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娱乐 > 电影 > 以《英雄》为例,解读张艺谋的色彩美学,在电影艺术中的极致运用

以《英雄》为例,解读张艺谋的色彩美学,在电影艺术中的极致运用

电影是一门视觉艺术。一部电影的美感营造,需要画面、色彩、构图、空间等各个视觉元素的合理搭配,而其中作为最具视觉冲击力且最易被人们认知、理解的,便是色彩元素了。

色彩在电影中的地位与导演密切相关,它是导演风格的体现,而提到它,就不得不提到国内把色彩艺术运用得炉火纯青,甚至已经成为个人电影象征符号的第五代导演张艺谋。

在他的电影中,色彩不仅仅是营造场景氛围和人物心理的工具,更是传递主题意识,影响影片整体艺术水准的关键。

2002年,一向以文艺片见长的张艺谋,在面对电影全球商业化的挑战时,用一部《英雄》完成了个人的转型。他将中国武学意境与动作片的暴力美学相结合,成功开启了中国商业电影的产业化时代。

这部作品在当年收获了2.5亿人民币的票房,而且还荣登美国时代周刊评选出的“全球年度十佳电影”榜首,并获得了第75界奥斯卡金像奖的提名,可以说是中国商业电影在国内、国外同时绽放的高光时刻。

影片中,张艺谋正是将独特的色彩设计和构成,完美地融合进故事情节、人文特色以及思想内涵之中,诠释出蕴藉而唯美的东方韵味,以及何以为英雄的哲学思辨。

这部色彩美学在电影艺术上达到极致应用的经典之作,直到18年后的今天,仍然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1.用色彩烘托环境气氛,诠释不同叙事视角下的情感基调

《英雄》的故事背景设定在战国后期,秦国在群雄纷争中雄霸一方,并有统一天下之势,而不满于秦王野心的各路侠士,纷纷伺机刺杀秦王。

其中,唯赵国刺客长空、残剑、飞雪三人最为秦王忌惮,后者下令凡能击杀三位刺客者,封官进爵,并可在大殿上近秦王数十步。

从小在秦国长大,但本是赵人的剑客无名,与长空、残剑和飞雪密谋,想以三者的假死引得秦王召见自己,并在十步之内完成刺杀。

但最后,在社稷苍生与天下宏图面前,无名还是选择了放弃,并以死明志,希望秦王能够结束经年战乱和恩怨,还百姓和平。

影片的故事情节并不复杂,张艺谋将它切割成三个版本的主体故事,并用色彩代替语言表达,来描述和呈现它们。

精妙的是,不同的叙事视角下,情绪基调和主题思想各不相同,而色彩仿佛有了自己的生命力,向观众娓娓道来三个时空下的不同寓意,让整个故事变得丰富起来。

(1)黑与红——无名的讲述

秦王邀无名上殿后,无名讲述了整件事的经过,为了衬托他半真半假的描述,这一段故事的主色彩是黑和红。

无名首先讲述了自己在棋馆里对战长空。他们的对决是在秦宫武士的注视下进行的,也就是有着秦王的审视,此处充满压抑之感,影片用黑色作为背景,再合适不过。

而当他编造残剑与飞雪互相猜忌的矛盾时,所有人的服饰都变为了红色。

他用离间计来挑拨残剑 、飞雪,而两者心中的躁动使得他们自乱阵脚,飞雪竟在盛怒之下杀死残剑,红色代表了这种冲动、暴戾和怀疑的情感。

一对热恋中的男女自然容易做出傻事,而无名所要表达的意思也是如此,整个故事都被艳丽的红色所渲染,躁动的基调不言而喻。而其中,也隐隐透出无名对于刺秦的渴望,以及对黑色之秦的反抗。

(2)青蓝——秦王的推测

然而,内心缜密的秦王并没有就此相信无名的话,转而说出了自己的推测。

叙事视角转向了秦王,此时故事的整体色彩转变为青蓝色,褪去了红色的紧张,环境氛围变得庄重与冷静起来。

正所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此处也证明了秦王本身要比无名想象中的强大,同时为后者心智的动摇埋下伏笔。

