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娱乐 > 电影 > 《战狼2》为何票房与影评两极分化严重,口碑与票房不能皆得?

《战狼2》为何票房与影评两极分化严重,口碑与票房不能皆得?

前言:说起吴京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我想大家都会在第一时间想到《流浪地球》以及《战狼2》

可以说,是这两部影片成就了今天的吴京。

因为在这之前,他都不火不热,虽有人知道但却说不上有影响力。直到《战狼2》上映之后,他才一夜之间引爆全国。

但就算如此,在《战狼2》的大火之下,吴京以及他的《战狼2》仍旧被骂声所淹没。甚至出现的票房高开,口碑走低的奇怪现象。

可与《战狼2》同年上映的《敦刻尔克》,却在票房与口碑上双双爆红。其中《战狼2》以8.702亿美元,排在了历史电影票房榜第55位。《敦刻尔克》以5.238亿元排在了第178位。

虽然《敦刻尔克》在票房上不及《战狼2》,可相比两极分化的《战狼2》乃至中国电影圈来说,《敦刻尔克》无疑是大成功!

战狼2电影海报

再者,《战狼2》的票房也大多来自内地,在国外的票房只占其票房总量的3%。在国外《战狼2》颇受"冷遇"。

由此可见《战狼2》依旧只是没走出国门的爆款电影,相比世界电影来说,我国电影前路仍然漫长。

而将《战狼2》《敦刻尔克》做对比,或许能够发现其中的不足之处!

《敦刻尔克》电影海报

《战狼2》

1、为什么说《战狼2》是好莱坞式电影

如果以电影类型来划分,《战狼2》无疑属于动作战争片,而且是按照着好莱坞式商业大片模板而制作拍摄的。

在整部影片中,影片展示了数十种轻重枪械,战斗车船从越野车、坦克到军舰,正反角色之间的打斗、拼杀和射击无不一一上演,极具震撼力的爆炸也频繁出现。

《战狼2》电影海报

当然,说这部电影"商业化制作"更主要表现在"轻角色,重动作""轻故事,重刺激"的视觉呈现上,而这正是好莱坞式电影的一贯套路。

先来看男主角冷锋,从《战狼1》开始,他就被设置为一个血性刚烈的孤胆英雄,这以他全能的格杀技艺,来表现爱国主义者的赤胆忠心。与之相对,反派主角、来自欧洲的雇佣军头目"老爹"则被设置为扮相凶残、心狠手毒的邪恶杀手。

这也是好莱坞商业大片中常见的正、反派主角形象设置。

也如好莱坞商业大片的故事套路一样,这两个正、反派主角之间的格斗、搏杀构成了影片呈现的基本情节,而故事则成为粗略、扁平的叙事线索。

所以说《战狼2》是好莱坞式的商业电影!

《战狼2》采取此种模式无可厚非,因为影迷们已经习惯了好莱坞模式,而中国电影想要与国际接轨,打上"好莱坞"标签无疑是十分无奈与取巧的选择。

在画面、音效和动作设计上,《战狼2》借助于国际化的主创团队实现了国产动作/战争片的"好莱坞式"升级。

关于这一点上,是值得肯定的。

但是,在人物性格塑造剧情创意两个层面,该片明显出现出了弱点。

那便是缺少人物性格的合理表现和剧情推进的缜密性!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战狼2》的剧情有BUG!

客观而言,在电影艺术层面,作为一部商业大片,《战狼2》远未达到通行的水准。对于《战狼2》的谩骂也大多来源于此。

2、《战狼2》的剧情"BUG"

《战狼2》讲述的是虚构的一次非洲某国军事叛乱,原中国人民解放军特种兵"战狼"冷锋只身进入叛军占领区,解救被围困的中国侨民和当地民众的故事。

《战狼2》作为近两年来,国内最为知名的电影之一,我想其故事内容不用在过多叙述,哪怕是没看过它的人,也能略知一二,这里也不在多言。

当我观看完整部电影之后发现,《战狼2》采用的一个非常单一平面的叙事线索。在这个主线中,有两个插曲。

其一,在华资工厂中,冷锋率领何建国和卓亦凡与追随而来的雇佣军进行了一场恶战,雇佣军撤退之后,冷锋在夜晚暴发了恶性致死的拉曼拉病毒症。在工厂总管林志雄的要求下,为了避免传染工厂人员,冷锋带着瑞秋和帕莎连夜冒雨驱车到野外,借宿于一个山洞。

《战狼2》电影画面

一夜之后,睡梦中醒来的冷锋不仅逃脱了死亡,而且神奇地恢复如初,成为立即投入战斗、并且身手矫健的猛士。

如果不细思,不会发现其中问题。但只要仔细想想就能发现,这一幕剧情非常扯淡!

