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娱乐 > 从《喜剧之王》到《小丑》:看一场闹剧是如何演变成暴动的

从《喜剧之王》到《小丑》:看一场闹剧是如何演变成暴动的


星期五言:37年前,大导演马丁·斯科塞斯联合编剧保罗·D·齐默尔曼拍摄了电影《喜剧之王》。如果你看过斯科塞斯的另外两部电影——《出租车司机》(1976)、《愤怒的公牛》(1980),那么我认为你必须得把这部《喜剧之王》一并看了才算完美!三部电影非但能让你领略罗伯特·德尼罗的精湛演技以及马丁的导演风格,还能让你洞悉到那个时代艺术家看待“底层人与社会间关系”的态度。那是一种无奈下产生的闹喜剧…

▲《喜剧之王》剧照,1982

然而,37年后,当底层社会问题尚未解决之时,你会惊讶地从那部正在西方热映的电影《小丑》中得知:那个反励志的“荒诞喜剧”已然演变成了“病态的笑”(或者说底层人的压抑恶化成了绝望)!而这种病态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暴动!

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与其说《小丑》里的暴力美学是种“无政府主义的狂欢”,倒不如说那是导演在诠释“暴动是怎样产生的”!

而这场“电影暴动”的发生,从1982年版的《喜剧之王》到2019年上映的《小丑》,憋的也够长了!

一、两部电影的情节


▼ 1982年上映的《喜剧之王》:

故事讲的是一个酷爱喜剧表演的底层人,在追寻自己的偶像导师坚持自己梦想无果后,毅然决定通过犯罪来达到自己的目的。最终他进了监狱,当然,他上电视脱口秀的梦想也实现了。一句话,这是荒诞版的“一个明星的诞生”。

▲《喜剧之王》剧照,1982

▼ 2019年上映的《小丑》:

显然你能从《小丑》电影框架上看到很多《喜剧之王》的影子——包括一个主角追梦的纯粹故事线,包括偶像、母亲、黑人女友的人设架构,包括主角的社会地位等等。

▲《喜剧之王》剧照,1982


▲《小丑》剧照,2019

但注意一点:《小丑》里的 Joker 相对于《喜剧之王》里的 King 已完全处于了被动劣势,换句话说:“喜剧之王”的理想在电影中远远高于自己的生存现状,

而“小丑”的生存现状却完全盖过了理想。(喜剧之王充其量在社会中有点惹人厌,而小丑却成了过街老鼠,甚至是“危害社会”的敌人)

正是这一点决定了——虽然两部电影具有相似的情节与结构框架,在风格上却天差地别。

二、两部电影的表现风格

▼ 1982年上映的《喜剧之王》:

整部电影是在一种“喜剧”的气氛下进行的,即便男主角(那位自称“喜剧之王”的人)有些神经质,但最多那些神经质与一根筋带来的也就是点尴尬罢了!

最后电影出现了人物的一些极端的犯罪行为,但这些行为最多也就是艺术需要,它没有造成任何伤亡世故,倒是犯罪情节反过来增强了电影的喜剧感以及荒诞性。

▲《喜剧之王》剧照,1982

▼ 2019年上映的《小丑》:

我们前文提到“暴力美学”这个字眼。只要有暴力美学,就会有某种“情绪的酝酿”,只要有情绪的酝酿,电影内外就会充斥着躁动。我们可以从《小丑》中随处看到那种刺激你荷尔蒙的“红色”!

▲《小丑》剧照,2019

电影在如此氛围下,再滑稽的面孔,再幽默的段子也挽救不了悲剧的发生,反倒那张小丑面具成了引爆情绪的导火索。

电影风格通常体现的是导演的个人风格(当然我认为也有商业的因素,尤其在《小丑》上)。然而两者的表现风格却是没有可比性的,它们前后相差近四十年了,它们赖以创作的社会基石完全不同了!

我们倒是可以回头看看两位主角的人格,毕竟,《喜剧之王》之所以没有酿成悲剧,那跟主角的理智是分不开的;

而《小丑》结局的暴乱与主角的行为也是有直接因果关系的。

三、两部电影角色的人格

《喜剧之王》里的那个执着梦想(甚至执着的惹人厌)的男主角其实再正常不过了,甚至他的心态和心理都比一般人健康——他做事井井有条,逻辑思维有理有据,他待人处事彬彬有礼,从不失态。即便犯了法,也是在一种迫不得已的情况下做出的万全之策。

那么为什么我们还会觉得这种人有病呢?为什么电影中情节还会让人觉得滑稽荒诞呢?

如果我们仔细分析的话,会发现个中原因并不在于角色本人,而是由他个人价值观以及社会地位与周围环境的不协调造成的,

试想:一个追求理想的人和一群渴望名利的人怎么会没冲突!一个为了理想不要面子的人和一群为了面子忘记理想的人碰一起怎么会不尴尬!

因此我们谈论《喜剧之王》里人物的人格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换句话说:当我们无意识地把“底层人”和“不安全”捆绑到一起的时候,那只能说明社会有病了,而不是“底层人”有病了

问题来了:再坚强的人、再理智健康的人,在众矢之下,在不公面前,时间久了,他(她)的心态能不失衡吗!能不得病吗!

我认为《小丑》里的主角即便有病,他体现出的也是一种集体性质的社会病,你可以说这些人是异类,是小众,是边缘……但首先他们是人!

▲《小丑》剧照,2019

他们“底层人”、“边缘人”的身份不是自己所能决定的。而能决定他们地位的人,可能正在轿车里坐着,在别墅里躺着,在电视里摆着Pose……

因此,我们对《小丑》里的主角做单一孤立的人格分析也没有任何意义和价值。

与其过多分析角色人格,不如谈谈演员的表演更有意义!

四、两个主角的表演

我在看罗伯特·德尼罗、杰昆·菲尼克斯这类演员演戏的时候总会感到揪心,因为他们的表演是自虐式的、忘我式的,他们会因角色需求增减几十斤体重,他们会花上数月甚至数年在某个街头、某个酒吧、某个精神病院学习观察。

▲《小丑》剧照,2019

这是“方法派”演技(method acting)最核心的地方——像角色一样地去思考,不管角色是政客,是混账父亲,还是个精神病患者……

这种表演特质,在今天提到的两部电影中体现的淋漓尽致!

“星期五文艺”在此为大家推荐出其他几部方法派演技的代表作品,以供大家更好的了解这种电影表现理念:《欲望号街车》(1951,马龙白兰度)、《午夜牛郎》(1969、达斯汀·霍夫曼)、《热天午后》(1975,阿尔·帕西诺)、《愤怒的公牛》(1980,罗伯特·德尼罗)...

五、两个极端,一个结局

最后来谈谈两部电影通向结局的方式(或者说角色为满足愿望采取的手段):没错,两者都是犯罪!一个是绑架,另一个是直接大开杀戒。

▲《小丑》剧照,2019

没看过电影的人可能会问:到底两个主角想要干什么?!

从电影故事的角度,很简单,他们想要上台,想要展示自己,想要说话……

我们可以把这个象征性的愿望具象到现实中,那就更简单了,那就是:

底层人想要别人听到自己的声音!

可别小看这一个简单的愿望,至少在电影中,俩主角该尝试的都尝试了,采用和平手段是没门的,没人听他们说话!

于是,隐藏在底层的“压抑”在经历了时间的折磨后终于演变成了“疾病”,悲剧发生了。



关注【星期五文艺】,解析经典电影。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uzhinan.com/yl/2403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