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互联网 > 余额宝的故事-第一篇

余额宝的故事-第一篇

聪明的投资者都在这里


余额宝模式探究系列之一:基金跨界回归本质


《中国证券报》编者按:互联网金融热浪袭来,银行、券商、基金乃至保险等传统金

融机构均无法抵挡它的脚步,要做的唯有顺应潮流。“余额宝”无疑成为这些金融机

构进军互联网金融的一贴催化剂,也为还徘徊在固守与革新之间的机构打开了一扇可

行的门。为了更好地向投资者揭示余额宝的创意来源、成功哲学、技术应用、互联网

金融未来畅想等,余额宝模式创意者和主要推动者——天弘基金副总经理周晓明撰写

了系列文章,与大家分享其触网经历。

在余额宝度过产品导入期之际,我希望利用这个平台,用十篇左右的专栏文章,将我

们在过去两年里的所思、所感、所为以及对互联网金融业务的展望,坦诚而负责地与

大家分享。

我经常自称是“卖基金的”。2009年离开当时如日中天的老东家筹建新基金公司,本

以为当上总经理就能搞点更高端的事,没成想最终还是在2011年8月来到天弘这个小

公司继续“卖基金”。但我明显感觉到卖基金的环境变了:银行的门难进了,媒体的

报道难看了,朋友们对我重回基金更多的是“挖苦”和同情。一句话,行业公信力下

降,发展举步维艰,一面是银行理财产品和信托产品的大发展,一面是基金行业的边

缘化。以我的观察,一些大公司由于底子厚,日子过得还不错;而中小公司,不少在

走着加大风险拼业绩、加大成本拼渠道的路子,以此备战下一轮“牛市”,希望在下

一次客户排队买基金的盛宴中修成正果或者一鸣惊人。我觉得这两条路都行不通。拼

业绩,风险大,不靠谱,而且客户对基金业绩的敏感性越来越低,拼着了都没用;拼

渠道,一不小心就会砸出财务窟窿,从而很可能死在牛市梦里或黎明之前。我当时

说“小公司走老路,干是找死,不干是等死。”所以,我找到的路一方面是产品创

新,“让基金走进生活”;另一方面是营销创新,搞直销。直销拓展方式最初设想是

低成本网点和电子商务两条路,但由于祖国明和拟议中淘宝店的出现点燃了预期,我

们选择了后一条路,通过一年半的坚持和努力,最终实现了余额宝模式。

余额宝模式是什么?要做什么?我认为它有三个呈现和三个承载。之所以用上面这么大

篇幅阐述背景,是想更好地表达它的第一个呈现:一只新型基金。不想说它是个创新

基金,因为在传统基金的维度中,它实在没有太多创新。但它确实又与传统基金长得

不一样:纯直销,告别银行销售;傍上了新“大款”,“大款”还拿它当自己的事

办;客户定位于“月光族”、“小白”客户,1元起卖的“屌丝理财盛宴”引来众多高

富帅围观并参与;7*24小时,随时随地,触手可及,不排队、不填单、也不被网上开

户折磨,不用怎么学习就会用;每天早起看收益,快乐一整天,自媒体谈攻略、晒账

户、感慨“菜包子变肉包子”的小幸福,偶尔也吐槽收益比昨天低;活钱放入余额

宝,要花时直接当钱使,各种购物、交费、转账都能用……这是一般意义上的理财吗?

这是基金吗?但它确实是《基金法》约束下的经证监会核准的货币基金,它以天弘为唯

一销售机构、以支付宝为唯一直销推广平台,对接数亿支付宝实名用户,成为网络购

物支付人群的一个开放式解决方案。

在这样一只新型基金身上,主要发生了两件事:一是只不过做到了一些基金本来该做

的。包括客户定位、功能定位回归了货币基金本源;降低了门槛,让更多普通人能使

用;降低了成本,给客户让利;让最渴望把基金做大做好的机构(基金公司)卖基金,

避免销售机构与客户的利益冲突;清晰透明披露信息,便捷亲民地传导信息;每日结

转,收益清晰可见等等。二是把基金搭载到互联网平台上,借助支付宝这样一个亿万

客户的一站式生活平台,让客户“捎带手”享受理财服务,并把理财服务与生活需求

紧密地自然结合。当然,支付宝的信用背书、客户号召力、电商经验和平台资源极大

地帮助了产品的运营和推广,这个话题在后面的文章中另行展开。这里我想说,很多

人评价说余额宝是一个重大创造,从基金行业、互联网电商行业历史看是这样的,但

我更想说,这其实是回归本质。很多的创新何尝不是回归本质,比如智能手机,让人

们从敲键盘、用笔写字,回归到孩童般的用手指“点”和“划”。也许作为零售业务

的共同基金本当如此。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uzhinan.com/hlw/2508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