影片对这个"奇迹"的解释是,陈博士在被杀害前发现帕莎是拉曼拉病毒的自癒体,从她身上提取了拉曼拉病毒疫苗;瑞秋昨晚给冷锋注射了这种尚未做活体实验的疫苗,冷

锋因此痊癒。

这显然是一个非常勉强的解释,明显的漏洞在于,他们昨天在逃离华资医院的车上,瑞秋见冷锋右手受伤,就告诉他小心感染拉曼拉病毒,说这尚未研制出救治药物、迅速致死的非洲流行病毒,但一夜之后瑞秋却又声称自己掌握着这种神奇救生的疫苗了!

一夜之后,他活了!

特别是三人驾车离开医院之时,冷锋受伤感染的剧情也显得太过粗糙,过度不够圆滑。

在华资医院中,三人是在叛军和雇佣军围杀中夺路而逃的,电影只显示瑞秋在危急中惊慌地抱着帕莎登上冷锋的汽车,随身并没有带任何箱包,冷锋则在与雇佣军及叛军的搏斗之后徒手冲上汽车。

除非有神仙之明,瑞秋是不可能随身携带这种未经活体实验的病毒疫苗的。在车上为冷锋包扎手伤的时候,瑞秋叫坐后排的帕莎递上一只药箱。

合情理的解释,这只药箱是冷锋备用的,不可能事先放入陈博士的疫苗。

看电影呈现的前后画面,冷锋和瑞秋都不可能携带陈博士的疫苗。

因此,让冷锋从拉曼拉病毒逃离死亡、一夜痊愈如初的神奇疫苗,只能是"神赐"了。

(当然也有一种可能,瑞秋直接给冷锋注射了帕莎的血液。当然我不懂医学,不知道这么解释会不会太过牵强。)

那么,影片为什么要设计这个难以自圆其说的"奇迹"呢?

从剧情看,它是出于两个需要,一是为了插入一切商业大片必有的浪漫情节,以此舒缓影片持续紧张的搏杀气氛,二是为了让冷锋在山间"就地取材"制作冷兵器毒箭,给持续观看热兵器的观众换一下口味。

《战狼2》画面:冷锋制作毒箭

3、《战狼2》的前后不协调

"老爹"率领下,雇佣军和叛军控制了华资工厂,而且在冷锋、何建国和卓亦凡(在工厂冲突中抗击雇佣军和叛军的全部人员)已经被严密围困、只待擒杀的时候,突然收到了奥杜将军强迫撤退的命令。

"老爹"在愤懑、无奈中率部撤退,解除了冷锋等人的困局。

然而,"老爹"回到叛军总部,听到奥杜将军几句斥骂之后,就一刀刺杀了他。

是的,一刀就杀了,没有犹豫,没有留情,就好像"老爹"才是老大一样。

杀死奥杜将军之后,"老爹"即刻将现场的叛军副头领"扶正",叛军甚至没有想要反抗的意思,这是不是不合理?

而在其许诺只要助他"杀死冷锋,抓住帕莎",叛军副头领就可统治该国。

《战狼2》电影画面:奥杜将军斥责"老爹",随后被杀

此后,"老爹"再度率领雇佣军和叛军向冷锋所在的华资工厂冲杀而来,而且声势更加浩大。

这个插曲的前后转换令人无法解释一个关键问题在于,垂手可得之际,"老爹"为何放弃擒杀冷锋?

首先,直接的解释当然是听命于奥杜将军。但是,后续的情节表明,这个叛军首领,虽然名为雇佣军的金主,但实质上不过是"老爹"不高兴就可以一刀杀死、并且可以轻易替换的"叛军头目"。

其次,在"老爹"不需听命奥杜将军的前提下,另一个解释是"老爹"假借"听命撤退",先回总部解决掉干扰他的奥杜将军,然后对冷锋杀回马枪。

按照片商宣传,"老爹"是"智商、指挥能力和作战技能一流的雇佣兵组织头目"。先前在华资医院中,观看录像,"老爹"不仅已经确定了帕莎是陈博士死后他最需要得到的人,而且通过雇佣军欧洲总部确认了冷锋的"战狼"身份。

因此,从医院冲突之后,"杀死冷锋,抓住帕莎",就是"老爹"的基本目标。本来在首次攻入华资工厂后垂手可成的事情,"老爹"为什么要用"撤退"绕一个大圈子来完成?

