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娱乐 > 电影 > 商业大片的娱乐化之路,一切都在向“钱”看

商业大片的娱乐化之路,一切都在向“钱”看

从2002年张艺谋执导的华语巨制《英雄》上映,到如今国产商业大片已经历经了17年的发展,在这17年里,国产大片在诸多电影人的努力下逐渐成熟。随着国内电影市场的成熟,国产电影的票房也一次次的打破记录,到如今单片的票房纪录已经超过了50亿人民币(由吴京自导自演的《战狼2》创造),但是17年来,《英雄》所保持的国外票房纪录依然没有被打破,可见虽然国内的票房越来越高,但是国产商业大片的扩张之路,却一直是止步不前的。这一切源于电影的各种属性,以及促使着电影发展的原动力——“钱”。

电影这一产物自发明之初便有多重属性,在电影发明之后的100年里,这项事物便在艺术和商业,娱乐和严肃之间徘徊,有的人把电影当作挣钱的工具,有的人把电影认为是可以雕刻时光的机器,有的人认为电影是“第七艺术”。但是在所有的电影类型中,商业电影一直是电影的中坚力量,从宏观上讲,几乎没有任何一个电影人可以超越宏观电影的商业性质的束缚,无论是早已成名的电影大师,还是怀揣着电影梦想的路人“甲“。电影人的终极梦想是希望能够自己的作品即收获票房,还可以得到专业电影人的青睐,还可以受到观众们的追捧。但是事与愿违,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的作品,即使放眼中外影坛,穿越电影史的光影百年也是寥寥无几。

那些早已被定义为伟大的作品,其实在诞生之初也同样受到各种争议,像如今高居各大电影口碑网站榜首的《肖申克的救赎》,在上映之初时的电影票房并不理想,而且不仅票房不理想,在当年的各大电影节上也几乎是颗粒无收。但是好的作品终究没有被埋没,随着家庭影院的兴起,这部慢热的作品又迅速得到了观众的认可,并且在观众打分的口碑网站上,一举超越了此前常年霸占着冠军宝座的《教父》。而再回首看《教父》这部作品,虽然当年票房和电影节上都取得了双丰收,但是依然是遭到了一些电影人的抨击,认为这是一部为意大利黑手党正名的电影。

所以一部电影想要完美是几乎不可能的,在所有趋势着电影发展的因素中,经济因素一直占有着主导地位。当年和卓别林齐名的默片大师巴斯特基顿因为自导自演了默片时代的史诗电影《将军号》而赔上了他辉煌的职业生涯,香港的光影大师王家卫也因为他执导的影片《阿飞正传》赔得一塌糊涂,而遭遇了几年没有电影可拍的窘境。所以在牵绊这电影发展的因素中,经济因素是它发展一项主要指标。从这个维度上看国产商业大片近些年的发展规律,我们就不难发现其中的端倪。

当年以《英雄》为代表的“中国风”大片,在看到《英雄》取得的票房成绩之后,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国内电影观众的面前,其中包括张艺谋自己的《十面埋伏》,陈凯歌的《无极》等。这些影片的主要特征是画面绚丽,故事深奥,对白富有哲理,这些影片其实不能被完全的定义为以娱乐为目的的商业大片,这些影片从某种意义上,更像是被商业手段包装的文艺片。除了画面绚丽外,这些影片通常会请一些知名度高的国际巨星参演,如《英雄》中的李连杰、梁朝伟、张曼玉、章子怡,如《无极》中的张东健、真田广之、谢霆锋、张柏芝等。

而这些影片的导演,更是当年华语电影导演界的翘楚,他们除了在国内影坛拥有极高的知名度,在国际影坛也同样因为他们在文艺片时代的成就而备受关注。这些噱头,以及他们的知名度,使得这些影片在没有上映之前,就有了极高的呼声,通过后来的营销,无论是《英雄》还是《无极》,在当年观众口碑不是很好情况下,依然打破了国产电影的各项票房纪录。可见这些影片虽然没有赢得观众的口碑,但是在商业领域依然是十分成功的案例。

所以国产大片在前七八年中,“中国风”这种类型,占据着重要地位。当年张艺谋之所以选择“中国风”的风格,一方面是因为此前李安执导的《卧虎藏龙》为华语武侠电影打开了国际上的知名度,一方面是因为作为和好莱坞大片的差异化竞争,“武侠”是中国所特有的传统文化,以这种文化包裹的电影,在国际市场上,拥有着独特的,无可替代的风格。而这种风格也满足了外国观众对东方文化的好奇心和神秘感。《英雄》在国际市场上的成功除了选材好之外,几位主演的国际性声誉也起到了重要作用,特别是李连杰,当年在好莱坞正是巅峰时期,而梁朝伟此前也已经凭借主演了王家卫执导的《花样年华》获得了戛纳影帝。

但是这部影片的现象级成功之后,并没有创造出华丽的规模效应,特别是在陈凯歌执导的《无极》上映之后,各种差评认为“中国风”类型大片“华而不实”。一方面这些影片的娱乐性普遍不强,不像是当年的香港电影,无论是故事设计,还是表演风格都非常接近普通观众的欣赏程度。再者就是几部大片上映之后,新奇感一过,观众们开始出现审美疲劳,而且在这个题材几次挖掘之后,电影人很难再找到营销的点,这就造成了国产大片中的“中国风”类型大片逐渐衰落。

后来又在国外取得好的票房成绩的影片,是由周星驰自导自演的《功夫》,这部影片之所以能够在国外取得好成绩,同样是因为“功夫”“武侠”元素,这些元素是国产电影所特有的,而且国内电影人,始终掌握着这种影片中的核心技术,而且这种影片对于外国观众而言,也充满了新奇感。而在这之后,国内的大片类型开始转向,其中以冯小刚执导的主旋律电影,和吴京、林超贤执导的军旅题材,以及今年的《流浪地球》和《哪吒之魔童降世》最具代表性。

后来诞生的这三种题材的电影,虽然故事取材自国内,但是影片的创作思路却是根据好莱坞的大片模式演化而来的,这就造成了国产大片和好莱坞大片正面的硬碰硬。同样是审美疲劳的问题,美国观众并不需要这样的国产大片,所以就造成了这些影片在出口的过程中,均没有取得好的票房成绩。而在国内呢,近年来一直是票房为王,而导演也逐渐由张艺谋和陈凯歌这样的老牌导演转变为吴京、郭帆、饺子这样的新生代导演。而后来的导演们,他们的创作思路更为新奇,所关注的点也更为前卫,所以他们敢于突破国产科幻电影和国产动漫,这两个传统的国产电影中的弱项。

这些影片虽然在制作的精良程度上还无法达到好莱坞的水平,但是这些影片也普遍有自己的特点,在对传统故事的包装之后,让国内的观众眼前一亮,而这种带给观众的新奇感,也直接转化为了票房上的收获。所以这些年国产大片的发展之路,一直都没有摆脱票房为王的市场导向。而这也是电影这种事物自诞生以来的宿命,很多电影人渴望着在商业的包裹之下,加入自己对艺术的理解,对人生的理解,渴望在取得票房的同时,也获得艺术上的成就。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他们难免要向市场妥协。所以无论是最初的张艺谋、陈凯歌,还是如今的郭帆和饺子,他们都是在市场的羁绊下,诉求着各自在艺术上的追求。而国产大片近17年的发展轨迹,也是一切向“钱”看的结果。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uzhinan.com/yl/1669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