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娱乐 > 电影 > 豆瓣7.6《雷米奇遇记》:从视听、画面、和情感分析影片治愈效果

豆瓣7.6《雷米奇遇记》:从视听、画面、和情感分析影片治愈效果

通往成功的路很难走,但因为他的优秀,有一天他一定会大步流星的走到那儿。


豆瓣评分7.6的《雷米奇遇记》是改编自十九世纪法国作家埃克多·马洛创作的长篇小说《苦儿流浪记》。影片于2019年11月份在中国上映,用饱含真挚感情的治愈系故事,收割了观众的眼泪与广泛好评。


影片中情节和人物的设定都深度表现了治愈系童话的精髓和内涵,唯美的画面和考究的设计,让人沦陷在影片的氛围中不可自拔,实在是一部集家庭、亲情、成长于一身的奇幻冒险电影。


影片主要讲述了主人公雷米被养父卖给街头艺人维塔利斯,随着他一起四处流浪卖艺的生活。在旅途中维塔利斯发现了雷米的天籁歌声。于是走遍全法国展开一段伟大的冒险旅程,在这段旅程中,雷米也一直接受着维塔利斯的鼓励和关爱。

《雷米奇遇记》上映后之所以能得到大众的好评,除了观众对原著的偏爱心理,也在于这是一部直击心灵,点爆大众治愈心理的原著二次加工。雷米的命运是不幸的,经历曲折坎坷的他,内心却始终保持着善良、单纯、勇敢的向上品质。导演正是借这部影片表达一种正能量的温情故事,让儿童以及观影的成年人领悟到成长的治愈力量。

这部影片从名字上就能看出这是一部围绕“治愈”展开的故事,比起苦儿、流浪等词的悲观色彩,奇遇就表现出了一种不以为苦的乐观精神。因此,今天我们就从影片的视听语言、摄影画面、以及情感走向三方面分析这部电影的“治愈”效果。


视听语言:天籁童声,记忆中的摇篮曲,是一种坚持的精神力量

这部影片对于观众的听觉来说,确实是一种享受。影片里恰到好处的旋律,总是能把控住观众的泪点,无论是儿童,还是成人,听到音乐的旋律,一下子就被带到场景中。影片的叙述并不拖沓,而选用音乐作为全片的一条主线,是导演烘托治愈情感的一种创作手法。

①看似幸运的天籁童声,实则是展现了成长中遇到困难时的积极态度

影片中的雷米是一个身世颇为不幸的男孩,可以说他的遭遇非常让人同情,一个小男孩在生活如此的逼迫下能重塑自我吗?天籁童声的设计就是一个伏笔,就好像“上天给你关了一扇窗,就会为你打开一扇门”,美妙的歌声就是拯救一个不幸孩子的稻草。

同时这部影片也展现了一个发现自我的过程,一个不被命运看重的人,竟然还有一个可以引以为傲的嗓子,可以说是成长路上最大的精神安慰和支柱了,也是雷米探寻自己内心的一次情感升华。

当然,影片的这个部分最让感觉走心的地方是,雷米这个角色的设定,演员和片中的角色在音乐方面是贴合的,出演雷米的一角的玛勒姆·坎帕,是巴黎合唱团的一员,音乐天赋过人,所谓的天籁童声就是出自他本人之口,可见导演在演员的选择上也是很谨慎的。

②记忆中的摇篮曲,是追寻希望的一点期盼,也是对故乡的精神羁绊

影片一开始,雷米的脑海里就有一曲抹不去的摇篮曲,要知道,他对父母是没有任何印象的,但残留在脑海里的曲子,仿佛在告诉雷米,你终有一个可以追溯的目标,你终有一个地方要去探寻。

影片如此的设定,其实也在强调一种由内散发的丰盈感,一种笑对生活的勇气。

有的观众评论说,摇篮曲其实是雷米心中的幻想,雷米可能是为了给自己一点光感臆想的。作为小小的失去了父母的雷米来说,摇篮曲不在乎是不是真的存在,而是通过流浪的故事走向,表现雷米归家的坚定和坚持之心。

所以,当摇篮曲响起,戳痛的不仅是孩子心里不想离开母亲的脆弱的心,还有一种母亲心中对孩子不在身旁的担忧和心疼。

影片用不露骨的表达手法,夹杂在音乐中释放出来,雷米的天籁之声,记忆中的摇篮曲触及的是浓浓的骨肉亲情,也是观众心中最脆弱最柔软的地方。


摄影画面:油画般的欧洲风情,考究的服化道,与影片温情治愈相得益彰

这部影片最为考究的地方是画面带来的强烈冲击,我们能看到中世纪古堡的神秘,以及油画般干净夺目的天空,我们能感受到马车,斗篷的欧洲风情,也能在舒缓的山坡得到一种通透的身临其境之感。

①神秘的古堡,是窥探内心的未知和可能

电影中,我们很容易就能融入意境里,中世纪的欧洲风情带有一丝浪漫,而这些却与雷米无关。古堡的色彩是神秘的,象征着未知的可能性,和草原胡泊相比,它似乎带着一块面纱,这正和雷米的身世设定不谋而合。

