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娱乐 > 电影 > 豆瓣9.1《何以为家》:每个勇敢的小孩,都应该被全世界温柔以待

豆瓣9.1《何以为家》:每个勇敢的小孩,都应该被全世界温柔以待

#「闪光时刻」主题征文 二期#

文/大书言

电影《何以为家》是一部由黎巴嫩、法国、美国制作的剧情片,由黎巴嫩女导演娜丁·拉巴基执导。2019年4月29日在中国大陆上映,先是入围第91届奥斯卡金像奖,然后又获得了第71届戛纳电影节评审团奖和第24届评论家选择奖等。

《何以为家》上映至今为止豆瓣评分为9.1,比之当初同一时间段上映的热播电影《复仇者联盟4:终局之战》尤有甚之,上映仅6天时间票房就破亿。《复仇者联盟4:终局之战》是属于科幻题材电影,相比一般的剧情电影更具吸引力,然而,《何以为家》却是剧情片的一匹黑马,与之不相上下。这部电影之所以能在国内引起热潮,与主人公赞恩伤人入狱、状告父母有很大关系,但最主要的还是赞恩那种,生活在淤泥里仍然努力向上的勇敢精神,也正是他的勇敢、坚强打动了无数影民的心。


《何以为家》的创作来源于现实生活,黎巴嫩女导演娜丁·拉巴基曾做了三年的走访调查,了解了黎巴嫩的底层生活,这才有了作品的雏形,最终创作出了《何以为家》。

故事以黎巴嫩的一个小城镇为背景,讲述了12岁叙利亚难民赞恩,小小年纪为了家人的生计,每天在杂货商店打工,后来因为妹妹被送走,还丢了性命,他愤然拿刀伤人入狱,最后还状告了自己的父母,有多少人曾觉得他的演技了得。

主人公小赞恩在故事里的角色让人心疼、动容,然而,在故事外的他一样牵动着人们的心,他所有的表演皆来自于本色出演,真实的他也是生活在这样的水深火热之中,他对自己所遭受的磨难已经习以为常,这就是为什么他的表演如此真实,因为这就是他的生活,不需要表演。

看过《何以为家》的人都知道,主人公小赞恩以区区孩童身躯,承担了不属于他那个年龄的责任,他是倔强的,也是勇敢、坚强的。那么,小赞恩的可贵精神在故事中又是如何表现的?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了解。


一、小小身体,撑起整个家

第一片段,10分35秒开始至30分55秒处,这短短的二十多分钟内,以平淡的叙事方式描述了小赞恩做杂货工、卖甜菜汁的经历。期间,他向父母提出要去上学,母亲因为上学包吃穿,还能拿回好处而同意,父亲则担心小赞恩上学后,无法继续干活表示反对。最后,因为妹妹初来月事,而被送走终止。

情节虽平淡,但极具震撼力。他搬桶装水、饮料时是那么吃力,送一瓶煤气罐,从白天拉到晚上,看到同龄孩子放学时羡慕的眼神,这一切都是他的日常生活,他没有同龄孩子该有的欢乐童年,更没有在该上学的年纪接受教育,他被迫长大,做着大人才会做的事。晚上,兄妹七人一起睡在不是床的床上,帘子隔着父母与他们,狭窄的空间里,都能听到父母的异样声音。所有这一切的环境、行为都说明了小赞恩家庭条件的艰难,作为家中唯一的男丁,他是家庭主要的经济来源,父母在这个家中似乎只是一个称谓而已。


赞恩的大人作风不仅仅表现在家里的主要劳动力,还表现在对妹妹的照顾上。妹妹初来月事,他给妹妹洗脏污了的裤子,用自己的上衣给妹妹做棉垫,还教育妹妹千万不能让别人知道,尤其是父母,否则到时候就会把她送走,送给那个对妹妹萨哈有意思的杂货店老板阿萨德。他的这一切行为在银幕前的观众们不禁觉得吃惊不已,现实生活中有多少孩子会懂得这些事情,就连他的妹妹萨哈都不知道要这样处理,此时的他就像一个母亲对着自己的女儿谆谆教导。