影片设计这个情理不通的"撤退"的意图何在?

以中国电影的角度来看,这是不合理的。但以好莱坞的角等看,则大致可以推测有两个意图:

其一,作为一个商业大片的设计套路,作为超级英雄,主角一定要经历绝处逢生、转败为胜的"逆转",以此显示其"超级全能"。

其二,以杀掉奥杜将军为转折点,将冷锋与非洲叛军的斗争,正式逆转他与"老爹"代表的欧洲雇佣军的斗争。

可很明显,影片处理的不够到位,故事的发展显得太过儿戏。

4、后半部分毒点

在后半部转入了冷锋"老爹"的直接斗争后,影片除了持续展示敌我双方的枪击、肉搏之外,又增加了冷锋用一支自制木棍"毒箭"攻入被雇佣军和叛军重兵围困的华资工厂,以及在工厂内部进行"坦克漂移"的坦克大战等情节。

影片在竭力展示冷锋的神奇功夫和豪强风格时,并没有进一步揭示他的内心意识和性格内涵。与之相对,"老爹"作为反派对手,也只是持续展示他的凶狠和残暴。

《战狼2》电影画面

杀死奥杜将军后,"老爹"明确宣称以"杀死冷锋、抓获帕莎"为血战目标。

然而,在影片后半段直至结尾,帕莎不仅不再成为"老爹"追逐的对象,甚至可说已经完全被后者遗忘。

"坦克漂移"和正、反两主角的凶残格斗、腥搏杀占据了影片后半段的主要画面。

在影片的最后动作戏中,"老爹"使用暗藏的微型双匕猛烈刺杀冷锋、强压着冷锋说:"世界上只有强者和弱者,你们这种劣等民族永远属于弱者,你要习惯,你也必须习惯。"

冷锋夺下双匕反手连续猛刺"老爹",在最后杀死他之前回应说:"那是以前!"

这个结尾情节的设计,完全偏离了"撤侨救援"的主题,冷锋与"老爹"的斗争,从反暴力的斗争,转换成历史上欧洲列强与中华民族的压迫与反压迫斗争的当代延续。

冷锋的回应,并没有否定"老爹"宣称的"弱肉强食"的霸权主义,而是在承认其"世界只有强弱"的丛林法则前提下,用自己杀死"老爹"的行动和"那是以前"的回应来证实在"世界上只有强者和弱者"的国际社会中,"我们现在是强者"

"撤侨救援"的主题片中,延续冷战思维,无条件地将"国际反暴力"主题转换为"民族强权"之争,无论就剧情逻辑,还是就电影精神,都是不应该出现的认知错误。

《战狼2》的成功之处与其中瑕疵

前面说了《战狼2》的种种缺点,有人不禁要问"既然它缺点这么多,为什么它还能取得如此之高的票房。"而票房不就是观众对一部影片观感的最好体现吗?

是的,《战狼2》在故事之中尽管有诸多瑕疵,但它却牢牢的抓住了一个重点"爱国情怀"!

《战狼2》作为一部商业大片,设定并且明确张扬的是爱国主义主题。

这部电影在中国大陆获得堪称奇迹的近57亿的"爆款票房"和国内主流媒体的高度赞扬,主要原因就在此。在影片中,影片不断使用对白、文字、图像等媒介突出显示中国的强大、威信、友善和正义。

这些都是现代我国所弘扬的新中国精神,战狼对这一点的把握很到位!

其中的一些情节,对于激发我国观众的民族自豪感爱国主义热情,是有强烈的感染力量的。

当然,由于其动作商业片的定位,更由于主创人员表现出的文化认知力和艺术创新力有所缺陷缺陷,影片对爱国主义主题的表现,也不是从电影艺术的有机呈现出发,而是停留于贴标签、喊口号,并且机械、笨拙地使用爱国主义元素。

在全片中,《战狼2》最强烈渲染"中国力量"的情节,是结尾时冷锋以冲锋姿式半站在行进的卡车顶上,以手臂为旗杆,高举着中国国旗,带领着满载被解救的中国工人和当地居民的车队,以胜利者的姿态通过叛军和政府军的交战区。

对于中国人,这个场面是极具感染力的。

但是,从电影叙述的角度来说,"举国国旗通过交战区"就能让双方停火,明显是不合理的。万事必有因果,对方不开火必然有原因,可《战狼2》给出的理由却是前后矛盾的。

通过上面细节分析,可以发现《战狼2》"爱国主义"主题表现,只是肤浅的着眼于暴力动作和军事攻击的设计与呈现。

与此对应,不仅具有人物角色扁平、空洞、脸谱化的弱点,而且全片贯穿了一系列严重的叙事漏洞。

《战狼2》的严重艺术缺陷,不仅严重削弱了它对"爱国主义"主题的表现力,而且也彰现出它的主创人员在文化认知层面的诸多误区。

虽然《战狼2》缺点多多,在艺术层面上是失败的,但它依然成功了。而且它的成功弥补了影片的种种不足之处!

