题,就无法成为真正的“盟主”!

全球都在注视着Intel,加油,Intel!

笔者简介:

汤之上隆

1961年出生于日本静冈县。自京都大学研究生院(原子核工业专业)毕业后,入职日立制作所。后续16年间,先后在中央研究所、半导体事业部、Elpida(尔必达,外派)、半导体尖端科技(外派)从事半导体细微加工技术开发工作。2000年在京都大学获得工学博士学位。现在,担任细微加工研究所的所长,从事半导体、电机产业相关企业的顾问、分析师的工作。著作有《日本半导体的“失败战争”》、《电机、半导体失败的教训》(日本文艺社)、《日本式制造的败北,零式战斗机·半导体·电视机》(文春新书)

*免责声明:本文由作者原创。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半导体行业观察转载仅为了传达一种不同的观点,不代表半导体行业观察对该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果有任何异议,欢迎联系半导体行业观察。

今天是《半导体行业观察》为您分享的第2193期内容,欢迎关注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uzhinan.com/kj/2935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