小赞恩工作了一天,晚上回家的时候看到了楼梯间的几只鸡,原来是父母知道了妹妹的异常,要把她送给阿萨德了,当时小赞恩对着妹妹化了妆的脸,厌恶的说:把你恶心的口红给擦掉!然后扭头生气。这时的小赞恩他不是讨厌妹妹,而是为自己的无能为力而难过。这时的特写镜头是在他的脸上,他不像一般的孩子,难过了就嚎啕大哭,他那大人般难过却哭不出来的神情,刺痛了人们的心。夜晚躺在床上的小赞恩,面无表情,然而,影片的配乐却是低缓、悲凉的,似乎昭示着一切不可改变,后面两个富人家生活的镜头与之形成鲜明的对比,在环境、配乐的渲染上,把凝重的气氛提升到极致。


随后小赞恩准备好了一切,准备要带妹妹离开,尽管如此防范,还是让父母发现了。当小赞恩从外面回来,看到妹妹要被父母强行送走,他动手阻拦,奈何他再如何强装大人,也无法改变只是个小孩子的事实,他的拉拽、踢打都不是父母的对手。最终目睹妹妹被送走,这次他终于像个孩子一样哭了,气愤的小赞恩离家出走了,这是故事的第一个高潮。

这一片段,小赞恩卖苦力养家、照顾妹妹,有父母不能依靠,他唯有靠自己的努力才能在这个艰难的社会生存下去,这样的一个故事,都在向观众展示,他,就是勇敢的、坚强的。


二、离家出走,与泰格斯特母子相依为命

第二片段,32分25秒至1小时35分37秒处,小赞恩负气离家后,遇到了没有身份证明的泰格斯特母子,并与她们相依为命地生活在一起。泰格斯特工作的时候,留两个孩子在家,小赞恩便承担起照顾还在吃奶的约纳斯的责任。然而这样的日子并不长,泰格斯特因为身份证的问题被捕,小赞恩在泰格斯特没有回家的情况下,依然照顾着约纳斯。为了自己和约纳斯能够生存下去,他贩卖毒饮料挣钱,还把钱藏在泰格斯特的房子里。直到有一天,房东把他们的所有东西扔到了门外,房子也锁了起来,藏在里面的钱更是拿不出来。小赞恩走投无路之下,为了不让约纳斯跟着自己受饿,只好把他交给了阿斯普罗。

小赞恩和泰格斯特母子住在一起的时候,尽心照顾好约纳斯,给他喂奶、换尿布,一切的行为都是轻车熟路,还是那个在家照顾兄弟姐妹的小大人。此时的小赞恩比在家里的时候日子要轻松些,只是偶尔地想起妹妹,会让他难过想哭。也在这时,泰格斯特已经没有了经济来源,以前的工资没拿到手,她向老板预支工资,老板拒绝了,她只好把自己头发剪了卖钱。这时影片里那低缓、悲凉的的配乐又响起,沉重的气氛再次渲染开来,这一切似乎在告诉观众,磨难又将来临。


果然,次日泰格斯特就被捕了,而小赞恩并不知道,他见泰格斯特迟迟未回家,便抱着约纳斯一起去她工作的地方找,但没有找到人,于是他又去阿斯普罗那里找,依然无果。他带着约纳斯,饿了就在路边吃东西,困了就随便找个地方睡下。这几个镜头让屏幕前的观众觉得,孩子是那么的可怜,无助。就算如此,泰克斯特也回不来了,约纳斯哭闹着找妈妈,小赞恩就买吃的回来哄他。生活实在过不下去的时候,小赞恩便卖“饮料”,这是他从亲生父母那里学到的,现在却成为了他的生存依仗。

