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娱乐 > 电影 > 《卢旺达饭店》我们不曾听见,二十五年前的卢旺达人在哭泣

《卢旺达饭店》我们不曾听见,二十五年前的卢旺达人在哭泣

最近在朋友的推荐下看了两部关于第三世界黑人的豆瓣高分电影——《上帝之城》和《卢旺达饭店》。如果说看完《上帝之城》之后让人充满了愤怒,那么在看完《卢旺达饭店》之后我则只剩下了悲伤和绝望。

《卢旺达饭店》是一部由英国、南非、加拿大和意大利四国于2004年共同拍摄的战争片。影片由特瑞·乔治执导,唐·钱德尔、苏菲·奥康尼多、杰昆·菲尼克斯和尼克·诺尔特等联袂主演,电影于2004年9月11日在加拿大多伦多电影节首映。

《卢旺达饭店》海报

该片取材于发生在1994年的卢旺达大屠杀,以此为背景由真人真事所改编,这也是为什么电影从头到尾都充满了真实感。

躲藏着的保罗

在1962年卢旺达宣布独立后,胡图族和图西族两部族之间的矛盾重重,多次发生冲突,战事持续不断。

保罗

1994年4月6日,一架载着卢旺达胡图族总统的飞机在卢旺达首都上空被火箭击毁,这也引发了胡图族与图西族两族的互相猜疑,从而爆发了一场规模空前了武装冲突和种族大屠杀,被胡图族种族主义者控制的电台为大屠杀的行为煽风点火,在这样的时刻,失控的人群在媒体的好早下四出搜寻和杀死图西族人,空气中弥漫着血腥的味道。

维和部队无法控制局面

而在大屠杀发生的时候,有一个名叫保罗(唐·钱德勒饰)的胡图族饭店经理却敞开了温暖的怀抱,他经营者当地一家云集着欧洲游客和军界政要的高级酒店,八面玲珑的运用一切关系尽心的呵护着饭店的顾客们。而保护自己的图西族家人和朋友则成为了他的首要目标,但是联合国维和部队的无作为和世界媒体的隔绝让保罗非常绝望,保罗坚持着自己的信念保护着在酒店中避难的1268名当地居民到了大屠杀结束。而保罗的酒店也成为了卢旺达这片人间炼狱中为数不多的生命绿洲。

保罗庇护着孩子

这是一部以“战争”和“种族屠杀”为题材的电影,你可能会立刻想到《辛德勒的名单》《穿条纹睡衣的男孩》,他们有相似之处,但是却又有所不同,《卢旺达饭店》全片都充满了绝望和悲哀。

西方摄影师与保罗

作为影片中最大的冲突便是不同族群的分歧,其实这个分歧完全不是卢旺达人自己所造成的,在当时的卢旺达,胡图族人占85%,而图西族占15%。他们深山过的区别基本可以不计,但是在殖民时代,卢旺达是属于比利时的殖民地,而当时的比利时人为了方便自己的殖民,将身高,鼻子的高度,肤色的小差异将卢旺达人分成了两部分,更高更白的图西族和略矮也更黑的胡图族,并且让图西族作为更加高级的人种对待,将其放置于统治阶级,长期压迫胡图族,而在卢旺达独立之后,比利时又将统治权交给了胡图族人,胡图族人回想自己被图西族压迫的日子,不由得仇视起图西族人来,矛盾就此激化。

卢旺达种族隔阂的开端

卢旺达独立之后两个种族的矛盾就从未停止过,影片最开始就是胡图族的极端主义底下广播进行种族歧视宣传。保罗经常去购买酒店补给物资的商人,也带有极端的种族倾向,后来在大屠杀中成为民兵组织的领袖。

拥有极端种族倾向的商人

实际上这就是我们说的冤冤相报何时了,到了1994年的时候两个种族的冲突可以说达到了一个顶峰,不仅仅有历史旧怨的残留,这个时候西方罔顾实际情况,以终止经济援助要挟卢旺达实行多种族多党制度,所以当时的总统是胡图族人,总理和几位部长确实图西族人,可以想象两个怀有积怨的种族,在没有完全和解的情况下,联合政府的管理必然是非常混乱冲突的。

