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 > 为什么不要把《萨利机长》和《中国机长》比?

为什么不要把《萨利机长》和《中国机长》比?

一部电影,一个平行世界的故事

来自:石墨社(smshe189)

敬畏生命!

2018年5月14日,四川航空公司3U8633航班在成都区域巡航阶段,驾驶舱右座前风挡玻璃破裂脱落,机组实施紧急下降,飞机于2018年5月14日07:46分安全备降成都双流机场,所有乘客平安落地,有序下机并得到妥善安排。备降期间右座副驾驶面部划伤腰部扭伤,一名乘务员在下降过程中受轻伤。

以上,史称“5·14川航航班备降成都事件“。

事后大家对这起航空事件的评价为:此次返航备降成功,确实非常不容易,堪称“世界级”。

一来,因为飞机已经升至高空,迫降和返航压力大。

二来,当时的高度,舱外气温达零下40多度,前挡风玻璃脱落之后,副驾半个身子悬在外面,面临着高速气流压差以及极低气温的侵袭,主驾驶要维持驾驶正常,还要确保副驾以及所有机上人员的安全。

这样的解释,其实对于一般大众来说,并不容易理解。

其实可以参考最近的电影《攀登者》,在海拔越高的地方,要经受氧气稀薄、寒冷以及强风的考验,人的生存成了最大的问题。

特别是,此时的机长不仅需要拯救副驾的安全,还要在苛刻的条件下,保持自己清醒和操作恰当,不要让整架飞机受伤害。

所以说,《中国机长》其实需要重点表现的是人。这一点,很容易让人联想到美国的一部同样题材电影,《萨利机长》。

《萨利机长》由克林特·伊斯特伍德执导,汤姆·汉克斯、艾伦·艾克哈特领衔主演。

影片也是改编自真实故事。

2009年1月15日,全美航空1549号航班在起飞爬升过程中,遭受加拿大黑雁撞击,两具引擎同时熄火,最后在萨利机长的带领下,迫降哈德逊河面,整机安全。

其实,同为航空事件,两件事却没必要较个高下,因为最终结果都是航空组以及乘客安全生还,这才是最终目的。

但是,作为影视作品,《中国机长》与《萨利机长》的不同表现,却值得深思。

1

长久以来,我发现其实影迷们对于影视作品的观后感,存在两种需求:无尿点以及看完很久还是无尿点。

前者是作品的惊险刺激程度,能够让观众爽一把。

后者,则是注重人性挖掘,最好能体现人性的结果,或赢了整个人间,或输得一塌糊涂。这样更能让人产生思考,于是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萨利机长》与《中国机长》的最大区别,在于一个是从个人出发,一个是从群体出发。

这从名字也可以看出来。

《萨利机长》这部作品,并没有围绕航班所遭受的惊险场面过多阐述,却将最多的场景设置为法庭戏。

萨利机长作为成功挽救航班所有成员的英雄,却和副驾一起,成为被审判者。

这个过程中,舆论也好,法律也罢,甚至是航空调查组,统统站在了萨利机长的对立面。

当然,经过几番论辩,最终确认了萨利机长无罪,也对他们的英勇行为给予了嘉奖。

《萨利机长》所要表现的,恰恰是对法律的敬畏,对个人英雄的敬畏。

这和神话故事一样,享受至高无上者,必先承其重。

因此,法庭上的论辩,正好衬托了他们的法律严谨,而在法庭上的各种阐述,也侧面烘托出了萨利机长的人性与英雄光辉的一面。

这一点,《中国机长》的表现恰恰相反。

《中国机长》的人物是群像,从名字上来看,也不只是表现机长刘长健一人,而是在整个航空事件中,参与并见证了一切的每一个普通人。

这就是中美文化的差异所在,美国影视作品,喜欢彰显个人英雄主义,把法律和人情塑造得冰冷,以个人对体制的对抗,最终胜出,从而对两者同时升华。

而中国文化,依托于家文化亲情的维系纽带,崇尚的是群体的智慧和能力。

《中国机长》也在表现机长刘长健冷静应对的高超职业水准的同时,将镜头对准了整个民航以及川航工作人员。

包括空军、机场塔台、民航空管、管理局、乘务员等多个面孔,都紧紧关联着这场关乎119名乘客以及9名乘务人员生命安危的重大事件。

这一点,体现的是中国的人文关怀。

因此,《萨利机长》和《中国机长》的出发点是不一样,一个重在挖掘人性,彰显法律,一个重在敬畏生命,敬畏职业。

2

在看《中国机长》之前,其实有过担心,因为航空事件往往是一瞬间,如果单纯以一个事件为剧情支撑点,那么电影情节就会有真空地带。

川航事件在新闻上被宣传的最多的,是前挡风玻璃脱落,导致舱内失压,机组人员生命悬于一线。

对于整个航空体系而言,这是一场关乎生命且争分夺秒的安全事故。对于电影情节而言,撑起将近2个小时的剧情,要么如同《萨利机长》一样,将剧情战场换到法庭或其他地方,要么将空中灾难的情节尽量填充延长。

