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 > 三代人的交通工具

三代人的交通工具

谢胜男

70年砥砺奋进,70年春华秋实。

这是时代不断发展变化的70年,也是谢有朋一家交通工具不断变迁的70年。从祖辈用脚“行万里路”到父辈靠拖拉机维持一家人生计,再到如今家里有了2辆小轿车,谢有朋一家的出行方式经过了一个从“体力”到“便捷”的漫长过程,而这也见证了新中国成立后城乡交通的发展历程。

饭都吃不饱,去哪全靠走

谢有朋的外婆谭和英,今年已经81岁高龄。“我娘家是茅塘镇的,后来嫁到了斗笠山镇杉元村”,和蔼可亲的老人笑着对记者说,在那山窝窝里,以前连条像样的路都没有,不管到哪都是走着去。

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位于山区的杉元村经济是非常落后的,可以用“差、穷”来形容,是典型的穷乡僻壤。据老人回忆,在她怀小女儿的时候,因生产队的稻谷分完了,整个孕期几乎都是吃红薯,到最后全身都是肿的,丈夫又经常在外,连接生都是自己一个人。谈到这里,老人眼睛里泛着泪光:“连饭都吃不饱,更别说买交通工具了”。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整个杉元村最原始的交通工具便是人的双脚。“从杉元村到茅塘镇的娘家大概有40多里路,早上8点多出发,走到茅塘就到吃午饭的时间了”,老人介绍,以前的路不好走,哪有现在这么宽,更没有水泥路,都是小路,不过好在那时候年轻,走的还算快。

对于那个年代的人来说,“行万里路”真的就是用脚一步一步走出来的。

拖拉机不仅能维持生计还拉风

谢有朋的爸爸,出生于上世纪七十年代枫坪镇的一个普通农家,因家里条件不允许,父母又去世的早,十多岁便没有继续学业开始步入社会挣钱,“小时候看到别人有自行车骑,羡慕的很”。

1994年,靠挣来的积蓄和兄弟姐妹凑的钱,当时年仅22岁的谢叔叔花了一万多块钱买了人生第一辆车———拖拉机,主要用来托运矿石、煤炭等赚钱,以维持一家人的生计。

这拖拉机最吸引人眼球的,不是它那独特的启动方式,而是逢年过节,这拖拉机便会派上用场。因为村里买车的人特别少,更别说轿车,大部分人的出行方式是选择自行车。因而,到其他地方去“赴宴”,为了方便,拖拉机便要拖着村里一车老老少少大概十来号人,坐着的,站着的,可谓“声势浩大”。一车人有说有笑热闹的很,节日气氛也非常浓。

轿车成标配,进入寻常百姓家

要致富先修路。十年前,枫坪镇将水泥马路通到了各个村。马路恰好修到了谢有朋家的家门口,至此告别了“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的土路、砂砾路,有了直通家门口、宽阔平坦的水泥路。

随着时代的发展,谢有朋家经济条件逐渐好转,从拖拉机换上了满街都是的小轿车,更加方便了出行。“我们家买车还是算晚的,现在街坊邻居几乎每家每户都有车,几万到几十万不等”,谢有朋说,我18岁就考了驾照,也算是个“老司机”,不过对于我来讲,车子是交通工具,更是代步工具。

近年来,记者也切身感受到,每当过年,回娄底的轿车比以往更多了些,还有方便搭乘、价格低廉的公交车,招手即停的出租车,街上随处可见可用的共享自行车……到处都是车水马龙的繁荣景象,人们的生活品质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时光荏苒,70年如白驹过隙。“那个时候也不知道是靠什么支撑的,从来都没有想过会有现在这样的好生活。”谭和英老人说。

[责编:龚雅丽]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uzhinan.com/sh/1133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