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娱乐 > 电影 > 29年前北京版的《喜剧明星》才是周星驰《喜剧之王》的鼻祖

29年前北京版的《喜剧明星》才是周星驰《喜剧之王》的鼻祖

如果谈起周星驰的《喜剧之王》,恐怕喜欢星爷的影迷没有人会不知道,在笔者看来《喜剧之王》可能是周星驰最好的电影,没有之一。

在这部电影中,周星驰讲述了一个怀揣着电影梦的小人物如何在他人的嘲笑与命运的捉弄之下屡败屡战,最终实现自己梦想的故事。

然而尽管周星驰的《喜剧之王》非常出名,但在同类型的题材中它已经算是很晚才出现的作品了。

1999年周星驰港版《喜剧之王》


早在1982年由马丁·斯科塞斯执导,罗伯特·德尼罗主演的电影《The King of Comedy 》(中文名称也译成喜剧之王),便是喜剧之王系列的鼻祖。

在随后的1991年,北京电影制片厂也出品了一部电影叫做《喜剧明星》的电影,它由“喜剧三剑客”谢园、梁天、葛优主演。

相比港版的《喜剧之王》,这部北京版《喜剧明星》更加贴近内地人的生活,它的故事相对简单,算是一部单纯而美好的讽刺喜剧,剧中的配角汇集了马晓晴、郭达、六小龄童等耳熟能详的大牌明星。

1982年德尼罗美版《喜剧之王》


在那样一个年代中,谢园他们满怀对电影的一腔热情,片中的梁子为了做一名演员,把工作都丢下了,到剧组去跑龙套,可谓受尽屈辱。在那样一个年代里做出这样的选择是需要很大勇气的,至少在片中梁子的奶奶看来,这实在是不务正业,纯属瞎折腾。梁天那种“后进青年”的人设再次被凸显了出来。

过程自然不会有他想象中那样单纯而美好,在剧组中他可有可无,没人在乎他的感受,甚至在完成了一组坠河的镜头之后,所有人都上了剧组的“大轿子”扬长而去,都没人顾得上去捞他一把。就像他在片中常唱的那首歌:“没有花香,没有树高,我是一棵无人知道的小草”。

1991年《喜剧明星》


后来在港版《喜剧之王》中尹天仇的那段:“屎,我是一坨屎,命比蚁便宜”和前作表达的思想和处境极为相似,只是比前作显得更加消极。当然这也符合两边的文化特性,内地的影视作品在描绘绝望的表达之时,总会相对含蓄一些。

我们能从片中看到许多主创人员的表达欲望,例如龙套演员梁子的奶奶对他说:“要想当爷爷,就得先当孙子”。

1991年《喜剧明星》


又如谢园饰演的导演那句:“关于这部电影的双层时空立体交叉平行蒙太奇淡化了情节淡化了影像的等等拍摄方法,你都不要管”。

还有那句有些悲壮的:“你连三米高的树都不敢跳,中国电影还有什么希望?”。

以及导演不停重复的那句:“说了多少次不要找明星,因为他们耍大牌,要让我们所有人等”。

1991年《喜剧明星》


乍一听,你都觉得可笑,可一深琢磨,却又有些心酸,耐人寻味。主创人员一针见血地揭露了影视行业中势利眼,看人头说话的行为;讽刺了学院派导演理论基础大于实践水平的现象;戏谑了热血青年对于电影盲目的奉献精神;挖苦了明星演员耍大牌的行径。

可30年过去了,当时影视行业内存在的问题今天仍然存在,只是更加变本加厉了,有时候笔者也在想,谢园老师的离开可能未尝不是件好事,可能是他真不忍心看着他理想中的电影事业与他的期望背道而驰,从而带着失望转身离去。

1991年《喜剧明星》


尽管这部片子是一部讽刺喜剧,但那时候的电影却总在绝望当中带着些许自嘲与自我消解的意味。

尽管不能到高档餐厅消费,梁子回家不是还有奶奶给包的饺子和炸酱面吗?

尽管在情场失意,不还是有个卖早点的女孩每天都送给他炸一个比别人都大一圈的油饼吗?

1991年《喜剧明星》


尽管为了电影事业献身,坐在轮椅上不能再演戏,不是还有那么多喜爱他角色的人一直默默支持他吗?

北京版的《喜剧明星》虽然从完成度上讲,比不上港版的《喜剧之王》,但它更有人情味,光是在九十年代北京的背景之下,看到梁天、葛优、谢园这三位地道的土著操着北京腔插科打诨就足够治愈了。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uzhinan.com/yl/3903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