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性 > 时尚 > 唐代妇女怎样扮靓?衣饰妆容可能会超出你的想象!

唐代妇女怎样扮靓?衣饰妆容可能会超出你的想象!

爱美是人的本性。人们在肯定道德内在美的同时,不仅欣赏自然美,也更多地追求装饰美。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愈发注意美化自身,并且希望博得他人的赞赏及爱慕。

唐代国家统一,经济繁荣,文化发达,观念开放,处于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妇女的衣饰妆容也别开生面,最为繁绮,超越于前朝后代。


首先,唐代的中医药美容学大发展,著名的《千金方》、《外台秘要》等著作中,收载了大量的美容方药,医生还兼营各种化妆品。不仅宫中佳人“雪肤花貌参差是”,即便是农家妇女,也多“邀人施脂粉”。宫中的“近效则天大圣皇后炼益母草留颜方”、“杨太真玉红膏”、“南平公主衣香方”等,均为简便有效的美容秘方。

史书记载,唐代妇女的发式不下二三十种之多。从现存的陶俑、壁画、石雕、石刻及传世古画中,就可见有半翻髻、反绾髻、乐游髻、回鹘髻、愁来誉、百合髻、归顺髻、盘桓髻、惊鹄髻……等。在这些发髻中,衢往往用各种金玉簪钗、犀角梳蓖作为装饰,与那丰腴的躯体遥相呼应,以衬托出女子的时尚与秀美。

唐贞观时,妇女们的发髻日渐高耸,型式也日新月异。高髻、义髻、飞髻、螺髻、反绾髻等相继问世。其中最有特点的是"半翻髻"。此髻一般又多作成单爿(或双爿)刀型,直竖发顶,单爿朝一侧倾斜,双爿朝两边翻转;因型得名,又叫"单刀半翻髻",或"双刀半翻髻"。

唐玄宗时,又风行起"双环望仙髻"。两髻高耸卷起,加上宽松长袖之衫,可谓更加婀娜多姿,恰似仙女翩翩起舞,下凡人间。而唐代最流行的则为梳留两鬓抱面、一髻抛出的"抛家髻"。

唐代妇女并不以头发的梳理整型为满足,还十分注重面部化妆。唐人诗句中"脸上金霞细,眉间翠钿深";"敷粉贵重重,施朱怜冉冉。"说的都是面部装饰方面的内容,相当复杂,择其大端如下。

【敷铅粉、抹胭脂、涂鹅黄】铅粉是我国使用最早的化妆品之一,又名"铅华",大概是以铅、锡等金属烧化碾碎而成。以此饰面,能使人感到习习生辉。辽宁旅顺博物馆里珍藏有一件来自新疆吐鲁番的唐代泥塑仕女俑,俑的面部就以形象的白彩展现出当年拈敷的"铅粉",至今仍显得细腻而透出诱人的光彩。

胭脂是以西域一种名为"红蓝花"的野生植物为原料,因其盛产于焉支山,又名"焉支"。胭脂涂抹得当,白里透红,自然妙不可言。"鹅黄"为一种鹅黄色的染料,施妆时,用水将其化开,蘸画于额上眉心处,称作"花黄"。

【画黛眉】即常将自己原来的眉毛剃去,然后用一种以柳条烧焦后制成的青黑色颜料,画上各种喜爱的形状。其中细而长者为"蛾眉",宽而阔者为"广眉"。史载玄宗曾命画工画十眉图,其名有鸳鸯、小山、五岳、三峰、日棱、月棱、分相、涵烟、拂云、倒晕等。普通的眉毛,居然有如此众多的名目。

【点唇膏】又称口脂。唐代《莺莺传》中,崔莺莺收到张生从京城捎来的妆饰物品时,回信说:“兼惠花胜一合,口脂五寸,致耀首膏唇之饰”,从“口脂五寸”这句话里,可看出当时的唇膏,已经被制成管状。

唇膏以大红色为基调,但在唐《外台秘要》收集的大量美容方药中,各种口脂的制法有紫色、肉色、朱色之分,已形成系列;配方成分有蜡、羊脂、天然中草药的香料、色素等,与现代唇膏大体相仿。

【描妆靥、贴花钿】一些仕女不满足于一般的涂脂抹粉,还常用翡翠、羽毛、金铂镂等制成精美的五彩花子,贴饰于眉目之间,是为"花钿"。或争奇斗艳地在脸上画上花纹图案,称为“妆靥”,据说南北朝时,宋武帝女儿寿阳公主卧于含章殿檐下时,梅花落在额上,宫人觉得很美,争相模仿,从此“梅花妆”便流行开来,至唐代益盛。

