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娱乐 > 电影 > 从光影色彩和符号象征解读大师级佳作《末代皇帝》

从光影色彩和符号象征解读大师级佳作《末代皇帝》

33年前,有一部大师级别的经典佳作诞生了。这是一部关于中国的电影,但拍摄者是一名意大利的导演,且并未在中国正式上映过,这部电影打动过美国人,日本人也为其叫好卖座。

这就是被称为电影史上“艺术瑰宝”的《末代皇帝》。

该电影由意大利导演贝纳尔多·贝托鲁奇执掌拍摄,由中国著名演员尊龙和陈冲主演,电影在故宫取景,是有史以来第一部获准进入北京紫禁城实景拍摄的电影。也许正是基于这些独特的因素,让这部电影注定不凡。在第60届奥斯卡金像奖上,《末代皇帝》成功包揽了包括:最佳影片、导演、摄影、剧本等9项大奖,可以说是奥斯卡历史上最成功的电影之一。

距离1987年上映至今,30多年过去了,随着时间流逝每年都有大量电影涌出,但重温《末代皇帝》时,依然感觉其栩栩如生。电影为我们展现了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皇帝溥仪跌宕起伏的一生。溥仪的一生,既是传奇的,也是复杂的。从三岁被推上皇位,到最终被改造成一位普通公民,溥仪横跨六十年的传奇人生全部浓缩在两小时三十五分钟里。他是皇帝,但他出生在一个时代的交汇点,这个交汇点代表着一个旧时代的没落,和一个新时代的诞生。从清朝末年、军阀混战、伪满洲帝国、中日战争、国共之争、新中国成立、到文革。在时代洪流强烈的冲击下,溥仪的人生注定不凡。

曾经历史书上描绘的溥仪,在我眼里是一个罪人,但《末代皇帝》让我看到一位更鲜活、更真实,更让人怜悯的溥仪,令我备受触动,甚至禁不住为溥仪“哀其不幸,怒其不争”。而使这样一位历史人物鲜活起来,离不开大师级导演贝纳尔多·贝托鲁奇高超的电影技艺,所以今天这篇文章,我会结合电影的故事情节从“光影色彩、符号象征”两个方面让大家深切感受这部电影的魅力所在。

01、光影色彩

贝托鲁奇曾说:“中国的皇帝生活在特定的界限——城墙内,总处在屋顶、阳伞的阴影下,所以我们为影片确立了一种半阴影的基调。而光,则意味着自由、解放。”

《末代皇帝》的叙事方式是双线回忆穿插展开的,现实和回忆交错呼应。伴随着回忆和现实的交替,片中的光影画面也随之变化。不同的光影不仅暗示着时代的交替变化,也进一步渲染了人物在那时那刻真实的内心世界。在影片中占据主导的有四种颜色:绿色、黄色、橙色、白色。导演在这四个主色调下,又利用在饱和度、明暗度上的微妙变化烘托氛围。接下来,我将为大家一一展开分析:

①灰绿色:注定悲剧的人生

开场一开场就是满屏的灰绿色,被拘捕的溥仪身穿黑灰色的大衣和帽子走下火车,在见不到光的车站里,黑压压的人群,冷漠的士兵和军队排队向前进,整个画面都透露着一种深深的压迫感和无力感,这也象征着溥仪从皇帝的神坛跌下来沦为战犯后,面对即将到来的审判,他心中充满着无尽的忧虑和对未知的绝望。开篇的灰绿色,也暗示了溥仪注定黑暗、悲剧的一生。

②黄色和橙色:没落的时代,扭曲的童年

溥仪在车站意图自杀,听到押守自己的士兵在门外喊“开门”,溥仪一下子被拉回到自己童年的回忆中。从溥仪三岁时被推上皇位,在偌大的紫禁城中长大,大部分回忆的片段画面的色彩和光影都以黄色和不饱和的橙色为主。

黄色,本就代表皇室,一方面象征着作为皇帝、身着黄袍、呆在金碧辉煌宫殿的溥仪,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登基大典时,三岁溥仪被宫殿外一片巨大的明黄色帷幕吸引住,他顽皮地从龙椅上跑出去,却看到自己脚下有万千文武百官为之跪拜。宏大的气势加上明亮的光线,表示这次登基是溥仪人生中的一段高光时刻。但在第二次的伪满洲国登基时,虽然画面颜色和第一次时相似,都是以黄色为主,但这一次已经不是第一次饱和度高的明黄,而是低饱和度的土黄。黄沙漫天,尘土飞扬,只有寥寥几个下属簇拥着溥仪,再没有三岁那年万人叩拜的壮观场景,暗示着虽然表面上溥仪恢复了皇帝的地位,但实际上他不过是日本人的傀儡,一颗被利用的棋子。

与两次登基时的黄色不同,溥仪在宫中生活的大部分画面,是一种低饱和度的暗淡的橙色,像夕阳下的日落黄昏,透露着这个帝国的虚弱和没落。橙色同时也代表着溥仪的童年和家,他在紫禁城长大,这种暗淡、甚至看起来有些诡异的橙色,就像是溥仪的童年,毫无快乐而言,在一个扭曲的家庭环境中长大。在溥仪被迫与奶娘分离,哭着追赶奶娘时,整个紫禁城就笼罩在一片诡异惨淡的橙色中。而在影片最后,当年迈的溥仪再次回到紫禁城时,画面又变回了当年的橙色,但此时的暖橙色具有更高的饱和度,这代表着颠沛流离后,走到人生尽头的溥仪终于解脱了,像三岁时候那个懵懂无知的自己一样,回家了。