为什么?

在文末会给大家一个合理的解释!

接下来,我们在看看另外一部影片《敦刻尔克》

《敦刻尔克》

《敦刻尔克》电影海报

1、艺术魅力

诺兰导演的《敦刻尔克》,是以二战初期"敦刻尔克大撤退"的真实历史为背景拍摄的。

相比于《战狼2》由影片构造出的"爱国梦"不同,《敦刻尔克》却是真真实实发生过的事情,甚至它被称为"人类的转折点之一"、"战争史上的奇迹"等等。

在题材上,《敦刻尔克》就比《战狼2》多了一份优势,那便是真实性。因为真实,所以代入感会更加的强烈!

诺兰表示,他的"《敦刻尔克》不是一部战争片,而是一个逃生的故事,归根结底是一部悬念电影"。

在全片中,《敦刻尔克》很少有战争的流血场面。

敌军轰炸造成的伤亡,都被置于远景中。在近景,呈现于画面的只是处于战争恐惧和生机渺茫,等待救援、更等待奇迹的求生的军人。

对于英国远征军,"悬念"是被敌军围困中的无时无刻不面临的死亡,更是眼望着26英里外、海峡对岸的家园而不知归途的迷茫。英军士兵汤米从影片开始到结尾,一直处于生死未卜的逃生之中。

哪怕观众提前知道了"敦刻尔克大撤退"的结果,可我们依旧会为主角担心。

单从这一张海报上,就能感受到对于战争的绝望

主角汤米先在敦刻尔克街巷中从敌军的枪弹追杀下逃生,跑到海边,他与一位乔装成英军的法国士兵吉布森先后登上三艘不同类型的救援船,都遭遇了沉船,三次在极度恐惧中弃船逃生。

汤米最后得救,而吉布森却悲惨地淹死于一艘被德军射击而沉没的商船船舱中。通过汤米的逃生遭遇,诺兰让观众强烈感受到敦刻尔克被围困士兵的恐惧,这种恐惧是比直接遭遇流血牺牲更为深刻的恐惧,是切入到生命核心中的恐惧。

从这里也能看出《敦刻尔克》高明的处理方法,对于"敦刻尔克大撤退"我们都耳熟能详,导演并没有将故事限定在整个撤退上,而是将镜头对准了个人。

以影片来表现,个人在战争中的绝望与无助。从而唤起观众对战争的恐惧,从而进一步达到反战情绪。

就像当年斯皮尔伯格翻拍《泰坦尼克》一样,我们都知道"泰坦尼克号"会沉没,斯皮尔伯格反而利用了观众知道这一劣势,让"泰坦尼克号"的沉没成为了男女主角面前最大的悬念。

2、从个人到集体

在电影中,汤米没有遭遇任何一个敌人,但时刻可能射向他的子弹、或在身边爆炸的炮弹,却又显示敌人的无所不在。

当他和一群高地兵团的士兵钻入一艘搁浅的商船后,本以为找到了一艘可以获救的"诺亚方舟",却不料成为没有现身的德军演练射击的瓮中之物。

二战旧照,敦刻尔克大撤退

诺兰不仅没有让任何一个德军出现在银幕中,而且观众几乎听不到"德军"一词,取而代之的是"敌军",最大限度淡化了、甚至模糊了具体的敌人。

敌人的抽象,就是敌人的普遍化,它就是时刻威胁并可能剥夺士兵生命的战争本身。

战争本身而不是具体的敌人,成了士兵生命的真正威胁和精神恐惧,这就是诺兰在电影中揭示的更深刻的、即他所谓的"内在恐惧"

然而,《敦刻尔克》更加巧妙的是,它并不止于讲叙一个士兵逃生的恐惧悬念故事。汤米从城中巷道逃跑到海边,看到的是一望无际的被困士兵。

在大广角俯拍的镜头中,这些等待着救援、也同时等待着死亡的士兵,静默无声地排成一条条暗黑的长线,他们可能在数十个小时、或更长的时间后登上归国的航船,也可能在下一分钟被敌军空投的炸弹夺去生命,变成沙滩上的一具冰冷的尸体。

海滩上的士兵在爆炸声中如爆米花一样飞散之后,幸存的士兵会很快站立起来,迅速排列成静默的暗黑长线,继续他们的等待,等待救援,更等待奇迹。

这些士兵作为个体是孤独、无助、迷茫甚至无望的,但是,他们在死亡威胁围困着的海滩上的集体存在,却展现了一种坚韧顽强的集体生命力。

没有口号、没有宣言,影片用默片式的场景把观众带入这种集体生命力的震撼之中!

