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 > 独家记录,漂流在北极

独家记录,漂流在北极

“北极气候研究多学科漂流计划”(北极漂流计划)第一航段目前已经时间过半,各项考察作业进展如何?考察队员的漂流之旅是否顺利?

11月2日,记者独家对话目前正在“极星”号上的北极漂流计划中方现场协调人、自然资源部中国极地研究中心研究员雷瑞波。

记者:目前漂流计划第一航段时间过半,考察任务完成的情况如何?

雷瑞波:截至11月2日,第一航段的考察工作完成过半,主冰站的构建逐步完成。

气象观测点上高达30米的气象塔在冰站上巍峨矗立,非常壮观。探空气球作业点增加了帐篷,进入业务化观测阶段。ROV(遥控无人潜水器)作业经历多次变故,原来的作业点因为海冰破碎,不得不放弃。考察队重新打冰洞搭帐篷构建了第二个作业点,11月2日正式下水并获得了第一组有效的观测数据。

遥感观测点现在已经安装了8套设备,后续还将继续增加,所有设备都是架设在特制的木制雪橇上,有一些大型设备在雪橇上还系上了浮球。

11月2日,海洋观测点也获得了第一个完整的CTD(温盐深)观测剖面。海冰的断面观测、浮标布放、冰芯采集以及雪坑观测都在有序开展。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第一航段任务完成过半,船上还特意举行了庆祝活动。餐厅里悬挂了所有参与国家的国旗,尤其是鲜艳的五星红旗让人倍感自豪。

记者:参与北极漂流计划第一航段的5名中国科考队员是何时从俄罗斯“费德罗夫院士”号破冰船,转移到德国“极星”号破冰船上的?

雷瑞波:10月17日,中国的5名科考队员离开“费德罗夫院士”号,搭乘该船的船载米-8直升机到达了北极漂流计划的主冰站。当时,直升机降落在主冰站专门设定的降落点上,降落点要避开作业区,离船大约有1.5公里,队员们只能乘坐雪地摩托到达“极星”号破冰船。到达“极星”号后,标志着我们的漂流之旅正式开始。

10月18日,“费德罗夫院士”号离开作业区,开始返航。“极星”号开始在北冰洋中心区孤军奋战。

从上船至11月2日的两周时间里,“极星”号破冰船和北极漂流计划主冰站不断向北漂移,从最初的北纬84.8°漂移到了北纬85.9°。

记者:登上“极星”号后,考察队员是否遇到过困难或是危险?

雷瑞波:在这两周里,的确出现了一些不可控的因素,给考察工作带来了一定威胁。

北极熊两次造访主冰站,冰裂缝多次出现,有些观测点不得不放弃。10月10日,北冰洋中心区已经进入极夜,25日之后只有中午12时~13时,南方才会露出微弱的橘黄色亮光。

此外,气温较低。作业区平均气温在-16℃以下,最低气温达到-27℃。

在这样的艰苦环境中,来自不同国家不同学科的科学家共同努力,用智慧和先进的观测装备探索着北冰洋气候变暖和海冰快速减少的奥秘。

卫星遥感表明,整个10月,北冰洋海冰的面积始终处于有卫星观测以来的最低值,北极漂流计划冰站就在这样的背景下记录下了气-冰-海相互作用的物理、生态和化学过程,力求用观测数据改善气候模式对北极气候和海冰的预测精度。

记者:中国的5名科考队员在第一航段考察任务中分别承担着哪些工作?

雷瑞波:在“极星”号上,来自中国的5名科考队员,被分配到了海冰组、海洋组、生态组和地球化学循环组。其中,我在海冰组,自然资源部中国极地研究中心工程师蓝木盛、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任健分在生态组,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副研究员何海伦分在海洋组,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王磊分在地球化学循环组。

在这两周时间里,我国的考察队员各司其职,布放了一套冰基沉积物捕获器。这是我国科学家首次在极夜环境下的北冰洋中心区布放系留式的沉积物捕获器。按计划,该冰基捕获器将与“极星”号一起随海冰漂流一整年,以搜集完整年度的冰下沉降颗粒物,用于分析全球变化视野下北冰洋中心区生物通量的季节性变化及其相应的生物地球化学规律。

此外,队员们还在主冰站上布放了3套海冰物质平衡浮标,围绕主冰站构建了小尺度海冰漂流浮标阵列,启动了船基二氧化碳、甲烷以及雪面GNSS(全球导航卫星系统)信号的走航观测,参加了各个工作组的日常观测工作。

在北极漂流计划冰站上,来自中国的考察队员将努力奋斗,为北极国际联合观测增添中国元素,贡献中国智慧。

记者:路 涛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uzhinan.com/sh/1836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