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娱乐 > 电影 > 《城南旧事》:最具中国情感的电影,回不去的童年曾如你般澄澈

《城南旧事》:最具中国情感的电影,回不去的童年曾如你般澄澈

记得小的时候,语文课上有一篇林海音的《城南旧事》,那时候读起来这篇课文,就像是在读同龄人的故事一般,有无忧无虑的与自己一样的童年,林海音细腻的文字,就如同冬阳下的骆驼队身上的阳光一般,温暖了年轻一代人。

电影《城南旧事》是根据林海音的同名小说改编的,于1983年首次上映,之后进行了翻新重制,画面的色彩与清晰度都得到了很大地提升,剧情依旧是从英子的视角展现了她所见到世界。

这个世界简单清澈,不论是张闽扮演的疯子秀贞,还是那时还年轻的张丰毅扮演的小偷,亦或是郑振摇扮演的宋妈,你一看沈洁饰演的英子的眼神就能全部明白。

童年的世界也是因为这样的简单,而永远留在我们的脑海里。在这个等待春日到来的日子里,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英子的,也是我们那时的无忧澄澈的童年。

故事的主角英子是个天真烂漫的聪慧可爱的小女孩,富有灵性又勇敢善良。邻居家有个叫秀贞的女人,大家都说她是个疯子。英子出于好奇心,结识了这个让所有孩子都避之不及的疯子。

英子在与她相处的过程中知道,秀贞并不是人们传言的那样可怕,她曾与一个叫思康的学生暗中相爱,并怀孕生下了女儿小桂子。但是因为世俗的眼光,小桂子一出生便被家人送到城墙根下,不知去向。

母亲秀贞思念成疾,并对善良的英子吐露心声。英子无意中发现了自己的玩伴便是秀贞的女儿小桂子,夜里冒着大雨领着小桂子去秀贞那里母女相认。

当天夜里,母女二人毅然出走寻找小桂子的父亲,却丧命于那载着母女希望的火车车轮下。英子失去了玩伴与知心朋友,年幼的她能为她们做的便只有在回家的马车上痴痴地回忆过往。

英子后来随家人搬家,又结识了一个年轻人。他为了供弟弟上学,以偷盗为生。年幼的英子并无法分辨他是好人还是坏人,却能感受到这个年轻人的真诚与善意。

年轻人总会把偷来的东西放在一个荒院子里,那里是只有他和英子知道的地方,是他们共同的小秘密。直到有一天,英子拿着一个佛像从院子里走出来,让便衣警察找到了线索。年轻人被捕,英子躲在家里长工宋妈身旁,委屈的小眼神,望着被捕的年轻人走过的身影,流露出的不知是愧疚、沮丧还是不舍。

但是从年轻人回首对她的微笑,我们却能体会到他们之间那种基于信任与陪伴的温馨与感动。只是在课堂上《送别》的旋律中,英子呆呆地听出了泪花。

英子家的长工宋妈有两个孩子,小女孩叫丫头子,小男孩叫栓子。宋妈家里贫困,不得不忍受骨肉分离长期在英子家打工,三四年也没回去看过。却不知,栓子早已夭折,而丫头子也早被没出息的丈夫送了人,音讯全无。

宋妈得知此消息后,终于忍不住多年对儿女的思念痛哭起来,英子还不太懂其中的苦痛之深,便只能泪汪汪地看着宋妈,哪怕希望这样能减轻她的一丝伤痛。

英子的父亲最终因肺病去世,年幼的英子守在父亲的病床前,当父亲问道"恨爸爸吗?"她说:"不恨"依然那么天真、可爱,可是泪眼朦胧的她却如何也挽留不住又要说离别的父亲,她还是长大了。

影片结尾,在父亲的墓碑旁,英子随母亲坐在马车上,与多年陪伴她成长的宋妈背向而驰,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送别》再次响起。

原著作者林海音说:"我是由中国大陆移民台湾地区的第七代。父亲焕文先生生于书香之家,在汉学和民族意识熏陶下长大成人,却在师范学校接受日文教育,所以他是一位兼通中日两国语言的知识分子。父亲本是广东蕉岭客家人,在台湾板桥娶了我的母亲黄爱珍女士。不久以后到日本经商,在大阪生下第一个孩子,取名“英子”,那就是我。“英子”便由此而来。

电影多次就给到对英子的眼神的特写,在英子灵动澄澈的大眼睛中拉长时间给观众留白。

无论是冬阳下的骆驼队,疯女人秀贞,蹲在草丛里的小偷,兰姨娘,妞儿,宋妈,爸妈,每个人都那么的清晰,那么真实。从一开,那个学骆驼咀嚼的镜头开始,英子的童年,我的童年,也就毫无前兆地从四面八方涌来。

什么叫童年?我想,是分不清天与海,是分不清好人坏人,是一次也不迟到的骄傲,是那句不恨。可是人总要长大,总有让你一下子长大的瞬间。长大了,天就是天,海就是海。当你知道了爱恨,你就知道,再也回不去童年了。

以前音乐课上听到过《送别》,那时我还不知道这是《城南旧事》的背景音乐,我以为只是送别友人。现在再听到,我才知道这送别的也许是我们一代人天真烂漫,充满阳光,却又再也回不去的童年吧。

可惜啊,2019年9月14日,这部电影《城南旧事》的导演,中国第四代导演、原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电影家协会名誉主席吴贻弓与世长辞,享年81岁。吴贻弓导演一生仅有9部电影,我们比较熟悉的,除了《城南旧事》,还有《我们的小花猫》《巴山夜雨》《阙里人家》等,但是吴导的每一部电影都影响了几代人,也给中国电影史留下来浓墨重彩的一笔。

而在吴贻弓导演仅有的9部电影作品中,《城南旧事》是最有中国气派和中国情感的,不论是这部电影的剧情故事,还是电影的用色取景,都是永不落伍的一部作品,而我是因为这部电影的色彩而久看不厌。因为它太具有童年写真性了,电影的每一张剧照都像油画,感觉都可以做电脑或者手机背景,简直是太美了。

看到有网友的观后感真是说了我的内心话:满含人间烟火味,却无半分名利心。人生难得是欢聚,惟有离别多。

最后,我们还是用本片引用的李叔同的那首《送别》来结束这篇文章,并以此致敬离我们远去的吴贻弓导演吧: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uzhinan.com/yl/3522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