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 > 差距与挑战:全球化视角下的中国制造业

差距与挑战:全球化视角下的中国制造业

中国工业和信息化

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制造业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大约90%的研发投资是在制造业领域,而70%的出口产品来自制造业。制造业可以有效地激发生产力的提升、创新和贸易,而这些正是决定国家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制造业也是世界产业转移和调整的承接主体,决定着中国在经济全球化格局中的国际分工地位。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的制造业不断地迅猛增长(图1),目前中国制造业总产值已经跃居世界第一位。制造业在中国经济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占GDP的比重高达40% (图2),给一亿三千万人口提供了就业机会(图3)。国民经济对于制造业的依赖性不可谓不高。

回顾过去,中国制造业的强劲成长是由一连串独特的因素综合推动的。这些因素包括:较低的人力成本、完整的产业链、完善的基础设施、较强的制造和设计能力以及庞大的消费市场。以人力成本为例,中国的平均人力成本只有2.1美元/小时,远远低于美国的35.5美元/小时;此外,中国有完整的产业链,例如电子元器件的制造商在中国有3500多家,很多电子企业可以完全实现本地采购。相比之下,欧洲的电子元器件制造商只有700多家。同时,中国也具备完善的基础设施,固定资产的投资在GDP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另外,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教育系统也为制造业提供了一大批有制造和设计能力的人才:在中国拥有高中以上学历的人数已经达到两亿八千万,这个数字是美国的3倍。还有不容忽视的一点是,中国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消费市场,例如2011年全年在中国总共销售了约1500万辆的汽车,这个数字已经远远超过了美国的1300万辆。

展望将来,全球的制造业即将进入一个增长和创新为主的全新纪元。这个新的时代为快速的市场需求变动和越来越多涌现出来的新科技所驱动。而在这个崭新的环境下,发展中国家将不再只是提供廉价劳动力和零配件的来源,更将成为全球制造业的重要市场以及市场推动力量。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近年来,关于中国是否能在新形势下继续保持制造业竞争力的质疑之声层出不穷。的确,制造业在中国的发展面临着一些挑战。这些挑战大体可以分为四大维度:成本、价值链、客户要求和需求变动。中国的劳动力成本在过去十年里迅速增加。相比之下,东南亚和南美等一些劳动力成本相对更低的地方对于外资的吸引力便开始逐渐增强。随着中国制造企业拓展新的地区和渠道,产品数量的激增使得供应链的复杂程度大大增加。同时客户对企业的创新能力、工程和制造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例如在面板产品方面,很多中国企业在质量上与韩国和日本的企业相比还有一定差距。而波动剧烈的经济形势和市场状况也使得企业必须能够更加灵活快速地改变以及时应对,否则很可能重蹈中国钢铁企业的覆辙:过去几年内中国的钢铁企业对于全球市场需求不振反应滞后,不断盲目扩张产能造成供过于求,使得企业本身面临亏损的局面。

制造业五大类型

制造业实际上是个相当笼统的概念,下面分布着许多不同的产业,这些产业在产品、运营和生态系统方面都有着显著不同。例如,钢铁和铝业需要用到大量的能源和原材料,而钢铁和铝业的产品则是重量级的大宗货物。因此,影响这些行业成功的因素就包括了能否掌握采购上游原材料的最佳途径、能否取得低成本的能源和以及采用更为经济的运输方式。相比之下,对于另外一些制造业产业如医疗器械或者半导体行业来说,创新和设计新产品的能力则显得至关重要。这些产业最大的需求是熟练的技术工人以及能够取得更多的资本来进行研发并且升级生产设备。

为了便于对制造业中的不同产业所面临的挑战进行全面细致的分析,麦肯锡全球研究院根据制造业三大宏观特征的组合,将制造业分为五大类型。每个同类型的子行业均具有相似的竞争力来源、受到相似的因素影响、并且在地域选择上有相似的要求。我们认为这种归类方法提供了一个非常有效的框架,该框架有助于对制造业中不同子行业的需求进行全面的评估。而对于公司而言,该框架可以用来理解公司不同业务的演变和发展。以汽车行业为例,其电子元器件的供应商、机械零件的供应商、橡胶和塑料的供应商都有着不同的特性,需要区别对待。