事实证明,《中国机长》在应对情节不足的问题上,确实采取了延长灾难场景,同时填充其他剧情的做法。

在影迷耳熟能详的前挡风玻璃破裂的剧情之外,观众们除了感受到了副驾被吸到外面,舱内颠簸混乱的场景之外,还体验了一场穿越充满未知的云层,雪山以及高速超重迫降的戏份。

从剧情惊险程度与视觉冲击上,《中国机长》提交了一份比较满意的答卷。

特别是在那场拯救副驾并控制飞机的戏份中,飞机左右颠簸行李洒落,想必即使没有坐过飞机,也会心跳加速。

而随着之前网络上热传的川航3U8633机长与空中交通管制人员(ATC)的对话录音,在荧幕重现,有了一种恍如昨日的感觉,内心的感动也瞬间涌上来。

不过,由于本片的镜头角度并没有过多的表现张涵予饰演的机长刘长健,所以机长的表现要相对平淡,特别是那场挡风玻璃破裂之后的戏份,因为舱内失压,遭受高速飞行下的气流直接对冲与氧气缺乏的困境,机长本身是已经开始迷糊,甚至注意力游离了。

到后来杜江饰演的另一位机组人员上来稳住局面,拉回机长的思维,才得以回归正轨。而此时的机长,其实已经被冻得不行,这一点表现的很匆忙。

因为本片中张涵予饰演的机长,其实除了整个航班的机长身份,更多的是一个前辈与一个父亲的角色符号。

前辈的角色,让他在全片都黑着脸,用来体现机组的严谨以及对欧豪饰演的后辈的教导与提携。

而父亲的角色,则是从头到尾贯穿着对女儿的爱和思念。

这两种身份都离不开一个情字,这也是《中国机长》在惊险戏份之外,用来填充剧情的另一个手段,感情戏。

而且,感情戏不少。

在影片后半段开始,围绕每个角色之间,在地面的关联人物开始用牵挂来弥补空中戏份的真空。

比如杜江饰演角色的老婆(杨颖饰演),机长刘长健的妻女,乘客的家人,陌生网友,航空爱好者以及整个事件中相关单位的在职人员。

3

并不是说感情戏不好,但是要有度。

正因为本片所表现的并不是机长一人,而是人物群像,所以所要表现的角色也是众多。

在一群角色戏份下,就必然导致每一个角色的个性是脸谱化的。

就好比袁泉饰演的乘务长毕男,开头和过程中的多个镜头,都表示她的个人婚姻家庭生活并不美满,她正面临着家中的一些抉择。

然而,在后续的戏份中,她的家庭依然没有任何涉足,所以毕男的个人戏份包括一些情节暗示都浪费了。

而欧豪饰演的副驾,除了在片中遭受了那场灾难,而对他的个人性格,赋予了浪漫主义色彩,从一开始就在撩妹,且最后因为在灾难中活下来,心仪的空姐也答应了他。

至于杜江饰演的第二机长,在空中飞行时,出来撩妹的戏码实在没看懂是出于什么目的,而且他还是一个有老婆的人。

片中还有关于网民、市民、乘客的一些片段呈现,都在尽力的感情流露,用来承托本次遭遇的可怕与惊险。

还有一小队航空爱好者的戏码,这一角色的加入据说是真实的,然而用到电影情节而言,他们的作用,无非就是从言语上更加渲染了事件的严重性,同时通过他们的眼睛,目睹了这场灾难最终的化险为夷。

群像戏的通病,就是如此。

所有人都是惊鸿一瞥,每一个人都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尽力说好自己的台词,表达着自己的情绪,以防产生情绪脱节。

4

不过,总体说来,《中国机长》确实给我们树立了一个榜样,在探索英雄主义电影的时候,可以走出一个不一样的框架。

而且,这部电影本身也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从中国人的情结出发,《中国机长》作为国庆献礼电影,群像的展现方式,也正是对参与见证了中国70年发展奇迹的每一个普通人的一份敬意。

同时,在重视人情冷暖的中国社会,我们一般不希望冰冷的阶级对立或者是情理冲突,却往往渴望包容与爱。

因此,这也是《中国机长》不同于《萨利机长》的地方,所以,也不必要将两部电影放在一起较个高下。

最后,如果还没去看的,可以到影院一睹为快。

-END-

一部电影,一个平行世界的故事

看完这部电影,你有什么想说的?

来自:石墨社(smshe189)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uzhinan.com/sh/1391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