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娱乐 > 电影 > 《熔炉》:正义也许会迟到,但从来不会缺席

《熔炉》:正义也许会迟到,但从来不会缺席


一直不敢去看《熔炉》,因为朋友说它太过压抑,看的过程中恨不能砸了手机。因为电影所呈现的内容实在太令人愤怒、心痛。对于一个情感敏感的人来说,这样的电影确实让人望而却步,但还是忍不住自己好奇心,打开了它……

《熔炉》是根据孔枝泳同名小说改编的剧情电影,影片由黄东赫执导,孔刘、郑裕美、金贤秀、金志映等主演。在百度百科的介绍里,有一句非常醒目的字眼,这部电影因反映出的社会问题受到韩国国家高度关注被称为:改变韩国国家的影片

《熔炉》剧照


是什么样的艺术魅力,能够上升到能改变国家?在看完电影之后,我终于明白,是因为电影的真实性,以及这部电影上映后所引起的社会效应。恰如电影的结尾所说的那样:我们一路奋战,不是为了改变世界,而是为了不让世界改变我们。

而作为观影者,反复出现在脑海里的,是美国大法官休尼特的那句名言:正义从来不会缺席,只会迟到。

1

2009年8月,刚晋升为兵长的孔刘收到上级赠送的一本作家孔枝泳的原著小说《熔炉》,读完小说之后,他被小说里的内容深深震撼着,他失眠了。

第二天他打电话给他的经纪人,,求他托人征求孔枝泳作家的意见,希望将小说搬上银幕。因为他觉得,作为一名演员,一名有责任的公众人物,有必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将小说里提及的真实事件真相呈现给观众,以唤醒人们对小说中提到的弱势残疾人的关注。让坏人得到应有的惩罚,让受害者得以安息。

退伍之后,孔刘对该小说始终锲而不舍,极力奔走,四处筹集资金,终于凑够了钱让电影得以开启拍摄。 孔刘还毛遂自荐挑战电影里男主角美术教师姜仁浩一角。

饰演姜仁浩的演员:孔刘

来自首尔的哑语美术老师仁浩来到雾津,应聘慈爱聋哑人学校。他是一个可怜且不幸的人:妻子早亡,8岁女儿天生哮喘,不得不交给祖母照看,自己则为生计奔波。为了获得一份谋生的职业,在金教授的介绍下来到雾津到一家聋哑学校就职。

当他到达学校之后,接受了学校的“潜规则”,交了五千万韩元作为索贿金,成为了学校的老师。这对于一个贫困的家庭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但令他更加惊讶的是,比起自己沉重的生活,这里发生的一切更加让他感到震惊和压抑:校长忙着贿赂警察,教导员毒打他的学生民秀,宿导员将他的学生妍斗摁进了洗衣机,校长和学校的男老师还一次次对他的学生们进行性侵…


在现实面前,他犹豫过。就像我们中的大部分普通人,他想着明哲保身。在“恶”滋润的土壤上,很多人都会做出类似的选择。

火车站有人被抢包,周围人群无一人伸出援手;

有人被当街侵害,路人避之唯恐不及;

老人跌倒在地上,害怕被“碰瓷”,我们选择袖手旁观

为什么人们不敢上前相助?大概就是怕惹祸上身或殃及池鱼吧。

事实也是如此,当那位维权人士选择站到受害者身边,为他们伸张正义时,韩国的各政府部门工作人员却互相推诿;摆出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样子,而警察作为执法人员,公然与校长等人沆瀣一气,教会会众对校长作出愚昧表忠心。他们或纵容,或包庇,或者想从中捞到好处,让作恶的土壤不断肥沃起来。而受害者只能在痛苦中呜咽。


即使是姜仁浩的母亲,面对受害者,也会对儿子说出这样的话:想先照顾好自己,好好养活家人,光说对的话是没有用的,对于你,对于松儿,那个孩子更重要吗??

这是弱者的无奈。面对强权,他们哪有能力去做救世主?所以他们在真相面前,明知道这世道不公,却自顾不暇,只能选择忍气吞声。

姜仁浩为了女儿想过妥协,但良知告诉他:孩子遇到这种事的时候,当时我也在现场,但是却无能为力,现在要是放弃的话,我也没有信心做好松儿的爸爸。

人们常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如果连最起码的正义感都没有了,用什么来教育好下一代?即使活着,和行尸走肉有什么区别?

鲁迅先生说:

假如一间铁屋子,是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里面有许多熟睡的人们,不久都要闷死了,然而是从昏睡入死灭,并不感到就死的悲哀。现在你大嚷起来,惊起了较为清醒的几个人,使这不幸的少数者来受无可挽救的临终的苦楚,你倒以为对得起他们么?”

