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 > 什么是企业家精神?是像任正非、马云把权力交出,不按常理出牌?

什么是企业家精神?是像任正非、马云把权力交出,不按常理出牌?

历史上有名的企业家很多,但称得上伟大企业家的并不多

我们能看到很多企业快速出现,壮大,然后又迅速衰落,消失我国的民营企业平均寿命大约是3.7年,中小型企业的平均寿命更为短暂,只有2.5年;

美国中小型企业的平均寿命是8.2年,而在日本,中小型企业的平均寿命已经超过了10年,达到了12.5年,正向20年迈进。

中国大公司的平均寿命是7-9年,欧美国家的大企业的平均寿命是40年,日本的大企业寿命是58年能把企业做起来,还要能守得住,甚至做成百年老店,活得时间长,能经受住时代的洗礼,这本身就是一种成功与伟大。

其实企业家从来都不缺,缺的是企业家的精神,感受到了这份精神,值得我们赞叹,敬仰,守护 。

几乎所有的公司都有一个起点,就是有企业家精神的人想发起一项事业,他们凭着“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勇气开创了公司,并且还塑造了公司的精神气质。

鲁冠球的故事

我们来看看经济学家是怎么说企业家精神内涵的,熊彼得是第一个拥抱企业家这个概念的主流经济学家,他曾经激情地写出这样的文字:

企业家是经济发展的动力,他们想建立一个私人王国,他们具有征服的愿望和战斗的冲动,他们追求的只是成功本身,而不是成功的果实,他们享受创造的喜悦、改变世界后的满足和冒险的乐趣。这就是熊彼得认为的企业家精神。

企业家精神就是创新精神、冒险精神和不屈不挠的精神,同时作为商人,企业家身上还有商人的对于物质财富永不满足的精神。

我特别尊敬的一个中国企业家,是鲁冠球。

他是新中国建国以来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代民营企业家,那一代民营企业大多都已消失在历史尘埃中了,但是鲁冠球的万向集团仍然是中国最活跃的行业领先者。

鲁冠球是柳传志、任正非、宗庆后这些商界大佬的同龄人,但他的创业却在改革开放前的时代。

鲁冠球第一次创业的时候不到20岁。他到处找人凑了3000块钱,那在当年可是一笔巨资了,办了一个米面加工厂,但是这个加工厂没法挂牌子,为什么呢?

因为当时还是一个私人办厂不但可耻而且犯法的年代,只能偷偷运营,最后也实在办不下去了,3000就都赔光了,为了还钱,他还卖掉了三间祖屋。

没有时代提供条件,其实企业是没法办的。

1969年,中央终于出台文件,批准每个人民公社可以开一个农机厂,鲁冠球忘了曾经赔过的3000块,又变卖了全部家当凑了4000块,带领6个农民开始了创业,这就是万向集团的前身。这一年,鲁冠球24岁。

真正的机遇其实开始于改革开放的大幕拉开。

鲁冠球看准了中国一定会大力发展汽车工业,就集中精力生产汽车的一种零配件,就是万向节,是汽车驱动系统上的一个部件。

1980年全国汽车零部件订货会在山东召开,但是只欢迎国有企业,鲁冠球被拒绝入场,他在场地外干脆铺开两张大塑料布,把万向节摆满一地,堵住了会场门口,引起了汽车厂商的关注,一下子做成了几笔大订单。从此进入快速成长的通道。

到了1994年,万向集团旗下的万向钱潮成功上市,成为全国第一家上市的乡镇企业。今天的万向已经是个千亿级的帝国,被称为民企“不倒翁”。

“杀不死你的,必使你更强大”,尼采的这句话可以看作是企业家的时代注脚。

鲁冠球是那一代企业家的代表,他们能够在一片荒野中建立起一个新的世界,让企业家精神以无与伦比的韧性萌芽,对于这个国家的历史影响,已经远远超越了商业的范畴。

我为什么要强调企业家和时代的关联呢?

这是因为我们今天这样一个互联网时代,对于企业家和企业家精神又有了新的要求。

2017年10月,鲁冠球的创业人生永远定格在72岁,他留下了创新、冒险、不屈不挠和永不满足的历史形象,就是典型的企业家精神的表现。

企业家精神的更多表现

在今天这个时代,企业家精神有另外的表现形式。比如,你看到,为了应对企业家悖论,任正非把自己的权力关在规则的笼子里,马云干脆选择在55岁就离开阿里巴巴。

这是企业家精神吗?

是的。这并没有脱离创新精神,也就是熊彼得说的创造性的破坏,只不过熊彼得认为企业家创造性破坏的是经济结构,而任正非、马云破坏的是自身的路径依赖,仍然是不按常理出牌的企业家精神。

比如你看到,海底捞的施永宏为了大局,把自己的股权近乎免费转让给张勇。

这还是企业家精神吗?

