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 > 从瓦罐坟弃老到敬老院养老,老有所终的大同社会离我们越来越近

从瓦罐坟弃老到敬老院养老,老有所终的大同社会离我们越来越近

在吉林省海龙县河洼乡敬老院里,曾有一位名叫张殿卿的老人,生于清光绪六年(1880年),1986年时已经106岁了,身体依然健康。1986年10月25日,笔者专程采访了这位老寿星。他精神饱满,红光满面,说话声音洪亮,看上去就像80多岁的人似的。

长寿老人

张殿卿老人出生在海龙县双兴乡小湾龙沟的农家。父亲名叫张和,卒年73岁。母亲杜氏,卒年67岁。张殿卿11岁读书,只读了一年半。14岁给叔叔放羊。16岁时,在海龙镇一家果子铺(做糕点的)学过手艺。张殿卿20岁成家,娶妻赵氏。婚后共生了8个孩子,4男4女。大儿子和二儿子都在3岁时就死去了,其余的也都活得年岁不大。只有一个女儿结了婚并有了孩子。张殿卿由于学了做糕点的手艺,先后在海龙镇东庆永、义兴福等果子铺工作。

1940年,张殿卿60岁时,又到海龙镇倒米所(粮食加工厂)工作。日本侵占东北后,将各倒米所归并到一起,张殿卿被分配到第四加工厂,这时家里还有6口人。后来他在海龙镇附近的河洼乡北边买了一垧半地耕种。土改时,政府将原有的一垧半地分给了他。还安排他在村办油坊管帐兼做“斗官”。张殿卿的老伴在67岁时,因肺病去世。后来女儿、女婿、外孙也都先后死了。白发人送黑发人,张殿卿非常难过,生活变得十分孤独。

长寿老人

1958年,他所在的新河村成立了敬老院。老人被安排到敬老院当院长,这时他已79岁了。在敬老院期间,他的工作十分繁杂,负责挑水、挑粪、种菜、打柴、做饭等。虽然很辛苦,但他和别的老人们在一起不再感到寂寞了,心里十分满足。可是在十年动乱期间(1968年)敬老院被解散了,老人又开始了孤单的生活。好在每月的生活费还由大队负担,还能维持吃穿。1981年11月15日,河洼乡成立敬老院,老人才重新被接进院来。这时他已102岁了,看来百岁左右,老人还能生活自理。

张殿卿老人性格开朗温和,为人纯朴善良。他虽然不信教,但村里人却给他起了个绰号叫张老道,估计是看他超然世外吧。在敬老院里他的年纪最大,又知书识字,所以很受人们尊敬。张殿卿老人一生中几乎没有生过病,只在1981年10月患过一次肠炎。病愈后一切如故,身体没有任何变化。1986年5月,敬老院维修房屋时,老人还扔掉拐杖参加劳动,自己还装了一车土,还下到沟里跟着大伙儿一起挖土,不过只挖了一会儿。作为106岁的老人,能如此健壮还是罕见的。

敬老院

老人的食欲很旺,早午两餐每顿两大碗米饭,晚饭为一碗。他一般不吃肉,因吃肉就坏肚子,所以他基本吃素。老人的生活很有规律,早睡早起。一般凌晨四点钟就起床散步,白天喜欢在花坛边晒太阳。晚上睡觉时坚持做胃肠操,每次揉腹部五百余下。这项活动他已坚持20多年了。

张殿卿老人的牙齿在70多岁时开始脱落,余下的几颗牙齿直至1981年进敬老院之前才完全落光。他的头发、胡须是在80岁左右逐渐变白的。老人一生不吸烟不饮酒。平时喜欢清静,喜欢看唱本一类的书籍。老人毛笔字写得很好,擅长楷、行、草书。每逢年节,村里人都请他写对联。老人虽然耳朵有些背,眼睛稍感昏花,但执笔很稳,写起字来颇有老书法家的风度。

