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娱乐 > 电影 > 《信条》:影迷多谢诺兰献神作,“赶走”观众不愧是你

《信条》:影迷多谢诺兰献神作,“赶走”观众不愧是你


文/慕容天涯

诺兰这一次的《信条》是他封神之战的分水岭,遭遇战谈不上,但是至少是一次阻击战。我们的诺兰大神新作此番遇到了不小的争议,影迷和观众间泾渭分明的评价,让《信条》从豆瓣等国内网站上映前8.3的高分已经在当日降到了8.1的分数,甚至还会用下探的空间和可能。

两极:《信条》是什么样的电影?


《信条》之于诺兰,是一次冒险尝试?还是故态复萌?我认为是后者,诺兰对于故事中时间的概念解读与新奇叙事手段的运用都再创新高。但是其故事本身的晦涩与复杂程度也是其从影以来之最,于是比起并不太难懂的经典前作《盗梦空间》和《星际穿越》,观众容易因为要去注意细节理解故事进而分散精力,最终在结局的高潮到来时难以完全被代入,不会产生一气呵成之感,只留难懂艰深印象,从而影响到对影片的整体评价。


烧脑烧掉了观赏的体验,视听的升级也难以完全抵消中段剧情复杂起来之后的不适感。所以普通观众一脸懵逼,冲着大片名头来,却云里雾里看得糊涂不已;影迷奔着诺兰大神去,烧脑开始细节不断二刷预定伏笔应验叙事手段高超,走出影院直呼过瘾年度最佳。

《信条》是影迷狂欢,观众灾难。实话。


两问:《信条》如何看懂?是否烂片?


两个问题:《信条》是不是烂片?《信条》怎么能看懂?


首先,《信条》如果是烂片,那么世界上的好片就屈指可数,经典便绝无仅有了,这是目前近年来院线电影都不应错过的奇观之一。

它拥有商业大片的顶配视听体验。


《信条》这片子太像李安的《双子杀手》了。显然这是两位大神导演对于电影新技术的尝试与执念带来的个人化影像风格依旧,但是个性化观看体验的作品。120帧对上4K,再辅佐IMAX,大神们习惯把能用上的电影新技术都填满,这年头算得上很诚意了,毕竟这是真金白银砸出来的。再者,配乐此番好得有些抢戏,也尽其所能的有些聒噪。很像是当年评价冯小刚《夜宴》里谭盾的配乐,“像是从始至终有一架直升机在耳边轰鸣”,稍显过犹不及。

再者,高强度叙事,凌厉化剪辑,比之迈克尔贝传统商业片导演还迷恋4到6秒的中镜头,诺兰对于快速剪辑和平行蒙太奇的执著运用简直到了疯狂的地步,每看一分钟都感觉像是把传统好莱坞商业大片开了倍速,但是不迷恋主观视角和手持摄影是其奥义所在,看得快不等于看得晃,这让吃过《谍影重重》系列在大银幕上前排就走暗亏的影迷窃喜不已。

所以说,从爽的角度,《信条》是彻彻底底的牛A电影!

开篇歌剧院空袭,到飞机场爆炸,再到公路车队抢劫,直至片尾大决战,每一个画面的想象力和震撼程度都是好莱坞A级别大制作的片尾戏份高度,一片顶四片,货真价实,童叟无欺,全程实景,别无分店。


两向:诺兰和电影一起做选择


最后,说说烧脑。

比起《盗梦空间》这样的超级头脑风暴,《信条》少了些流畅,多了些晦涩。红蓝密室段落是分水岭,电影在影迷那里成神作,在观众那里变天书,在苛刻的评论人那里成为靶子。

说真的,一遍就看懂可能性不大,观看后配合官方或者半官方剧情解读才是良方,很多评论网站里已经有了全剧情解析。你只需要抓住反派与录音的关系,重新捋顺便可看懂。

实际上,这片子的主题看似时间的正反,实则导演诺兰和影片角色们一直在时间的正与反的掩盖下,做着一道道选择题。男主选择过去或者未来,女主选择生与死,反派选择毁灭与否,尼尔选择来或不来……每个人的选择,成就了这一生或前生今世。

选择二字,是你和电影,在银幕上下,都逃不过的话题。


综上所述,我给了《信条》4.5/5的评价。只因为还算影迷,挚爱诺兰,细节略懂,整体享受,那就没理由不喜欢这电影。最后老规矩,在世道如此,人人选择,彼此皆难的时代,感谢还有人为自己和影迷喜爱的类型奉献着新意满满的作品,就够了。

谢谢诺兰,不愧是你。


整体质量:★★★★☆

演员表演:★★★★

音画效果:★★★★☆  

娱乐指数:★★★☆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uzhinan.com/yl/3868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