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娱乐 > 电影 > 传统战争片已死!我有多爱战争片,对《决战中途岛》就有多失望

传统战争片已死!我有多爱战争片,对《决战中途岛》就有多失望

对《决战中途岛》,我是抱着很大期望的。


原因很简单,我太喜欢战争片了。


我对它的预期,是传统经典战争片的回归


中途岛战役,二战太平洋战场的转折点,美日海上硬刚。


要场面有场面,要策略有策略,要人性有人性,甚至不缺偶然性这种类型片必不可少的娱乐因素。

上周末看完出来,对战争片无感的小壹问我觉得怎么样。


我回她:大概再次证明了,期待越高,失望越大。


平心而论,放在当下的电影市场上,我可以给《决战中途岛》打个6分的及格分。


老派、传统、简单,有90年代的怀旧感,而新时代的技术,也让电影得以放开手脚,去展现临场感超强的海战空战。


但若放在战争片的维度,《决战中途岛》在我这,是没法及格的。


没错,燃是它的优点。但燃,绝不能是一部战争片的唯一优点。

简单说,《决战中途岛》只有“大”,没有“小”。


对偷袭珍珠港、中途岛战役的还原,那些惊心动魄的俯冲轰炸,电影极尽可能地在大场面上给予我们视觉冲击。


遗憾的是,大场面成为了电影唯一的主角。


人物、对白、主题,这些本该投入创作者更多热忱的地方,电影呈现出来的效果,却是惊人的苍白与粗糙。


于是最终,只有大事件,没有小人物。


比如中队长这么一个浓墨重彩的角色,对他的细节塑造,只有单薄的喜欢嚼口香糖。

艾默里奇作为好莱坞著名的大片导演,这部《决战中途岛》,依然没能助他完成从工匠到艺术家的转型。


这是他个人的遗憾,也是战争片这个类型的遗憾。

电影本身,值得聊的确实不多,我也没打算在接下来继续跟你们吐槽我有多失望。


更有趣的一个现象:


即便问题不少,《决战中途岛》在豆瓣上,依然有着7.7的高分。


是观众不识货吗?当然不是。


答案也很简单:


我们这个时代,传统战争片,实在是太少太少了。

战争片,是一个有着辉煌过去的电影类型。


无数的名导都在这个领域大有作为。


作为一个重要类型,战争片有着自己的天然优势:


我们常说“患难见真情”,战场,能够为呈现这句话,提供最极致的视觉场景。


最极致的患难,往往能带来最极致的真情。

《辛德勒的名单》

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时候,好莱坞的名导们,争先恐后地拍出《现代启示录》《从海底出击》《虎虎虎》《巴里林登》这样的惊世战争片。


战争片,对他们来说,是承载个人表达的最好的载体之一。


90年代到21世纪初,随着特效技术的升级,《辛德勒的名单》《细细的红线》《拯救大兵瑞恩》《父辈的旗帜》《硫磺岛的来信》是大导演在战争题材上的持续探索。


来到近十年,一个无法回避的现实是:


传统战争片正在走向消亡。


在这,不妨先对传统战争片的创作范围,下一个定义:围绕一战到越战,时间跨度大约为60年。


数来数去,一只手就够了:《狂怒》《血战钢锯岭》《敦刻尔克》。


这么看,今年算是最好的一年,前有《决战中途岛》,后面还有萨姆·门德斯的《1917》。

《狂怒》


我试着寻找一下衰落的原因:


首先,好莱坞越发功利的创作心态,从源头上给了战争片沉重的打击。


一来,战争片烧钱;


二来,战争片无法系列化(说白了就是没法拍续集)。


站在利益最大化和安全最大化的角度,好莱坞这么干,无可厚非。


于是从梅尔·吉普森到艾默里奇,想拍战争片,都得在好莱坞之外,满世界找钱。

《血战钢锯岭》


另一方面,传统战争片的受众,也在减少。


身处和平年代太久,观众对电影的需求,娱乐性早已大大胜过了艺术性。


顺着这个话题,我们可以聊很多,比如老马丁与漫威引发的电影之争。


但回到今天的主题,一部战争片,难道我们看的就是特效和燃吗?


当然不是。

很多人都在说,好怀念过去的传统战争片。


我们怀念的,又是什么呢?