在秦王的推测中,无名为了接近秦王而行刺,需要至少两名捐助者,长空因为认识无名而成为第一个,而无名找到残剑、飞雪的时候,两人会因为彼此爱得太深,而担心对方安危,抢着去做倒在无名剑下的第二个捐助者。

此时,他们身上的蓝色就代表着深情与牺牲。习书悟道的神仙眷侣,最后为爱情勇于赴死,这种色彩衬托出了他们超凡脱俗的气质,以及爱之深、情之切的伟大。

(3)白色——事实的真相

经历了黑色的威严,红色的激烈,蓝色的深沉,事情的真相终于在无名和秦王的叙述中逐渐明朗。

而白色正是象征纯洁和真理的颜色,同时,它也有一层残酷现实的意味,所以张艺谋在讲述故事的真相时,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白色基调。

在白色的整体氛围中,无名是自小流落秦国的孤儿,飞雪是一心想着复仇但又不得不被情所困的女子,而残剑是胸怀天下而隐姓埋名的书生。

他们有过痛苦,有过孤独,也有过刺杀秦王的机会,但是他们都没有这么做,这便是在梦想与现实间,不得不接受的无奈。

无名最后放手,是因为他守住了自己的初心,为尽快解决天下人的疾苦而选择妥协;飞雪和残剑则是爱恨交织了一生,最后回归素净真实的情感,共同赴死,不分彼此,而这也是他们最好的归宿,也只有洁白的底色可以诠释。

三个不同视角下的故事,用色彩勾勒出了各种丰富的情感波动,也同时塑造和雕琢了人物的性格。

看似《英雄》只是把一个故事的重复叙述和推翻,但暗藏在叙述背后的主体意识和所处情境,却有各自不同的意味。

张艺谋用色彩将观众的情绪与故事人物的情感纠缠在一起,或激动,或惋惜,极大地渲染了成为英雄道路上的坎坷经历与心理波折,让观众看后也为他们的大义所折服和感动。

2.用色彩勾勒画面场景,呈现富有东方特色的人文意象

《英雄》之所以能够在国外媒体收获极高评价,除了电影本身的艺术性之外,还有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展示。

它将色彩运用到每一个画面的设计中,通过不同的象征意味,呈现了极富想象力和诗意的视觉效果,将独特的东方人文底蕴展露无疑。

(1)色彩在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色上的肆意挥洒

影片伊始,便是一队以黑色为主的秦军带无名回城复命,马蹄声声,尘土飞扬,来势汹汹。

无名身着黑衣,沿台阶缓步上殿,满朝的文武及数千甲士分立两侧,身着黑衣,穿戴黑甲,巨大的秦宫庄严肃穆,给人强烈的秩序感和压迫感,也从侧面展现秦国的强大。

接下来几个场景的建筑,亦有色彩上的勾勒。如无名与长空战斗的棋馆,是以灰黑色为主,结构空旷简单的多,仿佛是专门为武林高手过招而支起的擂台。

而无名与飞雪舞剑的书馆,色彩就变为了鲜艳的大红,这种舞文弄墨的地方,本就是中华书画艺术浓墨重彩的一笔,自然要令人眼前一亮。

以上种种,都是张艺谋用色彩在渲染中国古代的人文景观,除此之外,他还把中华大地的自然色彩展示到了荧幕之上。

无论是胡杨树林的金黄树叶,在两位红衣女子的舞动间渐被染红的瑰丽;还是高山瀑布间,由两位蓝衣剑客的绝世轻功而映衬得格外淡雅的青山绿水;或者是漠北大地上,一对情侣身着纯白长衫,在望不到边际黄沙中情谊绵绵。