雷米一直想知道有关自己的一切,现实的残酷让他心里萌发出一种积极的正面心态,保留一丝对未来的浪漫期待,是相信世界依然美好。

我认为,导演大篇幅的给予画面如此丰富的色彩,是为了创造一种暖心的治愈场景,这和影片题目采用奇遇记一词的表现手法如出一辙,是想传达一种爱的延续和追寻。


②服化道的考究,从外在走向人物的内心

无论是影片中的服装,还是道具,再到人物的妆容,我们都能看到它是十分贴合的,没有浮夸,没有不合时宜,可以说是最大限度的完美的还原了欧洲时期的浪漫和风貌。

这里我们能感受到,无论是色彩还是景物,都比黑白线条更能凸显出对现实境况的拿捏。雷米的不幸是黑色的,选用彩色的画面和背景设计,是让人看到内心的阳光一直都在,这是导演想表现的内涵所在。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雷米虽然生活苦难多多,但是身边并不缺爱,他是被爱包围着的。

相比较原著,这部影片删除了一些较为冰冷的情节,正因为如此,身为“弃儿”的雷米,在对比明显的色彩画面的衬托下,也就加重描述了雷米性格坚韧的一面,增添了治愈程度。


情感走向:雷米的四种情,聚焦生命的意义


《雷米奇遇记》的最大一个特点就是治愈,能给人治愈最大效果的莫过于情。整部影片中藏着四种感情,这种情的温馨动人,和雷米的天籁之声,记忆中的摇篮曲共同谱写了生命的意义,是在告诉观影者一种态度:成长的力量,一定少不了内驱力。

①维塔利斯和雷米:如父如师如友的深厚情感

这部影片中情感最为丰富的当属维塔利斯和雷米的之情,也是导演花费笔墨颇多的地方。他教会了雷米知识,唱歌,如何去表演,雷米第一次表演时就紧张的摔了一个“狗吃屎”,观众们嘲笑着雷米的滑稽,维塔利斯的一句“这样开启自己人生的第一次表演也不错啊”!就巧妙的化解了雷米的尴尬和羞怯。

维塔利斯是想传达给雷米一种乐观的心态,而此处的伏笔也深扣后面的情节:雷米面对残酷的生活,依然有信心面对。

影片中有一处更为深入的表达,当丽斯的母亲提出要把雷米带在自己身边时,维塔利斯说:“我教他在我身边学习怎样过艰苦的生活,对他说来,这比起你叫他离开我过那种其实是奴仆的生活要有用得多了。”

从这里我们看出,导演是想借影片传递一种培养孩子性格的观点,他认为,条件艰苦,是可以更好的锻炼孩子的途径。这也是导演想通过影片向家长的一次喊话。


《雷米奇遇记》这部电影所强调的精神,是对真善美的一种追寻和颂扬,同时也是对假恶丑现象的抨击。残酷险恶的社会,让心地善良的人们遭到不不公平的对待。但依然有可贵,难得的品质流露出来,这才是电影治愈,温暖的表达效果。



②雷米与小猴子心里美、小狗卡皮上尉间:一种朋友般的陪伴之情

在对主人公雷米的人物塑造上,并不是只有苦难,小猴子,小狗的加入,给雷米的角色增添了一丝纯粹的爱。《雷米奇遇记》不仅展现了一段美好而纯粹的人间真情与真爱,还呈现出了一幕人与动物的感人之情,是一种无言的默默的陪伴。影片中有一幕就诠释了雷米和小狗之间的深厚情谊。

当狼群虎视眈眈,雷米亟待帮助之时,小狗奋不顾身勇敢的击退群狼,它没有被暴风雪吓倒,而是焦急的寻找路人对雷米及时施救。那个场面的感人至深,治愈效果妥妥的满分。

机灵、有趣的小猴子是雷米与维塔利斯的搭档,其实更像是家人,影片更注重真情的流露,旨在表达真情能打动一切,能带走阴暗,打败困难。

更重要的是,无论是小猴子,还是小狗,导演的意图无非是通过影片传达,雷米的奇遇之旅,并不是孤身一人。有笑容有泪水,是治愈效果的一种深刻的创作手法,它更能戳到观众的内心。

③父母之情:从未见过,却割舍不断的浓浓骨肉情

在人物的设定上,雷米从未见过自己的父母。记忆中挥之不去的摇篮曲,冒险经历中一次次的困境中坚持的体验,以及后来找到亲生母亲等等。导演都试图用最简单的平铺直叙的手法展现骨肉亲的无法割舍,一种内心深处的指引。

虽然影片不曾有跌宕起伏的桥段,依然不影响引爆观众的泪点,这种不掺杂质的母子情,像是一抹阳光,洒在每个人的心里,不禁催泪,也治愈人情。


总结:《雷米奇遇记》这部影片没有走煽情的路线,却处处抓人泪点,不经意间让人融入影片的氛围中。

细心的观众会发现,整部影片的构成步伐很稳,思路清晰,更像是作者在娓娓叙述一件感人至深的故事。巧妙的是,导演故意在一些不露痕迹的环节做了一些留白。所以,你会发现,总是一个不经意,甚至没有特别泪点的剧情下,你依然被感染,依然被感动。

整部影片从视听效果,服化道等方面都做足了铺垫,所以你能轻松的融入那个年代的氛围毫无违和感。它塑造的每一种情都极具感染力,每一份情都美好而纯净,干净的透明。

所以,这部影片从头到尾都在传达一种治愈精神,暖心效果。雷米在苦难生活中坚持不懈的态度,和小猴子,小狗之间划不开的友谊和陪伴,和维塔利斯之间割不断扯不断的师徒情,父子情。一切情节设计都让影片处处显得温情饱满而充满力量感,面对生活的挑战,雷米清楚明白的传达了自己的人生态度。我相信,这部影片自然也能给你带来不一样的治愈体验。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uzhinan.com/yl/3385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