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娱乐 > 电影 > 为何同为犯罪悬疑片的《警察故事2013》与《心迷宫》豆瓣低3分?

为何同为犯罪悬疑片的《警察故事2013》与《心迷宫》豆瓣低3分?

前言:近几年,国产犯罪悬疑电影从低迷到令观众惊喜,本篇将以《心迷宫》与《警察故事2013》作对比,同样作为犯罪悬疑片,为何《心迷宫》比大腕云集的《警察故事2013》豆瓣评分高出3分,甚至国产电影《心迷宫》达到了豆瓣top154名。我具体从四个方面:观众好奇心满足、叙事结构、人物塑造、悬疑点设计,来探讨。

犯罪悬疑电影以烧脑,层层寻找真相吸引观众,虽然犯罪的真实性有待考究,但麦茨认为当观众进入影院观看影片时,已经做好了心里倒退的决定,也就是说,观众不会在关心世界是否真实,而甘心与虚构的想象作品同化。近期我看了不少国产犯罪悬疑电影,如《全民目击》、《解救吾先生》、《记忆大师》以及今天作对比的两部影片。

《心迷宫》是忻钰坤导演2014年的处女作,根据90年代初某村故事原型改编,影片围绕一具烧焦的尸体的展开,将村中看似毫不相干的几户人家串联到一起,看似真相被层层解开,但真相早已颠覆判断。影片曾斩获不少奖项,成为2014年度继《白日焰火》之后,唯一获得国际A类电影节大奖的影片,作为一部低成本制作的院线影片,《心迷宫》取得了极大的成功。

警察故事系列一共有6部影片,《警察故事2013》是最后一部,这部影片由成龙、景甜、刘烨殷桃等人主演,影片讲述大型酒吧内,所有人被挟持为人质,劫匪是酒吧老板武江,武江不惜以人质危险要求释放一名在押多年的罪犯。

这两部电影同样是犯罪悬疑类,《心迷宫》另我惊喜,《警察故事2013》另我深感无诚意,本篇将以《心迷宫》与《警察故事2013》作对比,为何同样作为犯罪悬疑片,《心迷宫》比大腕云集的《警察故事2013》豆瓣评分高出3分,甚至国产电影《心迷宫》达到了豆瓣top154名,具体分为四个方面:观众好奇心满足、叙事结构、人物塑造、悬疑点设计。

01观众好奇心满足

著名悬念电影大师希区柯克曾给悬念下过这样的定义:如果你要表现一群人围着一张桌子玩牌,然后突然一声爆炸,那么你便只能拍到一个十分呆板的炸后一惊的场面。另一方面,虽然你表现同一场面,如果打牌之前,先表现桌子下面的定时炸弹,那么你就造成了悬念,并牵动了观众的心。

如果让观众处于限制性视角,事先知道了炸弹的存在,那么观众便会感到好奇,炸弹究竟会不会爆炸,对于电影来说,在研究电影本身之前,对观众的欲望剖析当属重中之重。所以,对于悬疑电影,前30分钟牵动观众的好奇心,满足观众的好奇心是最重要的一点。

电影《心迷宫》中丽琴不满陈自立经常打自己,多次想杀死陈自立;村长儿子与村里黄花大闺女黄欢恋情被白虎发现。紧接着,村里发现一具被烧焦的尸体,不明身份。影片在开篇的30分钟,便交代了村里死人了,丽琴、村长儿子都有杀人动机,尸体身份究竟是是黄欢?白虎?还是陈自立?影片在开篇便告诉了观众信息点,使观众处于限制性视角,观众提着心去观察,满足了观众对影片真相打破的好奇心。

而反观《警察故事2013》,作为警察故事系列作品,风格与前几部相差不大,有人跳楼、有农民工来酒吧讨债,虽然影片之后设计了主角警察被打晕、劫匪要求释放罪犯的悬念点,吸引观众好奇接下来的剧情,过多与电影主题相背而驰的情节点太多,以至于观众的好奇点无法得到满足。

所以,一部成功的犯罪悬疑片的剧本制作重点,应该是在影片中之初最大程度地勾起观众的好奇心,并尝试满足其好奇心,以达到使观众甘心与虚构的想象作品同化,并且这种好奇心的满足,需要的是逻辑通顺的必要情节点。

02叙事结构

一部犯罪悬疑电影的叙事结构是成功的关键。《全民目击》叙事结构是类似"罗生门",使观众对曲折离奇的剧情着迷,《疯狂的石头》叙事结构是倒叙插叙,多条线索齐头并进。如果这些电影以简单的时间顺序讲述故事,电影的魅力势必大大减少,对于今天要说的这两部电影亦如此。

《心迷宫》,含有相互独立且互相有联系的三条故事线索,采用了与《疯狂的石头》不同的三段式,讲述“乡村怪尸案”。多重故事线索结合非线性叙事,使观众真相真假难辨,但叙事结构具体怎样推动影片成功的呢?《心迷宫》中的棺材是希区柯克口中的麦高芬,棺材的三次易主推动了影片叙事。

  • 棺材第一次出现是,村里出现无名的烧焦尸体,黄欢彻夜未归,阴差阳错下,黄家认为凶手是王宝山。
  • 第二次出现是村委会在尸体中找到陈自立的身份证,大家误认为是陈自立,但当真正的陈自立死亡后,这口棺材再次无人认领。
  • 棺材第三次出现是白虎欠下债,讨债人到穷困潦倒的白国庆家暴力威胁,白国庆向村长借"白虎的尸体"避免白虎的债务。

