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娱乐 > 马国明的视帝争了20年,而他的观众被骂了30年

马国明的视帝争了20年,而他的观众被骂了30年

昨天,一个广东人很熟悉的名字冲上了热搜:

马国明,终于拿视帝了。

入行20年、角逐12回,这个号称“陪跑王”的46岁男演员,终于捧回一座TVB人梦寐以求的“最佳男主角”。

看着他长大的小编羡慕了——倒不是羡慕奖杯,而是他看起来那样神态自若意气风发——不是70后吗?怎么看不出一点疲态?

90后困惑了。

去年临近年末,网上就开始吹起一股群嘲90后的风,他们奔走相告:

“第一批90后30岁了!”

仿佛30岁是多么见不得光的事。

提前一个多月的问候,着实扎心

你看不出大家是在幸灾乐祸还是自我解嘲,反正,90后对来自公众的镁光灯已经习以为常。

毕竟90后,出道即巅峰,当红三十载,面迎舆论场上无数的唾沫星子而屹立不倒,并默默地接班成为全社会的中流砥柱。

如此坚毅顽强的他们,完全不像传媒所长年描绘的那个集体形象——

“90后,垮掉的一代!”

90后是怎么“被垮掉”的?

90年代,既有计划生育,也有改革开放,更有信息时代。在老一辈看来,90后因同时坐享独生子女、小康生活、丰富资讯等优渥条件,普遍养成了自私、娇惯、叛逆的性格,长大后定不是盏省油的灯。

出于“希望娃儿勤奋就常批娃儿懒”的教育习惯,老一辈把对90后的正向期望全部往反了说,希望他们能抱着批评三省其身,变得更靠谱一些。

于是90后就顺理成章地“垮掉”了。

“垮掉”是一种概括性的批评,90后所遭受的“刻薄”,具体见诸大众传媒对他们持续而殷切的关注之中:

#最后一批90后成年了#

#90后开始泡枸杞了#

#90后不愿结婚#

#90后不愿买房#

#90后不愿生娃#

#第一批90后已经秃了#

#第一批90后已经弯了#

#第一批90后已经离婚了#

#第一批90后已经出家了#

#第一批90后已经油腻了#

#90后没有性生活#

#90后不敢看体检报告#

#90后开始养生了#

#第一批90后30岁了#

……

就这样,90后成了常常见报的代际红人,一举一动都被媒体追踪议论。

但这些看似被敏锐捕捉和高度概括的90后现象,真的都普遍存在吗?

似乎每一代新人类都会被批“垮掉”,而90后中枪尤多。

早在2009年,即第一批90后刚成年时,就有研究统计:某知名媒体网站以“90后”为标题的新闻里,发现明显偏负面——“荒唐事或不理性行为”的报道占53%,而明显偏正面的报道只占7.51%。

十年过去了,90后到底是不是大家以为的那么“垮”?刚迈入而立之年的90后正适合接受检验。

大部分传媒对90后的评价,可总结为几大成见:

一大成见:90后娇生惯养吃不了苦?

去年年初,BOSS直聘联合微博职场共同发表了《2019职场人加班现状调查报告》。该报告显示,近三成受访者的实际平均时薪在20元/小时以下——然而受访者大多是一线城市互联网从业者,这样的时薪可称不上“高薪”。

而从受访者的年龄看,“90后”和“95后”面临的加班情况最为严重,可以说是年纪越小加班越多——职场新人的常见待遇。

因此,仅从这一个报告看,即使不羁如天天嚷着拒绝加班的90后们,也只是“有贼心无贼胆”,打打嘴炮而已。

二大成见:90后被消费主义裹挟?

过去,网上流行过一些调侃90后理财乏力的词汇:

不可否认,不少90后有着顺应时势的小布尔乔亚情调,喜欢把日子过得精致又拮据来为难自己的钱包。但这种对生活品质的追求,到底是确实过度的,还是仅仅因为有异于上几代人的节俭而被夸大了?