我们是如何进行五大类型的分类呢?首先让我们来观察影响地点选择以及竞争力的三个至关重要的因素:资源密集度(即劳动力、资本和原材料,包括能源所占总成本的份额);创新密集度(即技术变革的速度以及在何种程度上商业化的创新程度能够决定成败);以及贸易密集度(即产品在全球交易的自由度以及企业是否能够自行选择生产设备的所在地以及出口量)。对于资源密集度,我们采用三个参数来衡量:资金密集度、劳动力密集度和能源密集度。对于创新密集度,我们考虑了研发密集度(研发费用占产出增加值的比例)。最后,对于贸易密集度评估,我们使用了两个参数:出口量占工业总产值比例以及价值密集度(体积价值比例)。

结合以上阐述的三个因素以及六条衡量参数,我们确立了制造业的五大类型分类,它们分别是全球创新和本地市场的结合类型(代表行业:汽车、制药),全球科技以及创新业者类型(代表行业:消费电子、电信),劳动密集贸易类型(代表行业:服饰、纺织),区域加工类型(代表行业:食品、饮料)以及基本原料加工贸易类型(代表行业:钢铁、石油)。

这五大类型的制造业中,以区域加工类型为目前中国最大的制造业,该类型行业产值占全国制造增加值约40%(从全球来看,这个类型的比例是28%,位居第二)。这个类型的企业一般集中在靠近消费者的地方和原材料产地。其产品并不需要很多的研发投入,但是生产过程相对自动化程度较高。

中国制造业的第二大类型则是基本原料加工类型,这个行业受能源和原材料价格的影响相当高。由于物流交通成本很大,从地域上来看这些产业也非常接近终端消费市场。

第三大类制造业是全球创新和本地市场结合类型,在全国制造增加值中占14%(从全球来看,这个类型的比例是34%,位居第一)。这个类型的企业研发投入中等偏高,并且需要不断的创新以保持企业的竞争力。这类制造业的产品特性决定了其生产设施需要靠近终端消费者,从而降低交通成本。并且该产业也比较容易受到法规和贸易协定的影响。

第四大类则是全球科技/创新业者类型,产品研发和生产网络对该产业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全球科技/创新制造业的产品,例如电脑、手机等产品,体积小、价值高,物流成本相对很低,可以很快地流向全球各地的消费者手中。

最后一大类制造业,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占据到全国制造增加值中的9%。这个产业的产品有较多的出口需求。企业对于廉价劳动力的依赖性很强,同时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可以在全球范围内比较容易地转移到有便利交通条件且劳动力成本低的地区。

前面所提到的成本、价值链、客户标准的提高以及市场需求变动加剧这四大维度的挑战对于以上五大产业类型有不同形式和程度的影响,各产业应注重于应对对于自身产业类型影响最大的挑战。

制造业各类产业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对全球创新和本地市场的结合类型的产业来说,最大的挑战来自于客户标准的不断提高。这意味着,这些产业需要有更强的研发能力和核心技术,从而针对不断提高的客户标准开发出能够满足客户需求的产品。但从目前情况来看,中国每百万人中研究员和技术员人数仅为852,远远低于美国的4,584。为了能够抓住未来的市场,该产业应该改善研发条件,关注细分市场,避免过度设计,从而开发出真正适合市场的产品。同时也需要注意提高质量和改善品牌形象。

对于全球科技/创新业者类型的产业来说,主要挑战则来自于日益复杂的价值链和客户标准的不断提高。目前全球这一类型的产品已经大多数实现了在中国生产。据统计,有59%的白色家电,50%的电视,70%的手机和68%的电脑都是中国制造。这些企业面临的问题包括复杂的全球范围的供应链,以及激增的产品种类和数量。而企业必须做到的则是,简化产品组合,降低供应链的复杂度并改善设计才能实现持续增长。

对于劳动密集类型的产业来说,最大的挑战是日益增加的劳动力成本和人民币的快速升值,中国的劳动薪资涨幅已经高达16%,大大高于美国的2%。劳动力成本上扬给企业带来了沉重的毛利压力,企业需要考虑继续提高自动化作业的比例以及增加中国以外的布局,把足迹延伸到其他低成本国家,才能保证利润的增长。

对于区域加工类型的产业来说,产业目前高度分散,主要市场分布在三四线城市的广大区域内,使得企业面临复杂的分销网络结构以及高居不下的仓储和物流成本。目前仍有许多企业没有根据客户细分进行网络架构差异化,忽视了仓储的重要性,从而导致运营中存在不少浪费现象,在运输方面过于重视成本而没有考虑到时间和质量的重要性。而在产品方面,仍有很多本地企业倾向于低端复制。