写春联

1983年5月12日,是张殿卿老人103岁生辰。海龙县政府和有关部门在县领导的带领下,专程到敬老院看望他,给他拜寿。并把这项活动订为制度。每年老人的寿诞,县政府和有关部门都要来为老人祝寿。当笔者向老人询向起他对自己所经历的各个时代的看法时,老人感慨地回答说:“我所经过的社会,数今天的最好。旧中国我凭着力气才勉强维持生活。解放后,我对新社会并没做过什么贡献,可是共产党却养我的老,我能活这么大岁数,这都是党的大德啊!”是啊,像这样出身贫苦的孤老头,到了晚年,在旧中国只怕是难以存活的。

生日蛋糕

尽管中国社会历来重视孝道,但是在一些地区却存在着残忍的弃老习俗。譬如瓦罐坟,即是孝子要把年满60岁的父母安置在村外的预先建好的瓦罐坟中,每天送一次饭并加上一块砖,待360天后砖把坟的窗口堵死了就算安葬了父母。在他们看来,人到了一定的岁数就要离开人群自愿去死。

此外,在鄂西北山区,传说年满六十岁的老人,就要被遗弃在一些洞穴中,只给他三天的食物,让老人自生自灭,然后把遗体取出来二次埋葬,这样的洞穴叫自死窑,也叫寄死窑或老人洞。指的是在山壁上或灌木丛中挖掘可容一人大小的洞窟用来寄放失去劳动能力的老人。瓦罐坟也好,寄死窑也罢,这种习俗想想都是残忍的。试问那些孝子贤孙怎么下得了手,这可是你的亲身父母啊!不只是中国,在日本也曾经有这样的弃老习俗,不过它们产生的前提都是由于物资短缺,因而也算是不得已而为之。

寄死窑

日本电影《楢山节考》讲述了日本古代信州一个贫苦的山村中,由于粮食长期短缺,老人一到了70岁,就要被子女背到山中等死,以供奉山神的故事。故事发生在一百多年前日本信州深山里一个偏僻的村落。小山村后的楢山连绵不断,峰顶终年积雪,将村庄与外面的世界隔绝开来。由于生活极端贫困,村子里没有多余的粮食让没有生产能力的老人和孩子吃。这里有个习俗:每户人家,只有大儿子可以娶妻生子,其他男人只能干活,不许结婚,他们被称作“奴崽”。至于老年人,男人一到了70岁,女人一到了60岁,就要由儿子背到村后的楢山上去,任其自行消灭。

《楢山节考》剧照

阿玲婆对于自己要去参拜楢山似乎并不很在意,只是忙于操办大儿子辰平续弦的事。阿玲婆的第二桩心事是二儿子利助,她决心在去参拜楢山之前给他找个女人,让他尝尝男女之欢的滋味。阿玲婆终于把上山前该料理的事情都办清了,于是便放心地决定了上楢山的日期。辰平怀着悲壮的心情背着母亲上楢山。他觉得自己仿佛成了楢山神的仆人,并且按照山神的命令向前走。终于,辰平找到了一块上面没有尸骸的岩石,将母亲放下。辰平遵守着不可回头的规矩,快步下山。忽然,他感到天要下雪了,而这正是阿玲婆所期待的吉兆。他的心灵得到了某种解脱。雪越下越大,山顶上雪花纷飞,身着银装的楢山仿佛一座神山,默默无语。

《楢山节考》剧照

看来贫穷真是一件可怕的事情,它能把善良的人也变得疯狂残忍起来。还好随着社会财富的逐渐丰富,这种弃老习俗已经灭绝了。张殿卿老人能够享百岁高寿,当然跟新中国实行的敬老制度有关。儒家理想的大同社会是“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现在看来,新中国的确在某种意义上实现了大同社会的目标,尽管其内涵还有待提升,保障标准还有待提高,但现行福利制度至少开了个好头。只有在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新中国,张殿卿才会享受到今天的幸福。老人的话,不仅表达了他对共产党的感激之情,也表达了所有百岁老人的共同心声。

长寿老人吃饭

如今,张殿卿老人自然已经去世了,从遗传基因看,张殿卿的父母都不算长寿,也就在六七十岁左右。因此,张殿卿的长寿更多的是后天的造化,譬如热爱劳动、生活规律、性格温和、老有所乐、有自己行之有效的保健活动等。此外,老人有技艺在身,会做糕点,当然就不会饿肚子了。(彭忠富/整理;参考文献《百岁老人谈长寿》)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uzhinan.com/sh/2851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