思考这个问题,肯定避不开斯皮尔伯格的《拯救大兵瑞恩》。

八个人置身于瞬间万千生命消逝的战场,冒着生命危险,把一个素不相识的人送回故乡。


这个故事本身,就是一场情感角度的奥德赛。


战争年代的情感,是比和平年代更具张力的。


正是因为懂得这个道理,斯皮尔伯格才不厌其烦地,构建了很多支线和对人物日常的描写,埋下一颗颗看不见的定时炸弹,在人物牺牲时,冷不防地爆发出来。

电影的震撼,绝对不是来自八个救一个的意识形态主题——相反,很多人并不认同这套价值观。


但他们都爱这电影爱到骨子里。


平庸的战争片拍事件,优秀的战争片拍人物。

《细细的红线》


二战之外,越战也是传统战争片的富矿。


这场看不见希望的战争曾经差点把美利坚拖入进退两难的泥潭,引起人民广泛的反战情绪。


库布里克很好地把握了这种情绪,在87年拍出了《全金属外壳》。


这部电影里,所有的军人形象都是负面的、颠覆的。

“傻瓜”比尔因为拖了大家的后腿被所有人欺凌,最后在新兵营毕业前夕开枪自杀。


他就是一个无辜的战争牺牲品,尤其是,还未上战场,就死在了体制和战友手中。


自杀的段落按照剧本本应发生在宿舍,但最后还是改成了厕所,因为这种封闭场合里的死亡更会让人不寒而栗。


新兵们上了战场,“小丑”也成了众多军人中的一份子。


这里没有战争硝烟,却多了对越战的反思,他所看到的一切,不过是美国为了证明自身能力而自导自演的闹剧。


影片最后有一个极具嘲讽性的画面,当一群美国兵突出重围找到向他们开枪的狙击手时,却赫然发现那是个年轻的越南姑娘。


这是对霸国政策强权主义的一种讽刺,也是战争的悲哀——任何人都不再有自我而仅仅是国家的战争机器。


战争,就是这么扭曲人性的。

韩战,或者说朝鲜战争,也有太多太多的经典战争片。


先有姜帝圭的《太极旗飘扬》,后有朴赞郁的《共同警备区》。


韩国战争片有着其他电影所没有的,在共情上的先天优势:同室操戈的兄弟之战。


朝鲜民族被三八线划成了两个意识形态对立的政府,拥有相同的语言、历史和文化,却不得不把自相残杀作为政治正确。


这种荒诞感和无力感,反映在电影里,就是底层士兵一边不断地反思这场战争的正当性,一边又不得不被政治裹挟,举枪对准“那边的人”。

在那种局面下,《共同警备区》里朝韩士兵其乐融融的场景美好的太像一场梦境,是注定要被现实狠狠摧毁的。


不管是张东健还是宋康昊,那沉重的一枪,怎么也避免不了。

还是那句话:好的战争片,永远拍的是人。


除此之外,《现代启示录》导演科波拉对战争片的定义是:一切优秀的战争电影,都必须是反战的。


这其实很好理解。


战争是残酷的,拍摄战争片,不是为了让观众获得杀戮与报复的快感的。


这也是很多时候,创作者面临的战争片困境:


战争是反人类的,但拍出那些刺激的战争场面,又势必会挑逗起人类骨子里的嗜血本能。


从这个角度,那些把战争拍出压抑感与憋闷感的战争片,才是更高级的战争片。


我个人眼中,《从海底出击》就是这么一部伟大的作品。


这是我最喜欢的战争片之一,在潜艇片类型上,它的成就远远超过场面和娱乐性更强的《u571》和《赤色风暴》。


电影的导演剪辑版长达5小时,但只要你能耐心忍受住初期日常描写段落的枯燥,越往后看,水兵们在潜艇上的幽闭恐惧和对战争未来的迷茫就越写实。


作为少见的战败方视角的战争电影,真实,是本片最大的亮点。

所以,传统战争片真的会就此消亡吗?


说真的,我不知道答案,也不想去继续多想这个残酷现实。


但理智地想,数量或许会越来越少,但真的消亡,应该未必吧。


比如,近在眼前的,就有我们都期待已久的《八佰》。


有趣的是,《八佰》拍的是一场战斗。所以,我很好奇,管虎导演的重点,是如《决战中途岛》这样的事件为主,还是如经典战争片那样的“以人为本”呢?


人,还是事儿?


期待看到管虎的选择。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uzhinan.com/yl/1893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