前两次棺材的出现,使观众对人物网有了大致了解,在村长的步步"推测"下,两次棺材寻主不断反转叙事,真相让观众深感扑朔迷离。而棺材在第三次出现,则是将普通农村犯罪片转变为具有黑色幽默性质的农村现实,作为一部犯罪悬疑片,《心迷宫》的叙事做到了罕见类型,成为这部电影的一大亮点,满足了观众的烧脑感。

再看《警察故事2013》,依然延续了以往的警察故事系列,酒吧老板武江为了查清当年妹妹去世的真相,不惜绑架人质,影片通过闪回与插叙,交代各种人物关系与时间线,虽然动作戏与节奏紧张感不少设置,但总体来说《警察故事2013》仍处于简单的线性叙事上,毫无拨云见日感。

相对大腕云集的《警察故事2013》,《心迷宫》采用非职业演员,进行低成本制作,在演员方面,似乎吃了亏,但因为剧本的叙事亮点,使《心迷宫》没有沦为中国电影常见的故事。所以,对叙事结构下功夫才是悬疑电影更重要的加成分,简单叙事虽然可以把案件讲清楚,却不能做到引人入胜。

03人物塑造

观众在观看了大量犯罪悬疑电影后,自然会变得挑剔,如果人物塑造不新颖的话,必定会劝退观众,所以新颖且独特的人物塑造对于影片来说很有必要。如《记忆大师》中的警察沈汉强,由正面形象成为反面形象,个性化的人物调动了观众情绪以及影片内核的表达。

在《心迷宫》三条人物线索中,每个人物塑造似乎都有合理化的戏份支撑,比较经典的应该是村长父亲肖卫国与儿子肖宗耀,肖卫国万事替儿子做主,荣誉感极高的他在看到儿子杀人后,毁尸灭迹,儿子肖宗耀以在村里找对象来对抗父亲的权利,最后二人卸下重担,在棺材面前二人和解。

以及身为受害者和施暴者的丽琴,她的不幸福经历被积压,陈自立的两次死亡以及对王宝山的冷酷拒绝,是她的报复,最后丽琴将骨灰盒和拐杖仍入坟里的时候,是她与过去软弱自己的告别。

在法律观念淡薄的农村,人物的两面性冲突更加明显,村长如何犯下过错,又如何一步步清醒,丽琴是否会向警察说出真相,是观众关心的事,作为悬疑电影来说,《心迷宫》中的每一个主要人物都具备独特性与反差性,看似十分平凡的农村图景,却呈现了人性的两面性。

而《警察故事2013》中,主角是由成龙饰演的钟队长,动作戏减少,情感戏增加,虽然影片想上演父女情危机化解与武江与过去和解图画,女儿依然是父母陪伴过少变坏形象,劫匪酒吧老板武江漏洞百出,比如放同伴自首、手下净是当年妹妹男朋友,导致影片人物形象塑造不够鲜明化,平庸化的人物塑造必定使影片的魅力大大减少,最终无法引起观众对剧情着迷。

所以,反常规且新颖的人物塑造,观众会耳目一新,但这种人物塑造必须合理化,才会使观众沉迷剧情的构建中,跟随角色探索影片的真相。

04悬疑点设计

犯罪片经常以一桩罪案为始末,以罪犯或警察为主要人物,犯罪片中必定有犯罪或警探,不少犯罪片充满悬念,使观众看不清结局真相,引起观众边思考边观看。

《心迷宫》的悬疑点设计做到了节奏紧促逻辑通顺,如序曲中陈自立死了,但下一幕大壮要杀陈自立,大壮杀人真相是什么?在正片中,死者死法究竟是怎样的?以及在影片最后才揭晓的,肖宗耀打电话给母亲被告知父亲在修猪圈其实是在埋尸体。等等,这些悬疑点是在农村背景下独特存在的,很大程度上加深了影片的悬念性,推动了剧情发展。

《警察故事2013》虽然设计了悬疑点,如钟队长被打晕,劫匪酒吧武江的身份与秘密,武江要求释放羁押多年的罪犯,但都通过简单闪回与平铺直叙的讲述告诉了观众,不仅悬念感全无,逻辑感全军覆没,甚至增加了影片的"诙谐"感。

所以,无论是怎样的悬念点,成功的犯罪悬疑片在剧情设计合理的情况下,应该做到悬念点的新奇,且逻辑通顺,成为电影的不可缺少部分,若为了推动剧情发展,设计可有可无的悬疑点,那么这部电影的魅力将不复存在。

小结

通过对2013年的《警察故事2013》与2014年的《心迷宫》作对比,豆瓣3分之差,我们似乎也找到了答案。

对于任何电影的剖析,精华在于对观众的欲望分析,轻松的喜剧电影带给大众哈哈一笑的同时,观众对电影产生了幻想感满足,而烧脑成功的犯罪嫌疑电影带给观众真假难辨感的背后, 观众的好奇心得到满足应该是首当其冲的。其次,从犯罪悬疑电影探索真相,是大部分观众的取向,无论是叙事结构、人物塑造以及悬疑点的设计,犯罪悬疑片应该做到新颖且逻辑通顺,且在不经意间让观众感受人性双面,这样才不会沦为简单救赎片。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uzhinan.com/yl/3123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