③灰白色:仅有一丝的光明,心灵的洗涤

溥仪人生中少有的明亮色彩,出现在他的启蒙外国老师庄士顿的到来之后。之前暗淡的橙黄色,渐渐变得明亮了起来,画面里不再只有阴沉的宫殿,有了更多的外景,背景中还时常有绿树映衬,也多是在晴朗的白天。庄士敦的到来,给溥仪带来了西方的文化,让被困宫中的溥仪第一次接触到新事物、新思想,启发了他的心智,打开了他的视野。

庄士顿是唯一给溥仪人生带来光亮的人。所以在之后溥仪送走庄士顿时,两人坐在车里,画面又变成了开场阴沉的灰绿色。庄士敦走了,他人生中唯一的光亮也熄灭了,溥仪的人生再次被黑暗吞噬。

之后,溥仪的皇帝梦彻底破灭,沦为阶下囚的他和一群战犯关押在一起被强制改造。此时大部分的画面已经没有了之前灰绿色充斥时的紧张感和压抑感,而是一片暗淡的灰白色,甚至出现雪地的场景。这种灰白色,也可以说是惨白色,一方面代表着沦为普通人的溥仪告别曾经皇宫里骄奢淫逸的生活,物质生活上变得简陋;另一方面也透露着监狱生活的单调乏味,身处其中的溥仪感到虚空、无奈。但我们看到,经历改造后的溥仪成为一名花匠,从中也反映出白色在这里,意指在新中国的改造下,溥仪的心灵接受了洗礼,变得更加纯洁,彻底告别了之前的旧生活。

02、符号象征

除了在光影色彩上的大做文章,导演在《末代皇帝》中有还运用了很多符号性的象征道具,将一个个细节物体赋予了深刻的内涵。对我来说,有两个印象非常深刻的象征物,加深了我对角色的理解和对时代的认知,值得我们细细品究。

①门

“一个人想要走出屋子,但是不被允许。”导演贝托鲁奇曾在概括《末代皇帝》故事时说。

影片中多次出现了“门”,还有溥仪不断呼喊的“开门”。溥仪人生的门第一次被打开,是在他三岁被迫与生母分离,在慈禧的命令下被抱上皇帝的宝座。但皇位并没有给溥仪带来至高无上的权利,而只是一个囚笼,面前有一道他永远走不出去的“门”。乳母被强行带走时,溥仪只能在后面绝望地追赶,却无法踏出紫禁城半步。面对几乎未曾谋面的生母的离世,悲痛的溥仪想出门探望,但作为“至高无上”皇帝的他,却连这点小小的要求都不得实现。他骑着自行车穿过一扇又一扇朱红的门,但最终也没能阻止侍卫将城门缓缓关上,无奈之下只得将老鼠摔在厚厚的城墙上。这只老鼠,是溥仪童年的玩伴,老鼠死的那一刻,其实也意味着溥仪内心仅存的一点希望也灭了,他知道他终究是走不出这里了。当皇后婉容被日本人押上车带走,溥仪也只能在雪地里奔跑、无奈地呼喊,还是那扇门,那道厚厚的朱红的城门,面对心爱的女人被带走,他却什么也改变不了。

电影中每一次门的出现,都预示着溥仪的人生将要再一次发生重大变化。而每一次面对着门,溥仪都无力去打开,他只能说着“open the door(把门打开)”。他的人生就像这扇门,开门关门的权力永远掌握在别人手中。门何时能开,何时能关,溥仪自己是无法主宰的,他只能被推着,要么被囚禁在紫禁城的大门后,要么被押送着被迫离开。

②蝈蝈

《末代皇帝》中,有一只蝈蝈贯穿全片。蝈蝈的第一次出现,是在溥仪的3岁登基大典上,当所有人都在庆祝溥仪登基时,顽皮的他却被一只翠绿的蝈蝈吸引了。而在影片结尾,即将走向人生尽头的溥仪再一次回到紫禁城,被管理员的儿子拦住时,为了证明他曾是这里的主人,溥仪从龙椅下摸出一个装蝈蝈的小笼子,笑着递给小男孩。而这个笑容,和当年他第一次得到蝈蝈时的笑容一样,像孩子拥有了一个心爱的玩具一般。小男孩打开笼子之后,一只蝈蝈从里面爬了出来。

然而,同一个小笼子,同一只蝈蝈,颜色却发生了转变。从之前的翠绿色,变为暗黄色,就好像电影里溥仪的一生,从充满着生机的童年,到满鬓微白的迟暮。他好像这只蝈蝈,在黑暗的笼子里度过了自己大半个人生,小笼子不仅代表囚禁他的紫禁城以及被日本人把玩时的求而不得,也包含在监狱里对他思想的改造和束缚。直到生命的尽头,他才终于能从笼子里爬出来,看看外面的世界。电影的最后一幕,当小男孩再回望过去,早已不见溥仪的身影,他应该是变成了那只逃离笼子的蝈蝈吧,直到离开,溥仪才最终获得他追寻已久的自由。

03、结语

在《末代皇帝》中,导演贝纳尔奇·贝托鲁奇用光影色彩的变幻莫测刻画了溥仪跌宕起伏的一生,渲染了复杂的人性,借用各种符号性象征加深了故事背后隐含的意义,也带给我们更多的回味。电影语言中,故事的丰富性、演员的表演能力和对白的设计等固然重要,但缺少了对画面色彩的运筹帷幄和对符号设计的锱铢必较,也难成为像《末代皇帝》一样伟大的电影。


感谢阅读!

关注我:@谭子在这里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uzhinan.com/yl/3514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