二战旧照:敦刻尔克大撤退

正是基于对这种集体生命力的体验和崇尚,诺兰把《敦刻尔克》创作成为一部讴歌集体英雄义的"密切的史诗"

汤米的个人逃生行动一再失败,尤其是与他共同潜入搁浅商船的高地兵团士兵最后葬身火海,是对传统战争片的个人英雄主义的否定。

因为在持续恐惧中等待产生的绝望,有一名士兵扔掉枪弹,只身投入海浪,不久人们就看到被涨潮推回到海边的尸体。

这些场面细致深刻地反证,敦刻尔克奇迹,既是集体救援的奇迹,也是集体逃生的奇迹。

艺术上的成功

《纽约时报》专栏作家达吉斯评论说:"《敦刻尔克》是一部技巧和技术瑧于电影艺术巅峰的杰作。

在电影中,有许多洗练而精美的画面,这些画面紧贴剧情,同时现实而象征性地深化了电影主题表现。在电影开始和结尾都有敦刻尔克海滩的航拍画面。

前者是伫立着被困士兵队列的以白砂为底色的一个静默如死亡谷的世界,在极端简约中展现无限的恐惧和不安。

后者是法雷尔击落最后一架敌机,驾驶着燃油耗尽的战机,无声地滑过被晚霞晕染着的金色海滩,列队等待上船的士兵以整齐的队列向他致敬。

《敦刻尔克》电影画面

这两个画面都是静默无声的,简约至极,却呼唤着观众最强烈的心灵共鸣。诺兰以《敦刻尔克》为里程碑,证实了他是一位将卓越的电影艺术和伟大的道德精神深刻结合的艺术家。这个结合,就是《敦刻尔克》给予当今电影的基本启示。

《战狼2》的中国电影的启发

在世界电影视野中,无论从既往中外优秀电影,还是《敦刻尔克》,我将其归纳为两点启示。

其一,电影表现爱国主义,首先必须是理性的、文明的,必须有国际关怀。20世纪人类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战争的灾难给人类的深刻教训是深刻的。

非理性的、进攻性"爱国主义",实质是一种与他国树敌、并且最终将本国拖入战争灾难的"民族主义"

英国学者奥维尔在著名的《民族主义札记》一文中,对"爱国主义""民族主义"作了甄别。

他指出,"爱国主义"无论就军事、还是就文化而言,本质上是防御性的。"民族主义"就其实质而言则与对霸权的欲求分不开,具有进攻的性质。

作为电影爱国主义的理性表达,我们应当弘扬的是爱国主义,而不是民族主义

其二,要成功的表现爱国主义,向国际社会树立中国的正面形象,须要有真诚严谨的艺术创新意识,不仅要巧思善构,而且要尊重生活,以深刻的人文精神为灵魂,在细节上精益求精。

电影的创作,是虚构的艺术,但是,虚构的艺术原动力不是胡编乱造和标新立异,而是以对人生世界的深刻领悟为前提,发掘并表现积淀和活跃在民族生活中的生命意识、精神精神。只有真诚的投入,才能领悟民族生命的强健;只有细腻精妙的艺术,才能真正向国际社会展现民族精神的魅力。

总结:虽然《战狼2》有种种缺点,但在票房上是成功的,至少在国内的票房是如此。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不管《战狼2》的故事多么的老套,剧情多么的俗气,内涵几乎缺失。但它给中国人带来了一种信号,那便是"中国式自信"

国人在清末以后,都是不自信的,特别是在外国人面前。这也是因为我们的国家,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落后与国际社会。

然而《战狼2》却释放了一个信号"国家强大"

是的,这种"国家强大"的信号,让观众感受到了身为中国人的自豪。而这种"国家自豪"感真是当下国人所缺失,也正真慢慢重拾的东西。

我想也正是《战狼2》中,所表达出的"国家自豪"感,让许多观众愿意走进影院,让《战狼2》成为一个无法复制的奇迹的原因!

参考资料:

电影《战狼2》

电影《敦克尔有》

《电影表现与美学》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uzhinan.com/yl/3352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