去年年末,腾讯理财通联合企鹅智库对全国多个城市的90后人群开展调研,并发布了《90后理财与消费报告》。

该报告显示,高达98.4%的90后认为生活有压力;而从压力源看,90后最普遍的压力并不是来自消费至上的日常消遣,而是来自传统的购房和买车。

除此之外,作为腾讯唯一的官方理财平台,理财通拥有1.5亿的用户量,其中占比达38%的90后已超越70后和80后成为最大用户群体;超9成的90后在去年的投资理财中取得正收益。

然则,90后并不是传媒所言那么“败家”——至少不是为消费主义所主宰。如果房价不是那么遥不可及的话,他们其实也有自己的小算盘,也会像70后80后那样细算精打。

三大成见:90后单身主义?

我国的结婚率,确实在连年走低。

近年来,经各种负面婚恋现象的传播,恐婚恐育情绪在网上蔓延,广大单身狗动不动就会感叹一句“再也不相信爱情了”,或者“真不敢轻易生娃了”。

但如果你听了两句就信以为真的话,那就太不了解爱的信徒们了。

去年七夕,中国青年网、“青春有约”联谊交友平台联合珍爱网共同发起,经深圳大学社会学系研究支持,针对全国90后青年婚恋观进行了抽样调查,得出《90后青年婚恋新常态调研报告》。

该报告显示,90后三大单身原因是:圈子小、工作忙、对爱情幻想过于完美;其中超过八成的人渴望改变单身状态;还有近七成单身青年表示,经济水平不是唯一的重要择偶标准,超半数90后可接受租房结婚。

“可接受租房结婚”,这算是有悖传统婚配观念的,可是过半的90后单身狗们并不介怀,他们对婚恋有着天然的浪漫憧憬。

90后的独立自主,与他们向往爱情并不冲突。他们只是因为忙、穷、累才懈怠谈恋爱,而不是不想脱单,更不是主观上奉行单身主义。

此外,大众对90后还有一个成见:这群屁孩个个都太子脾气公主病,受不得半点委屈。

然而,90后被传媒打包式通报批评三十年,不也没有上房揭瓦么?

“传媒”这个东西,不总是可信的。

网上另一篇对90后的“祝寿”文章里,一位网友这样评论:

传媒针对一代人的群嘲,大约肇始于90年代——互联网引入中国时。千禧年后,不过二十来岁的80后也曾众所瞩目过一段时间,如今却被冷落了。

被冷落的原因,或者是人们本能地向往青春人群,或者是90后00后提供了更多新鲜有趣又具争议的话题,又或者仅仅是——占据如今传媒核心的新媒体从业者,大多都是90后自己。

去年年末,一份《2019 年新媒体人生存现状调查》显示,新媒体从业者中90后与95后的人数共占66.7%。

也就是说,最近漫天飞的“第一批90后30岁了”,可能正是那些被关注惯了、但预感自己即将过气的90后们的一番集体自嘲。

自嘲本是种乐观精神,但当“自嘲”恰巧发表并流行在社交媒体上,就催生了焦虑。

到处飞窜的“而立之年”“奔四”“中年危机”等词汇,让忙着拼搏的90后信以为真,以为自己真的成了中年人,可自身的阅历和资源又匹配不上,于是变得更加焦虑。

可是,加拿大心理学加埃里奥特·杰奎斯在1965年所首次提出的“中年危机”一词,是指人到中年怀疑自我,为证明自己而变得行为怪异,一般高发于35~50岁之间。而第一批90后,不也才30岁?

换言之,传媒可能无意间“提前”了人们的中年危机——至少提前了五年。

捣蛋的传媒啊,从前是批90后长不大,现在又催90后老快点。

如果90后们识穿了这个“把戏”,松一口气后继续原来的节奏从容生活的话,那这桩无意促成的焦虑贩卖还是可以一笔勾销的。

但最怕的是,当焦虑渲染过度,连90后都自乱阵脚,那么,“中年危机”就真的要提前了。

撰文丨黄诗狼

配图 | 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你人到中年了吗?”

- 留言给我们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uzhinan.com/yl/2894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