“然而几个人既然起来,你不能说决没有毁坏这铁屋的希望。”

而对于姜仁浩来说,也许改变周围人的态度很困难,为自己的学生伸张正义同样困难重重,他改变不了这个黑暗的社会,但起码可以让自己不被这个社会所改变。

2

姜仁浩为孩子们伸张正义的道路是崎岖的,是坎坷的,是困难重重的。

校长的家人动用一切关系,用金钱收买了检察官,以同样的方式与受害者家属达成庭外和解,就算受害的孩子们一次次剖开自己血淋淋的伤口,出庭指证施暴者,最后,犯罪者还是仅仅得到了轻微的惩罚:性侵的校长和其同胞弟弟被判有期徒刑六个月,缓期执行一年, 老师被判有期徒刑八个月,缓期执行一年……



法庭之上,施暴者们弹冠相庆,走出法庭之后,他们又在声色场所风流快活,炫耀着自己手眼通天,如何用金钱买通一切,获得了胜利,他们一边欢笑着唱着歌,一边声嘶力竭的大喊着:正义终将获得胜利。

对于法律的公平与正义,是多么大的讽刺!

陪审的人群愤怒了,正义得不到伸张,施暴者得不到真正意义上的惩治,谁来维护法律的公正?

作为民众,我们一直相信,法律是公正的,它的公正虽然带着一些冰冷,甚至不近人情,但我们依然渴望着它能给予受害者以公平,给予施暴者以惩罚。当法律在强权和金钱的淫威下失去其公正性时,作为弱势群体,只能采取极端的方式解决自己的困境。

电影里被施暴的小男孩,最终不得不采取与施暴老师同归于尽的方式,来向这个不公的社会发出呐喊:我都没有原谅他,凭什么要原谅他?

小男孩死后,韩国民众走上市政府街头,为小男孩的死呐喊示威,却受到了警察的喷水枪的镇压,那个伸张正义的老师,只能在雨水中一遍遍呼喊小男孩的名字:这个孩子的名字,叫民秀。


3

比起电影,真实事件要残酷万倍。

真实事件是在2000年,一位韩国律师从在一所聋哑学校上班的朋友那里获知,在聋哑学校里,校长和老师经常性侵这些儿童,最小的儿童只有7岁。

两人决定帮助这些孩子,不幸的是,教师在搜集证据过程中被暗杀。此后7年,这位律师一直为了这件事而努力,其他的法律工作者也参与到里面来,同样遭遇了暗杀,在重重压力下,律师事务所被迫辞退了这名律师。

律师后来遇到了一位医生朋友,医生听说了这件事之后大为震惊,决定帮他一起揭发这件事。在此期间律师身患癌症,最终还是找到了证据,但是校长一方通过收买,贿赂,威胁受害者家属等手段获得缓刑,其中一人更因证据不足做不起诉处理。

判决翻译成手语的时候,法院内陪审的听觉障碍人士发出了惊呼声。律师和医生收养的三个被害者其中之一的小男孩,因为接受不了这样的判决,拖着罪犯之一卧轨自杀,另外两个也强行被孤儿院带走。律师在抗诉时被高压水枪冲到,因为癌症病入膏肓,不久就去世了。医生走投无路而绝望,最终在留下万字遗书写下此事后,自杀求获得关注。


所幸的是,在这部电影上映之后,在韩国引起了强烈反响,在世界各地受到影评家们的好评。

以一部低成本且限制级的电影来说,电影《熔炉》影响至钜——《纽约时报》


沉默得太久了,电影进入公众视线,令人颤抖——《经济学人》


影片表现的情感直击人心,但是表现的过程很理性,不追求刻意煽情,它更理性地表现着整个庭审过程的台前幕后,从起诉方到被诉方,从受害者到他们的家人,从上层人物到媒体公众,以及这起社会事件的各个社会层面。也正是这样,才能让观众更深刻的认识到发生这起悲剧的社会背景——《郴州日报》

韩国上百万网民联名签名要求对案件进行重新调查,上映37天,韩国国会以207票通过,一票弃权进行"性侵害防止修正案"又名"熔炉法"。影片下架一个月后,该所聋哑学校被关闭,施暴者被重审,接受应得的惩罚。韩国政府也负起连带责任,赔偿受害者家属。


有人说,电影里的姜仁浩老师就是个“傻子”,自己的生活已经一团糟了,还管这种“闲事儿”,但我想,正是有了这些“傻子”,这个世界才充满阳光,因为这群“傻子”总是不肯面对现实,总要抗拒现实,面对着重重压力,试图唤醒那些“铁屋子里沉睡的人们”,即使碰得头破血流,都不肯向这个黑暗的世界低头,因为他们始终坚信:正义也许会迟到,但从来不会缺席!

同情弱者,关注弱势群体,从来都不需要一句大而空的口号,而是那些为了揭露真相而不断战斗的英雄们。当弱者真正得到关注,施暴者得以惩罚,才意味着我们的这个社会发展更加健康,法律更加公正。

对于这样的“傻子”,我们肃然起敬!

——END——

参考资料:

豆瓣:巴斯特德 《孩子们,世界很好,你们还好吗?》

百度TA说:《熔炉》原型索赔败诉 事件过程全解密》

百度TA说:《我们奋力前行,为的是抵抗绝望》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uzhinan.com/yl/3404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