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 > 34岁妈妈吃家常菜中毒身亡,新华社提醒,凉菜别再吃错了

34岁妈妈吃家常菜中毒身亡,新华社提醒,凉菜别再吃错了

本文为小步在家早教原创,欢迎个人关注、转发、分享

随着近期气温升高,凉菜成了饭桌必不可少的菜品,凉拌土豆丝,凉拌木耳,等等。不过说到木耳,大家真得注意。

前段时间,东莞一个34岁的年轻妈妈就因为吃了一盘泡发了2天的黑木耳,导致急性肝功能衰竭,送医后抢救无效身亡,只留下一儿一女和没有工作能力的丈夫……

而几乎每一年,都会有媒体报道“木耳杀人”事件……

上边这些事故有一个共同点——吃了泡发两三天的木耳。

干木耳本身是无毒的,正常泡发的木耳也没有问题。

但在夏天高温度、高湿度环境下泡发时间过长的木耳,就会滋生一种细菌——椰毒假单胞菌。

这种细菌不致命,但它会产生一种致命的毒素——米酵菌酸。在流行病学调查中,因米酵菌酸中毒的死亡率高达到50%以上,而且一旦中毒无特效药。

吃了含有米酵菌酸的木耳,症状就跟误食蘑菇中毒一样,会出现急性肝、肾功能衰竭,严重的会昏迷,甚至因呼吸衰竭而死亡。

米酵菌酸还有一个特点——耐高温。也就是说用热水烫、用火炒,都破坏不了它的毒性

所以泡得时间久了之后,再用水洗多次也是徒劳的。

泡发银耳、蘑菇、腐竹、豆皮等的过程中,也容易出现类似的问题,食用过程中都要注意。

怎么正确泡木耳

那怎么泡木耳才能避免中毒呢?

1 注意时间

泡木耳的时间最长不要超过4个小时。泡发40分钟左右可以用手摸一摸,木耳软了就可以了。

2 勤换水

泡木耳的时候多换水,可以减少毒素积累的可能。

3 坏木耳及时处理

如果泡发木耳的过程中,发现木耳表面黏腻或者闻到了异味,一定要立刻处理掉,避免细菌的滋生对人体产生危害。

4 吃多少泡多少

不要一次性泡很多木耳,最好吃多少泡多少。吃不完没有及时烹饪的木耳可以盖上保鲜膜放到冰箱冷藏,但一定不要超过24小时。最好还是现做现吃。

关于木耳的谣言

现代营养学家称木耳是“素中之荤”,因为它含有丰富的铁、蛋白质、多种维生素等,营养价值能和肉类相媲美,适当适量吃对人体是有好处的。但一些人会因此夸大木耳的食用价值。

谣言1——黑木耳能抗癌

曾有媒体报道了“东北黑木耳能够抗癌”的新闻,称这项报道来自中科院苏州医工所与英国牛津大学合作的一项研究。

但这项研究并没有发现黑木耳能在真实人体环境下杀死癌细胞或者抑制癌症转移。

他们只是通过技术检测了3种不同黑木耳的基因后,发现一些基因的产物具有抑制癌细胞生长的可能性,并没有说这些基因的产物一定能杀死癌细胞。

谣言2——吃木耳能清肺

有雾霾的时候,有人站出来说多吃木耳,有助于清肺。

然而雾霾是呼吸道进入身体的,木耳是通过消化道进入身体的,两者都不能“见面”,何来的清肺?

谣言3——吃木耳能降血糖

目前的研究认为,木耳多糖具有降血糖、血脂的作用。

木耳多糖确实是从木耳中提取的多糖成分,但木耳里的木耳多糖含量非常低,光靠一盘菜里的木耳是起不到降血糖的作用的。

夏季其他容易中毒的食物

除了木耳、银耳等处理不当可能导致中毒,下边这些常见的食物也有中毒隐患。

1 豆角

没有煮熟的豆角里含有皂素,皂素对消化道黏膜有很强的刺激性。

一旦吃了没煮熟的豆角,极易中毒,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头痛胸闷等症状。

在录制《向往的生活》节目时,黄磊和宋丹丹就因为吃了没煮熟的豆角,出现食物中毒、呕吐不止的状况。

所以在煮豆角的时候一定要控制好火候,把食物煮熟。

2 黄花菜

因为吃黄花菜中毒的新闻也经常发生。而黄花菜导致人中毒的原因很多时候是因为它“太新鲜”了。

新鲜的黄花菜花蕊里含有秋水仙碱,秋水仙碱本身也没有毒性,但它会产生毒性极强的二秋水仙碱。

二秋水仙碱对胃肠道有强烈的刺激性,也会导致呕吐、腹泻等状况的发生。

但这不代表黄花菜就不能吃了,一般来说黄花菜易吃干不吃鲜

干黄花菜里秋水仙碱含量比较少,食用前最好也先浸泡一下。煮之前最好焯水过一遍,因为秋水仙碱不耐高温。

3 豆浆

豆浆因为营养很受欢迎,但夏天喝豆浆很容易引起食物中毒。

但大豆里含有细胞凝集素、皂素等有毒物质,这些物质比较耐热,如果豆浆没有完全煮熟,毒素就不容易被破坏。

而在炎热的夏天,不少人对豆浆的加热不够彻底,因此很容易引起食物中毒。

需要注意的是,豆浆加热到80度时会出现泡沫,但此时并没有真正烧开,还需要继续加热

另外煮豆浆的时候不要中途加入生豆浆;从街上买回来的豆浆最好也要加热后再食用。

好了,关于夏季饮食的问题就先说到这里。

希望各位家长一定要注意,毕竟孩子的各项器官还没发育成熟,食物稍微处理不当,都可能给他们造成严重的伤害。

在一日三餐的问题上,再怎么小心都不为过。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uzhinan.com/sh/3786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