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娱乐 > 电影 > 问题少年对“父亲”的终极致敬:特吕弗和他的《四百击》

问题少年对“父亲”的终极致敬:特吕弗和他的《四百击》

特吕弗曾经说过:一个导演所有的电影,就是他一生的编年记。


01

《四百击》拍摄于1959年,是法国新浪潮发起人之一的弗朗索瓦·特吕弗的特吕弗的半自传体作品,探讨了一个13岁男孩的生活和内心世界。

新浪潮时期最重要的一个概念——作者电影,也与特吕弗有着很深的渊源。


他倡导:拍电影,重要的不是制作,而是成为电影的制作者。这就把电影从僵化的工业流程中抽离出来,成了一种更为私人、更为自由的表达。

02

这部电影也带有新浪潮时期作品的共同特点:低成本投入,大量启用非职业演员,强调感受大于叙事,多采用手持摄影,镜头运用更为灵活,很多作品带有导演的自传性质,描写的是他最熟悉的生活经验。

五十年代的欧洲,在经历过二战之后百废待兴,影片一开始,就以移动中拍摄的巴黎街景,奠定了全片浓重的沉闷基调。

特吕弗在电影中塑造了安托万这个问题少年,正是他自己童年的缩影。母亲的偷情、继父的冷漠、老师的错怪,学校和家庭都成为他时刻都想逃离的地方。

影片采用的是“生活流”的方式叙事,全片没有强烈的戏剧冲突,情节之间的联系也并不紧密,导演旨在通过一些零散生活片段的表现,来展示当时男主角所处的社会环境和心理变化。


03

影片的结尾,是一个长达3分钟的长镜头。

安托万从少管所逃出,一路小跑,跑向大海,跑向自由的天地,那是他一直向往的地方,是自由的所在。然而,镜头把这一切都冷静客观地记录下来,仿佛是现实在他身后步步紧逼,让他无处逃脱。他的脸上没有出逃后的惊喜,而是更加迷茫的表情。

终于,镜头停在他转身后惶恐的面容上,戛然而止。

对于一个十三岁的少年,他能跑到哪里去呢?无论家还是学校都没有属于他的地方。

在全片压抑灰暗的基调中,唯有逃课时的安东尼是快乐的。在飞速旋转的圆筒里游玩的安东尼,以运动的视角看着围观的人群,感觉到一片模糊。其他人的注视在他看来似乎并不重要,此时的他已经位于快乐的巅峰,可以将一切困扰抛之脑后。


04

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内心世界,有自己想要成为的那个人。对于少年安托万来说,他最崇拜的人要数法国大文豪巴尔扎克。

他在家里秘密把这位文学家的照片供奉了起来,在写作课上也希望能一展文采,结果作文被老师质疑,供奉巴尔扎克的神龛也因一次意外被父母发现并摧毁。

法国新浪潮的鼻祖要数安德烈·巴赞,他的理论文集《电影是什么》提出长镜头理论,对电影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直到现在仍然是影视学院的必读书目。

早年不幸的特吕弗视巴赞为自己真正的父亲,在艺术理念上都与巴赞一脉相承。遗憾的是巴赞在《四百击》上映之前就去世了,没能看到这部向他致敬的电影。

05

在片中,导演多次使用了长镜头的表现形式。

作为一种与剪辑中的蒙太奇相对的美学理念,巴赞认为,蒙太奇的技法太明显,是一种强加的手段,让观众被动思考。只有长镜头能够保证被摄物体的客观性,让观众自己去寻找镜头中的真正含义。

影片中最有名的要数片尾那个奔跑的长镜头,将小男孩的无助表现了出来。

此外,在表现学生晨跑的场景也使用了俯拍的长镜头,表现学生的调皮,趁老师不注意偷偷溜走。突出安托万流浪街头,靠偷牛奶为生。

离家出走的安托万在天未亮的街头游荡,他想要偷一瓶放在路边的牛奶,一次次小心翼翼地试探,得手后慢慢喝光的满足,看得让人唏嘘。

他被警车带往少管所时天色暗淡,在昏暗的路灯映照下,我们看到了一脸安静的安托万无声的眼泪。

06

影片是特吕弗青少年时期的一个缩影,但任何看这部电影的人应该都能够找到自己童年的影子,都曾经拥有过安托万的迷茫。

安托万代表了不被教育系统和家庭接纳的边缘儿童,他的未来人生注定将是一片灰暗。

童年经历当中的每一件小事都在无形中塑造着我们的人格,后天的教育需要社会和家庭的共同努力。无论是学校还是家庭,都在培养下一代的人才,如果不能从过去的失败经验中总结教训,历史将不断重演。



本篇作者

狗儿

影视文艺工作者和爱好者,曾漂在北美,任电视台出镜记者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uzhinan.com/yl/3862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