剧中之人似乎把一切的诗情画意都写入到风景之中,也把风景中的动人美感带回到自己身上,大自然的色彩和人文的色彩交相呼应,彼此依托,彼此成就。

张艺谋拿着手中的彩笔尽情地挥洒着他眼中的东方世界,带给全世界观众的,则是人文与自然的和谐之美。

(2)用色彩展现东方武学文化与书法文化中的精妙境界

空有景致,没有文化底蕴是不足以打动人的,张艺谋深谙此道,作为一部古装电影,中华武术文化和书法文化的呈现自然不可或缺。

电影中的棋馆之战,可谓是武学境界的巅峰所在。长空与无名间的打斗,全部是在两个人的意念中完成,此时,整个画面使用了最为朴素的黑白色调,抽掉了所有色彩。

两个人仿佛进入了异度空间,招式行云流水,打斗酣畅淋漓,一招一式间全部随他们心意而动,单调的色彩中,长枪与剑仿佛是两只无形的笔,大开大合,把自己的毕生武艺尽数展示出来。

极简的黑白色调间,再配合背景琴声的停顿与武生的唱腔,当真有一种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感觉,使人沉溺于中华武学的别样意境里。

而残剑与无名的竹海之战,则有一种中国水墨画的美感。两位蓝衣侠客,在清澈见底的湖水间,以轻功飘舞飞掠,偶尔对上一剑后,刚落到湖面再以蜻蜓点水之势起来。

著名园林艺术家沈从周曾说:“池水无色,而色最丰。” 在被剑客的衣着和心境映蓝的湖水上,蓝色被格外凸显,剑法招式似乎也被推升至臻美境界,大大增强了影片的浪漫主义气息。

另外,导演还将武学与书法相结合。当残剑和飞雪的武功技艺达到巅峰后,他们渐渐地悟出了 “武道”,需要借用书法来继续提升。

书法剑术,同理同源。书法之真谛在于意境,剑法也是如此,他们从书法中领悟到一套剑法,而此时影片的整体色彩为恬静自然的绿色。

绿色代表着生机,此时的残剑,悟出了书法和武学巅峰境界中的返璞归真,只有和平安乐,才能让万物生机盎然,于是他在看到秦王一统的决心和能力后,放弃了刺秦。

人文自然,武学书法,张艺谋用尽色彩之意,把蕴含古老东方特有的景致意象和文化境界

表现得淋漓尽致,不仅让国外观众叹为观止,也让中国观众终于在大荧幕上领略了一次来自本土的视觉冲击与文化洗礼。

3.用色彩传递思想内涵,展现不同语境下的英雄气概

张艺谋借用色彩赋予画面以浓郁的象征意味,不仅用三个故事揭示出了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还将东方唯美的人文景致与文化传承一并传递给了观众。

然而,作为一个在电影艺术的探索之路上求新求变的导演,张艺谋尝试通过色彩的表现力,来诠释 “何以为英雄”这一充满哲学思辨的主题内涵。

其实从不同的语境出发,影片中每一个角色,都是英雄:

而他们隐含在内心深处的高贵品质与英雄气概,则完全是通过色彩的变换和烘托而表达出来的,不得不说,这是一次大胆而又令人惊喜的尝试,也使得整部影片的艺术价值再次升华。

(1)长空与飞雪的侠客风范

影片中,长空言语极少,动作极简,身上的土黄色长衫衬托出了他不为人知的大侠胸襟。

这种厚重而沉稳的色调,一方面迎合长空深不可测的武功,另一面,则表现了他光明磊落的英雄气魄。

他信任无名,只要对方能够刺杀秦王,他就敢于将自己的生命都托付给对方,不存在一丝的犹豫和怀疑。

比起长空,飞雪的心路旅程就要复杂的多。

她有着坚毅的信念和不屈的斗志,所以在蜂拥而至的秦国箭雨前,她穿上了炙热的红;而她也有着女人缠绵的情意和为心爱之人牺牲的觉悟,所以在决定谁要成为无名的捐助者之时,她身披深邃的蓝。

