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娱乐 > 电影 > 《紫蝴蝶》:从一部被低估的谍战片里,我学到了什么?

《紫蝴蝶》:从一部被低估的谍战片里,我学到了什么?

一谈到娄烨,大家脑子里蹦出的应该都是《推拿》,以及他那标志性的晃动镜头。但今天要说的这部电影,很多人似乎都没听说过,在豆瓣上的评分也仅6.7分。个人认为,该片不论是在剧情层面还是影像风格上,都是值得被拿来细细品味的。

故事发生在上个世纪30年代,正值中国极度动荡的黑暗时期。一名叫伊丹的日本翻译官离开了中国女友丁慧,返回东京。丁慧亲眼目睹了自己的亲哥哥因为主办抗日报纸而被日本人刺杀,因此加入上海地下抗日组织,并与组织头目谢明有了感情。

三年后,重新回到上海的伊丹此时已是日本的特务头目。并且“偶遇”昔日旧情人丁慧。分处在两个阵营的新旧情人,让丁慧被迫成为双方互相设局必须利用的重要对象。当丁慧随伊丹来到日本人的会所参加聚会时,伊丹对丁慧说,山本回东京了,谢明已经死了。震惊中的丁慧将伊丹刺伤,紧接着,司徒(被丁慧在火车站误杀的女生的男友)闯入会所,将伊丹枪杀,而后把枪口对准丁慧……


本文主要从影片的光线造型,镜头运用和它风格化的蓝灰影调深入分析这部电影好在哪里,以及笔者为什么说它是一部被低估的谍战片。

充满巴洛克风格的影像造型

如果仔细看,不难发现整部电影大量使用了晃动的长镜头,大光比的光线造型。正是因为这些符合主题的影像语言合理使用,才让这部电影充满运动感以及戏剧性。值得一提的是,娄烨惯用的这种拍摄手法也被称为巴洛克风。

巴洛克词源,含义以及它的特点

通常情况,艺术史家喜欢称呼公元1600年到1750年之间的欧洲艺术为“巴洛克”(baroque)。它同时也指代16世纪矫饰主义以后到18世纪洛可可时期以前的这段欧洲文化。

巴洛克艺术着重强烈感情的表现,不同于文艺复兴时期的严肃与含蓄。由于它意味着感性与激情,自身带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所以常常用于动态感的斜线等造型元素来打破平衡。


巴洛克时期的绘画

身处16世纪时期的意大利,内忧外患,危机重重。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从前的文艺复兴艺术呈现了衰退的趋势,取代它的是符合当时环境的巴洛克艺术。而《紫蝴蝶》的故事,也正是发生在中国动荡的时期,与巴洛克艺术产生的环境相仿。

在影片中,有段长达2分40秒的伊玲接站长镜头颇具争议,喜欢它的人说:“以主客位置互换的超长镜头跟踪角色走动来带入另一剧情线的主角,暗示了两者命运的交错。”但不喜欢的人可能会说:“眩晕”。

那确实是一个漫长的站台,摄影机随着伊玲走了54秒,经过了许多等车人的背影,直到镜头将画面带入轨道另一侧的黑色轿车。可是在我看来,不论电影还是生活,有时候一些人物出现的作用只是为了引出更重要的人物出场。伊玲在这个长镜头里其实担任的是悲剧的角色。


为了与长镜头互相配合来展示人物心理和事件经过,导演在很多地方的转场都采用了叠化。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它也是让影片具有运动感的很重要一个原因。

时代的叠化:从1928年的东北,日本人引发的爆炸声以及老百姓横尸街头的运动镜头,叠化到1931年司徒在上海玻璃镜前左顾右盼的特写。

同样场景相似动作的生死叠化:接线员伊玲生前工作情形叠化发电报的谢明。

内容冲突的叠化:伊玲在暂时安全的厕所看书,想念外地工作的司徒,跟外头动荡局势,热烈的游行队伍来回叠化。

就像战争使一个时代充满绝望与混乱一样,叠化使原本毫无关联的人,事,景紧紧交织在了一起。


在影片的光线造型上,由于大量画面都用到了明暗强烈对比,不得不让人联想到巴洛克绘画的先驱卡拉瓦乔。一个暴躁,个性狂野的意大利画家,因为经常用粗野的农民做模特为教堂作画,被人称为“自然主义者”。他在绘画用光上作出了很大贡献,《艺术百科》的作者是这么形容他的:

“他创造的强调明暗对比的就叫光线画法,使得形体结实厚重,是对油画技法的一大贡献;他喜欢纵深感,又打破了文艺复兴绘画惯用的平列物体的手法,使得画面空间与观众空间结合起来,这种方法被后来的巴洛克画家所仿效,成为巴洛克绘画的突出特点。”

他在《基督葬礼》等作品中对光线的运用,被后人称作卡拉瓦乔样式。

基督下葬


该片的光线运用就属于卡拉瓦乔样式,用光突出了画面的主要部分,舍去了大量的细节描写,从而衬托出真实的空间感,营造了戏剧性的画面效果。


如果说巴洛克有着“任性”、“浮华”的标签,那么不仅影片有光线和长镜头的构筑,就连娄烨自己身上都印着巴洛克的痕迹。他在采访时说:

“首先我是一个挺麻烦的导演,其次对于投资方来说是一个风险型的导演,每次都会出现“不安全”的东西。你的每一尺胶片都是用钱来换算的,你得想好了,要是改变不了你自己,那麻烦可能就多点,这也没办法。”

蓝灰影调营造悲伤的浪漫主义情绪

从本文开头的剧情简介就可以知道,在动荡的年代,充满硝烟的城市,上演着一场为报国恨家仇的牺牲和暗杀故事。某种程度上,这是中国人无法逃脱,也无法抉择的宿命。在民族大矛盾里,个人的挣扎和情感显得不堪一击。

而影片的蓝灰影调又恰恰营造了这样一种伤感的时代背景。整部影片以蓝灰为主导颜色,不管在场景选择、环境还是道具陈设、演员服装上都被结构到蓝灰当中,非常统一和完整。

在伊丹出场前,影片先是用为数不多的运动镜头交代了工厂蓝灰色的环境。当伊丹走向镜头前,蓝烟遮住了他的上半身。在一群下班工人中,可以看到伊丹和他们一样,都穿着灰色衣服。


之后,镜头叠化到1928年东北的大街上,无论挖土的大人还是玩泥巴的小孩,都穿着蓝、白、灰服装,画面非常协调。这种色调,正是我们记忆中的30年代。

正如电影学者江小鱼说的那样:“作为最具情绪表现力的一种电影元素,色彩可以被当作语言表达思想。”在蓝灰主调之间,《紫蝴蝶》偶尔有暖色穿插,它们是一些小片的红色。在基耶洛夫斯基的电影里,红色代表博爱正义。而在这里,它作为蓝灰调子的对比色偶尔出现,显得那么猝不及防又触目惊心,好像预示主人公随时死亡。



动荡又压抑的人生就像冗长的蓝灰调子一样,或许红色才是最终的结局。而当令人眩晕的晃动长镜、大光比的影像、蓝灰色调的结束,当人们从那段潮湿、暧昧又血腥的人物关系走出,会发现,原来炎热的生活和炙热的阳光是那么美好。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uzhinan.com/yl/3319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