盛唐时期,化妆品还常被作为礼品、赏赐品相互馈赠。皇帝每逢腊日,便将口脂、面脂、澡豆等分赐给大臣。杜甫在《腊日》诗写道:“腊日常年暖尚遥,今年腊日冻全消。……口脂面药随恩泽,翠管银罂下九霄”。王建《宫词》亦云:“月冷天寒近腊时,玉街金瓦雪漓漓,浴堂门外抄名入,公主家人谢面脂。”可见时人对美容化妆品的重视。

传说杨贵妃盛夏用手绢擦脸时,手绢竟变成了红色。她尤其侧重眉眼和口唇的化妆:白天画蛾眉或鸳鸯眉,晚上则画粗眉,近鼻一端描得十分丰满粗壮,而外端则用布擦细使淡淡向上消失,在灯光影照之下,显得仪态万千。她对眼角和睫毛的化妆还注意与眉样相适应,达到“天然一段风韵,全在眉梢,平生万种情思,悉堆眼角”的境界。

杨贵妃别出心裁地把口红涂得稍厚,让人看上去嘴唇像有些凸出似的。最后,还用丹青在两颊上描出酒窝(面靥),强化笑的魅力。这样,笑时小口就像绽开的花朵,即使心中发愁或生气也有“愁怒不形于色”的掩饰作用。得体的化妆使产生了“回眸一笑百媚生”的极佳效果。

而杨贵妃的妹妹虢国夫人朝见唐玄宗时,“却嫌脂粉污颜色,淡扫蛾眉朝至尊。”她十分通晓以自然美为主、修饰美为辅的美容化妆内蕴。

唐代服装的开放创新,同样是中国服饰史上的绚丽篇章。当时的女子以健康丰满为美,头戴花髻,身着短襦长裙,佩披帛,加半臂,脚穿凤头丝履或精编草鞋,五彩纷呈,婀娜多姿。今天的人们从饮誉千载的《霓裳羽衣舞》中,还可重温当年的一番繁荣景象。


从唐代起,裙子逐渐成了妇女的专用服饰。盛唐时期的裙装还另有其别致之处:上衣宽大,前胸临颈坦露,开创了坦胸露背的先河。李白诗中:“鬓垂香颈云遮藕,慢来罗裙半露胸。”反映了对女性自然美的追求。至今,从唐代张萱画的《魏国夫人游春图》中,还领略到靓女穿低胸衫外出郊游的情景;从出土的绢画中,亦可见到显露女性乳沟的图像。

唐玄宗宠爱的杨贵妃特别喜爱坦胸的上衣和曳地的黄裙,使当时的皇室女子流行起穿黄裙来。这种黄裙是用郁金香芳草染成的,色黄不褪、十分鲜明且香味诱人。李商稳在《牡丹诗》中,就有“折腰多舞郁金裙”之句。

唐中宗女儿安乐公主,有一条造价非常昂贵的变色毛裙,是合用百鸟之羽毛织成的。该裙正面看是一种颜色,侧面看又是一种颜色;在阳光下是一种颜色,在阴影中又是一种颜色。百鸟的形状,同时呈现在裙子中,十分珍奇。

更别具特色的是,唐代女子除喜爱女妆外,还不时男装女着,偶尔追求一番英俊洒脱的韵味。例如杨贵妃曾多次“着男装”行走于宫中,以至宫中女子惊羡之余竟纷纷仿效。唐玄宗为讨她喜欢,在她洗完温泉浴之后,即把“金乌锦袍”男装两件“与杨玉环衣之”。

(本文图片取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删除)

据《旧唐书》载,唐玄宗时宫中妇人,“或有著丈夫衣服靴衫,而尊卑内外,斯一贯矣”。宫内宫外,贵族民间,女子身穿男式衣衫、足蹬男人皮靴,这种在服饰情趣上对新、雅、逸格调的大胆追求,也反映了古代女性对男女平等新生活的向往与憧憬。

综上所述,通过以上对唐代妇女衣饰妆容的描述,你或许会发现,今天女性的美容化妆,是否有与古代存在某些联系、相似之处,或者说,有些简直就是直接演变而来的吗?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uzhinan.com/nx/381790.html