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 > 北京青龙桥车站,带着一颗崇敬的心去朝圣

北京青龙桥车站,带着一颗崇敬的心去朝圣






最早关于北京的记忆是二十年前,那是关于皇家的记忆。而课本上所称赞为中国第一条自行设计施工的京张铁路和有着中国铁路第一人之称的詹公天佑也没有去体验和膜拜,于是几年前的五一假期怀着一颗崇敬的心去朝圣。那时候乘坐的是开往北京的K412次列车,那时候S2线还是从北京北始发。



到达北京站,列车缓慢停靠站台的时候,通过车窗看到对面站台上一绿皮车刚停稳,车上的人呼啦一下就挤满了站台,然后擵肩接踵的人流慢慢向出站地道口涌去,愣愣地看着这个场景,心凉了,看来这趟北京之行,注定要像赶集一样了。

那时候还在北京上学的车友鹏哥前来接站,约好第二天从北京北站坐城铁S2线去青龙桥车站的。

北京北站就是建于清朝末年的西直门火车站,原来的站房及站台已改造一新。在新建北京北站的一站台上仍然保留了当年车站的雨棚,雨棚旁边就是被粉刷一新的平绥铁路西直门站,据说是100多年前詹天佑先生设计建造的。见之兴奋,无比的兴奋。









终于在听到一阵轰隆隆的机车声后,被车迷戏称为“贴着膏药的大白猪”的和谐长城号内燃动车组,进站了。早进站真的很有好处,有那么多座位可以从容选择,也少了抢座之苦。随着一阵喧闹声,车厢刹时被塞了满满当当。伴随着发动机巨大的轰鸣声,列车缓缓起动,驶出了北京北站,进入燕山山区后列车车速也由100KM/H骤降到30KM/H。线路建成已有100多年,并且山区一路尽是上坡且弯多,不允许列车快速行驶。

火车过了南口站就要进入山区了,行进中随着山势蜿蜒而上,一会拐成个巨大的C形,一会弯成个S形,这一段最著名的就数詹公设计的“人”字形铁路了。在青龙桥西站停车,然后往回爬坡,邻座的一哥们居然在问,这车怎么回去了?这货一脸的茫然,连京张铁路这么著名的设计都不知道,很无语。








到达八达岭车站车上的乘客几乎都下来了,车站、路上、长城上到处是人,据鹏哥讲,平时这里跟本就没有多少人来,现在可好,还看什么景啊。长城不是这次来的目的,几经打听顺着长城脚下的公路往老京张铁路青龙桥车站走去。行进间,前方出现了叉路,穿过一座百年的老涵洞,发现一处写有“京张铁路展览入口”的牌子,顺着指示前行,一旁的铁路呈“Y”字型横在眼前,当时对青龙桥的渴望,使得脑子短路,竟没意识到这就是那著名的“人”字型铁路。














在小路的尽头,一灰色的铁门拦住去路,推开门的一刹那,眼前豁然开朗,站台、站房还有詹公的铜像,果真的图片上的一模一样。

这就是非常著名的青龙桥车站了,来这里人不多,很清静,一直想来体验一下老京张,去青龙桥车站看看,膜拜詹公,假日的京城人很多,但青龙桥却显得格外的冷清,也是除了车迷谁还会在乎这个地方呢?

我呆立良久,竟无语凝噎。我来了,青龙桥!这个建于一百多年前的车站,静静地躺在大山的深处,极少有人去打拢,但它却时刻在向我们诉说着历史的变迁。时间仿佛静止在完工的那一刻,在经历百年风雨后,依然保持着原貌,青灰色的外墙、古老的报车器和油灯、上世纪西洋风格的候车室,一如百年前的模样。











京张铁路穿长城而过,在这里长城被截为两段,一左一右像两位门神一样,守护着这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

行至詹公天佑铜像前,默默地注视着这位中国铁路的奠基人,他正凝视着前方,守望着中国第一条自主堪测、设计、建造的铁路,历经风雨,一然如故,在感慨、在回忆……

铜像后,沿石砌台阶拾级而上,是詹公与夫人的墓。其实詹公最初并非葬在青龙桥,这是后来人迁移至此的,为了让他与自己的心血结晶长相伴。墓前放着一束白色的花,不知是哪位有心人如此重情义来缅怀这位中国铁路先驱者,也许放花这位也是位火车迷。我和鹏哥每人从附近的山上采了些不知名的小花放在了墓前,向詹公致敬。

在我们车迷看来,青龙桥车站到处都是宝。用京张铁路最早的运行机车——马莱型蒸汽机车内热管焊接的栏杆,站房旁小院里百年前的铁轨、道岔和石制标识,站房门前挂着的油灯和报车器。当然最大的宝就是青龙桥车站的站房了。这座建于1905年的西洋式站房,保护的还是如此完好,灰墙红顶粉饰一新,牌额题字“青龙桥车站”依然苍劲。







此时站内的工作人员来到站台上,做接车准备了,一会儿“大白猪”咆哮着冲了下来,这是从八达岭下来的上行车,在青龙桥做技术停车。

现在走老京张的车已经很少很少了,除了S2线的内燃动车组没有别的车了,但它的魅力并不在于此,在于它的历史和周围的景色。虽然没有各种花花绿绿的电力机车,可能看着不过瘾,但看它就看它的文化底蕴。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uzhinan.com/sh/2400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