对于基本原料加工贸易类型的产业来说,全球的产能大多数集中在中国,其中钢铁占45%,水泥占70%,铝业占44%,这些产业正面临着严重的产能过剩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企业需要更好的控制好成本才能渡过难关。对于这一产业来讲,原料和能源占到总成本的80%, 显然提高能源效率以及提高原材料的利用率才是成本控制的关键。目前我们常常看到企业在能源改善上主要依赖于技术投资而非流程优化,高层次的能源绩效指标未能有效地分解到执行层面;企业没能拥有良好的能耗计量系统,在运营上没有具体化能源成本,对能耗强调的不够。而在原料成本方面,企业往往只看原料成本,忽略了因质量、等级等因素而损失的成本以及生产成本。另外在决策机制方面,这类企业没有充分利用价值模型来支持采购决策。

中国制造业机会和挑战并存

随着全球经济形势的变化以及政治环境的动荡,中国的制造业也将面临一个更大范围的转变。这些转变包括需求模式的变更,不断增长的投入成本,人才的短缺现象,新技术与创新性的传播,以及政府决策对于制造业的促进与支持等。一些较强的势力已经开始展现出其重要性:例如全球需求更多地向发展中国家经济体倾斜;产品选择的极大丰富从而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增值服务具有越来越高的重要性;低成本区域的薪水增长等等;另外还有一些势力只是刚刚崭露头角,例如能够开发和运行生产工具和系统的技术人才的稀缺,以及在产品设计与制造过程中采用更强大的技术力量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并且对供应链进行更深入的了解。中国的制造业厂家以及决策制定者需要了解这些不断增强的势力及其背后的动因,才能够不断对决策和过程进行适当的调整。不断增长的要素成本将会推动企业提高其自身生产力。在材料科技的发展中将会需要全新的生产工艺;而高效低价的自动化生产设备则能够在许多领域改变劳动力/资本的关系。这些发展趋势将会带来新的风险以及不确定性。从另外一方面来讲,这些趋势又代表着一个全新的时代,在这个时代中,制造业的发展需要采取新的方式来迎合政策的变动。

毫无疑问,在新形势下,中国制造业的挑战和机会并存。依靠传统的方式是很难继续取得成功的。为了应对全球制造业的各种趋势以及中国制造业所面临的挑战,我们认为中国制造企业有三大当务之急需要解决。第一点是实现卓越制造,其中包括改变管理人员重“硬件”(技术工具)、轻软件(理念行为)的观念,两手都要抓;强调一线管理人员的主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解决发展速度过快、一线经验和能力缺乏的问题;克服文化差异,帮助管理者和员工认可持续改善的新工作方式;并且将效率改善拓展到整条价值链上去。第二点是向上游进军,这包括改变对产品开发的理念和态度:摆脱“求快、求便宜”的研发思维定势;改变原有的研发模式,全面均衡地考虑价值链影响,并且遵循创意生成和决策流程,打造规模化的产品设计、培养技能、开发流程。第三点则是适应复杂的供应链,这包括重新思考需求规划:鉴于长周期为基础的需求规划效率低下,规划透明度和跨职能团队合作水平不高,采用分级需求规划,将“铁板一块”的供应链分解成多个灵活小片,提高管理复杂供应链的效率;以及在主动走进内陆三四线城市消费者的同时,重视规划物流枢纽和物流资产的发展。

未来中国制造业的成功关键是以效率为主导而不再是以增长为导向,实现精益生产,排除运营流程中的浪费。在采购方面,需要建立快速的供应链和卓越的分销系统,从而满足老客户的新需求以及新客户的各项需求。在产品设计方面,要能够以按照价值设计理念以最少的投入开发出客户真正需要的产品。在人力效率提升方面,要通过继续提高自动化程度和向低成本产地转移来实现生产劳动成本率的最小化。最后,在能源/材料生产率上,需要采取改善措施达到单位能源/材料投入产出的最大化。

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的制造业能够通过学习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并总结自身的实践来更好地了解市场需求,提高生产效率、实现自身能力的增强,从而在未来的全球竞争中保持领先地位。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uzhinan.com/kj/2315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