是的,这就是冒险精神。

冒险从来都不是冒进,不是傻大胆,施永宏承担了转让股权后的不确定性,换来了海底捞成为中国餐饮企业第一品牌的辉煌,所以敢投入是冒险,敢争取是冒险,但其实放弃、妥协也是冒险的不同形式,也是有意义的冒险。

比如你看到,季琦认为自己不是管理型企业家,只是创业型企业家,所以他会打下携程和如家的江山后,马上转身离去,把公司留给专业的管理团队去打理,

在我看来,能认识自己的短板,选择合适自己的工作状态并且坚持创业,就是企业家精神中的不屈不挠。

他最后是创办了华住集团并且一直担任董事长至今,其实已经成长为一个出色的管理型企业家,坚持的道路和之前虽然不同,但是不屈不挠的精神依旧。

比如你看到,华为的任正非和信誉楼的张洪瑞,他们个人其实并没有太多的财富,但是他们同样是英雄,

在我看来,这其实还是永不满足的精神,只不过商人是不满足于赚取货币财富,这些企业家是不满足于个人的成功,他们更追求承担社会责任和做出社会贡献。

企业家自觉

所有这些,都是在企业家精神的原有内涵基础上,增加了一个新的元素,我把它叫作企业家自觉,是今天这个时代要成就伟大企业必需的元素。

互联网时代,信息泛滥,环境激烈动荡,技术迭代的速度前所未有,企业家不再是神,必须对自己的能力有自觉,对自己可能会犯的错误有自觉,所以要有取舍,懂进退,关键时候能对自己下手;

同时这个时代民智开启,利益诉求多元,价值观高度差异化,企业家不能再只追求自身利益,必须对自己的角色有自觉,对自己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有自觉,所以要有超越利润之外的追求。

这是这个时代的要求,也是公司治理对于企业家的要求,只有这样,才能在今天把一个企业真正做好。

你会发现,商人和企业家之间隔着的,是企业家精神,而企业家和伟大的企业家之间隔着的,是企业家自觉。

企业家精神已经很难得,这个基础之上的企业家自觉就更难得,正因为难得,伟大的企业家才显得尤为珍贵。

在我读书的时候,那真是书生意气,七个不服、八个不忿,就没有自己干不了的事,觉得做个企业嘛,有什么难的。

但是后来接触的企业和企业家多了,才发现企业家的活真不是普通人能干的,企业家精神真是社会的稀缺资源,伟大的企业家确实值得钦佩。

公司的治与理:

公司的治,核心在权力的管治,权力的收和放,大和小,上和下,公司从初创开始就要设计好,避免后续的纷争不断。

公司的理,核心在权力的管理,权力的统和散,管和控,内和外,公司要勇于接受内外的监督,避免权力的路径反噬。

公司治理,即有应对外部环境的能力,又有调整内部环境的能力,让内外环境取得动态平衡。

“打开即是视角,拓展即是视野”,企业家精神在用视角看全局,企业家自觉在用视野看未来。

最后总结对企业家精神的认识肯体会:

第一、心怀敬畏。

或许是年龄渐长,或许是创业维艰,或许是读过的书、见过的人、遇过的事越来越多,现在无论是下结论还是做判断愈发谨慎,自觉谦卑是因为知道自己的无知,心怀敬畏是因为懂得所能有限。

所以,与别人交流的时候,习惯多用耳朵倾听;需要分享自己的想法时,也会习惯性加上一句“也许我说的都是错的”。

挫折和磨难让我学会尊重现实和他人;让我懂得“真知”应该是自己在不断的修行中经过验证和实践磨合后所形成的。

第二、成长心态。

打工者在遇到困难和问题的时候,容易产生逃避、畏难、抱怨或敷衍心态,想着怎么对付过去。创业者往往会把困难和问题当作挑战和机会,还把很多问题当作机会所在,认为只要能够尽可能完美解决就能发展出新的机会。

第三、自我激励。

财富并不是最能激发创业者斗志的,他们需要不断获得成就感,比如公司发展的里程碑、用户体验的积极反馈、团队战斗力的提升等。行在路上,不断攀登未曾登顶的山峰才是砥砺前行的动力。

最后,用苹果在1997年公司濒临倒闭的时候发布的一则60秒钟的广告《向那些疯狂的家伙们致敬(Here’s to the Crazy Ones)》自勉、共勉!

向那些疯狂的家伙们致敬!他们我行我素,他们桀骜不驯,他们惹事生非,他们像方孔中的圆钉,他们的视角与众不同,他们不墨守陈规,也不安于现状。

你可以认同他们,反对他们,赞美或者鄙视他们,不过你唯独不能漠视他们。因为他们改变了世界,他们推动了人类向前,也许有些人认为他们是疯子,在我们眼中他们却是天才。

因为只有那些疯狂到认为自己可以改变世界的人,才能真正改变世界!

让我们永远“Stay hungry,Stay foolish”。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uzhinan.com/kj/2786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