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娱乐 > 电影 > 《电影意志》:从演员、导演、观众三种群体的进化探寻电影的秘密

《电影意志》:从演员、导演、观众三种群体的进化探寻电影的秘密

电影意志?光看书名,就让人产生了些许困惑。电影怎么可能拥有自己的意志呢?随着阅读的推进,我被作者王小鲁博士的文笔与观点所折服。书中谈论的范围不仅仅是对电影语言的评判与解读,还涉及到历史、纪录片、新技术、社会学等领域与电影的关系。这让我先前对于电影局限性的看法有了新的广阔视角,并对电影意志这个观点有了自己的思考。

《电影意志》这本书分为三个部分:通往自由电影、由静观到介入、重建电影院运动。书中是由26篇给媒体撰写的文章和演讲整理而成。“通往自由之路”回顾了20世纪80年代与90年代中国影坛的代表作品和人物,及电影发展的历程。“由静观到介入”则回顾了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的DV运动。“重建电影院运动”对21世纪电影产业化的观察做了记录,并对电影前景有了新的畅想。

下面,让我们从演员意志、导演意志、观众意志三个层面谈一谈对“电影似乎也拥有自己的意志”这个观点的解读。


演员意志——没有个性的人在进化

2000年前后十年,独立剧情片中的人物似乎都没有让人记忆深刻的形象,就像是那种“没有个性的人”。

究其原因,有以下两种意见。

其一,很多独立导演没钱去请专业演员,而业余演员表演的又不够细腻、准确。因此,导演“将错就错”的不再给演员特写镜头。这种从表演到摄影技术的不充分性,导致了人物个性的不鲜明与扁平化。

其二,导演是有意为之,用尽量避免表演难度的方式来实现人物的“无名化”。目的是为了反应小人物在面对外部世界的强大压力时,个性早已被摧残,导致人物没有自己的想法与行动,这似乎也符合现实逻辑。

不管是上述哪个原因,演员的意志并没有被充分体现,人物的个性与主体性也显得非常稀薄。甚至有人对导演的这种有意为之的做法提出了质疑,发出了如下疑问:到底是一个有个性的好演员演没有个性的人物演的好,还是没有个性的普通演员演没有个性的人物演的好?

2005年王小帅导演的电影《青红》中,青红的扮演者高圆圆就受到了一些批评。反对者认为青红这个角色过于平静内敛,在与父亲的激烈对抗中并没有展现出应有的主体性,发表自己的看法,活得非常被动。

“主体性”这一哲学术语,指的正是每个人在实践过程中将展现出来的自主、主动选择自己生活方案的能力。

历史原因,导演有意为之,还是演员原因?奇怪的是,2010年后,“没有个性的人”在不断进化,这类角色开始展现出细腻的感受性,并且有了某种行动力。

2014年,王小帅导演的另一部电影《闯入者》,角色老邓内心中的恐惧、愧疚、敏感、焦虑的独居老人形象展现的淋漓尽致,自由意志得到了充分体现。

正如《电影意志》的作者王小鲁说:“中国电影里面大部分角色的性格深度和行动方式都需要一场艰难的进化,当然,这代表我们所有人的内在世界还需要一场进化,而外部世界还需要一场改革。”


导演意志——如何通过影像去传达

导演作为电影制作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是在用演员来传达自己的想法与观点,然而受电影审查制度、资本方、文化批评、观众喜好等因素影响,导演意志并不能得到充分表达。

很多人说,导演作为艺术家,要么彻底坦诚地表达,要么就不表达。但如果不考虑客观外界因素,最后的结果必然就是想要彻底表达却表达不出来而放弃表达。

也许导演表达的不够充分,不够深刻。但在现实环境下,面对来自各方的压力,能够用完成的作品敢于表达自己内心世界的一部分已经非常难能可贵。如果我们仔细分析电影,往往能看到导演的个人意志在电影中显露。

《芳华》这部电影的上映带来了两极分化般的评论。觉得不好的观众认为,《芳华》中文工团墙壁刷的那么雪白,用柔光来处理俊美男女演员的舞姿等现象都是对过去的粉饰。而结尾处两个被侮辱的人来一个大团圆的结局,使得整部电影的批判性不够。另一部分观众则认为电影后半部有着强烈的批判与攻击性。

对于这种现象,有人指出了导演的用意。我们所有人都痛恨暴力,但导演却喜欢在影片中充分展现暴力,观众也爱欣赏暴力,我们总是会出现这种互相矛盾的复杂心理。对于过去,我们常常是既痛恨又怀念,《芳华》就是如此。还有一个原因则是商业电影的规则,通过运用美学的展示来吸引更多群体的观众。

至于结尾的处理引来一些人的不满,其实这并不代表导演的创作信念与电影信念。这个看似岁月静好但有些多余的尾巴,是为了应对某些强烈的反对意见。

在如今这个商业社会,一部电影作品的完成要考虑到受众群体、环境、资本等众多因素,导演如何通过影像去传达,如何做出取舍,往往是导演个人意志的体现。在不知不觉中,导演的意志也随之进化。


观众意志——品味、立场的互相较量

莎士比亚曾说:“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们眼中的哈姆雷特是否与作者莎士比亚心中的一样?又或者我们心中的莎士比亚形象是否会随着自身年龄与见识的增长在变动?

我们每个人都有着各自不同的生活环境、人生遭遇,这让我们形成了不同的品味与立场。我们的观影偏好与评判标准各不相同,对于普通观众如此,对于影评人也是如此。

用本书作者王小鲁的话说:所谓影评之争,只不过是一个有成见的人和另一个有成见的人之间的斗争。

现如今,有一个有趣的现象,电影领域充斥着大量娱乐片与低俗影片。究其原因,是因为电影观众中多为90后与00后。出品方发现这些群体的生长环境多来自于日本创造的二次元世界,品味单一,宛如哲学家赫伯特·马尔库塞眼中“单向度的人”。

“单向度的人”是指在资本主义工业和技术对人的控制下,这些人群变得品味单调,失去了批判能力。

为了迎合这部分观众,娱乐片开始大行其道。

对于艺术评判标准,我们并不能贬低娱乐片的价值,开始抵制、甚至反对它,而是要思考如何让其它形式影片更受欢迎,避免让娱乐片成为影院的唯一选择。

也许日后10后会成为娱乐片主要的受众群体,但随着品味的变化,90后、00后等年轻观众也会进化出新的意志。

《二十二》这部于2017年上映的幸存慰安妇题材的纪录片,原本并不被大多数人看好,甚至可以说是票房的反面教材,但最后却斩获了近2亿票房。这恰恰说明观众意志随着品味与立场的变化在进化。


结语

一部完成的电影作品充斥着导演、演员的个人意志。除此之外,观众也会跟随自己的意志对作品做出各种不同的解读,甚至随着时间的推移,观念也在发生变化。

人类意志创造了电影,用电影对人类意志进行表达。随着导演、演员、观众的信念在进化,电影也随之进化,似乎拥有了自己的意志,在遵循着自身的艺术发展规律。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uzhinan.com/yl/3768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