小赞恩卖“饮料”,混迹于瘾君子之间,少不了挨打辱骂,就算如此,他也含泪忍下。可似乎天不容他,他一回家便看到家里面的东西全部被房东扔了出来,房子也锁住了,里面还有他辛苦挣来的钱。他又变得一无所有,他把约纳斯放在路边上,想自己一个人一走了之,可他还是留了下来。他舍不得小小的约纳斯,把他一个人留在路边,不知道会如何,他的纠结都表现在了他的行为、表情上面,他犹豫、难过。

最终,为了约纳斯可以过得更好,小赞恩还是把约纳斯给了阿斯普罗,而他也能够离开这个地狱般的地方。于是他回家取身份证,才知道自己根本就没有身份证,还得知了妹妹的死亡消息,伤心愤怒的他,拿刀捅了阿萨德,这是故事的第二个高潮。

这一个多小时的片段,故事仍是以叙事的方式发展,如此的现实,让人难过。小赞恩都能被全世界温柔以待给了阿斯普罗,但这是他的无奈之举,约纳斯跟着他日子只会更难熬。在小赞恩把约纳斯给阿斯普罗时,他是如此难过,难过自己的无能为力,难过自己终于也变成了父母那种讨厌的模样。此时的他,是把自己放在了一个成人的高度上,但在得知妹妹去世的消息时,他难过哭泣的表情,和冲动的行为又在昭示着他只是个孩子而已。

他的无奈,却又努力、坚强的样子,再次冲击了人们的心。


三、入狱,起诉父母

小赞恩用刀伤了阿萨德后,被捕入狱,他面临着5年的牢狱之灾。监狱里,两个不同的世界,牢房外,有人载歌载舞;牢房内,有人欢呼,有人沉默流泪,这一切,就像是嘲讽,小赞恩冷眼旁观。服刑期间,小赞恩时常能听到广播宪法的相关知识,以及电视里相关儿童的节目。这时,几个镜头画面锁住了小赞恩,加上广播宪法的声音,都在告诉观众,小赞恩会有后续动作。

果然,在母亲来探监的时候,母亲的话让他下定了决心:起诉父母!母亲跟他说:真主收走一样东西,就会赐给你另一样东西,我又怀了孩子,我希望她是个女儿,取名叫萨哈。这时小赞恩的心里像被戳了似的疼,他难过,妹妹去世期间,母亲却怀孕了,妹妹就像从没来过这个世界,没人记得,他更难过即将降生在这个家的新生命,他的命运将会像他一样,充满磨难。

在牢房里,小赞恩拨通了法律热线,他要起诉父母,起诉他们的生而不养、养而不教。用小赞恩的话说:我想让那些不能照顾孩子的人不要生孩子,否则长大后能回忆的是什么?是暴力、虐待?侮辱或殴打吗?被铁链锁、被水管浇、被皮带抽吗……


他的话戳痛人心,他的情绪如此低落,在以往的磨难中,他也一直带着这种负面情绪,就算如此,他还是努力活着。人的情绪往往是随着所遭受的经历而有所起伏,就像被骂了会难过,被表扬会开心一样。可如果一个被骂了的人,难过时还能够坚强地面对,这就是一种可贵的精神,而故事中的小赞恩就是这样的。

《何以为家》采用了倒叙、插叙的手法,将全局故事串连起来,儿童视角、手持摄影,让剧情更加贴近事实,它揭露了黎巴嫩底层儿童的生活现状。这一部现实主义影片之所以能引起我们的共鸣,是因为它有我们现实生活的影子,它告诉我们作为成年人、家长的责任,还有为人面对困难时应有的态度。


后话

“愿每一个勇敢的小孩,都能被全世界温柔以待”这是影片最后的一句话,这也是每一个孩子心里的希望。孩子是我们的未来,我们对待孩子的态度,影响着他们的一生,愿我们多一份仁慈和善意,他们少一份艰辛和磨难。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uzhinan.com/yl/3346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