胡图族人开始滥杀无辜

在当时国内种族矛盾冲突眼中,政府行政和国家发展都有很大困难的情况下。胡图族的总统中途明白种族和解的重要性,因此在周边国家的调解下达成了和平协议,这是影片开始是酒店里的人欢呼达成和平的背景。但是胡图族和图西族的激进分子都反对和平协议,胡图族的总统在完成谈判之后所乘坐的飞机就被击落,这件事直接导致了大屠杀的发生。

胡图族人开始滥杀无辜

就在总统身亡后一天,大屠杀就开始了,这让人非常怀疑坠机事件是胡图族的激进派有组织的实施,也可见两个种族的矛盾之深。影片中胡图族民兵丢过来带血的联合国士兵头盔,就是在总统飞机被击落逝世之后,胡图族报复性的杀害了图西族的女总理和部长,同时杀害了保护他们的比利时士兵,逼迫比利时维和部队撤退。

维和部队只能救援白人

影片里的保罗机智而勇敢,他是温和派的胡图族人,他通过贿赂和威胁的方式,尽全力来保护酒店这块最后的绿洲。他发动所有有海外关系的人不停打电话和写信,唤起国际社会和其他国家对卢旺达的关注。他最终得以挽救大约1200名的难民,虽然相对死去的100万图西族人来说,简直就是沧海中的一粟,但对于人类野蛮屠杀中而言,这无疑是人性光辉一面的闪光。但就整体而言整个屠杀没有被阻止,当图西族的武装将胡图族的军队和民兵打败后,这场屠杀才开始接近尾声。

保罗庇护着孩子

联合国对卢旺达大屠杀没有起到任何作用和价值。为什么当时联合国会对卢旺达采取冷漠和无视的态度呢?当时国际社会的形式非常复杂。美国刚刚在索马里经历了“黑鹰坠落”的惨痛教训,并被国际舆论批评是为了那里的钻石,所以无意在卷入当时的卢旺达内战。法国当时在非洲有很大的影响力,因为包括卢旺达在内的大湖区都是法国传统意义上的殖民区域。但当时法国是采取支持胡图族的态度,给予胡图族很多的物资武器训练。甚至当大屠杀开始的时候,采取完全漠视生命的态度,对于逃到法国部队驻地的图西族不予接受,任凭他们在营地外被屠杀,甚至不少传闻说法国部队参与了大屠杀。

《黑鹰坠落》

在图西族重新掌握卢旺达政权后,跟法国的关系急剧下降,当法国法庭根据少量的证据拘捕卢旺达高官后,卢旺达做出强烈的反映起诉法国前总统、总理、部长和军队高官,指责他们直接间接参与导致了卢旺达大屠杀。这也是法国和非洲附属国之间矛盾的集中爆发,最终导致法国在非洲影响力急剧下降。

联合国维和部队的无作为

就像那个美国摄影师对保罗说的“当人们看到这条屠杀新闻的时候,他们会说:‘天啊,太恐怖了’。然后继续吃自己的晚餐。”这不仅仅是其他国家政府地卢旺达的冷漠,也是普遍民众对于发生在他国事件的漠视。我们的新闻媒体都在报道发生在其他国际的暴乱惨剧,但我们真正关注的有多少呢?毕竟大家都有自己的日子要过。

摄影师表达除了西方世界的冷漠

事实上,现在很多国际上遗留的问题,都是西方殖民者当年留下的祸根。比如卢旺达的种族歧视和冲突、比如印度和巴基斯坦的领土争端、比如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的纠结。太多的事情都是那些伪善的殖民者留下的,然后他们拍拍屁股走人,或者重新一调停者裁判者的身份出现,对着他们自己造成的祸事指手画脚,充当救世主的角色,人类是不是过于可悲了呢?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uzhinan.com/yl/606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