而当她最爱的人,终究打破了她的刺秦梦想时,一身白衣的飞雪,留着眼泪向对方刺出了既愤恨又落寞的一剑,这一剑是她对奋斗一生的目标的告别,一生的心愿归于空白。

无论是长空色彩的单调,还是飞雪色彩的多变,他们至始至终,都在为完成刺秦大业而努力着。他们是传统意义上的侠客,抱着为民刺杀暴君的念头,随时都能做出任何牺牲,这份忠于初心的决绝,堪称英雄。

(2)无名与残剑的慈悲胸怀

如果长空与飞雪代表着侠客们行侠仗义的一面,那么无名与残剑,则是代表着他们胸怀天下的一面。

战国末期,七国之间连年的征战已经耗尽了百姓的心力、财力,导致民不聊生,生灵涂炭,而能够在短期内实现统一而结束战乱的,唯有秦国。

残剑和无名正是看到了这一点,才会为了和平而放弃刺秦,成为心怀慈悲的英雄。

影片中,残剑从书法中,悟出了这个道理,此时的他身着象征着希望的绿色长衫,而当他与飞雪杀入寝宫时,黑色的秦宫中也布满了绿色的帷幔,他的希望仿佛被实质化了,蕴藏在秦王手中。

而无名直到影片的最后,才真正明白残剑送给他“天下”二字的意思。

他经历了红色的激进,蓝色的沉郁,白色的通透和黑色的决意,这一路色彩的转变,正迎合他从无畏到质疑初心,又通过提升认知为明白众生疾苦,最后从容赴死的英雄旅程。

(3)秦王的一往无前

秦人尚黑,所以整部影片中,秦国都在一种肃杀、磅礴的黑色笼罩之下,显得格外冷峻、庄严。

而黑色,对于秦王的内心世界,却透出了另一层意味。他拥有雄才大略和至高无上的权力,但一统天下的决心却不得不让他站在其他国家和百姓的另一面。

他不被世人所理解,他的冷酷让他成为了众多势力的嫉恨对象,他承受着常人无法想象的孤寂和痛苦,刺客们不计代价的刺杀,更是让他疲惫不已,这幽幽黑色正是象征着深渊般的磨难和未知的前路

但秦王直到最后一刻都没有放弃,他为了结束经年战乱,让黎民百姓交融来往,重建一个无国界的新家园,而不惜背负骂名和危险,也要毅然决然地冷酷下去,即使要杀掉唯一明白自己心仪的侠客,即使要继续在黑暗的前路中穿行。

从某种意义上说,在当时的纷乱下,人们也渴望有人能替他们结束长达数百年的分裂与战争,这种统一并不完全是侵略,而是历史的必然演变,而力排众议,忍受孤独,一往无前的秦王也担得起“英雄”二字。

纵观整部影片,张艺谋运用了多种色彩的变化和同一色彩的不同象征符号,表达出了多层的寓意,并将其融入特定的人物性格与心理变化中。

使得它们无论是在烘托情感氛围,还是在表现东方文化和景致,以及诠释不同的英雄气概方面,都让观众有种匠心独运之感。而正是导演在色彩表现力上的把控,使得《英雄》成为了一部经典的、真正意义上的中国大片。

4.结语

虽然《英雄》在国内收获了不错的票房,但上映初期,本土观众对它的评价却与国外截然相反,直到其美学价值渐渐被后人所挖掘出来,许多人才有恍然大悟之感。

作为中国电影界,最具影响力和话题性的导演,土生土长的张艺谋,一直是用色彩讲故事的高手,他所拍电影的视听风格张扬有致,极富渲染力。

但与他的作品不同,张艺谋为人低调,比起大师,他更像一个为中国电影默默前行的巨匠。

从在国际斩获大奖,到开辟中国大片时代,再到成功举办奥运会开幕式,他不断地努力和耕耘着,他可能不是中国最好的导演,但绝对是最勤奋的导演之一。

他的好友姜文这样评价他:“张艺谋是一个踏实干活儿的导演,也是不断为中国电影趟道儿的导演。”

中国影坛,因为有张艺谋,而多出了一道独特的色彩。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uzhinan.com/yl/3713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