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 > 台媒称谷歌停止服务,鸿蒙系统将取代安卓?任正非回应来了

台媒称谷歌停止服务,鸿蒙系统将取代安卓?任正非回应来了

台媒关注到,谷歌(Google)停止对华为GMS(Google Mobile Services)服务,华为Mate30系列手机被证实不能使用谷歌服务。对此,华为创始人任正非谈到,华为推出的鸿蒙系统并不会取代谷歌的安卓(Android)系统。

资料图 新华社记者 毛思倩 摄

据台湾中时电子报10月22日报道,华为心声社区日前刊登任正非接受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CNBC)采访内容,提到了华为鸿蒙系统、安卓系统等问题。

在采访中回答关于鸿蒙操作系统的相关问题时,任正非表示,“华为会加强与谷歌的合作,因为谷歌也愿意与华为合作。希望美国能够批准,华为继续和安卓加强友好合作。我们不会有能力不行的问题,肯定有能力可以做到我们想做的事。”

对于是否会替代安卓系统,任正非还表示,“鸿蒙如果能够有一部分生态,那也是补充,而不是主要的替代关系”,“我们将来不会替代安卓,会支持安卓发展”。

不过,任正非也提到,美国短期内恐怕难以将华为移出实体清单,但华为还是保持开放态度,甚至愿意将技术转售给美国企业,推动全球化。

延伸阅读:

华为正式发布鸿蒙,你需要了解的全在这里!为何能领先安卓系统?

北京日报客户端记者8月9日从华为全球开发者大会上获悉,华为正式向全球发布其全新的基于微内核的面向全场景的分布式操作系统——鸿蒙OS。

随着华为全场景智慧生活战略的不断完善,鸿蒙OS将作为华为迎接全场景体验时代到来的产物,发挥其轻量化、小巧、功能强大的优势,率先应用在智能手表、智慧屏、车载设备、智能音箱等智能终端上,着力构建一个跨终端的融合共享生态,重塑安全可靠的运行环境,为消费者打造全场景智慧生活新体验。

在过去的传统模式下,每一类新形态终端的出现,都会伴随新的操作系统的诞生。早在十年前,华为就开始思考面对未来的全场景智慧时代,用户需要一个完全突破物理空间的跨硬件、跨平台、无缝的全新体验。

华为消费者业务CEO余承东在介绍鸿蒙OS开发初衷时表示:

“随着全场景智慧时代的到来,华为认为需要进一步提升操作系统的跨平台能力,包括支持全场景、跨多设备和平台的能力以及应对低时延、高安全性挑战的能力,因此逐渐形成了鸿蒙OS的雏形,可以说鸿蒙OS的出发点和Android、iOS都不一样,是一款全新的基于微内核的面向全场景的分布式操作系统,能够同时满足全场景流畅体验、架构级可信安全、跨终端无缝协同以及一次开发多终端部署的要求,鸿蒙应未来而生。”

华为还公布了鸿蒙内核及OS的演进路标,将在今年首发的智慧屏产品中率先使用鸿蒙 OS 1.0。未来三年,除完善相关技术外,鸿蒙OS会逐步应用在可穿戴、智慧屏、车机等更多智能设备中。

华为消费者业务CEO余承东表示:

“我们相信鸿蒙OS的推出会极大地提升产业的活力和生态的丰富性,希望鸿蒙OS的推出能够为全场景时代带来更加丰富多彩的体验。我们欢迎全球开发者积极支持鸿蒙OS生态建设,共同为消费者打造全场景智慧化生活体验”。

关于“鸿蒙”

你需要了解这些

↓↓↓

四大特性

据介绍,鸿蒙OS具有四大技术特性:

分布式架构首次用于终端OS,实现跨终端无缝协同体验 确定时延引擎和高性能IPC技术实现系统天生流畅 基于微内核架构重塑终端设备可信安全 通过统一IDE支撑一次开发,多端部署,实现跨终端生态共享

名字由来

不同于别家的"iOS"“安卓”,“鸿蒙”系统的名字来源于中国神话传说,大气且寓意深远,彰显着纯纯粹粹的中国血统。

“云将东游,过扶摇之枝,而适遭鸿蒙。”——《庄子·在宥》 “提挈天地而委万物,以鸿濛为景柱,而浮扬乎无畛崖之际。”——《淮南子·俶真训》 “我所居兮, 青埂之峰;我所游兮,鸿蒙太空。”——《红楼梦》 “混沌未分天地乱,茫茫渺渺无人见。自从盘古破鸿蒙,开辟从兹清浊辨。”——《西游记》

鸿蒙操作系统比安卓系统快?网友点赞,任正非却指出“失误”

据@人民日报报道 ,华为消费者业务今天在其全球开发者大会上正式向全球发布其全新的基于微内核的面向全场景的分布式操作系统——鸿蒙OS。

据介绍,鸿蒙是基于微内核的全场景分布式OS,可支撑各种不同的设备,包括大屏、手机、PC、音响等,对应不同的设备可弹性部署。

央视新闻客户端报道称,鸿蒙OS具有四大技术特性。

1.分布式架构首次用于终端OS,实现跨终端无缝协同体验

2. 确定时延引擎和高性能IPC技术实现系统天生流畅

3. 基于微内核架构重塑终端设备可信安全

4. 通过统一IDE支撑一次开发,多端部署,实现跨终端生态共享

来源:北晚新视觉综合 参考消息 北京日报客户端 每天晚8点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uzhinan.com/kj/1662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